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 图2025年3月17日 | 阅读 3 分钟 UML 图被分为结构图、行为图和交互概览图。 这些图表按如下方式分层分类  1. 结构图结构图描述了系统的静态视图或结构。 它广泛用于软件架构的文档编制。 它包括类图、复合结构图、组件图、部署图、对象图和包图。 它为系统提供了一个大纲。 它强调要建模的现有元素。 - 类图: 类图是最广泛使用的图表之一。 它是所有面向对象软件系统的支柱。 它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结构。 它显示了系统的类、属性和方法。 它有助于识别不同对象和类之间的关系。
- 复合结构图: 复合结构图显示类中的部分。 它显示了部分及其配置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决定了类的行为。 它充分利用端口、部分和连接器来描绘结构化分类器的内部结构。 它类似于类图,只是它以详细的方式表示各个部分,而类图则侧重于整体。
- 对象图: 它描述了系统在特定时间点的静态结构。 它可以用于测试类图的准确性。 它表示类在特定时间点的不同实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组件图: 它描绘了系统中物理组件的组织。 它用于建模执行细节。 它确定规划的开发是否已考虑了所需的功能需求,因为它描述了软件系统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 部署图: 它通过说明现有的物理组件是什么以及它们上运行的软件组件是什么来呈现系统的软件及其硬件。 它生成有关系统软件的信息。 只要在具有不同配置的多台机器上使用、分发或部署软件时,它就会被合并。
- 包图: 它用于说明包及其元素是如何组织的。 它显示了不同包之间的依赖关系。 它通过使其易于理解来管理 UML 图。 它用于组织类和用例图。
2. 行为图行为图描述了系统的动态视图或系统的行为,它描述了系统的运作方式。 它包括用例图、状态图和活动图。 它定义了系统内的交互。 - 状态机图: 它是一个行为图。 它利用有限状态转换来描述系统的行为。 它也被称为状态图。 它模拟了类对外部刺激的动态行为。
- 活动图: 它模拟从一项活动到另一项活动的控制流。 借助活动图,我们可以模拟顺序和并发活动。 它直观地描绘了工作流程以及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
- 用例图: 它通过利用参与者和用例来表示系统的功能。 它封装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及其与参与者的关联。 它描述了系统的用例视图。
3. 交互图交互图是行为图的一个子类,它侧重于对象交互,也描述了系统各种用例元素之间的流程。 简而言之,它显示了对象如何相互交互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内部流动。 它由通信图、交互概览图、序列图和时序图组成。 - 序列图: 它根据随时间推移交换的消息显示对象之间的交互。 它描述了对象在系统中的功能顺序和方式。
- 通信图: 它显示了对象之间序列消息的交换。 它侧重于对象及其关系。 它描述了系统的静态和动态行为。
- 时序图: 它是一种特殊的序列图,用于描述对象在特定时间段内的行为。 它通过显示时间和持续时间约束来控制状态变化和对象行为。
- 交互概览图: 它是活动图和序列图的混合体,用于描述一系列操作,以将复杂的交互简化为简单的交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