生物识别技术历史

2024 年 8 月 28 日 | 阅读 2 分钟
  • 生物识别系统在这个世界里并不新鲜。它从14世纪就存在了。在那个时期,中国引入了指纹识别,并开始采集商人及其子女的指纹,以将他们与其他人区分开来。从那时起,指纹识别技术不断发展。
  • 在19世纪,一位名叫Alphonse Bertillion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系统,即通过测量人的身体来识别他们。它会拍摄对象的照片,并记录身高、一只脚的长度、手臂和食指的长度。他承认,人体的一些特征,如手指的长度,相对于其他物理特征,如头发的长度、体重等,保持不变。这种方法很快就不被认可了,因为具有相同身体测量值的人会被错误地认为是同一个人。因此,在这一研究的帮助下,一位苏格兰科学家Richard Edward Henry发现了一种新的指纹识别方法。
  • 视网膜识别的概念最早由Carleton Simon博士和Isadore Goldstein博士在1935年提出。第一篇人脸识别论文于1971年发表(Goldstein等人)。1976年,Eye Dentify Inc投入了研发力量。第一个商业视网膜扫描系统于1981年开发。
  • John Daugman于1993年在剑桥大学推出了早期成功的虹膜识别技术。
  • 联邦调查局于2000年安装了IAFIS,拥有约4700万份指纹的数据库;平均每天进行50,000次搜索;15%的搜索处于熄灯模式,刑事搜索的响应时间为2小时。
  • 生物识别自动化工具集(BAT)于2001年推出,提供了一种准确的识别技术。

因此,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体的研究基础,具有精确的个性特征识别技术。


下一个主题身份验证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