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R1:其架构和创新的技术概述

2025年6月17日 | 阅读7分钟

引言

DeepSeek-R1: Technical Overview of its Architecture and Innovations

在当今世界,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增长和发展,每一次迭代,机器学习都在拓展其边界。在过去的十年里,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给整个行业带来了许多变革性的变化,而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演进更是极大地推动了这一进程。在最新的发展和著名的突破中,DeepSeek R-1 正领先一步,它是一款尖端的语言模型,目前已引起了所有人的广泛关注。GPT-3、PaLM 和 LLaMA 等新一代模型和开拓者正在不断突破可能的界限。在这些新一代模型中,DeepSeek-R1 因其在性能、效率和开放性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而成为一个非常有力的竞争者。

DeepSeek-R1 由 DeepSeek 公司开发,该公司非常致力于 AI 的研究驱动创新。DeepSeek 正在持续崛起为一个 AI 研究实验室,并凭借强大的 AI 系统变得越来越高效和可靠。DeepSeek-R1 是一款通用的大型语言模型,它在理解和推理自然语言和代码方面拥有非常强大的能力。R-1 系列在推理和编码方面也提供了更好的性能和更优秀的设计,同时保持了效率。DeepSeek-R1 还通过引入许多其他模型所不具备的关键创新,在基准测试和实际应用中都优于同类模型,同时保持了与某些现有 Transformer 架构类似的设计。

因此,本文将深入介绍 DeepSeek-R1 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概述。它涵盖了架构、训练方法、优化、应用、基准性能和未来方向等重要主题。

DeepSeek-R1 的起源

DeepSeek 将 DeepSeek-R1 模型作为其更广泛的倡议的一部分,以普及尖端 AI 的访问。当今时代,需要高度强大且开放的模型,DeepSeek 在认识到这一需求后设计了 DeepSeek-R1。由于 DeepSeek-R1 被设计为一个重要的基础模型,将用于未来的迭代和领域特定的变体,如 DeepSeek-Coder。

DeepSeek-R1 的开源权重发布使其与许多其他模型区别开来,并可用于研究和商业用途。它在研究和商业用途中非常有用,因为它提供了可复现性、透明性和可修改性。DeepSeek 还鼓励一个更具协作性和创新性的 AI 社区。

基于 Transformer 的架构

DeepSeek-R1 模型在其核心系统中采用了仅解码器的 Transformer 架构。对于自回归语言建模,它已成为事实上的标准。

该架构包括一个 Transformer 块堆栈,每个块包含以下部分:

  • 多头自注意力层: 负责捕捉 token 之间的依赖关系。
  • 前馈网络(FFNs): 用于进行非线性变换。
  • 层归一化: 以“预范数”(pre-norm)配置应用。
  • 残差连接: 负责改善梯度流。
DeepSeek-R1: Technical Overview of its Architecture and Innovations

I. 架构参数

DeepSeek-R1 模型根据不同的计算预算和用例,具有不同的尺寸和参数。

模型变体参数细胞层隐藏层大小注意力头
R1-1.3B13 亿~24~2048~16
R1-7B140 亿~32~5120~32
R1-14B140 亿~40~5120~40

这些尺寸决定了用户使用的灵活性,从小规模的单 GPU 部署到大规模的推理环境。

II. 旋转位置嵌入(RoPE)

传统的 Transformer 使用固定或学习到的绝对位置嵌入,但与它们不同的是,DeepSeek-R1 模型实现了 RoPE,即旋转位置嵌入。RoPE 通过将相对位置信息直接编码到自注意力计算中,有助于模型更好地泛化到更长的上下文。这个过程通过在训练期间改进对原始上下文窗口之外的外插能力来提供更好的结果。

高效训练流程

I. Token 数量和数据集质量

DeepSeek-R1 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在 **2 万亿个 token** 的高质量数据上进行训练,这一点在许多其他模型中并不常见。训练语料库是从各种领域收集的,包括:

  • Common Crawl 和精选的网页内容
  • GitHub 存储库和技术文档
  • 维基百科和百科全书来源
  • 书籍(小说和非小说类)
  • 科学文献
  • 多语言数据集

这一复杂的数据管道确保了其质量控制、去重和语言平衡。这种广泛且均衡的语料库使模型能够跨领域和语言进行泛化。

II. 预训练目标

DeepSeek-R1 模型采用因果语言建模目标,该目标被称为模型学习预测序列中的下一个 token。对于需要连贯生成和强大推理的任务,这种自回归训练方式非常理想,例如对话建模、摘要和故事生成。

多阶段训练

DeepSeek-R1 模型使用了多阶段流程进行训练:

初始预训练: 在通用主题和领域上进行训练,以建立对内容的通用理解。

中间领域微调: 在数学、代码、写作或法律材料等少数特定领域进行微调。

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 能够从人类反馈中学习,以有效地与人类的理解水平和偏好保持一致。

技术创新

I. FlashAttention

这是一种优化的算法,能够更有效地利用 GPU 的内存层次结构。借助 FlashAttention,DeepSeek 模型可以在许多情况下减少内存复杂度,从而可以使用更长的序列和更大的批次大小进行训练。因此,对于文档摘要和代码生成等任务,这有助于加快训练速度并提高长篇内容的性能。

II. 权重绑定和共享

DeepSeek 模型使用嵌入权重绑定,其中输入和输出嵌入共享参数。它具有减少总可训练参数数量、提高性能稳定性、增强模型泛化能力等特点,并且一些内部层权重可能在 Transformer 块之间重用,以最小化内存使用。

III. 动态缩放和课程学习

序列长度和学习率的动态缩放是课程学习的一部分或形式,并参与模型的训练过程。这从较短的序列和模式过渡到更长、更复杂的序列和模式。这种方法可以加速收敛并避免过拟合。

DeepSeek-R1: Technical Overview of its Architecture and Innovations

Tokenization 和多语言支持

为了实现多语言能力,DeepSeek 模型使用字节对编码(BPE)。Tokenizer 的训练方式使其能够有效地处理不同语言(如英语、中文、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印地语、日语、韩语等)。这有助于模型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并可用于全球产品和多语言环境。

评估基准

I. MMLU(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 这是一种包含 57 个科目的选择题集合;因此,DeepSeek-R1 在从高中到专业水平的领域中表现出如此高的效率和性能。

II. HumanEval 和 MBPP(代码生成): 众所周知,DeepSeek 能够理解我们的代码和问题,提供逻辑和可运行的代码,并修复错误。因此,DeepSeek -R1 在编码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

III. HellaSwag 和 PIQA: 此基准用于测试 DeepSeek-R1 的推理能力,它在该基准上表现出色,这表明它在广泛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充分的训练。

IV. TruthfulQA 和 ARC: 这测试了 DeepSeek-R1 生成完整、事实准确答案的能力,DeepSeek 模型比其闭源模型表现更好。

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I. 对话式 AI

DeepSeek-R1 可用于聊天机器人,使其在虚拟助手和客户服务代理中更高效、更智能,并具有出色的上下文感知能力。

II. 代码辅助

DeepSeek 在大型、广泛的代码库上进行了预训练,并在 HumanEval 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有助于代码调试、错误修复、根据问题描述生成代码以及许多其他与代码相关的任务。

III. 创意内容写作

它在生成文章、长篇或短篇内容、故事、对话、创意想法和翻译语言方面非常高效且有用。

IV. 学术助手

由于它在大型数据集上进行了训练并且知识渊博,因此非常适合生成测验、提供学科相关帮助以及解决学术问题。

开源和生态系统影响

DeepSeek-R1 因其开源权重可用性和透明度而备受信任和赞誉。这种透明度有助于学术研究、基准分数公平性、集成到本地或全球应用程序或服务以及针对特定任务进行微调。这种开源和透明的行为使其区别于其他 AI 模型。

局限性/风险

DeepSeek-R1 也存在一些与其他大型语言模型类似的问题。其中一些局限性包括:

I. 估算/幻觉: 有时,它们会生成不符合事实或基于假设的输出或答案。

II. 偏见观点: 由于它是在各种文本和内容上训练的,因此会继承各种有偏见的信息并根据这些偏见提供答案。

III. 计算资源需求: DeepSeek 的某些模型需要强大的 GPU 或 TPU。

IV. 安全性和对齐: 如果没有 RLHF,输出可能与用户意图不一致。

所有这些局限性都可以通过训练后对齐训练、监控和响应式部署来避免和处理。

未来方向

未来,DeepSeek 预计将发布更多模型,例如 **DeepSeek-R2**(具有更先进的架构改进)、**指令微调模型**(使用 RLHF 进行对齐)、**多模态变体**(能够处理图像、音频和视频)以及更多模型。

结论

DeepSeek-R1 因其开放性和透明度而比其他竞争对手领先一步。其坚实的架构、高质量的训练数据集、高效的机制,使其在广泛的任务中提供了强大的能力。无论您在哪个领域或行业工作,DeepSeek-R1 都提供了一个强大而通用的基础,帮助研究人员构建更智能的产品或学习新知识。它的创新、开放性和社区驱动的研究共同展示了在不断增长的 AI 演进中所能实现的潜力。


下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