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地貌和侵蚀循环

2025年2月19日 | 阅读17分钟

冰川是平均每天移动几米的巨大冰体,在塑造地球表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侵蚀和沉积过程创造出独特的土地形态。冰川有几种类型,包括大陆冰川、冰帽、山麓冰川和谷冰川。每种类型都对地貌有独特的贡献。

Glacial Landforms and Cycle of Erosion

赤道附近高山之谜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争论为什么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都在赤道附近。原来,寒冷的气候能更有效地侵蚀山峰,导致高纬度地区的海拔较低的山脉。在寒冷的气候中,山脉的雪线较低,导致低海拔地区的侵蚀。

山脉通常比雪线高出约 1,500 米。由于赤道的雪线约为 5,500 米,那里的山脉可以高达 7,000 米。这解释了为什么赤道附近的山脉,那里的雪线更高,往往比加拿大或智利等寒冷地区的山脉更高。

冰川类型

1. 大陆冰川

大陆冰川,也称为冰盖,是覆盖大陆广阔区域的巨大冰体。它们以其巨大的规模和塑造它们所经过的地貌的能力而著称。以下是对大陆冰川的详细探讨。

大陆冰川的特征

  1. 规模与尺度
    • 大陆冰川比高山冰川大得多,覆盖面积超过 50,000 平方公里(19,300 平方英里)。
    • 它们可以覆盖整个大陆,厚度可达数公里。
  2. 运动
    • 这些冰川由于重力和自身重量的压力,从其最厚的中心区域向外移动。
    • 与流经山谷的高山冰川不同,大陆冰川向各个方向径向流动。
  3. 地点
    • 目前最显著的大陆冰川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
    • 在冰河时期,这些冰川扩张并覆盖了北美洲、北欧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
  4. 对地貌的影响
    • 侵蚀:大陆冰川在移动过程中会侵蚀下方的岩石和土壤,雕刻出广阔的平原并沉积沉积物。
    • 地貌:它们创造出独特的土地形态,如鼓丘(细长丘陵)、蛇形砂砾脊(蛇形砂砾脊)和冰碛物(碎片堆积)。
    • 均衡回弹:大陆冰川的巨大重量会压缩地壳。当冰川融化时,地壳会缓慢回弹,这种效应在以前被冰盖覆盖的地区可以看到。

冰川作用与气候

  • 冰川周期:大陆冰川会随着气候波动而扩张和收缩,尤其是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冰河时期,这些冰川会扩张,而在间冰期则会后退。
  • 气候指标:大陆冰川的冰芯提供了宝贵的气候记录,其中包含被困的气泡,显示了过去的大气成分和温度。

环境意义

  • 海平面:大陆冰川的融化对全球海平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如果格陵兰冰盖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约 7 米(23 英尺)。
  • 淡水储备:这些冰川储存了世界上大部分的淡水。它们的融化为海洋提供了淡水。

大陆冰川示例

  1. 南极冰盖
    • 世界上最大的冰盖,覆盖面积约 1400 万平方公里(540 万平方英里)。
    • 含有约 61% 的世界淡水。
    • 分为东南部南极冰盖和西部南极冰盖。
  2. 格陵兰冰盖
    • 覆盖面积约 170 万平方公里(660,000 平方英里)。
    • 含有约 8% 的世界淡水。
    • 由于全球变暖,格陵兰冰盖的融化速度一直在加快,导致海平面上升。

历史背景

  • 在最后一个冰期高峰(约 20,000 年前),大陆冰川覆盖了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
  • 这些冰川塑造了这些大陆目前的许多地貌,留下了北美的五大湖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峡湾等特征。

研究与监测

  • 科学研究:研究人员使用卫星图像、冰芯采样和气候模型来研究大陆冰川的动力学。
  • 气候变化指标:持续监测冰盖的质量平衡(冰的增加量与损失量之差)有助于科学家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的影响。

2. 冰帽

冰帽是另一种类型的冰川,与大陆冰川不同,但它们在塑造地貌和影响全球气候模式方面仍然很重要。以下是详细说明。

定义

冰帽是一种相对较小的冰川,覆盖着山峰或一组山峰的顶部和斜坡,但不像大陆冰川那样覆盖整个山脉或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冰帽通常分布在极地和高海拔地区,常常形成在孤立的山峰或山脉的顶部。

特性

  • 尺寸:与大陆冰川相比,冰帽的尺寸较小。虽然它们仍然可以很广阔,但它们无法达到南极洲或格陵兰等冰盖的巨大规模。
  • 位置:冰帽通常分布在极地地区,如北极和南极,以及世界各地的高山山脉。它们也可以存在于亚极地和高山地区。
  • 形成:冰帽通过降雪的逐渐积累和压实形成。随着层层积雪的积累和压缩,它们会转化为冰川冰。
  • 形状:冰帽通常呈穹顶状,最高点位于中心,冰逐渐向边缘变细。然而,它们的形状会根据地形、气候和盛行风等因素而变化。

重要性

  • 气候调节:与其他类型的冰川一样,冰帽在调节全球气候模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反射阳光,有助于冷却周围环境,并通过储存冰川形式的淡水来为全球水循环做出贡献。
  • 水文学:冰帽是下游生态系统和人类的重要淡水来源。随着它们的融化,它们将融水释放到河流和溪流中,为下游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计提供支持。
  • 地貌塑造:冰帽是侵蚀和地貌形成的重要作用者。它们通过冰川侵蚀等过程雕刻地形,形成山谷、冰斗和其他独特的土地形态。此外,随着冰帽的后退,它们会留下沉积物和岩石,进一步塑造地貌。
  • 气候变化指标:冰帽范围和厚度的变化是气候变化的关键指标。监测冰帽的动态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以了解全球变暖的影响,并帮助科学家理解对生态系统、海平面上升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3. 山麓冰川

山麓冰川是一种迷人且视觉上引人注目的冰川类型,当谷冰川从其山区限制中溢出并广泛地扩散到邻近的低地时,形成一个扇形或叶状的冰体。以下是它们特征、形成和重要性的详细介绍。

定义

山麓冰川是形成在山脉底部的大型、平坦、球状的冰体。当一个或多个谷冰川从狭窄的山谷中流出,流到山脚下的平坦平原或低地时,就会形成山麓冰川。

特性

  • 形状和尺寸:山麓冰川在低地展开时通常呈扇形或叶状。它们的尺寸变化很大,但它们通常覆盖山脚下的广阔区域。
  • 流动动力学:由于坡度的变化,山麓冰川的流动动力学与谷冰川不同。当冰川从陡峭的山谷斜坡过渡到相对平坦的平原时,其流动速度会减慢,导致冰向侧面扩散。
  • 冰厚:山麓冰川的厚度可能差异很大。虽然它们在冰向外扩散的边缘可能较薄,但在多个谷冰川汇合的中心区域仍然可能很厚。

示例

  • 阿拉斯加马拉斯皮纳冰川:马拉斯皮纳冰川是山麓冰川最著名的例子之一,位于阿拉斯加南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山麓冰川,占地 3,900 平方公里。该冰川从圣伊莱亚斯山脉流出,形成一片广阔的冰封平原。
  • 冰岛 Fjallsjökull:Fjallsjökull 是另一个例子,位于冰岛东南部。它从瓦特纳冰川(欧洲最大的冰帽之一)流出,并扩散到低地,形成壮观的山麓冰川景观。

重要性

  • 地貌塑造:山麓冰川在塑造地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它们的进退,它们会侵蚀下方的基岩并沉积大量的沉积物,形成各种冰川地貌,如冰碛物、冲积扇和鼓丘。
  • 水文学:山麓冰川的融水有助于该区域的水文学。它为河流和湖泊提供水源,为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山麓冰川的季节性融化也会影响下游地区的水流时间和流量。
  • 气候指标:山麓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其尺寸、厚度和流动模式的变化可以提供关于区域和全球气候趋势的宝贵信息。监测这些冰川有助于科学家理解气候变化对冰川动力学和相关水文系统的影响。
  • 生态影响:山麓冰川通过创造独特的栖息地来影响当地生态系统。寒冷、富含营养的融水支持多种水生生物,而周围的冰川景观为适应恶劣条件的特殊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
  • 4. 谷冰川

    谷冰川,也称为高山冰川,形成于山区,顺着最初由溪流形成的河谷向下流动。这些冰川是山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并显著影响它们所处的地貌。

    定义和形成

    谷冰川起源于高山地区,那里的积雪堆积在称为冰斗的凹陷或空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积雪会压实成冰,形成冰川。重力将冰川向下滑动,沿着阻力最小的路径,通常是河流和溪流形成的现有河谷。

    特性

    • 形状和结构:谷冰川狭长,被限制在山区陡峭的河谷中。它们常常像冰河一样,有一个中心通道和汇入主冰川的支流。
    • 流动动力学:谷冰川的流动受底层地形的影响。在坡度较陡的地方流动较快,在较平坦的地方流动较慢。厚度也影响流动,较暖的条件由于基底滑动增加而导致流动更快。

    区域

    谷冰川有不同的区域

    • 积累区:冰川的上部,积雪在那里堆积并转化为冰。
    • 消融区:下部,冰川通过融化、升华或崩解失去冰。
    • 平衡线:积累区和消融区之间的边界,冰的增加量等于损失量。

    示例

    • 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拥有许多著名的谷冰川,例如印度的冈戈特里冰川。这块冰川是恒河的主要水源之一。
    • 欧洲阿尔卑斯山:瑞士的阿莱奇冰川是阿尔卑斯山最大的冰川,绵延 23 公里。它从少女峰地区流下,进入罗纳河谷。
    • 落基山脉:加拿大落基山脉的阿萨巴斯卡冰川是哥伦比亚冰原的一部分,交通便利,是旅游和研究的热门地点。

    重要性

    • 地貌塑造:谷冰川是强大的侵蚀和沉积作用者。在移动过程中,它们会雕刻出 U 形山谷、峡湾和其他冰川地貌。它们还运输和沉积沉积物,形成冰碛物、冲积扇和其他沉积特征。
    • 水资源:谷冰川是重要的淡水来源。它们储存大量的冰,这些冰会逐渐融化并供应河流和溪流,尤其是在旱季。这些融水对灌溉、饮用水和水力发电至关重要。
  • 气候指标:谷冰川对气候变化反应迅速,因此是气候变化的宝贵指标。科学家监测它们的进退,以了解全球变暖的模式及其对地方和区域的影响。
  • 生态影响:谷冰川创造了独特的栖息地和微气候。寒冷的融水溪流支持多种水生生态系统,而周围的冰川环境为适应恶劣条件的特殊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
  • 旅游和娱乐:谷冰川吸引游客、徒步旅行者、登山者和研究人员。它们提供壮丽的景色和户外活动机会,为当地经济做出贡献并促进环境保护意识。

挑战

  • 冰川退缩:由于全球变暖,许多谷冰川正在迅速退缩。这种收缩影响水资源,改变地貌,并威胁依赖冰川融水的生态系统。
  • 自然灾害:谷冰川的退缩和融化可能导致自然灾害,例如冰湖溃决洪水(GLOFs),当水冲破冰湖的冰碛物大坝时就会发生,导致下游发生灾难性洪水。
Glacial Landforms and Cycle of Erosion

冰川侵蚀地貌

冰川侵蚀形成了各种独特的土地形态,其特点是冰的重且缓慢的移动,冰均匀地水平和垂直侵蚀地形。

冰川地貌以其独特而戏剧性的特征而著称,这些特征是由移动冰的巨大力量雕刻而成的。这些地貌讲述了地球气候史和自然界塑造环境的无情力量。最显著的冰川特征包括冰斗、冰川槽、悬谷、刃脊、角峰和峡湾。这些地貌中的每一种都是由冰川侵蚀和沉积的具体过程形成的,创造出令人惊叹且多样的地形。

1. 冰斗(Corries)

冰斗,也称为 corries,是山区发现的圆形剧场状山谷或洼地。它们通常有三侧陡峭的侧壁和一个朝向山谷开口的开放端。这些洼地是由冰川的向源侵蚀形成的。

随着冰川移动和侵蚀基岩,它们会雕刻出这些碗状的凹陷。当冰融化时,冰斗常常变成冰斗湖,这是小型的山区湖泊,增添了这些地貌的如画风景。冰斗的形成是冰川地貌学的基本方面,说明了冰的强大侵蚀能力。

2. 冰川槽

冰川槽,也称为 U 形山谷,是冰川地貌的另一个标志。最初由溪流雕刻而成,这些山谷被冰川作用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形成了具有陡峭侧壁和平坦底部特征性的 U 形。

这种转变发生是因为冰川磨损了山谷两侧和底部,与河流侵蚀形成 V 形山谷相比,形成了更均匀、更宽的剖面。冰川槽的宏大规模突显了冰川在穿过现有山谷时施加的巨大力量,并大规模地重塑了地貌。

3. 悬谷

悬谷的形成是当较小的支流冰川汇入较大的冰川雕刻的山谷时。这些支流冰川侵蚀山谷的速度比主冰川慢,导致山谷“悬挂”在主山谷上方。侵蚀水平的差异形成了壮观的瀑布,这些瀑布在悬谷与主山谷相遇的地方出现。

这些瀑布,例如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看到的瀑布,提供了壮观的自然景象,是不同大小冰川侵蚀力差异的直接结果。悬谷的研究为冰川与其支流之间动态相互作用提供了见解。

刃脊

刃脊是形成在两个平行冰川山谷之间的锋利、陡峭的脊。当冰川侵蚀相邻山谷的侧面时,它们会形成狭窄、刀锋般的山脊。这些特征在冰川活动强烈的地区尤为突出,是冰雕刻能力的鲜明例子。刃脊通常在高山地区发现,并有助于这些环境中典型的崎岖、戏剧性的地形。它们的形成涉及冰川侵蚀与基岩阻力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冰川地貌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特征。

角峰

角峰是由于从多侧侵蚀的冰川作用而形成的尖锐山峰。角峰最著名的例子是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马特洪峰。这些山峰是由几个冰斗冰川从不同方向侵蚀山脉形成的,留下尖锐的金字塔形峰顶。角峰的形成证明了冰川侵蚀强大且常常对称的性质,它可以将即使是最高、最崎岖的山脉转化为独特的、清晰定义的山峰。地貌中角峰的存在表明有强烈的冰川活动和显著的地质改造历史。

峡湾

峡湾是由冰川雕刻的山谷与海洋相遇而形成的陡峭、狭窄的海湾。这些地貌在挪威、格陵兰和新西兰等地区很常见。当冰川后退时,它们会留下深 U 形的山谷,随后被海水淹没。由此形成的峡湾是世界上一些最壮观、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海岸地貌。峡湾的陡峭侧壁通常直接下沉到海中,形成深邃而隐蔽的水道,这些水道既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又具有壮丽的景色。峡湾不仅因其美丽而重要,也因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人类定居和探索中的历史意义而重要。

冰川沉积地貌

随着冰川的进退,它们会沉积各种物质,形成独特的沉积地貌。冰川沉积地貌是由冰川在进退过程中搬运和最终沉积的物质(沉积物、岩石和碎片)形成的。以下是对一些主要类型地貌的阐述。

1. 冲积扇

冲积扇,也称为 till plain,形成于冰川的融水。当冰川融化时,它会释放出从细黏土到巨石的沉积物混合物。这些物质被融水溪流带走,并分层沉积,形成层状、相对平坦的平原。冲积扇上的沉积物根据融水流速的变化按大小排序,细小的物质通常比冰川更远的地方沉降。

2. 蛇形砂砾脊

蛇形砂砾脊是由未经分选的沉积物(如沙子、砾石和岩石)组成的,呈长而弯曲的脊状。蛇形砂砾脊形成于冰川下方的亚冰川隧道内,融水在冰川下方流动。当水流动时,它会沿着隧道底部携带和沉积沉积物。当冰川后退时,它会留下这些脊状地形,它们看起来像天然堤坝。蛇形砂砾脊因其砾石成分经常被用于道路建设。

3. 冲积台地

冲积台地是呈不规则、破碎的脊状,由未经分选的冰川沉积物组成。当含沙融水在冰川和邻近的山谷壁之间流动时,沉积物会分层沉积,从而形成冲积台地。当冰川融化和后退时,这些沉积物可能会坍塌并形成不规则的隆起和脊状,给人以一系列台地的外观。

4. 鼓丘

鼓丘是光滑的、细长的丘陵,形似倒置的船或水滴。它们是由冰川沉积和先前沉积的 till 重塑而成的。鼓丘的走向与冰川的运动方向一致,其锥形末端指向下游。它们经常成簇出现,称为鼓丘场,并提供了对过去冰川运动方向和流动情况的见解。

5. 壶穴

壶穴是 till plain 中的凹陷或盆地,当冰块被埋在冰川沉积物中时形成。当冰块最终融化时,它们会留下一个可以被水填充的空腔,形成壶穴湖。这些地貌的大小各不相同,可以为多样的冰后期地貌做出贡献,通常支撑着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6. 冰碛物

冰碛物是冰川携带和沉积的岩石碎片、砾石、沙子和其他碎片的堆积物。根据其相对于冰川的位置,冰碛物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 基底冰碛:覆盖在冰川下方的 till 层,形成平缓起伏的地貌。
  • 终碛:沉积在冰川末端的碎片脊,标志着冰川的最大前进。终碛位于冰川所能到达的最远点,而退缩冰碛则在冰川后退期间暂时停止时形成。

冰川侵蚀循环

冰川经历一个侵蚀循环,其特点是三个主要阶段。

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地貌和特征。这些阶段通常被描述为青年期、成熟期和老年期,反映了冰川活动对地形的渐进影响。了解这些阶段有助于深入了解塑造我们星球表面的动态过程以及冰川地貌的时间演变。

青年期:冰川雕刻的开始

冰川地貌的青年期以剧烈而戏剧性的变化为特征。在此阶段,冰川主要从事冰斗内的向内切割活动。冰斗,也称为 corries 或 cwms,是位于冰川山谷顶部附近发现的碗状洼地。这些特征是由冰川冰的积累和移动引起的向源侵蚀形成的。随着冰川雕刻这些凹陷,冰斗陡峭的侧壁和开放的末端变得更加明显,为进一步的冰川雕刻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青年期见证了刃脊和角峰的出现。刃脊是形成在相邻冰斗或冰川山谷之间的狭窄、刀锋状山脊。它们随着冰川侵蚀平行山谷而形成,留下锋利的岩石山脊。刃脊是强烈冰川活动的标志,通常在高海拔地区可以看到,那里冰川在彼此靠近的地方雕刻了多个山谷。

另一方面,角峰是当冰川从三个或更多侧面侵蚀山脉时出现的尖锐山峰。角峰的典型例子是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马特洪峰。这些金字塔形的山峰是青年期冰川地貌的醒目特征,展示了来自多个方向的冰川的强大侵蚀力。

此外,悬谷的初始形成发生在这一阶段。悬谷的形成是当较小的支流冰川侵蚀其山谷的速度比主冰川慢时。结果,这些支流山谷“悬挂”在主山谷上方,通常导致它们与较大的山谷相遇时出现壮观的瀑布。

成熟期:冰川特征的增强

随着冰川地貌的成熟,在青年期开发的功能变得更加突出和复杂。最初不太明显的悬谷变得更加明显。主山谷与其支流之间的海拔差异变得更加明显,通常导致壮观的瀑布,突显了侵蚀率的差异。

冰斗在成熟期继续演变,逐渐相互靠近。随着冰川的扩大和向山体更深处的雕刻,相邻的冰斗可以合并,形成广阔的圆形剧场状盆地。这个过程有助于刃脊的进一步细化,因为这些冰斗之间的山脊变得更窄、更锋利。

冰川槽或 U 形山谷在成熟期开始显示出更规则、分层的剖面。这些山谷是由冰川穿过现有河流山谷而形成的,将它们拓宽和加深成具有陡峭侧壁和平坦底部的 U 形。分层剖面是由于冰川侵蚀力变化的结果,这会在山谷底部产生一系列台阶或平台。这些台阶通常是过度深化的区域,冰川在那里挖掘出一系列可以后来填充融水形成冰斗湖的盆地。

老年期:冰川侵蚀的顶峰

在冰川地貌的老年期,冰川侵蚀和沉积的累积效应最为明显。冰川槽的特征性 U 形山谷已完全形成,显示出区分它们与河流切割山谷的典型陡峭侧壁和平坦底部。这些山谷通常被广阔的冲积扇所环绕,这些冲积扇是由流经冰川的融水沉积的沉积物形成的。

冲积扇,也称为 sandur,是宽阔平坦的区域,由融水溪流分选和散布的冰川沉积物组成。这些平原通常点缀着各种沉积特征,如蛇形砂砾脊、冲积台地、鼓丘和壶穴。

蛇形砂砾脊是由在冰川内部或下方流动的融水溪流沉积的沙子和砾石形成的狭长山脊。当冰川融化时,这些沉积物被留下,形成蜿蜒的山脊,追溯了古代融水通道的路径。

冲积台地是由沿着冰川侧面流动的融水溪流沉积的。这些台地通常位于冰川山谷的边缘,可以形成平坦或缓坡区域。

鼓丘是冰盖移动形成的由冰川 till 组成的流线型丘陵。这些特征通常是椭圆形或细长的,长轴平行于冰流方向。鼓丘提供了过去冰川运动方向和动力学的线索。

壶穴是由后退冰川留下的冰块融化形成的凹陷。当这些冰块被埋在冰川沉积物中并最终融化时,它们会留下形成壶穴湖的坑或空腔。

Glacial Landforms and Cycle of Erosion

结论

冰川地貌的青年期、成熟期和老年期揭示了冰川随时间的转变力量。从冰斗的初始雕刻以及刃脊和角峰的形成,到悬谷的发展和冰川槽的细化,再到冲积扇和相关地貌的沉积,每个阶段都反映了冰川地形长期演变的一个阶段。

这些阶段不仅突显了冰川的动态性质,而且还强调了塑造地球表面的复杂而相互关联的过程。理解这些过程对于欣赏冰川地貌的复杂性和美丽至关重要,并且对于预测这些地区对气候变化的未来变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