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基于哪种模型

17 Mar 2025 | 6 分钟阅读
WWW is based on which model
WWW 或 World-Wide Web 或 W3 是一个广域超文本信息检索系统,旨在提供对海量数据的广泛访问。

WWW 是浏览互联网上所有在线数据的一种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其电子设备(如电脑、台式机、MacBook、智能手机等)无缝访问互联网上不同网站上存在的大量文档,无论身处世界何处。

本教程将简要介绍 WWW(万维网)所基于的模型的所有细节。如果您想详细了解 WWW 的定义和组成部分,请参阅 什么是万维网?

基本万维网模型

万维网或 WWW 是在客户端-服务器概念和超文本数据对象的模型基础上创建的。(您可以在下面的图示中参考上述模型的示意图)。随着时间的推移,WWW 模型已从客户端-服务器应用程序扩展到通用的资源访问模型。

WWW is based on which model

上述模型表明了 WWW 的初始概念,在 HTTP 协议(版本 0.9)和 HTML 应用程序(版本 1.0)中有所体现。然而,尽管最新的 WWW 方法仍然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万维网的规范在近几年发展迅速。

由于该模型基于 HTML 和 HTTP 方法,因此 WWW 可以通过一套全面的访问方法(除 HTTP 外,还包括 Telnet、FTP、Gopher WAIS 等)处理互联网上的几乎任何信息格式。简而言之,万维网作为一个通用的数据交换设备,用于访问互联网上的可用数据。

在深入了解万维网的最新高级模型之前,有必要介绍 WWW 模型中存在的所有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万维网概念中存在的各项元素进行了简要说明:

1. 客户端

在上述流程图中,客户端代表用户界面,该界面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用户界面保持一致,无论请求何种服务,其工作方式都相同。因此,用户无需学习日常互联网上使用的各种不同访问系统之间的差异。客户端模型的概念与其他流行软件(如 Microsoft Windows、Machintosh 等)的工作方式相同,用户始终会看到相应的 图形用户界面(GUI 界面)。

2. 统一资源标识符或 URI

互联网上的每个数据对象都有一个与之关联的地址或命名空间,其中包含有关主机和每个主机上存在的所有资源的信息。WWW 模型将 URI 描述为一种通用语法,用于对 Web 上的信息类型的命名空间和地址进行编码,并定义访问它们的过程。URI 模型包括:

  • 通用资源标识符 (URI)
    URI 被定义为 Web 上所有可用数据对象地址空间中所有地址的通用集合。它们代表一个分层命名方案,结合 HTTP 协议,在 WWW 和其他 Web 访问方案之间产生了显著区别。
  • 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
    URL 被定义为 Web 上特定资源的唯一地址。URL 是基于 WWW 支持的当前使用的 Internet 协议(即 HTTP、FTP、WAIS 等)的概念设计的。它们以 www 开头,后跟 http/https/ftp,以及特定的目录路径、相应的文件名,可能还有搜索指令。
  • 统一资源名称 (URN)
    然而,URI 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分配在指定命名空间内且可访问的唯一持久标识符,即使它们所标识的资源不再存在或不可用,也可以长时间访问。
  • 统一资源引用 (URC)
    URC 用于存储 URI 的元信息。它们保存属性/值对,可以包含所有相关信息,例如内容作者、发布者、发布日期等。然而,URC 的概念在当前场景中已不再使用。

3. 服务器

服务器的主要应用程序是处理用户发送的所有请求。它可以是本地可访问的设备,也可以向另一个服务器请求文件或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初始服务器将暂时充当客户端。

4.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WWW is based on which model

HTTP 或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种全面的无状态层协议,包含与其他 Internet 层协议相同的组件。HTTP 协议也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应用程序模型设计的,当客户端生成任何请求时,服务器会提供快速响应。

HTTP 协议的格式基本模型是根据 MIME 协议的指导原则设计的,包含一组 HTTP 标头,可能支持包含用户界面接收到的任何 7 位或 8 位数据对象的报文正文。用户从请求中的标准标头默认列表中决定它可以处理的格式。最新的 HTTP 版本(1.0)是基于 TCP 协议的根基设计和开发的。TCP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 3 路握手连接建立。

主要的 WWW 模型表明客户端负责发起请求。此外,服务器处理该请求,并通过将相应的数据对象共享回客户端来响应。客户端通常需要将数据对象发布到服务器,例如,发送电子邮件、创建新文件或在远程服务器上发布新闻组。HTTP 协议提供两种方法将数据对象从客户端设备传输到服务器。但是,无法保证请求是否会成功(即使收到成功返回码),因为远程服务器的负责人可以随时取消该操作。

HTTP 协议的一个特点是它是万维网模型支持的其他层的一个超集。这意味着 HTTP 协议可以通过将其他协议的数据对象与各种 HTTP/MIME 标头绑定来处理由其他协议生成的数据对象。因此,它对于代理服务器的概念至关重要。

5. 超文本标记语言

WWW is based on which model

HTML 或超文本标记语言被定义为用于在 WWW(万维网)上生成信息的用户界面语言。它是一种超文本标记语言,支持网络上的轻松通信。但是,并非必须将文件存储在 HTML 中。服务器也可以以任何格式存储文档类型,并在收到客户端的任何文件请求时创建其 HTML 类型。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它以虚拟方式存储文档,而不是静态文档。HTML 在互联网上广泛用于表示以下内容:

  • 超文本数据、电子邮件、数字文档类型或媒体以及协作超媒体
  • 菜单、表格以及各种其他选项
  • 数据库查询事件
  • 可管理的结构化数据以及多媒体组件,如图像、音乐和视频。
  • 指向互联网上不同资源的 URI 链接。

HTML 是根据国际标准 ISO 8879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 (SGML) 指南设计的。SGML 是一个用于描述结构化数据对象和标记语言的平台,用于指示数据对象或文档类型的出现。因此,HTML 也是应用于 SG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解析器之上的文档类型定义 (DTD)。

高级万维网模型

WWW is based on which model

当前的 WWW 模型非常交互,但也是在客户端-服务器概念的基础上设计的。最新模型是一种通用的基于资源交换的方法。最新模型允许客户端将数据发布到服务器(如果请求的服务器也启用此服务)。相比之下,在早期模型中,客户端的数据流动选项有限,并且主要从服务器到客户端进行。此外,它还在报文正文中引入了各种数据传输格式,从 7 位 ASCII 数据到 8 位二进制数据。在此模型中,任何协议(受 WWW 支持)都可以传输源。然而,此模型中使用的主要协议是 HTTP,因为它还可以应用于封装其他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