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传输介质?

17 Mar 2025 | 阅读 2 分钟
  • 传输介质是承载信息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通信信道。数据通过电磁信号传输。
  • 传输介质的主要功能是在本地局域网(LAN)中以比特的形式传输信息。
  • 它是数据通信中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路径。
  • 在铜线网络中,比特以电信号的形式传输。
  • 在光纤网络中,比特以光脉冲的形式传输。
  • 在O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中,传输介质支持第一层。因此,它被视为第一层组件。
  • 电信号可以通过铜线、光纤、大气、水和真空传播。
  • 数据传输的特性和质量取决于介质和信号的特性。
  • 传输介质分为两种类型: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在有线介质中,介质特性更为重要;而在无线介质中,信号特性更为重要。
  •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带宽、延迟、成本以及安装和维护的难易程度。
  • 传输介质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即物理层。

设计传输介质需要考虑一些因素

  • 带宽:在所有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介质的带宽越大,信号的数据传输速率就越高。
  • 传输损伤:由于传输损伤,接收到的信号与传输的信号不完全相同。传输损伤会破坏信号的质量。
  • 干扰:干扰被定义为当一个信号在通信介质上传输时,由于添加了不希望的信号而导致信号受到破坏的过程。

传输损伤的原因

Transmission media
  • 衰减:衰减意味着能量的损失,即信号强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弱,导致能量损失。
  • 失真:当信号的形状发生变化时,就会发生失真。这种失真可以通过具有不同频率的不同信号来观察。每个频率分量都有自己的传播速度,因此它们会以不同的时间到达,这会导致延迟失真。
  • 噪声:当数据通过传输介质传输时,会添加一些不希望的信号,从而产生噪声。

传输介质的分类

Transmission media
下一主题有线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