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体、流星、陨石2025年2月19日 | 阅读 9 分钟 流星体是漂浮在太空中的岩石或金属小块,比小行星小得多。它们的大小从微小的颗粒到像汽车一样大的碎片不等。当其中一个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由于与空气的摩擦而发热,产生一道明亮的闪光,称为流星或“流星”。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流星体以惊人的速度飞行,通常超过每小时45,000英里。大多数流星在大约海平面上方62英里时变得可见。有时,我们会看到一连串的流星接连出现在天空中,源自同一个点;这被称为流星雨。 ![]() 每天,数百万颗流星体以及其他太空碎片会进入地球大气层。尽管它们很小,但巨大的数量使得每年估计有15,000吨物质进入大气层。虽然大多数流星体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会完全烧毁,但有些会幸存下来并到达地球表面。这些残余物被称为陨石。科学家们研究陨石以了解更多关于我们太阳系的组成和历史。总的来说,流星体、流星和陨石提供了地球与太空之间动态相互作用的一个迷人视角。让我们在这篇文章中详细讨论流星体、流星和陨石。 1. 流星体随着我们对太空物体理解的提高,流星体的定义也在不断演变。最初,在1961年,**国际天文联合会 (IAU)** 将流星体定义为太空中的固体物体,比小行星小但比原子大。这个定义留下了解释的空间,导致了拟议的修订。1995年,**Beech and Stee** 建议流星体的尺寸范围在100微米到10米之间,旨在更清晰的分类。然而,随着我们探测小行星的能力的提高,在2010年,**Rubin and Grossman** 提出了一个更狭窄的定义,将流星体限制在直径10微米到1米之间的物体,以保持与小行星的明确界限。 随着小行星的发现,流星体和小行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导致了进一步的改进。2017年4月,IAU正式修订了其定义,将流星体的尺寸范围设定在30微米到1米之间,允许在物体产生流星的情况下具有灵活性。比流星体小的物体被归类为微流星体和星际尘埃,而“流星体”一词在**小行星中心**不常用。这种持续的澄清反映了科学理解的动态性以及在研究天体时精确定义的需求。 组合 (Composition)流星体是穿过太空的岩石或金属碎片,根据其成分分为三类:**铁质、石质和石铁质。** 铁质流星体主要由镍和铁组成,而石质流星体包含硅酸盐矿物等物质。石铁质流星体是镍铁和岩石物质的混合物。一些石质流星体,称为球粒陨石,包含称为球粒的微小球状结构,而另一些,称为无球粒陨石,则缺少这些特征,通常由地外火山活动形成。 流星体的成分可以通过研究它们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的轨迹以及它们燃烧时发出的光谱来确定,从而产生流星或流星。流星体可以有各种轨道,其中一些聚集在与母彗星相关的星流中,而另一些则遵循更零散的路径。通过分析流星的光谱、轨迹和光变曲线,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出流星体的成分和密度,范围从脆弱的低密度物体到富含镍和铁的致密岩石。此外,研究已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天体的组成。 关于流星体的趣闻
当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尤其是在夜间,由于高速进入产生的高温和摩擦,它们通常会以流星或流星的形式显现。如果流星体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能够承受巨大的热量和压力并到达地球表面,它们就被称为陨石。陨石在经历进入和着陆过程中的高温和撞击力时,其结构和化学性质会发生显著变化。 2. 流星一颗流星,也叫“流星”,是当一颗太空岩石或彗星碎片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变得非常热,使其发光时发生的。这会在天空中产生一道明亮的闪光。尽管看起来很近,但流星实际上发生在很高的地方,大约在地球上方76到100公里处。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很多流星,大多数只有沙粒那么大。有时,它们会成群出现,称为流星雨,这是因为地球穿过了彗星留下的残骸。有时,它们会单独出现,没有任何特殊的群体。 流星通常在夜间可以看到,因为在黑暗中更容易发现它们。它们可以在75到120公里高处看到,大多数在50到95公里高处消失。然而,一些更大的流星,大小可达几米,会发光更长时间,因为它们在空气压力下变得非常热。它们通常会发光约一秒钟然后消失。 当你看到天上的流星时,它可能会有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来自于流星体中的化学物质以及它在空气中移动的速度。当流星体的层层结构相互摩擦并变得非常热时,它们会根据其矿物质成分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你看到的颜色取决于流星体中的金属含量与周围的超高温空气的比例。
火球火球是一种非常明亮的流星,比我们通常看到的流星亮得多。它在天空中飞驰时发出明亮的光芒,并且可以在距地球表面约100公里处看到。科学家将火球定义为比天空中的任何行星(如金星或木星)都亮的流星。另一种思考方式是,如果你站在火球的正下方,它看起来会和一颗非常明亮的恒星一样亮。即使它不在你正上方,如果与其他流星相比显得非常明亮,我们也称之为火球。美国流星学会报告了火球目击事件。
一些值得注意的流星事件
流星雨当地球穿过彗星或其他天体留下的碎片流时,就会发生流星雨。地球与宇宙碎片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会在天空中创造出壮观的流星景象。彗星在轨道上接近太阳时会产生这些碎片,导致一些冰蒸发并脱落流星体。这些流星体沿着彗星的轨道散开,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流星体流或“尘埃轨迹”。 在春分点前后几周内,明亮的流星(称为火球)的目击频率会增加约10-30%,并且在北半球春季,陨石坠落更为常见。科学家们仍在研究这背后的原因,但一些理论认为,春季和初夏周围可能有更多产生大火球的碎片。另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地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和其轨道的方向使我们在此时更容易看到流星。目前仍在进行研究,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流星的轨道并揭开这种季节性变化背后的奥秘。 流星事件
3. 陨石陨石是流星体或小行星在穿越地球大气层后幸存下来并着陆到地面的碎片。有时,陨石会在高速碰撞造成的影响坑附近被发现,但并非总是如此。在真正剧烈的碰撞中,整个撞击物可能会汽化,不留下任何陨石。地质学家使用“火球”一词来指代形成撞击坑的大型撞击物。这个词的使用方式与天文学家不同。例如,**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使用“火球”来描述一个形成撞击坑的大型抛射物,而不指定其确切性质,无论是岩石小行星、金属小行星,还是冰质彗星。 流星体不仅会撞击地球;它们还会与其他太阳系中的物体碰撞。在月球或火星等几乎没有大气层的岩石天体上,流星体撞击会在其表面形成持久的撞击坑。 撞击坑当流星体撞击太阳系中的固体物体(如月球、水星、卡利斯托、盖尼米德以及许多小卫星和小行星)时,它们会形成我们所说的撞击坑。这些撞击坑是你在这些物体表面看到的主要特征。然而,在具有活跃地质过程的行星和卫星(如地球、金星、火星、木卫二和泰坦)上,这些撞击坑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它们可能会被侵蚀、覆盖或被构造活动等因素改变。 在人们完全理解撞击坑的重要性之前,他们曾用“隐爆”或“隐火山结构”等术语来描述地球上的这些特征。但现在我们了解得更清楚了。当陨石撞击地球并形成撞击坑时,它会加热并熔化一些地球物质。这些熔融物质冷却后会形成称为“玻璃陨石”的物体。有时,人们会将这些玻璃陨石误认为是陨石。 结论对流星体、流星和陨石的研究为了解地球与太空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迷人的视角。流星体,从微小的颗粒到汽车大小的碎片,在太空中穿行,并偶尔进入地球大气层,创造出壮观的被称为流星的“流星”。这些流星在地球表面高处可见,通常单独出现或成群出现,增加了夜空的奇观。流星的颜色,由其成分和速度决定,进一步增强了天象,每种色调都代表不同的矿物质和大气元素。 当流星体穿过大气层时,有些能够承受巨大的热量和压力,着陆到地球表面成为陨石。这些残余物提供了对我们太阳系成分和历史的宝贵见解,从富含铁的陨石到石质和石铁质的品种。陨石,通常在撞击坑附近发现但并非仅限于此,它们是天体碰撞及其对地球物体影响的有形证据。通过研究陨石,科学家们可以揭开宇宙的奥秘,并更好地理解塑造我们太阳系演化的过程。流星体、流星和陨石共同为我们对太空现象及其对地球影响的理解做出了贡献。 下一主题山及其类型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