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测试

17 Mar 2025 | 6 分钟阅读

在本节中,我们将了解恢复测试,这是非功能性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测试应用程序从硬件崩溃或故障中恢复的速度。

我们还将了解其流程、为什么要进行恢复测试、谁来执行恢复测试、示例、优点和缺点

恢复测试简介

恢复测试是测试工程师用于测试应用程序在发生灾难或崩溃后恢复能力的测试。

它是非功能性测试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属于性能测试类别。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说恢复测试是为了验证软件在经历了任何软件、硬件崩溃或网络故障等之后,能够快速、更好地恢复和提升其能力。

它需要以多种方式测试软件的故障,以确认恢复是否已正确执行。

在执行恢复测试时,我们应首先备份并将其保存在安全位置,以避免数据丢失(如果数据未能成功恢复)。

在执行恢复测试时,强制使软件/硬件发生故障以验证以下方面:

  • 丢失的数据能否完全检索。
  • 在何种情况下系统能够恢复。
  • 是否能验证软件的其他附加操作是否可以执行。

注意:优秀的软件应用程序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崩溃、硬件故障或其他类似故障中恢复。

恢复测试示例

让我们看一个场景,以便理解恢复测试是如何执行的。

场景 1

假设我们正在使用浏览器,例如Google Chrome,然后断电了。当我们重新启动系统并重新打开 Google Chrome 时,会弹出一个消息窗口,询问我们是想开始新会话还是恢复之前的会话。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重启系统时,浏览器已经打开了一定数量的会话,需要检查浏览器是否能够恢复所有这些会话。

需要测试恢复的一些最常见故障

在这里,我们列出了一些在执行恢复测试时需要测试的最常见故障:

  • 外部设备无响应
  • 网络问题
  • 无线网络信号丢失
  • 电源故障
  • 服务器无响应
  • 数据库过载
  • 外部服务器不可达
  • DLL 文件丢失
  • 物理条件
  • 服务停止

为什么恢复测试很重要?

如果我们在为用户开发应用程序,而用户将决定我们组织的成败,那么恢复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T

因此,我们需要开发具有足够稳定性和可恢复性的软件。

何时需要执行恢复测试?

  • 每次发布或升级时,都需要审查系统特定的恢复测试。
  • 要执行恢复测试,我们需要确保每个人都了解彼此的角色和职责。
  • 关键业务功能在发生故障或灾难时能否正常运行。

谁来实施恢复测试?

恢复测试是业务连续性计划(BCP)的一部分,涉及多种角色。以下相关人员可以执行恢复测试:

  • 可以由生产服务和现场服务管理团队执行,他们具有管理此类中断的知识和经验。
  • 技术 SME 识别硬件维护的核心系统。
  • 恢复测试可以由IT 运营团队执行,他们负责管理服务器和其他硬件基础设施。

恢复测试生命周期

恢复测试生命周期包括以下各个阶段:

  • 标准操作
  • 灾难和故障发生
  • 对标准流程的中断
  • 恢复过程
  • 重建过程

让我们逐一详细了解它们:

Recovery testing
  • 标准操作

在标准操作阶段,我们将根据软件和硬件要求建立系统,使特定系统能够按预期运行。用于定义系统计划如何工作的过程。

  • 灾难和故障发生

在恢复测试的下一阶段,我们可以识别系统的各种故障,这些故障如下:

  • 电源故障
  • 硬件故障
  • 物理条件
  • 服务器不可达等等。
  • 对标准流程的中断

这会导致业务损失、财务损失、客户关系损害、市场声誉下降等。

  • 恢复过程

在恢复测试中,恢复流程用于避免公司遭受重大损失,并制定备份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中断系统的影响。

  • 重建过程

恢复测试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重建过程,其中包含已指定的文档和必须遵循的流程。在此阶段,将恢复所有配置文件和文件夹以检索丢失的数据。

实施恢复测试之前应执行的步骤

为确保恢复测试的性能,需要在执行恢复测试过程之前执行以下步骤:

Recovery testing

步骤 1:适当的恢复分析

在实施恢复测试之前,我们应确保进行了适当的分析,以验证恢复的可能性。恢复分析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可能影响系统工作的与恢复相关的修改至关重要。

要完成适当的分析,我们可以观察以下方面:

  • 系统在发生严重故障或增加 CPU 时分配额外资源(如服务器)的能力。
  • 如何跟踪故障。
  • 故障的影响、可能发生的故障以及故障的解决方案。

步骤 2:准备测试计划

在下一步中,我们将根据上一阶段讨论的分析结果准备测试用例。

步骤 3:准备测试环境

准备好测试用例后,我们进入下一步,根据恢复分析结果设计测试环境。

步骤 4:备份数据

准备好测试用例和测试环境后,我们可以进行下一步,备份与软件相关的数据,例如软件和数据库的各种状态

同样,如果数据很重要,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其关键性,通过以下策略来备份数据:

  • 在一个或多个位置备份数据。
  • 单次备份或多次备份。
  • 自动设置每n分钟备份一次,例如每 20 分钟。
  • 在线和离线备份。
  • 我们可以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来执行和跟踪备份。
  • 分配恢复测试资源。

步骤 5:分配恢复人员

一旦数据备份成功,我们将拥有关于正在进行的恢复测试的足够知识,并分配恢复人员。

步骤 6:文档记录

最后一步,我们将记录恢复测试之前和过程中执行的所有步骤,因为在发生故障时,可以测试系统的性能。

恢复测试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执行恢复测试的一些主要好处如下:

  • 恢复测试最显著的优点之一是提高系统质量,因为在发现和修复 bug 后,系统质量会得到提升。
  • 恢复测试将帮助我们消除风险。
  • 它有助于降低软件产品在市场上失败的风险。
  • 当我们实施恢复测试时,我们可以轻松地识别与性能相关的问题,并在软件产品上线前修复它们。
  • 执行恢复测试后,系统会更稳定、更可靠、更无 bug。

缺点

以下是恢复测试的缺点

  • 恢复测试是一个耗时的过程,因为测试用例是随机的。
  • 这是一个昂贵的过程。
  • 需要熟练的人员来测试恢复测试;如果未经培训的测试工程师实施恢复测试,他们应拥有所有测试数据:数据和备份文件。
  • 在恢复测试中,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检测到所有潜在的 bug,因为有时问题是不可预测的。

概述

在上述恢复测试教程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恢复测试的特性,这些特性有助于了解系统或程序在发生故障后是否满足其要求。

对于任何涉及业务流程或技术重大变革的项目,恢复测试都是必要的。在发生故障时,它有助于我们验证恢复情况。

执行恢复测试的频率与故障对系统的影响成反比。因此,经常进行的测试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影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由于许多常见原因,故障可能随时发生,例如恢复测试可以消除关键 bug,使系统能够从这些故障中恢复。


下一主题探索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