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大陆汇聚2025年2月19日 | 阅读 5 分钟 大陆-大陆(C-C)聚合发生在两个大陆板块之间。当板块聚合时,来自海洋的沉积物会在它们之间断裂并向上推,导致板块边缘出现褶皱山脉。 构造板块 要理解大陆-大陆聚合,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构造板块的含义。由地壳和最上层地幔组成的地球岩石圈,不是连续的,而是被分割成许多被称为构造板块的组成部分。构造板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岩石圈的构造板块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互靠近或远离。这些构造运动产生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陆,这些大陆在地球板块从巨大的超大陆盘古大陆分离后形成。 什么是聚合边界?聚合边界,通常被称为破坏性板块边界,是岩石圈中多个构造板块碰撞的区域,导致显着程度的构造活动。 在聚合边界会发生什么?聚合边界构成了地球岩石圈中高度不稳定的地方。在聚合边界,会发生以下过程中的部分或全部:较密集的板块俯冲到密度较低的板块下方、坍塌板块部分的熔化、板块碰撞、位移和褶皱过程、地壳变形、岩浆产生、火山爆发和地震。 聚合边界的类型 聚合边界根据正在聚合的构造板块的特性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别。它们如下:- - 大陆-大洋
- 大洋-大洋
- 大陆-大陆
在本页的后面,我们将阅读关于大陆-大陆聚合的内容。 什么是大陆-大陆聚合?当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时,就会发生大陆-大陆聚合板块边界。大陆岩石圈密度较低且非常密集。大陆岩石圈无法下沉。因此,当两个大陆板块接触时,它们会立即撞击在一起。这类似于你把手放在一张纸的两侧然后将它们压在一起时发生的情况。这些东西除了向上移动之外无处可去。地震和变质岩是巨大碰撞力的结果。然而,地壳太厚了,岩浆无法穿过。因此,在大陆碰撞带没有火山。 大陆-大陆聚合也被称为喜马拉雅聚合。 了解大陆-大陆聚合了解大陆-大陆聚合对于理解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乌拉尔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的形成非常重要。 - 大洋-大洋和大陆-大洋聚合发生在至少两个板块中的一个密度更大时,导致一个非常深的俯冲带。
- 大陆-大陆聚合发生时,由于密度降低,两个大陆地壳层变得太轻(浮力)而无法向下运输(俯冲)到海沟中。
- 在大多数情况下,两个板块都不会俯冲,即使有一个板块俯冲,俯冲带也只能延伸到 40-50 公里的深度。这两个板块汇聚在一起,弯曲(缝合带)、折叠和断裂。
- 当大陆板块连接时,海洋核心或沉积盆地(沿大陆边界发现的地层或地槽沉积物)被挤压在两个板块之间。
- 巨大的岩石薄片,宽度为几公里。堆叠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山脉。
- 随着对峙的加剧,聚合结束。山带瓦解,导致等静力调整。
- 当两个巨大的大陆融合时,形成了一个由山脉连接的单一大型大陆块。
- 例子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乌拉尔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形成 -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
- 喜马拉雅山脉起源于一个被称为特提斯海的巨大地槽,其隆起分阶段进行。
- 盘古大陆,一个存在于二叠纪(2.5 亿年前)的超大陆。
- 其北部地区包括今天的北美洲和欧亚大陆(欧洲和亚洲),通常被称为劳亚大陆、安加拉大陆或劳伦大陆。
- 盘古大陆的南部包括今天的南美洲、非洲、南印度、澳大利亚和南极洲。这块大陆被称为冈瓦纳大陆。
- 特提斯海是位于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之间的一条狭窄而浅的海域
- 有多条河流流入特提斯海(一些喜马拉雅河流比喜马拉雅山脉本身更古老)。
- 这些河流输送了沉积物,这些沉积物随后沉积在特提斯海的底部。
- 印度板块的向北移动导致了这些沉积物的显着压实。这导致了沉积物的褶皱。
- 珠穆朗玛峰的峰顶由来自这个古老海洋的海洋石灰岩构成,这是这种现象的一个著名例子。
- 当印度板块开始沉入欧亚板块下方时,产生的沉积物进一步折叠和隆起。这个过程仍在发生(印度正以每年约 5 厘米的速度向北推进,并与亚洲其他地区发生碰撞)。
- 而且,经过广泛的侵蚀,折叠的沉积物形成了今天的喜马拉雅山脉。
- 青藏高原起源于欧亚板块南部的隆起。
- 印度-恒河平原是由河流从喜马拉雅山脉带来的冲积物固结而成。
- 喜马拉雅山脉的弯曲形状向南凸出,这是印度半岛在其向北移动期间在其两端提供的最大推力的结果。
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形成的各个阶段 - 喜马拉雅山脉由至少三个彼此平行延伸的山脉组成。
- 因此,人们认为喜马拉雅山脉是在三个不同的时期从喜马拉雅地槽(也称为特提斯海)中产生的,这些时期彼此相继出现。
- 第一阶段开始于大约 50-4000 万年前,当时大喜马拉雅山脉发展起来。大喜马拉雅山脉大约在 3000 万年前形成。
- 第二阶段大约在 2500 万到 3000 万年前发生,当时形成了中喜马拉雅山脉。
- 西瓦里克山脉起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最后阶段,大约在 200 万到 2000 万年前发生。
- 在西瓦里克山脉发现的一些化石构造也出现在青藏高原上。这表明青藏高原的历史气候与西瓦里克高地相当。
大陆-大陆聚合中的火山作用和地震- 大洋地壳只有 5-30 公里厚。然而,大陆地壳的厚度为 50-70 公里。岩浆无法穿透这层厚厚的地壳,因此即使岩浆留在地壳内,也不会有火山爆发。
- 变质岩在大陆地壳承受的压力下很常见。
- 大陆-大陆碰撞会导致无数次巨大的地震,因为巨大的地壳板碰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