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宪法下的令状:类型和重要性

2025年6月26日 | 阅读 10 分钟

印度宪法是该国的最高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基本权利。为确保这些权利得到保护,宪法赋予法院一些特殊权力,即“发布令状的权力”。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了解令状、其类型及其重要性,并以结论结束本文。

Writs Under Indian Constitution: Types and Importance

令状是什么意思?

令状基本上是由有权发布此类命令的权威机构(通常是法院,但任何人都可以发布)发出的正式书面命令。如今,大多数令状由法院发布,因此,令状可以被视为法院发出的正式书面文件或命令。令状可以包括命令、搜查令、指示或传票。令状请愿是向法院提出的请求,要求法院发出特定令状。

理解令状

令状请愿是向有权发布此类命令的法院提出的正式书面请求。“令状”一词意为法院发出的书面命令,它是法院发出的法律文件,指示(命令)某人做某事或停止做某事。

在印度,最高法院根据《宪法》第 32 条发布令状,高等法院根据《宪法》第 226 条也可以发布令状。印度有五种令状:人身保护令、强制令、审查令、禁止令、搜查令。稍后我们将详细介绍和学习每种令状。

根据印度宪法的令状

基本权利列于《印度宪法》第三部分,其中包括“平等权和生命权与自由权”等权利。仅仅显示或写下这些权利是不够的,因此,重要的是必须保护和执行这些权利。因此,为保护和执行这些基本权利,《印度宪法》允许任何权利受到侵犯的人向最高法院(根据第 32 条)或高等法院(根据第 226 条)提出申请。这些条款还赋予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发布令状以执行基本权利的权力。

令状的类型

根据《印度宪法》第 32 条和第 226 条,有五种令状。这些令状在不同的情况或条件下发布,具有不同的含义或影响(根据情况)。这些将在下面讨论

1. 人身保护令 (Habeas Corpus)

“人身保护令”意为“带人身”。此令状用于释放被非法监禁或拘留的人。借助此令状,法院命令将被拘留或监禁的人带到法院,以检查其拘留或监禁是否合法或非法。如果法院认为拘留是非法的,它会命令立即释放此人。

非法拘留可能发生在以下情况,讨论如下

  • 拘留未按照规定的正确程序进行;例如,该人在被捕后 24 小时内未被带见治安官。
  • 该人被捕,即使他们没有违反印度宪法的任何法律。
  • 逮捕是根据宪法未写入的法律进行的。

此令状确保法院迅速审查该人的拘留或监禁是否非法,并决定该人的自由权是否受到侵犯,但如果该人是根据法院命令被捕,并且该命令似乎并非完全非法或在法院的管辖范围内,则人身保护令不能被授予。

被拘留者本人或其亲属或朋友可以代表其提起此令状,并且可以针对公共机构和个人发布此令状。

Sunil Batra 诉德里行政当局案(1980 年 AIR 1579)中,另一名囚犯向最高法院写了一封信,抱怨监狱中囚犯受到的虐待。最高法院调查了这个问题并发布了人身保护令;在该令状中,他们声明此令状不仅可用于非法逮捕或监禁,还可用于保护囚犯免受拘留或监禁他们的当局的任何虐待或不人道行为。

Kanu Sanyal 诉大吉岭区长官案(1974 年 AIR 510)中,最高法院表示,与其仅仅关注定义人身保护令的含义,即“出示人身”,不如应该关注通过查看案件的条件和事实来检查拘留是否合法或非法。法院表示,此令状是程序性令状,而不是法律。此案用于讨论人身保护令的性质和范围。

2. 强制令 (Mandamus)

“强制令”意为“我们命令”。这是法院发布的命令,要求公共机构执行某项(任何工作)法律上必须执行但尚未执行或拒绝执行的工作。法院可以针对公共公司、公职人员、下级法院、法庭或政府发布此命令,但不能针对私人,总统、州长或现任首席大法官发布。

在某些条件或情况下不能发布此令状,讨论如下

  • 如果该义务是可选的,不是必需的。
  • 如果该义务是针对法律未要求的事项。
  • 如果该义务影响或涉及任何个人的私人权利。
  • 如果给定的指示违反了宪法的任何法律。
  • 如果根据法律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强制令用于确保公共机构在履行职责时保持在其法律范围内。其目的是在无人获得公正时,尤其是在没有其他法律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制止混乱或不公平;如果政府或公职人员在宪法下没有义务,则不能使用该令状。

强制令的令状请愿只能由真正希望公共机构履行其职责的个人提起,并且当局直接受到该令状的影响。该人必须有权提出此请求,并且必须要求该机构履行职责,但该机构拒绝履行该职责。

全印度茶叶贸易公司诉S.D.O.案(AIR 1962 Ass 20)中,土地征用官非法拒绝支付赔偿金利息。发布了强制令,命令该官员审查利息支付的请求。

Suganmal 诉中央邦政府案(AIR 1965 SC 1740)中,原告请求发布强制令命令被告退还税款。最高法院试图裁定,由于规则未规定在取消评估令后退税,因此不能发出法院命令(称为强制令)。但是,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提出索赔,即提起诉讼。

3. 搜查令 (Quo Warranto)

“搜查令”意为“以何权威”。此令状要求某位担任公职的人证明他们有什么权利担任该职位;如果发现他们无权担任该职位或从事该工作,则可以将其免职。此令状的主要目的是阻止某人担任其不应担任的职位,防止他们非法占据公共职位。

注意:不能用于私人职位。

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发布或使用搜查令

  • 私人非法担任公职。
  • 该职位是由宪法或法律设立的,而担任该职位的人不符合宪法或法律的资格。
  • 该职位必须是永久性的。
  • 该职位职责必须与公共事务相关。

Kumar Padma Padam Prasad 诉印度联邦案(AIR 1992 SC 1213)中,K.N. Srivastava 先生印度总统任命为高哈蒂高等法院法官,并获得了官方任命函。提起了一份要求发布搜查令的请愿书;在该请愿书中,据称 Srivastava 先生不具备担任该职务的资格。最高法院表示同意,并指出由于 Srivastava 先生不合格,因此可以发布搜查令,并取消了他的任命。

Jamalpur Arya Samaj Sabha 诉Dr D Rama 案(AIR 1954 Pat. 297)中,原告要求对 Bihar Raj Arya Samaj Pratinidhi Sabha 的工作委员会发布搜查令,这是一个私人组织。巴特那高等法院未发布该令状,因为它不是一个公共职位。

4. 审查令 (Certiorari)

“审查令”意为“认证”。此令状用于纠正错误。如果法院认为下级法院或法庭的命令超出了其权力范围或存在法律错误,审查令允许上级法院受理该案件或撤销下级法院或法庭的命令。

最高法院或高等法院可以在以下情况下向下级法院或法庭发布审查令

  • 当一个下级法院做了不属于其权力范围或未获得适当授权的事情,或者受理了本不该受理的案件时,将使用此令状。
  • 当一个下级法院的行为超出了其权限或越界时,将使用此令状。
  • 当一个下级法院忽略了法律或适当程序时,将使用此令状。
  • 当一个下级法院违反了基本的公正原则,尤其是在没有提供特定程序时,将使用此令状。

5. 禁止令 (Prohibition)

禁止令是上级法院向其下级法院、法庭或其他当局发出的命令,要求其停止执行其无权执行的工作或任务。这与强制令不同,强制令要求他们采取行动或做他们被要求做的事情。当一个下级法院或法庭的行为超出了其权限范围,违反了公平规则,或侵犯了人民的基本权利时,则发布禁止令。如果下级法院或法庭正在使用一部未写入宪法的法律,也可以发布此令状。

审查令与禁止令的区别

审查令与禁止令之间的主要区别

序号。审查令禁止令
1.此令状在案件已审理并判决后发出。此令状在案件仍在审理中或进行中时发出。
2.此令状用于撤销下级法院的判决或命令。此令状用于阻止或禁止下级法院继续审理。
3.当一个下级法院的作为超出了其管辖范围时,发出此令状。当一个下级法院在案件仍在审理中时,其作为超出了其管辖范围时,发出此令状。
4.此令状的结果是下级法院的判决将被取消。此令状的结果是阻止下级法院继续审理案件。

常见问题解答

问:谁可以提起令状请愿?

答:任何基本权利受到政府侵犯的人都可以提起令状请愿。这意味着任何人都有权使用令状请愿来保护或执行他们反对政府的权利。

问:在哪里可以提起令状请愿?

答:根据第 32 条,可以在最高法院提起令状请愿。只有当事人能够证明其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时,法院才能发布令状,并且还必须注意的是,当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时,向最高法院提出申请的权利本身就是一项基本权利,因为它属于宪法的一部分。

根据第 226 条,可以在任何高等法院提起令状请愿,该高等法院有权管辖发生问题的地区;这并不取决于被挑战的当局是否在该地区之外。高等法院发布令状的权力比最高法院的权力大得多。不一定要先去高等法院再向最高法院提出申请,但如果你直接向最高法院提起令状请愿,你需要解释为什么你没有先去高等法院。

问: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的令状发布权有什么区别?

答:《印度宪法》第 32 条赋予最高法院发布令状的权力。同样,《宪法》第 226 条也赋予印度各高等法院发布令状的权力,但两法院的令状权力存在一些差异,如下表所示

序号。方面最高法院高等法院
1.原因最高法院只能发布令状来执行基本权利。高等法院发布令状仅用于保护基本权利,以及用于其他原因(即执行常规法律权利)。
2.管辖权最高法院可以向印度境内的任何政府或个人发布令状。仅针对在其管辖范围内的个人、政府或当局。如果问题发生在管辖范围之外,它也可以在管辖范围之外使用。
3.权力第 32 条是一项基本权利,因此最高法院不能拒绝行使其发布令状的权力。这是自由裁量的,意味着法院可以选择不使用其发布令状的权力。

结论

令状是由法院(通常是上级法院)发出的正式书面信函,用于在人民的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时保护人民的权利。印度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根据《印度宪法》第 32 条和第 226 条有权发布令状。令状是从英国法律借用的,当时被称为“王室特许令”。


下一主题司法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