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修正案:演变与里程碑案例2025年6月25日 | 阅读时长11分钟 宪法修正案简介印度于1950年生效了其宪法,此后,为了跟上国家发展的需求,宪法经历了多次修改。有些修改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而有些则悄然完成。这些修改塑造了政府的运作方式,对政治和经济都产生了影响。 ![]() 修改宪法并非易事。在英国,修改宪法相对容易,而在美国,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印度则处于两者之间;它允许在必要时进行修改,但也制定了规则以防止鲁莽的决定。这使得宪法能够与时俱进,而又不损害其核心原则。 然而,并非所有内容都可以修改。第368条赋予议会修正宪法的权力,但不能触及“基本结构”。最高法院在1973年的Kesavananda Bharati案中明确了这一点。这项决定充当了安全措施,确保无论谁掌权,民主、世俗主义和司法独立等核心价值观都能得以保留。它防止任何人以可能削弱其基础的方式改写宪法。 宪法修正案的历史背景独立前的影响在独立之前,印度的宪法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1773-1858年),随后是英国王室直接统治时期(1858-1947年)。在这两个阶段,几项法律和改革在奠定未来印度宪法的基础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值得注意的法案有《印度政府法案》和《印度议会法案》。这些立法确立了自治和代表权替代方案,并从中获得了启发。这为印度走向更自治的政治结构奠定了基础。 独立后的发展制宪会议成立于独立前一年,肩负着一项重大挑战:制定一部塑造国家未来的宪法。他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能够反映不同利益并代表一个多元化国家的文本。 因此,经过激烈的辩论和讨论,宪法应运而生,并于1950年1月26日获得通过。此后进行的修正案已超过100项,以适应国家新的希望和愿望。 印度制宪历程中的重要事件
主要修正案及其影响1951年第一修正案1951年,印度宪法发生了重大转变。第一修正案旨在解决土地改革和言论自由等问题。该修正案还引入了保护落后阶层权利的条款。为了维护公共秩序、体面和道德,它增加了对言论自由的限制。这一变化在法律格局中是一项重大发展,重塑了法律与这些关键问题的互动方式。 1976年第42修正案1976年第42修正案是印度法律结构中的一项重大转变,由于其进行的广泛改革,常被称为“小宪法”。主要目标之一是削弱司法权力,增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它还在序言中增加了“社会主义”和“世俗”的术语,并引入了公民基本义务的概念。最重要的是,该修正案缩小了司法审查的范围。 第73和74修正案早在1992年,第73和74修正案对印度地方治理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些修正案赋予了潘查亚特拉吉机构和城市地方机构宪法地位,使治理更加分散。目的是将决策权更贴近人民,并鼓励地方参与。此后,宪法已修正了100多次,反映了国家不断发展的需求和愿望。 修正程序与挑战第368条:修正程序印度宪法并非一成不变。它允许修改,这就是第368条的作用。宪法这一部分规定了如何进行修正。一些修改是直接的,只需要议会简单多数即可。另一些则更复杂,需要特别多数。然后,一些修正案更进一步;需要至少一半邦立法机构的批准。 这种设置实现了平衡。一些修改可以顺利进行,而另一些则需要更广泛的共识,确保宪法不会过于轻易地改变,但也不是不可能更新。 司法审查与基本结构原则法院有权介入并审查宪法修正案是否符合规定。这一过程称为司法审查,允许司法机构决定一项变更是否有效。但修改的内容是有限制的。 基本结构原则确保某些核心原则不会被触及,无论进行了多少修正。虽然宪法可以演变,但其基础不能被质疑。 政治和社会挑战修改宪法不仅仅是遵循法律步骤。政治和社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政党往往对拟议的改革有 conflicting 意见,这可能导致长期的辩论和延误。 公众舆论和行动主义也起着作用。人们的反应可以推动或抵制修正案,使过程更加复杂。就重大改革达成共识并非易事,而这些挑战只会加剧斗争。 联邦制与国家关系中央与邦的关系印度实行联邦制,但并非权力划分明确。虽然各邦负责教育和维护治安等领域,但中央政府在国防和外交事务等方面拥有更大的控制权。 这种安排常被称为“准联邦制”,因为尽管权力共享,但在某些事项上中央拥有更大的权威。宪法塑造了这种平衡,规定了如何划分职责,同时确保一定程度的中央监督。 邦际争端各邦并非总能达成一致,特别是在资源共享、划定边界或决定谁拥有控制权方面。这些分歧可能持续多年,难以解决。 大多数情况下,谈判是第一步。如果谈判无效,中央政府可能会介入。在某些情况下,当事情变得更复杂时,最高法院会介入以合法解决此事。 权利与义务:通过修正案的演变基本权利印度宪法从一开始就赋予了公民多项基本权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权利通过各种修正案得到了扩展和澄清。例如,以1951年第一修正案为例。 它允许政府为社会和教育落后阶层的进步制定条款。其背后的想法很简单:促进社会正义和平等,使那些被落下的人也能受益。 国家政策指导原则政府遵循某些指导原则来塑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这些被称为国家政策的指导原则,虽然不具有法律强制性,但为治理提供了框架。 多年来,它们一直得到更新,以跟上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现实。1976年第42修正案带来了一个重大变化,它在序言中增加了“世俗”和“社会主义”等词,强化了国家对这些价值观的承诺。 基本职责1976年第42修正案将“基本义务”引入了宪法。这些义务不仅仅是法律义务;它们提醒公民在建设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中的作用。 它们涵盖了一系列责任,从尊重国家象征到维护自由斗争的价值观。照顾环境也是这个列表的一部分,强调公民责任不仅仅是遵守法律。 印度主要的宪法修正案印度宪法经过多次修改,以跟上国家不断发展的需求。其中一些修正案对治理、权利和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让我们看看其中一些最重要的修正案: 1951年第1修正案
1976年第42修正案(小宪法)
1978年第44修正案
1985年第52修正案(反跳槽法)
1989年第61修正案
1991年第69修正案
1992年第73修正案(潘查亚特拉吉制度)
1992年第74修正案(城市地方机构)
2002年第86修正案(教育权)
对印度修正程序的批评
关于第368条的常见问题解答问1:第368条是什么? 第368条允许议会修改宪法,包括基本权利。然而,这些修改不能影响宪法的“基本结构”。最高法院尚未明确定义什么是基本结构。 问2:第368条是否可以修改基本权利? 第368条仅解释了如何进行修正。它没有赋予议会取消或削弱基本权利的权力。这些权利受到保护,因此任何削弱它们的修正案都是不允许的。 问3:第356条说什么? 第356条赋予总统在国家政府未能按照宪法运作时接管该州的权力。这通常发生在邦政府出现危机时。 问4:第32条可以被修改吗? 第32条允许公民在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时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可以发布命令保护这些权利。由于这是公民的重要保障,任何削弱它的修正案都会影响他们获得正义的能力。 问5:序言可以根据第368条修改吗? 是的,序言可以被修改,因为它属于宪法的一部分。然而,最高法院曾表示,虽然可以进行修改,但不能影响宪法基本结构,因为它代表了宪法的核心价值观。 结论印度宪法已通过多项修正案而不断发展,每一项都塑造了国家的治理和法律框架。一些变化被广泛接受,而另一些则引发了激烈的辩论。修改宪法的过程确保了它在不失去其核心原则的情况下保持相关性。 虽然议会有权引入修正案,但不能修改宪法基本结构。司法机构在维持这种平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任何修正案都不会削弱民主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宪法变化影响了政治、行政和个人权利,反映了国家不断发展的愿望。 随着印度的进步,修正案将继续存在,但挑战在于在适应新现实的同时维护宪法的精髓。 下一主题安乐死与印度尊严死亡权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