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选择排序2025年4月17日 | 3 分钟阅读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用 Python 实现选择排序算法。这是一个相当直接的算法,它使用了较少的交换操作。 在这个算法中,我们在每次遍历时从未排序的数组中选择最小的元素,并将其与未排序数组的开头交换。这个过程将持续进行,直到所有元素都放好。它是一种简单且原地进行的比较排序算法。 选择排序的工作原理以下步骤解释了 Python 中选择排序的工作原理。 让我们取一个未排序的数组来应用选择排序算法。 [30, 10, 12, 8, 15, 1] 步骤 1:获取数组的长度。 length = len(array) → 6 步骤 2:首先,我们将第一个元素设置为最小元素。 步骤 3:现在将最小值与第二个元素进行比较。如果第二个元素小于第一个,则将其设置为最小值。 再次将第二个元素与第三个元素进行比较,如果第三个元素小于第二个,则将其设置为最小值。这个过程将一直进行,直到找到最后一个元素。 步骤 4:每次迭代后,最小值都会与未排序数组的开头进行交换。 步骤 5:第二步到第三步会重复进行,直到得到排序后的数组。 选择排序算法选择排序算法如下。 算法 Python 选择排序程序以下代码片段展示了使用 Python 实现的选择排序算法。 代码 - 输出 The sorted array is: [3, 6, 9, 21, 33] 解释 - 让我们来理解上面的代码 -
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是算法排序所需时间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选择排序中,有两个循环。外循环运行 n 次(n 是元素的总数)。 内循环也执行 n 次。它将其余值与外循环值进行比较。因此,执行次数为 n*n 次。因此,归并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 时间复杂度可以分为三个类别。 下一个主题Python 中的归并排序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