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地貌和侵蚀循环2025年2月19日 | 阅读17分钟 冰川是平均每天移动几米的巨大冰体,在塑造地球表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侵蚀和沉积过程创造出独特的土地形态。冰川有几种类型,包括大陆冰川、冰帽、山麓冰川和谷冰川。每种类型都对地貌有独特的贡献。 ![]() 赤道附近高山之谜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争论为什么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都在赤道附近。原来,寒冷的气候能更有效地侵蚀山峰,导致高纬度地区的海拔较低的山脉。在寒冷的气候中,山脉的雪线较低,导致低海拔地区的侵蚀。 山脉通常比雪线高出约 1,500 米。由于赤道的雪线约为 5,500 米,那里的山脉可以高达 7,000 米。这解释了为什么赤道附近的山脉,那里的雪线更高,往往比加拿大或智利等寒冷地区的山脉更高。 冰川类型1. 大陆冰川大陆冰川,也称为冰盖,是覆盖大陆广阔区域的巨大冰体。它们以其巨大的规模和塑造它们所经过的地貌的能力而著称。以下是对大陆冰川的详细探讨。 大陆冰川的特征
冰川作用与气候
环境意义
大陆冰川示例
历史背景
研究与监测
2. 冰帽冰帽是另一种类型的冰川,与大陆冰川不同,但它们在塑造地貌和影响全球气候模式方面仍然很重要。以下是详细说明。 定义 冰帽是一种相对较小的冰川,覆盖着山峰或一组山峰的顶部和斜坡,但不像大陆冰川那样覆盖整个山脉或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冰帽通常分布在极地和高海拔地区,常常形成在孤立的山峰或山脉的顶部。 特性
重要性
3. 山麓冰川山麓冰川是一种迷人且视觉上引人注目的冰川类型,当谷冰川从其山区限制中溢出并广泛地扩散到邻近的低地时,形成一个扇形或叶状的冰体。以下是它们特征、形成和重要性的详细介绍。 定义 山麓冰川是形成在山脉底部的大型、平坦、球状的冰体。当一个或多个谷冰川从狭窄的山谷中流出,流到山脚下的平坦平原或低地时,就会形成山麓冰川。 特性
示例
重要性
4. 谷冰川谷冰川,也称为高山冰川,形成于山区,顺着最初由溪流形成的河谷向下流动。这些冰川是山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并显著影响它们所处的地貌。 定义和形成 谷冰川起源于高山地区,那里的积雪堆积在称为冰斗的凹陷或空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积雪会压实成冰,形成冰川。重力将冰川向下滑动,沿着阻力最小的路径,通常是河流和溪流形成的现有河谷。 特性 区域谷冰川有不同的区域 示例 重要性 挑战
![]() 冰川侵蚀地貌冰川侵蚀形成了各种独特的土地形态,其特点是冰的重且缓慢的移动,冰均匀地水平和垂直侵蚀地形。 冰川地貌以其独特而戏剧性的特征而著称,这些特征是由移动冰的巨大力量雕刻而成的。这些地貌讲述了地球气候史和自然界塑造环境的无情力量。最显著的冰川特征包括冰斗、冰川槽、悬谷、刃脊、角峰和峡湾。这些地貌中的每一种都是由冰川侵蚀和沉积的具体过程形成的,创造出令人惊叹且多样的地形。 1. 冰斗(Corries)冰斗,也称为 corries,是山区发现的圆形剧场状山谷或洼地。它们通常有三侧陡峭的侧壁和一个朝向山谷开口的开放端。这些洼地是由冰川的向源侵蚀形成的。 随着冰川移动和侵蚀基岩,它们会雕刻出这些碗状的凹陷。当冰融化时,冰斗常常变成冰斗湖,这是小型的山区湖泊,增添了这些地貌的如画风景。冰斗的形成是冰川地貌学的基本方面,说明了冰的强大侵蚀能力。 2. 冰川槽冰川槽,也称为 U 形山谷,是冰川地貌的另一个标志。最初由溪流雕刻而成,这些山谷被冰川作用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形成了具有陡峭侧壁和平坦底部特征性的 U 形。 这种转变发生是因为冰川磨损了山谷两侧和底部,与河流侵蚀形成 V 形山谷相比,形成了更均匀、更宽的剖面。冰川槽的宏大规模突显了冰川在穿过现有山谷时施加的巨大力量,并大规模地重塑了地貌。 3. 悬谷悬谷的形成是当较小的支流冰川汇入较大的冰川雕刻的山谷时。这些支流冰川侵蚀山谷的速度比主冰川慢,导致山谷“悬挂”在主山谷上方。侵蚀水平的差异形成了壮观的瀑布,这些瀑布在悬谷与主山谷相遇的地方出现。 这些瀑布,例如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看到的瀑布,提供了壮观的自然景象,是不同大小冰川侵蚀力差异的直接结果。悬谷的研究为冰川与其支流之间动态相互作用提供了见解。 刃脊 刃脊是形成在两个平行冰川山谷之间的锋利、陡峭的脊。当冰川侵蚀相邻山谷的侧面时,它们会形成狭窄、刀锋般的山脊。这些特征在冰川活动强烈的地区尤为突出,是冰雕刻能力的鲜明例子。刃脊通常在高山地区发现,并有助于这些环境中典型的崎岖、戏剧性的地形。它们的形成涉及冰川侵蚀与基岩阻力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冰川地貌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特征。 角峰 角峰是由于从多侧侵蚀的冰川作用而形成的尖锐山峰。角峰最著名的例子是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马特洪峰。这些山峰是由几个冰斗冰川从不同方向侵蚀山脉形成的,留下尖锐的金字塔形峰顶。角峰的形成证明了冰川侵蚀强大且常常对称的性质,它可以将即使是最高、最崎岖的山脉转化为独特的、清晰定义的山峰。地貌中角峰的存在表明有强烈的冰川活动和显著的地质改造历史。 峡湾 峡湾是由冰川雕刻的山谷与海洋相遇而形成的陡峭、狭窄的海湾。这些地貌在挪威、格陵兰和新西兰等地区很常见。当冰川后退时,它们会留下深 U 形的山谷,随后被海水淹没。由此形成的峡湾是世界上一些最壮观、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海岸地貌。峡湾的陡峭侧壁通常直接下沉到海中,形成深邃而隐蔽的水道,这些水道既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又具有壮丽的景色。峡湾不仅因其美丽而重要,也因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人类定居和探索中的历史意义而重要。 冰川沉积地貌随着冰川的进退,它们会沉积各种物质,形成独特的沉积地貌。冰川沉积地貌是由冰川在进退过程中搬运和最终沉积的物质(沉积物、岩石和碎片)形成的。以下是对一些主要类型地貌的阐述。 1. 冲积扇冲积扇,也称为 till plain,形成于冰川的融水。当冰川融化时,它会释放出从细黏土到巨石的沉积物混合物。这些物质被融水溪流带走,并分层沉积,形成层状、相对平坦的平原。冲积扇上的沉积物根据融水流速的变化按大小排序,细小的物质通常比冰川更远的地方沉降。 2. 蛇形砂砾脊蛇形砂砾脊是由未经分选的沉积物(如沙子、砾石和岩石)组成的,呈长而弯曲的脊状。蛇形砂砾脊形成于冰川下方的亚冰川隧道内,融水在冰川下方流动。当水流动时,它会沿着隧道底部携带和沉积沉积物。当冰川后退时,它会留下这些脊状地形,它们看起来像天然堤坝。蛇形砂砾脊因其砾石成分经常被用于道路建设。 3. 冲积台地冲积台地是呈不规则、破碎的脊状,由未经分选的冰川沉积物组成。当含沙融水在冰川和邻近的山谷壁之间流动时,沉积物会分层沉积,从而形成冲积台地。当冰川融化和后退时,这些沉积物可能会坍塌并形成不规则的隆起和脊状,给人以一系列台地的外观。 4. 鼓丘鼓丘是光滑的、细长的丘陵,形似倒置的船或水滴。它们是由冰川沉积和先前沉积的 till 重塑而成的。鼓丘的走向与冰川的运动方向一致,其锥形末端指向下游。它们经常成簇出现,称为鼓丘场,并提供了对过去冰川运动方向和流动情况的见解。 5. 壶穴壶穴是 till plain 中的凹陷或盆地,当冰块被埋在冰川沉积物中时形成。当冰块最终融化时,它们会留下一个可以被水填充的空腔,形成壶穴湖。这些地貌的大小各不相同,可以为多样的冰后期地貌做出贡献,通常支撑着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6. 冰碛物冰碛物是冰川携带和沉积的岩石碎片、砾石、沙子和其他碎片的堆积物。根据其相对于冰川的位置,冰碛物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冰川侵蚀循环冰川经历一个侵蚀循环,其特点是三个主要阶段。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地貌和特征。这些阶段通常被描述为青年期、成熟期和老年期,反映了冰川活动对地形的渐进影响。了解这些阶段有助于深入了解塑造我们星球表面的动态过程以及冰川地貌的时间演变。 青年期:冰川雕刻的开始 冰川地貌的青年期以剧烈而戏剧性的变化为特征。在此阶段,冰川主要从事冰斗内的向内切割活动。冰斗,也称为 corries 或 cwms,是位于冰川山谷顶部附近发现的碗状洼地。这些特征是由冰川冰的积累和移动引起的向源侵蚀形成的。随着冰川雕刻这些凹陷,冰斗陡峭的侧壁和开放的末端变得更加明显,为进一步的冰川雕刻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青年期见证了刃脊和角峰的出现。刃脊是形成在相邻冰斗或冰川山谷之间的狭窄、刀锋状山脊。它们随着冰川侵蚀平行山谷而形成,留下锋利的岩石山脊。刃脊是强烈冰川活动的标志,通常在高海拔地区可以看到,那里冰川在彼此靠近的地方雕刻了多个山谷。 另一方面,角峰是当冰川从三个或更多侧面侵蚀山脉时出现的尖锐山峰。角峰的典型例子是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马特洪峰。这些金字塔形的山峰是青年期冰川地貌的醒目特征,展示了来自多个方向的冰川的强大侵蚀力。 此外,悬谷的初始形成发生在这一阶段。悬谷的形成是当较小的支流冰川侵蚀其山谷的速度比主冰川慢时。结果,这些支流山谷“悬挂”在主山谷上方,通常导致它们与较大的山谷相遇时出现壮观的瀑布。 成熟期:冰川特征的增强 随着冰川地貌的成熟,在青年期开发的功能变得更加突出和复杂。最初不太明显的悬谷变得更加明显。主山谷与其支流之间的海拔差异变得更加明显,通常导致壮观的瀑布,突显了侵蚀率的差异。 冰斗在成熟期继续演变,逐渐相互靠近。随着冰川的扩大和向山体更深处的雕刻,相邻的冰斗可以合并,形成广阔的圆形剧场状盆地。这个过程有助于刃脊的进一步细化,因为这些冰斗之间的山脊变得更窄、更锋利。 冰川槽或 U 形山谷在成熟期开始显示出更规则、分层的剖面。这些山谷是由冰川穿过现有河流山谷而形成的,将它们拓宽和加深成具有陡峭侧壁和平坦底部的 U 形。分层剖面是由于冰川侵蚀力变化的结果,这会在山谷底部产生一系列台阶或平台。这些台阶通常是过度深化的区域,冰川在那里挖掘出一系列可以后来填充融水形成冰斗湖的盆地。 老年期:冰川侵蚀的顶峰 在冰川地貌的老年期,冰川侵蚀和沉积的累积效应最为明显。冰川槽的特征性 U 形山谷已完全形成,显示出区分它们与河流切割山谷的典型陡峭侧壁和平坦底部。这些山谷通常被广阔的冲积扇所环绕,这些冲积扇是由流经冰川的融水沉积的沉积物形成的。 冲积扇,也称为 sandur,是宽阔平坦的区域,由融水溪流分选和散布的冰川沉积物组成。这些平原通常点缀着各种沉积特征,如蛇形砂砾脊、冲积台地、鼓丘和壶穴。 蛇形砂砾脊是由在冰川内部或下方流动的融水溪流沉积的沙子和砾石形成的狭长山脊。当冰川融化时,这些沉积物被留下,形成蜿蜒的山脊,追溯了古代融水通道的路径。 冲积台地是由沿着冰川侧面流动的融水溪流沉积的。这些台地通常位于冰川山谷的边缘,可以形成平坦或缓坡区域。 鼓丘是冰盖移动形成的由冰川 till 组成的流线型丘陵。这些特征通常是椭圆形或细长的,长轴平行于冰流方向。鼓丘提供了过去冰川运动方向和动力学的线索。 壶穴是由后退冰川留下的冰块融化形成的凹陷。当这些冰块被埋在冰川沉积物中并最终融化时,它们会留下形成壶穴湖的坑或空腔。 ![]() 结论冰川地貌的青年期、成熟期和老年期揭示了冰川随时间的转变力量。从冰斗的初始雕刻以及刃脊和角峰的形成,到悬谷的发展和冰川槽的细化,再到冲积扇和相关地貌的沉积,每个阶段都反映了冰川地形长期演变的一个阶段。 这些阶段不仅突显了冰川的动态性质,而且还强调了塑造地球表面的复杂而相互关联的过程。理解这些过程对于欣赏冰川地貌的复杂性和美丽至关重要,并且对于预测这些地区对气候变化的未来变化至关重要。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