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人征服北印度和恒河谷2025 年 6 月 27 日 | 7 分钟阅读 土耳其人对北印度的入侵是印度历史上一个有影响力的时期,对次大陆的政治、宗教、文学、艺术和建筑等生活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于公元 7 世纪在阿拉伯的麦加兴起。先知穆罕默德是其创始人。该信仰认为先知穆罕默德是独一真主安拉的使者。伊斯兰教认为先知穆罕默德通过圣书《古兰经》从安拉那里获得了启示。伊斯兰教的五功为穆斯林的生活行为提供了基本框架。伊斯兰教的五功包括朝觐(如果可行,一生中一次前往麦加的圣旅)、斋戒(在斋月期间禁食)、礼拜(每天五次祈祷)、天课和清真言。先知去世后(约公元 632 年),被称为拉希敦的哈里发——伊斯兰领导人——负责引导穆斯林的宗教和政治。阿拉伯语中的“哈里发”(Khalifa)一词意为“副手”,是“Caliph”一词的来源,该词授予了追随先知穆罕默德的领导人。哈里发是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通过征服,他们扩大了帝国并传播了伊斯兰教。 信德的入侵- 约公元 712 年,穆罕默德·本·卡西姆(Muhammad bin Qasim)攻打印度西北部的信德地区。他曾是倭马亚哈里发国的将军。
-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卡西姆击败了信德的统治者达希尔。
- 在控制了首都阿洛尔之后,卡西姆继续入侵穆尔坦,该地位于印度河附近,包括下旁遮普的部分地区。
- 一本名为《查赫纳玛》的中世纪阿拉伯历史著作,于 13 世纪早期被翻译成波斯语,提到了这次军事占领。
- 尽管他的统治时间很短——只有两年——但它对信德的经济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导致许多公民和商人离开了该省。
- 然而,大量的阿拉伯人迁往信德,他们的影响力在那里持续了很长时间。
加兹尼的马哈茂德和加兹尼王朝 到公元 9 世纪末,阿拔斯哈里发国开始衰落,土耳其统治者建立了独立的王国,哈里发被降为礼仪性角色。其中之一是阿尔普塔金建立了一个以阿富汗加兹尼为首都的土耳其王朝。公元 977 年,他的女婿苏布克塔金继任。苏布克塔金的儿子马哈茂德成为第一个拥有“苏丹”头衔的人。 卡西姆·本·穆罕默德(约公元 712 年)加兹尼王朝苏布克塔吉,约公元 977-998 年,在世。 - 他成功地从印度教沙希王朝的贾亚帕拉手中夺取了白沙瓦。
加兹尼的马哈茂德(约公元 998-1030 年) - 据报道,马哈茂德在公元 1000 年至 1027 年间对印度发动了十七次入侵。当马哈茂德开始征服印度时,拉杰普特人的实力已经开始衰落。马哈茂德追求征服的目标是积累印度巨大的财富,并利用它将他的首都加兹尼建立成为中亚所有地区的主导力量。此外,他能够利用他掠夺的财宝来对抗他在中亚的敌人。
- 他的目标是摧毁印度教寺庙和传播伊斯兰教。他被称为“偶像破坏者”什坎。印度教沙希王国是他的第一次突袭目标,其君主贾亚帕拉在韦欣德战役中被击败。贾亚帕拉认为他的失败是一种耻辱,所以在战后自焚。
- 贾亚帕拉的继任者阿难陀帕拉与马哈茂德交战,但在约公元 1008 年发生在白沙瓦附近印度教沙希首都的第二次韦欣德战役中,阿难陀帕拉也战败了。在这场冲突中,阿难陀帕拉得到了拉贾斯坦邦和卡瑙杰统治者的支持。马哈茂德在韦欣德胜利后,将他的势力范围扩大到旁遮普的大部分地区。
- 公元 1014 年,马哈茂德摧毁了马图拉神庙,并突袭了德里附近的塔内什瓦尔。
- 约公元 1018 年,他袭击并推翻了卡瑙杰的詹德拉国王维迪亚达拉。通过消灭其统治者,印度教沙希的特里洛查纳帕拉和他的儿子比玛帕拉,他还控制了拉希布和拉合尔。
- 约公元 1025 年,他袭击了卡提阿瓦尔、索拉什特拉的索姆纳特寺庙。这是他第十六次远征。后来,古吉拉特邦的遮娄其王朝国王比玛一世修复了这座寺庙。
- 约公元 1026 年,他惩罚了贾特人对他的阴谋。
- 加兹尼的马哈茂德是文学和艺术的赞助人。马哈茂德宫廷的桂冠诗人是菲尔多西。此外,他还撰写了《列王纪》,并被称为“东方荷马”。在马哈茂德的宫廷期间,比鲁尼撰写了著名的《印度志》,一部印度历史。
- 加兹尼的马哈茂德约于公元 1030 年去世。在他去世后,叙利亚、河中地区和伊朗都成为塞尔柱帝国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庞大而有影响力的政治实体。加兹尼王朝和塞尔柱帝国争夺呼罗珊的霸权。马哈茂德的儿子马苏德在输掉一场著名的战争后,在拉合尔寻求庇护。加兹尼和旁遮普是加兹尼帝国最后剩余的部分。
加兹尼的马哈茂德的十七次入侵彻底改变了印度的政治格局。他为土耳其人和阿富汗人随时进一步深入恒河谷地,夺取更多领土铺平了道路。他频繁的入侵耗尽了印度巨大的财富,这对该国的政治未来产生了负面影响。当旁遮普和阿富汗被并入加兹尼的领土时,印度的边界变得更弱,更容易受到西北地区的入侵。 穆罕默德·戈里与古尔王朝加兹尼去世后,古尔王朝从加兹尼的附庸中独立出来。在阿富汗西北部的古尔地区,矗立着古尔帝国。苏丹阿拉乌丁,也被称为“世界焚烧者”(Jahan soz),在 12 世纪中期大大扩展了古尔王朝的势力。他摧毁并蹂躏了加兹尼,以报复他和他兄弟在那里受到的虐待。当他的哥哥在古尔统治时,沙哈布丁·穆罕默德(又名穆伊兹-乌德-丁·穆罕默德·本·萨姆)于约公元 1173 年在加兹尼建立了王国。他也被称为穆罕默德·戈里。他为穆斯林在印度和南亚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被认为是古尔王朝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渴望扩大自己的领地,因此他的注意力被印度吸引。虽然加兹尼的马哈茂德更关心积累印度丰富的财富,但他多次入侵以巩固他对这个国家的统治。加兹尼的马哈茂德被证明是一位更成功的战士,而穆罕默德·戈里在印度取得了更多的政治成就。 穆罕默德·戈里(约公元 1173-1206 年)- 伊斯兰在印度的统治归功于穆罕默德·戈里,他对该国发动了七次重大袭击。穆罕默德·戈里的下一次战役发生在公元 1175 年,他占领了穆尔坦并控制了乌奇(信德邦上部)。
- 约公元 1178 年,在卡亚达拉战役(阿布山附近),他试图穿越拉杰普塔纳沙漠进入古吉拉特邦。然而,他被古吉拉特邦的遮娄其王朝国王索兰基·比玛彻底击败。他现在认识到,在试图征服更多印度领土之前,他需要在旁遮普建立一个合适的立足点。因此,他开始在旁遮普对加兹尼王朝的领土发动进攻。穆罕默德·戈里在约公元 1190 年占领白沙瓦、拉合尔和锡亚尔科特后,准备向德里和恒河道亚布推进。
- 穆罕默德·戈里在占领旁遮普后试图推进到恒河道亚布时,与拉杰普特君主普里特维拉吉·乔汉发生冲突。在征服德里和几个其他拉杰普塔纳邦之后,普里特维拉吉·乔汉试图确立他对旁遮普和恒河谷地的统治权。围绕塔巴辛达(巴廷达)的争端导致了冲突的开始。约公元 1191 年,在塔拉因(今哈里亚纳邦)的第一次战役中,戈里被彻底击败,巴廷达被普里特维拉吉·乔汉征服。穆罕默德·戈里集结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并做了充分的计划,以报复他的失败。
- 在公元 1192 年的塔拉因战役中,戈里击败了普里特维拉吉·乔汉。土耳其军队尽管印度军队规模庞大,但组织严密,并拥有一支快速移动的骑兵。土耳其军队受益于铁马镫和马蹄铁的使用。普里特维拉吉·乔汉在逃跑时被捕。由于这一时期硬币上的传说“Prithvirajadeva”和“Sri Muhammad Sam”,他得以统治阿杰梅尔一段时间。但不久之后,普里特维拉吉·乔汉因阴谋罪被处决。穆罕默德·戈里在塔拉因战役后将他在印度的事务交给他信任的奴隶库特布丁·艾巴克处理,并返回加兹尼。
- 德里、阿杰梅尔、汉西、萨拉斯瓦蒂和萨马纳的防御工事被土耳其人占领。
- 穆罕默德·戈里约于公元 1194 年来到印度,并在昌达瓦尔(卡瑙杰附近)与伽哈瓦拉王朝的卡瑙杰君主贾伊钱德拉交战。在这场冲突中,贾伊钱德拉被击败并被杀。塔拉因和昌达瓦尔战役标志着土耳其人征服北印度的开始。
- 库特布丁·艾巴克约于公元 1195 年控制了阿里加尔和兰塔姆博尔。艾巴克在第二次战斗中击败了比玛二世,并控制了古吉拉特邦。他还推翻了由詹德拉·拉杰普特人统治的本德尔坎德邦。
- 穆罕默德·戈里的将军穆罕默德·巴赫蒂亚尔·基尔吉约于公元 1197 年占领了比哈尔邦,并约于公元 1202 年控制了孟加拉。他摧毁了那烂陀大学和超戒寺大学。他被任命为孟加拉和比哈尔的总督。
- 1206 年,穆罕默德·戈里发动了他最后一次对印度的远征,以平息霍卡尔人起义。他利用霍卡尔人作为道具,对他们进行了大规模屠杀。在他返回加兹尼的途中,他被一个来自敌对教派的穆斯林狂热分子杀害。艾巴克接管了印度的统治权,并建立了奴隶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