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岩19 Feb 2025 | 阅读 14 分钟 岩石是天然形成的矿物集合体,其形成过程因岩石类型而异。沉积岩是由地表矿物或有机颗粒的堆积或沉积而产生的。而变质岩则是在现有岩石受到高温高压(通常有热液存在)作用下形成的。本文将探讨火成岩,它们是在熔岩冷却凝固时形成的。  什么是火成岩?火成岩是由熔岩(由极高的温度和压力液化的岩石)冷却成固态时形成的岩石。这种熔岩在地球表面下方称为岩浆,在地表喷发时称为熔岩。熔岩冷却凝固形成各种类型的火成岩。地表冷却的熔岩形成玄武岩、流纹岩或黑曜石等岩石,而火山碎屑堆积物则由火山喷发过程中喷出的碎片状物质组成。 火成岩通常被称为原生岩,因为它们是从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最初的岩石类型。它们的质地、密度、颜色和矿物成分使它们易于识别。 火成岩的质地火成岩的质地指的是岩石的组成部分的大小、形状和排列方式的描述。 经验法则:-火成岩中矿物晶体的大小通常表明熔岩或岩浆冷却的速度。较大的晶体通常表示冷却较慢,这是侵入性火成岩的典型特征;而较小的晶体则表明冷却较快,与喷出性火成岩有关。 火成岩质地的类型:-1. 细粒:- - 描述:细粒质地是指细粒火成岩,其矿物颗粒直径小于1毫米。这些颗粒非常小,肉眼无法看见。
- 形成:这种质地形成于熔岩在地表或地表附近快速冷却时,没有多少时间供晶体生长。快速冷却导致均匀、细粒的质地。
- 示例:玄武岩和流纹岩是常见的细粒岩石。
2. 粗粒:- - 描述:粗粒质地的特点是肉眼可见的粗大晶体,通常尺寸为1至10毫米。
- 形成:这种质地是在岩浆在地表下方缓慢冷却时形成的,有充足的时间形成大晶体。
- 示例:花岗岩和闪长岩是粗粒岩石的例子。
3. 伟晶岩质:- - 描述:伟晶岩质地具有直径大于1厘米的极粗大晶体。
- 形成:伟晶岩岩石形成于岩浆晚期结晶,通常在水和其他挥发分聚集的小区域,促进了非常大的晶体生长。
- 示例:伟晶岩是这种质地的主要例子,通常含有石英、长石和云母的大晶体。
4. 斑状:- - 描述:斑状质地包含大晶体和小晶体的混合物。称为斑晶的大晶体嵌入在细粒基质或基底中。
- 形成:这种质地表明复杂的冷却历史,岩石最初缓慢冷却,允许形成大晶体,然后更快速地冷却,产生细粒基质。
- 示例:安山岩和某些类型的花岗岩可以呈现斑状质地。
5. 气孔状:- - 描述:气孔状质地的特点是存在气孔,这些气孔是岩石凝固时捕获的气泡形成的微小球形空腔。这使得岩石呈现出海绵状的外观。
- 形成:这种质地发生在含有溶解气体的熔岩冷却和凝固时。气泡膨胀并逸出,留下空腔。
- 示例:浮石和火山渣是气孔状岩石的典型例子。
6. 火山碎屑:- - 描述:火山碎屑质地包含在爆炸性火山喷发过程中喷出的碎片状、角状颗粒和岩石碎片。
- 形成:这种质地是由于爆炸性火山活动期间岩浆的剧烈碎裂,导致灰烬、浮石和其他火山碎屑的混合物沉积。
- 示例: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是火山碎屑岩。
7. 玻璃质:- - 描述:玻璃质地发生在熔岩冷却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没有时间形成晶体,从而产生光滑、玻璃状的外观。
- 形成:这种质地形成于熔岩被快速淬灭时,通常是接触水或空气时,阻止了晶体生长。
- 示例:黑曜石是一种著名的玻璃质岩石,具有闪亮的、光滑的表面。
理解这些质地有助于地质学家推断火成岩的冷却历史和形成环境,从而为理解塑造它们的 the geological processes 过程提供宝贵的见解。每种质地都讲述了岩石形成过程中动态过程的故事,从熔岩流的快速冷却到深部岩浆的缓慢结晶。 火成岩的特征火成岩主要以其矿物成分和质地为特征。它们可以是致密的或轻质的,深色或浅色,取决于其所含的特定矿物。它们的质地提供了对其形成历史的见解,无论是它们在地球深处结晶还是在地表喷发。 火成岩的类型火成岩根据其形成环境大致分为两类: - 侵入性(深成)火成岩:由在地表下方冷却凝固的岩浆形成,由于冷却过程缓慢,通常具有粗粒质地。例子包括花岗岩和闪长岩。
- 喷出性(火山)火成岩:由在地表冷却凝固的熔岩形成,由于冷却过程快速,通常具有细粒质地。例子包括玄武岩和安山岩。
火成岩示例一些常见的火成岩示例包括: 五种火成岩类型的详细审视火成岩通过熔岩冷却凝固而形成,它们可分为两大类:侵入性和喷出性。 - 侵入性火成岩在地表下方结晶,由于冷却速度较慢,形成了粗粒质地。
- 另一方面,喷出性火成岩在地表快速冷却,导致形成细粒或玻璃质地。
 本文探讨了五种重要的火成岩类型:花岗岩、玄武岩、黑曜石、浮石和流纹岩。 1. 花岗岩:-花岗岩是最著名和最丰富的侵入性火成岩之一。其特点是具有粗粒质地,矿物晶体肉眼可见。构成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是石英、长石(斜长石和正长石)以及云母(白云母或黑云母)。 形成与特征:- - 形成:花岗岩在地表下方的岩浆缓慢结晶形成,通常在大陆地壳环境中。这种缓慢的冷却过程允许大晶体的发育。
- 矿物成分:石英赋予花岗岩硬度和抗风化性,长石提供从白色到粉红色的各种颜色,云母由于其薄片状晶体,增添了闪闪发光的外观。
- 用途:花岗岩的耐用性和美观性使其成为建筑的流行选择,特别是用于台面、地板和纪念碑。其抗风化性也使其适合户外应用。
2. 玄武岩:-玄武岩是最普遍的喷出性火成岩,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广阔区域,尤其是在洋壳和火山地区。它质地细密,表明冷却速度快,并且富含铁和镁,使其呈深色。 形成与特征:- - 形成:玄武岩是在地表或地表附近熔岩快速冷却形成的。这种快速冷却过程产生了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晶体。
- 矿物成分:玄武岩主要由斜长石和辉石组成,有时含有橄榄石和角闪石。其高铁镁含量将其归类为基性岩。
- 用途:玄武岩的硬度和密度使其在建筑中有用,特别是作为碎石用于路基、铁路道砟和混凝土集料。它也用于生产矿渣棉绝缘材料。
3. 黑曜石:-黑曜石是一种独特的喷出岩,以其玻璃质地而闻名。它形成于熔岩冷却速度非常快,以至于没有时间让晶体生长,从而产生光滑、均匀的外观。 形成与特征:- - 形成:黑曜石通常在酸性熔岩在火山穹顶或熔岩流边缘快速冷却时形成。这种快速冷却阻止了晶体结构的形成。
- 外观:黑曜石通常是黑色的,但由于杂质或微小气泡的存在,它也可以呈现其他颜色,如棕色、绿色,甚至彩虹般的光泽。
- 用途:历史上,黑曜石因其锋利的边缘而受到重视,并被用于制造切割工具和武器。如今,它被用于手术刀片、装饰品和珠宝。
4. 浮石:-浮石是一种喷出岩,其特点是气孔状质地,充满许多空腔或气孔。这些气孔是在快速冷却过程中被岩石捕获的气泡形成的。 形成与特征:- - 形成:浮石由爆炸性火山喷发形成,将岩浆喷射到空中,在那里它快速冷却并捕获气泡。快速冷却将泡沫状岩浆固化成轻质、多孔的岩石。
- 密度:由于孔隙率高,浮石足够轻,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它主要由二氧化硅组成,是一种酸性岩。
- 用途:浮石在建筑行业中广泛用作磨料,用于轻质混凝土和煤渣砖等产品。它也用于美容产品,如去角质磨砂膏和浮石,以去除死皮。
5. 流纹岩:-流纹岩是一种喷出性火成岩,在化学和矿物学上与花岗岩相似,但其质地细密。它形成于高二氧化硅熔岩的快速冷却。 形成与特征:- - 形成:流纹岩形成于酸性熔岩的快速冷却,通常在火山喷发过程中。快速冷却过程导致细粒质地,晶体太小而无法在放大镜下看到。
- 矿物成分:像花岗岩一样,流纹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但其快速冷却导致晶体较小。它也可能含有玻璃碎片和火山灰。
- 用途:与花岗岩或玄武岩相比,流纹岩在建筑中的使用较少,但可用作装饰石材和建筑集料的生产。其高二氧化硅含量也使其成为玻璃和陶瓷材料的潜在来源。
理解花岗岩、玄武岩、黑曜石、浮石和流纹岩等火成岩的形成和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塑造我们星球的动态过程。这些岩石不仅讲述了地球地质历史的故事,而且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在各种工业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形成在地壳深处还是从火山喷发,火成岩都是地壳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人类文明至关重要。 历史概述火成岩是地球地质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历史跨越数十亿年。这些岩石是由岩浆或熔岩冷却凝固而形成的,根据其形成环境,主要分为两大类:侵入性(或深成性)和喷出性(或火山性)。 1. 地球早期和火成岩的形成:- - 冥古宙(46亿至40亿年前):-
- 地球的地壳在冥古宙开始从熔融状态固化。
- 最早的火成岩可能是在早期地壳冷却固化时形成的。
- 太古宙(40亿至25亿年前)
- 火成活动非常剧烈,导致形成了广泛的花岗岩-绿岩带。
- 侵入性火成岩花岗岩和喷出性火成岩玄武岩变得普遍。
这一时期见证了第一个稳定大陆地壳的形成。 2. 火成活动演化 - 元古宙(25亿至5.41亿年前)
- 大陆地壳和大型火成岩省(LIPs)的持续形成,它们是大量的火成岩堆积。
- 更复杂的构造过程的发展,包括超大陆的形成。
- 显生宙(5.41亿年前至今)
与盘古超大陆的分裂和形成相关的重大火成活动。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火山活动广泛,导致形成了各种火成岩类型。 3. 火成岩的现代理解:- - 岩石学与分类
- 现代岩石学根据火成岩的矿物成分和质地对其进行分类。
- 侵入性火成岩,如花岗岩、闪长岩和辉长岩,在地表下方形成,并具有粗粒质地。
- 喷出性火成岩,如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在地表形成,并具有细粒或玻璃质地。
- 板块构造
- 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火成岩的分布和形成。
- 分界边界,如洋中脊,是玄武岩熔岩流的发生地。
- 汇聚边界,发生俯冲作用,与火山弧和深成岩侵入有关。
- 热点,如夏威夷群岛形成的热点,产生大量玄武岩熔岩。
经济重要性- 矿产资源
- 火成岩蕴藏着重要的矿产,包括贵金属(金、银)、贱金属(铜、镍)和工业矿物(长石、石英)。
- 金伯利岩筒,一种火成岩,是钻石的主要来源。
- 建筑与工业
- 花岗岩和玄武岩因其耐用性而被广泛用作建筑材料。
- 浮石,一种喷出性火成岩,在各种工业应用中用作研磨材料。
岩石循环岩石循环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岩石在其中随地质时间的推移从一种类型转化为另一种类型。火成岩在此循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起源于熔融物质,最终转化为其他岩石类型。  以下是岩石循环中火成岩形成过程的详细介绍: 火成岩的形成1. 熔融 循环开始于地壳和地幔深处,那里的高温高压导致岩石熔化,形成岩浆。这可能由于以下几个过程发生:来自地幔的热量:地球地幔非常热,在某些深度和位置,岩石可以熔化形成岩浆。 减压熔融:在中洋脊和裂谷带,构造板块分离,降低了地幔的压力,导致地幔熔化。 助熔剂熔融:在汇聚边界,洋壳的俯冲将水和其他挥发分带入地幔,降低了岩石的熔点并产生岩浆。 2. 岩浆上升与侵入 形成后,岩浆由于其密度比周围的固体岩石低而开始向地表上升。 岩浆可以在地表下方冷却凝固,形成侵入性(深成性)火成岩。这种缓慢的冷却过程允许大晶体形成,从而形成粗粒质地。例子包括花岗岩、闪长岩和辉长岩。 3. 火山喷发 如果岩浆到达地表,它就会通过火山或裂缝以熔岩的形式喷发。熔岩冷却后迅速凝固,形成细粒或玻璃质地的喷出性(火山性)火成岩。例子包括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 岩石循环中的转化1. 风化与侵蚀:- - 一旦暴露在地表,火成岩就会经历风化和侵蚀,分解成沉积物。
- 物理风化将岩石分解成小块,而化学风化则改变岩石中的矿物。
2. 沉积:- - 来自风化火成岩的沉积物通过风、水或冰输送,并最终分层沉积,通常在水体中。
-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沉积物被压实和胶结,形成沉积岩。
3. 变质:- - 火成岩和沉积岩都可能在地壳深处经历高温高压,从而转化为变质岩。
- 这个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它在不熔化岩石的情况下改变岩石的矿物成分和质地。
4. 返回岩浆:- - 变质岩以及火成岩和沉积岩,可以通过俯冲或其他构造过程被拉回地幔,在那里它们可能再次熔化,从而完成循环。
涉及火成岩的岩石循环总结- 熔融:岩石因各种地质过程而熔化,形成岩浆。
- 冷却与凝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侵入性或喷出性火成岩。
- 风化与侵蚀:火成岩被分解成沉积物。
- 沉积:沉积物被沉积并形成沉积岩。
- 变质:岩石在高温高压下转化为变质岩。
- 再次熔融:变质岩、沉积岩或火成岩熔化形成新的岩浆,继续循环。
岩石循环展示了地球地质学的动态和相互关联的本质,火成岩是地球地壳不断变化的组成部分的关键起点和中间体。 火成岩形成的科学证据火成岩是通过岩浆或熔岩的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地球地质学的基础。它们的形成得到了来自各种地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的大量科学证据的支持。以下是阐明火成岩形成的证据: 1. 矿物成分和质地 - 矿物结晶:火成岩由石英、长石、云母和橄榄石等矿物相互交织的晶体组成。这些晶体的大小和排列方式提供了有关岩石冷却历史的线索。例如,大晶体(粗粒质地)表示在地表下方缓慢冷却(侵入性火成岩),而小晶体(细粒质地)表示在地表或地表附近快速冷却(喷出性火成岩)。
- 质地类型:火成岩中观察到的质地,如粗粒(花岗岩)、细粒(玄武岩)、玻璃质(黑曜石)和气孔状(浮石),直接与岩浆或熔岩冷却凝固的条件有关。
2. 化学成分 - 二氧化硅含量:火成岩根据其二氧化硅(SiO₂)含量进行分类。例如,花岗岩等酸性岩的二氧化硅含量高,而玄武岩等基性岩的二氧化硅含量低。二氧化硅含量的变化有助于理解岩浆的来源和演化。
- 元素分析:火成岩中元素和同位素的地球化学分析,例如稀土元素(REEs)和放射性同位素(如Sr、Nd、Pb)的比例,提供了关于岩浆来源和分异过程的信息。
3. 地质环境 - 板块构造:火成岩的形成与构造板块边界密切相关。中洋脊、俯冲带和大陆裂谷带是火成活动发生的主要区域。例如,玄武岩岩浆通常在中洋脊因减压熔融而产生,而安山岩到流纹岩岩浆通常在俯冲带因俯冲的洋壳和上覆沉积物的熔融而产生。
- 火山活动:对活动火山和熔岩流的观测为火成岩的形成提供了直接证据。对火山喷发、熔岩成分和火山碎屑物质的研究提供了对岩浆上升和喷发过程的见解。
4. 放射性测年 年龄测定:放射性测年技术,如铀-铅(U-Pb)、钾-氩(K-Ar)和氩-氩(Ar-Ar)测年,使科学家能够确定火成岩的年龄。这些方法测量矿物中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提供精确的年龄,有助于理解火成过程的时间。 5. 岩石学证据 - 相图:实验岩石学涉及在实验室中复制高压和高温条件,以研究矿物的熔化和结晶行为。从这些实验中得出的相图解释了不同矿物相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支持了岩浆演化和凝固的理论。
- 包体和捕虏岩:火成岩通常含有其他岩石或矿物的包体(捕虏岩),这些包体提供了不同岩浆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周围岩石同化作用的证据。
6. 地球物理数据 地震研究:由地震产生的地震波提供了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信息。地震速度异常表明岩浆房的存在以及固体岩石与熔融物质之间的分化。 磁场和重力异常:地球磁场和重力场的变异可以表明地壳内火成岩侵入体的存在以及不同岩石类型的分布。 结论大量包含矿物学、化学、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物理学数据的科学证据支持火成岩的形成。这些证据的相互作用为理解产生、分异和凝固岩浆,塑造我们星球多样而动态的地质学的过程提供了全面的认识。 火成岩与地球的地质演化紧密相连。从地球的早期形成到当前的构造活动,火成岩为理解塑造我们世界的动态过程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见解。它们不仅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历史,而且在各种经济和工业应用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