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宗教发展

21 Feb 2025 | 阅读 6 分钟

引言

莫卧儿王朝的统治促进了印度各种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的建筑、绘画、文学和音乐领域的实践不仅树立了榜样,而且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莫卧儿时期被誉为继笈多王朝之后北印度第二个黄金时代,文化成就涌现出非凡的辉煌。这一时代以其卓越的文化进步而闻名,印度传统与莫卧儿人引入的突厥-伊朗文化元素无缝融合。本文旨在探讨莫卧儿帝国时期的文化和宗教发展,为准备UPSC考试的人士提供宝贵的见解。

建筑发展

在莫卧儿时期,统治者建造了各种宏伟的建筑,包括城门、堡垒、陵墓、公共建筑、清真寺、宫殿和陵墓等。这些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特色。

Cultural and Religious Developments
  1. 莫卧儿统治者建造了各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包括城门、堡垒、陵墓、清真寺、宫殿、公共建筑和陵墓。
  2. 莫卧儿建筑的特点是突出的穹顶、角落细长的塔楼、柱子支撑的宫殿大厅以及宽阔的门廊。
  3. 莫卧儿陵墓在其建筑设计中通常具有查尔巴格花园、精美的书法、蔓藤花纹和装饰柱子和墙壁的几何图案等元素。
  4. 莫卧儿时期的建筑主要使用红砂岩和白色大理石作为建筑材料。
  5. 莫卧儿帝国的创始人巴布尔建造了重要的建筑地标,如盘尼帕特的卡布利巴格清真寺和德里附近的桑巴尔贾玛清真寺。
  6. 阿克巴大帝著名的建筑成就包括建造法特赫普尔西格里,这是一个靠近阿格拉的首都,以其贸易意义和耆那教朝圣中心而闻名。
  7. 1576年,阿克巴下令建造布兰达尔瓦扎,被称为“宏伟之门”,以纪念他在古吉拉特邦和德干的胜利。
  8. 莫卧儿建筑在沙贾汗皇帝统治时期达到了顶峰,标志性的泰姬陵是其最杰出的成就。
  9. 沙贾汗于1638年开始在德里建造的宫殿堡垒,是继泰姬陵完工后的一项重要建筑工程。
  10. 沙贾汗宫殿堡垒内的著名特色包括有红砂岩柱子的迪万·阿姆(公共集会厅)和以拥有孔雀宝座而闻名的迪万·哈斯(私人集会厅)。

莫卧儿帝国绘画的发展

  • 自10世纪以来,微型绘画在各个地区都有发展,特别是在德里苏丹国的宫廷中蓬勃发展。
  • 流亡归来后,第二位莫卧儿皇帝胡马雍带来了两位著名的波斯艺术家米尔·赛义德·阿里和阿卜杜勒·萨马德。根据胡马雍的指示,创作了《尼扎米的五卷集》等著名作品。
  • 阿克巴和贾汉吉尔被认为在莫卧儿艺术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阿克巴收藏了24,000卷手稿,其中许多带有绘画。
  • 阿克巴委托创作了《图提纳马》,这是一部52部分的波斯叙事,由伊朗艺术家阿卜杜斯·萨马德和米尔·赛义德·阿里绘制插图,耗时近五年完成,现珍藏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 《哈姆扎纳马》描绘了阿米尔·哈姆扎的故事,是阿克巴委托创作的另一项重要作品,此外还有《蔷薇园》、《达拉布之书》、《尼扎米的五卷集》和《巴哈里斯坦》等著名作品。
  • 贾汉吉尔统治时期,莫卧儿绘画得到了繁荣和发展,其特点是使用了鲜艳的色彩并融入了三维效果。
  • 《帕德莎纳马》是沙贾汗统治时期的一部重要作品,展示了对艺术的持续赞助。
  • 然而,奥朗则布的统治标志着莫卧儿绘画的衰落,他 discouraged 艺术创作,导致艺术质量下降。
  • 达斯万特、巴萨万、米斯金和拉尔等印度画家在16世纪和17世纪对莫卧儿宫廷做出了重大贡献。
  • 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的画家戈瓦尔丹曾为三位莫卧儿皇帝阿克巴、贾汉吉尔和沙贾汗效力,在莫卧儿艺术领域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莫卧儿时期的语言和文学

巴布尔的统治

  • 巴布尔的母语是土耳其语,他用土耳其语写下了他的回忆录《图祖克·巴布里》。
  • 在阿克巴时期,这部作品被翻译成波斯语。

胡马雍的统治

  • 胡马雍的妹妹古尔巴丹·贝格姆在胡马雍统治时期撰写了《胡马雍纳马》。
  • 胡马雍还监督建造了一个重要的图书馆。

阿克巴的统治

  • 阿克巴时期涌现了大量高质量的文学作品。
  • 他的许多“九宝”都是著名的文学人物,包括历史学家、哲学家和学者阿布尔·法兹尔,他以《阿克巴尔纳马》和《艾因·艾克巴里》而闻名。
  • 另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巴达uni 创作了《蒙塔卡布·阿勒·塔瓦里赫》。
  • 尼扎姆·乌德丁撰写了《塔巴卡特·艾克巴里》,涵盖了《吠陀》、《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等主题。
  • 来自阿格拉的盲人诗人苏尔·达斯用布里杰语创作了《苏尔萨加尔》。
  • 圣人图尔西·达斯用一种东印度方言——阿瓦迪语创作了不朽的《罗摩七贤传》。

贾汉吉尔的统治

  • 贾汉吉尔亲自撰写了他的自传《图祖克·贾汉吉里》。
  • 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学和历史著作包括《伊格巴勒纳姆·贾汉吉尔》和《马西尔·贾汉吉尔》。

沙贾汗的统治

  • 沙贾汗的朝臣阿布尔·哈米德·拉霍里撰写了《帕德莎纳马》。
  • 王子达拉·希科是一位精通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梵语的学者,他赞助了《奥义书》、《薄伽梵歌》、《瑜伽瓦西什塔》和《罗摩衍那》等重要文本的波斯语翻译。

奥朗则布的统治

  • 奥朗则布统治时期最著名的作品是被称为《法特瓦·艾·阿拉姆吉里》的伊斯兰法典汇编。
  • 卡菲·汗创作了著名的历史著作《蒙塔卡布·阿勒·塔瓦里赫》,而《自己》则撰写了《努斯霍·迪尔库沙》。

莫卧儿时期的音乐

中世纪印度音乐的发展

  • 中世纪印度时期的虔诚运动(Bhakti movement)被认为极大地推动了音乐领域的发展。像阿米尔·库斯罗这样的虔诚圣人,通过引入新的乐器和拉伽(Ragas,乐曲),发挥了关键作用。
  • 当莫卧儿人掌权时,他们成为了音乐及其从业者著名的赞助者。特别是阿克巴、贾汉吉尔和沙贾汗,他们是积极保存和推广莫卧儿时期音乐艺术的有影响力的统治者。
  • 阿布尔·法兹尔所著的《艾因-艾·阿巴里》提供了关于阿克巴时期音乐状况的宝贵见解,详细介绍了36位宫廷音乐家,其中包括像希哈卜·汗和普尔宾·汗这样的著名人物。阿克巴还寻求了以创作拉伽·德波克/迪帕克而闻名的坦·森的专业知识,并得到了拉贾·曼·辛格的协助。
  • 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不仅展示了他的歌唱才能,而且还积极支持莫卧儿宫廷的古典印度斯坦尼音乐。
  • 尽管奥朗则布本人是一位技艺精湛的维纳琴演奏家,但由于经济限制,在他的统治时期宫廷诗人被取消了。尽管他拥有音乐天赋,但奥朗则布出于经济考虑不得不做出务实的决定。

莫卧儿帝国时期的宗教思想和信仰

伊斯兰教的统治和印度莫卧儿时期的宗教运动

  • 在公元1526年至1857年间,印度见证了伊斯兰教的显著兴起和统治地位,尽管伊斯兰教自八世纪以来就已存在于该国。
  • 从12世纪到19世纪,伊斯兰教成为统治阶级的首要宗教,促进了其在该地区的扩张和影响。
  • 除了伊斯兰教,莫卧儿时期还出现了新的宗教运动,如虔诚运动(Bhakti movement)、苏菲运动(Sufi movement)以及锡克教的建立。
  • 顶部表单
  • 在莫卧儿时期,印度各地涌现了各种社会、政治、文化和宗教运动,旨在将多元化的人口团结在一个和谐的集体之下。
  • 奥朗则布的统治标志着印度不同宗教社群之间明显冲突的一个时期。
  • 然而,在18世纪,阿克巴对宗教采取的宽容和自由的方法得到了复兴。这种强调宽容和多样性的包容性视角,在这一时期再次被接受并作为标准。

结论

巴布尔、胡马雍、阿克巴和贾汉吉尔等莫卧儿统治者为促进印度次大陆的文化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统治以蓄意促进文化交流为特征,特别是通过融入波斯文化元素,这些元素与本土印度文化无缝融合。这种融合产生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音乐流派,反映了印度次大陆的丰富多样性。

文化转型并非局限于某个特定地区或社区;相反,这是印度各地人民的集体努力,涵盖了不同的信仰和民族背景。这种在莫卧儿时期对文化发展的包容性方法,促成了超越地区和宗教界限的国家文化的出现。波斯和印度影响的融合造就了一种独特而和谐的融合,标志着印度文化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


下一主题印度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