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as VS SQL 用于数据分析7 Jan 2025 | 7 分钟阅读 Pandas 和 SQL 都是数据分析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各有独特的优势。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或者了解如何有效地结合使用它们,将极大地影响数据分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将探讨 Pandas 和 SQL 的能力、最佳实践以及它们如何在数据分析师的工具包中相互补充。 什么是 Pandas?Pandas 是一个用于 Python 编程语言的开源数据处理和分析库。由 Wes McKinney 于 2008 年创建,Pandas 提供了高级数据结构和功能,旨在使数据分析快速简便。 Pandas 的主要特点1. 数据结构 - Series:一个一维的分类数组,能够保存任何数据类型。
- DataFrame:一个二维的分类数据结构,其列可能具有不同的类型,类似于数据库中的表或电子表格。
2. 数据处理 - 数据清洗:处理缺失数据、重复数据和数据类型转换的函数。
- 数据转换:用于重塑、缩减、索引、合并和聚合数据的工具。
- 时间序列: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功能,包括日期和时间功能。
3. 数据输入和输出 支持读取和写入各种格式的数据,包括 CSV、Excel、SQL 数据库、JSON 等。 4. 集成 与 NumPy(用于数值运算)、Matplotlib(用于数据可视化)和 Scikit-learn(用于机器学习)等其他 Python 库无缝集成。 5. 性能 通过高效的数据结构和对大型数据集操作的支持,优化了性能。 为什么使用 Pandas?- 易用性:Pandas 提供了直观且用户友好的功能和方法,使复杂的数据处理只需最少的代码即可轻松完成。
- 灵活性:它允许您处理各种数据类型和格式,使其适用于各种数据分析任务。
- 交互式分析:常用于 Jupyter Notebook 等交互式环境,便于探索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 社区和生态系统:作为更大的 Python 数据科学生态系统的一部分,Pandas 受益于庞大的网络、丰富的文档以及大量的教程和资源。
Pandas 的常见用例 - 数据清洗:删除或填充缺失值,纠正不一致,并准备数据以供分析。
- 探索性数据分析 (EDA):快速汇总和可视化数据,以了解其结构和潜在模式。
- 数据转换:将数据重塑为所需布局,合并数据集,并创建数据透视表。
- 特征工程:从现有数据中创建新特征,以提高系统学习模型的整体性能。
什么是 SQL?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标准化编程语言,专门用于管理和操作关系型数据库。SQL 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发,已成为与 MySQL、PostgreSQL、Oracle 和 Microsoft SQL Server 等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RDBMS) 交互的基础语言。 SQL 的主要特性1. 数据检索 SELECT 语句:用于查询和检索一个或多个表中的记录。允许筛选、排序和聚合统计数据。 2. 数据处理 - INSERT:向表中添加新的数据行。
- UPDATE:修改表中现有数据。
- DELETE:从表中删除数据行。
3. 数据定义 - CREATE:定义新表和其他数据库对象。
- ALTER:修改现有数据库对象的结构。
- DROP:删除数据库对象,例如表、索引或视图。
4. 数据控制 - GRANT:赋予用户对数据库执行操作的特定权限。
- REVOKE:撤销用户权限。
5. 事务控制 - BEGIN TRANSACTION:开始一个新事务。
- COMMIT:保存事务期间所做的所有修改。
- ROLLBACK:如果出现问题,撤销事务期间所做的所有更改。
6. 复杂查询 - JOIN 操作:根据相关列组合来自一个或多个表的行。
- 子查询:提供数据给主查询的嵌套查询。
- 聚合:COUNT、SUM、AVG、MAX 和 MIN 等函数,用于对数据集执行计算。
为什么使用 SQL?- 效率:SQL 经过优化,可以成功地查询和操作大型数据集。
- 标准化:它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标准,确保了不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一致性。
- 健壮性:通过 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特性提供强大的数据完整性和事务管理。
- 通用性:能够处理复杂的查询和数据关系,使其适用于从简单数据检索到复杂数据分析的广泛应用。
SQL 的常见用例 - 数据检索和报告:从数据库中提取特定数据以进行分析和报告。
- 数据库管理:创建和维护数据库结构,包括表、索引和视图。
- 数据集成: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组合到一个数据库中以实现统一视图。
- 数据仓库:组织大量数据以用于商业智能和分析目的。
- 事务处理:确保需要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应用程序的可靠事务处理。
Pandas 和 SQL 在数据分析中的比较在数据分析方面,Pandas 和 SQL 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能力。了解它们的差异和优势可以帮助您为特定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甚至是如何最好地将它们结合使用。 易用性Pandas - Pythonic 语法:Pandas 旨在与 Python 无缝协作,对于熟悉该语言的人来说非常直观。过滤、分组和合并记录等操作直接且需要更少的代码行。
- 文档和社区:丰富的文档和活跃的社区为学习和故障排除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 交互式分析:Pandas 通常用于 Jupyter Notebook 等交互式环境,这有助于快速记录探索和可视化。
SQL - 声明式语法:SQL 采用声明式方法,您指定要检索的数据,而不是如何检索。这对于信息检索任务可能很直观,但也可能需要更多学习才能进行复杂操作。
- 标准化语言:作为一种标准化语言意味着 SQL 在不同的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始终如一地工作(具有一些特定于方言的变体)。
- 学习曲线:SQL 对于非数据库用户来说学习曲线较陡峭,但对于已经熟悉关系数据库标准的人来说则更容易。
性能Pandas - 内存处理:Pandas 在内存中运行,这使得它对于适合您设备 RAM 的数据集非常快。但是,对于非常大的数据集,性能可能会显着下降。
- 矢量化操作:使用矢量化操作,这些操作经过优化以提高整体性能,利用 NumPy 等底层库。
SQL - 针对大型数据集进行了优化:SQL 数据库旨在有效地处理大型数据集,通常存储在磁盘而不是内存中。
- 查询优化:数据库引擎优化 SQL 查询以提高整体性能,使其适用于处理大型数据集上的复杂连接和聚合。
- 索引和连接:SQL 数据库使用索引来加快记录检索,并且可以有效地跨多个表执行连接。
灵活性Pandas - 多功能数据操作:Pandas 支持复杂的数据改进,包括重塑、透视和合并,为自定义数据操作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 多种数据格式:可以读取和写入 CSV、Excel、SQL 数据库和 JSON 等多种格式的数据,这使其适用于不同的数据源。
- 自定义函数:允许将自定义函数应用于记录,从而实现专门定制的数据处理工作流。
SQL - 结构化查询:SQL 擅长结构化数据检索和管理,但对于没有额外工具或编程的复杂数据更改的灵活性较差。
- 固定模式:SQL 数据库使用硬性模式,这强制执行数据一致性,但可能不太适应更改记录结构。
- 事务:支持复杂的事务控制,确保跨多个操作的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数据环境Pandas - 交互式分析:非常适合探索性数据分析,尤其是在 Jupyter Notebook 等环境中,您可以在其中迭代分析和可视化记录。
- 本地开发:最适合本地开发环境,其中记录可以加载到内存中进行分析。
SQL - 生产系统:非常适用于生产环境,其中记录存储和管理在关系数据库中,支持并发获取权和健壮的记录完整性。
- 数据仓库:常用于数据仓库场景,用于大规模记录存储和检索,与商业智能工具集成以进行报告和评估。
理想用例何时使用 Pandas- 数据清洗:删除重复项、处理缺失值和转换数据格式。
- 探索性数据分析 (EDA):快速汇总、绘图和理解数据模式。
- 特征工程:通过转换现有数据为系统获取知识模型创建新功能。
- 内存分析:分析轻松适合您机器内存的数据集。
何时使用 SQL- 大规模数据检索:查询和聚合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大型数据集。
- 复杂连接和聚合:有效地执行跨多个表的复杂连接和聚合数据。
- 数据库管理:创建、更新和维护数据库模式和结构。
- 事务系统:在具有多个并发用户和事务的环境中确保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
结合使用 Pandas 和 SQL为了充分利用这两种工具的优势,许多数据分析师和科学家在工作流中将它们结合使用 - 使用 SQL 提取数据:使用 SQL 从关系数据库中有效地检索和聚合大型数据集。
- 使用 Pandas 处理数据:将检索到的数据导入 Pandas DataFrame 中,以进行进一步处理、清洗和分析。
- 混合方法:这种组合方法允许 SQL 在数据提取方面具有可扩展性和性能,同时 Pandas 在深入分析方面具有灵活性和交互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