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兰战役2025年2月21日 | 10分钟阅读 塔兰第一次战役,正式名称为塔拉奥里第一次战役,发生在公元1191年,地点在塔兰(今印度哈里亚纳邦塔拉奥里)附近,参战双方是穆罕默德·戈尔率领的入侵的古尔王朝军队和普里特维拉杰·乔汉指挥的拉杰普特联军。在此次战役中,拉杰普特人取得了胜利,但穆罕默德·戈尔逃脱并返回了加兹尼。古尔军队在战败后撤退到加兹尼,在那里留下了由2000名士兵组成的驻军,由齐亚·乌丁·图拉克指挥,以守卫塔巴林德堡。这座堡垒现在被称为巴廷达,并成功地抵挡了拉杰普特军队13个月。在此期间,穆罕默德·戈尔组建了一支由12万士兵组成的更强大的军队,并发动了另一次入侵,导致了塔兰第二次战役。 古尔王朝![]() 在加兹尼王朝衰落后,曾是加兹尼王朝附庸的古尔人成为其统治者。在苏丹阿拉丁(也称为贾汗-索兹,意为“焚烧者”)统治下,古尔的势力日益壮大。在12世纪中期,他摧毁并焚烧了加兹尼。然而,当伊朗强大的花剌子模帝国占领了中亚时,古尔人被迫向印度进发。 沙哈布丁·穆罕默德,也称为穆罕默德·戈里或穆伊兹丁·穆罕默德·本·萨姆,于公元1173年继承了加兹尼的王位,他的哥哥则统治着古尔。公元1175年,穆罕默德·戈里通过戈马尔山口占领了乌切和木尔坦。公元1178年,他袭击了古吉拉特邦,但在阿布山附近被索兰吉王朝的毗湿婆二世击败。他转向旁遮普,试图在那里建立一个据点以发动对印度的军事行动,但却遇到了强大的乔汉人。在他们的领导人库特布丁·艾巴克率领下,古尔人在公元1186年占领了旁遮普。 乔汉王朝与此同时,乔汉人在印度日益强大,并从托马尔人手中夺取了德里(Dhillika)。乔汉人的势力开始侵蚀旁遮普,这导致与阿富汗古尔人发生冲突。 十一岁的乔汉王朝国王普里特维拉杰三世在阿杰梅尔登基,而穆罕默德·戈里则占领了乌切和木尔坦。
在马霍巴战役(公元1182年)中,普里特维拉杰·乔汉入侵了布德尔坎德,击败了昌德拉国王帕尔马尔。保护马霍巴免受普里特维拉杰·乔汉侵害的阿尔哈和乌达尔兄弟丧生。在他击败穆罕默德·戈里后,毗湿婆二世(迦楼陀/索兰吉)统治着古吉拉特邦,普里特维拉杰攻击了那里。毗湿婆二世也击败了普里特维拉杰,两人之间签订了和平条约。和平条约阻止了乔汉人向南扩张,因此普里特维拉杰向北进军旁遮普,乔汉人和古尔人开始争夺塔巴林达(今巴廷达)。 塞纳王朝(公元1070-1230年)在孟加拉,塞纳王朝取代了帕拉王朝。据信他们起源于卡纳塔克邦。萨曼塔·塞纳是塞纳王国的创始人。巴拉拉·塞纳统治着孟加拉三角洲,从公元1158年到1179年,他从帕拉王朝手中击败了戈尔。纳巴德维普成为他的首都。可以推断,塞纳国王与南印度有着深厚的社会联系,因为巴拉拉·塞纳娶了西迦楼陀王朝的公主拉玛德维。拉克什曼·塞纳在公元1179年接替了巴拉拉·塞纳,统治了孟加拉约20年。他的塞纳帝国扩展到奥里萨、比哈尔,可能还包括瓦拉纳西。在马匹商人的幌子下,巴赫蒂亚尔·卡尔吉和他的手下突然袭击了宫殿。在逃脱后,拉克什曼·塞纳逃往索纳尔冈,即现在的孟加拉国。塞纳人的第二个首都拉赫纳乌提被巴赫蒂亚尔占领。在索纳尔冈和孟加拉国,拉克什曼·塞纳和他的继承人继续统治。 穆罕默德·戈里正式任命巴赫蒂亚尔·卡尔吉为孟加拉总督,但他对该地区行使着独立权力。他的目标是向东扩张。因此,他出发探索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卡尔吉在没有受到马格国王的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被欢迎进入卡姆鲁普(阿萨姆邦),他们采取了焦土政策。在筋疲力尽、饥饿的士兵开始撤退时,巴赫蒂亚尔·卡尔吉和他的几名追随者得以逃脱,却遭到了阿萨姆人的伏击。森林里的阿萨姆人伏击了他们。 然而,他的一位埃米尔在他生病卧床时最终谋杀了他。 古尔王朝的终结旁遮普的霍卡尔叛乱:穆罕默德·戈里于公元1206年进行了最后一次入侵印度的远征,以平息霍卡尔的叛乱。在旁遮普西部,有一个好战的部落,称为霍卡尔人,他们切断了加兹尼和拉合尔之间的所有联系。戈里军屠杀了大量的霍卡尔人。 回往德里的途中,他被一个敌对教派的阿拉伯穆斯林狂热分子暗杀,该狂热分子认为土耳其人皈依伊斯兰教仅仅是为了金钱或政治利益,并且他们仍然信奉他们从中亚带来的古老异教习俗。此后,古尔王朝在印度灭亡,但戈里的将领们继续在印度建立独立王国,这催生了德里苏丹国。 塔兰第一次战役的历史![]() 随着12世纪加兹尼帝国衰落,几个部落为争夺其控制权而发生冲突。在此背景下,古尔人在公元1149年设法夺取并占领了古老的加兹尼城。穆罕默德·戈里和吉亚斯·阿尔丁两兄弟统治着古尔帝国。他们开始了一项扩张计划,最终包括了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的大部分地区。他们两人都渴望入侵印度。当时,组成北印度的国家缺乏组织。 当时,最强大的三个国家是阿杰梅尔的普里特维拉杰·乔汉的拉杰普特乔汉王朝、卡瑙杰的杰·钱德拉的索兰吉王朝以及古吉拉特的迦楼陀王朝。穆罕默德·戈里派遣一名使者到普里特维拉杰·乔汉的宫廷,试图与他们达成妥协。普里特维拉杰·乔汉拒绝了包括接受古尔虔诚和皈依伊斯兰教在内的条件。塔兰第一次战役是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征服印度期间发生的众多战役之一。公元1178年,穆罕默德·戈里的军队入侵了迦楼陀帝国。拉合尔和木尔坦的加兹尼人关闭了通往德里的直达路线。因此,他采取了主动行动。古尔军队在乔哈那(Chanakya)军队的重创下被迫撤退。穆罕默德·戈里并未因失败而气馁,他集结了部队,并于公元1186年击溃了最后一支加兹尼军队,占领了拉合尔。因此,这为穆罕默德·戈里入侵普里特维拉杰·乔汉的王国铺平了道路。 塔兰战役的起因还有其他因素促成了塔兰战役。这些原因包括:
战争的经过在1191年之前,塔巴林德堡(今巴廷达)无疑属于查哈马纳(Chahamana)的控制之下,后来被穆伊兹·阿德丁(Mu'izz ad-Din)的部队占领。西尔欣迪(Sirhindi)声称,在1191年某个时候,普里特维拉杰率领一支由大象、骑兵和步兵组成的进攻部队对抗古尔军队。当穆伊兹·阿德丁看到普里特维拉杰正在向塔巴林达进发时,他决定进军讨伐。他们的军队最终在塔兰相遇。普里特维拉杰身边有几位封臣国王,米纳哈吉(Minhaj)称他们为“印度所有的拉纳(Ranas)”。德里的戈文德·拉伊(Govind Rai)是其中一位国王。根据西尔欣迪的说法,托马尔的戈文德·拉伊骑着大象站在前线,这表明他是普里特维拉杰军队的最高指挥官。西尔欣迪和其他编年史家,如尼扎姆·丁(Nizam al-Din)和巴达奥尼(Bada'uni),将戈文德·拉伊认定为普里特维拉杰的兄弟。根据菲里斯塔(Firishta)的说法,普里特维拉杰和戈文德·拉伊是兄弟,他们领导着一个由其他印度王子组成的联盟,向古尔人进军。由于戈文德·拉伊统治着德里,而德里在他所处的时代已经具有了重要的政治意义,因此菲里斯塔很可能将戈文德·拉伊描绘成与普里特维拉杰一样强大。 古尔骑兵发射的箭攻击了对方的中心,开始了战斗。查哈马纳士兵以其三管齐下的反击和压倒性的数量优势,迫使古尔军队撤退。 西尔欣迪声称,尽管古尔士兵英勇作战,但他们还是遭受了挫折;米纳哈吉(Minhaj)说,当穆伊兹·阿德丁(Mu'izz ad-Din)看到这种情况后,便向戈文德·拉伊发动了进攻。根据米纳哈吉的说法,当一名骑马的穆伊兹·阿德丁用长矛击中戈文德·拉伊的嘴部时,打断了他两颗牙齿。戈文德·拉伊的长矛反击严重伤到了穆伊兹·阿德丁的上臂。米纳哈吉声称,如果不是一个年轻的士兵把他带离战场,穆伊兹·阿德丁可能已经死亡或被俘。他沮丧而败地离开了战场,留下了古尔战士。 塔兰第一次战役:后果在塔兰战役后,古尔军队占领了萨拉斯瓦蒂(Saraswati)、萨马纳(Samana)和汉西(Hansi)等要塞。之后,他们攻击并占领了阿杰梅尔。此外,据报道,普里特维拉杰在被授予短期作为古尔的附庸统治阿杰梅尔后,因密谋而被斩首。不久之后,德里的托马尔国王也被推翻,古尔人控制了德里和东部拉贾斯坦。 与此同时,普里特维拉杰的儿子在兰特姆博尔(Ranthambore)建立了新的乔汉王朝。古尔将军们继续袭击并占领邻近地区,戈里则返回阿富汗。 在塔兰第二次战役后,强大的加哈达瓦拉(Gahadavala)王朝仍然以卡瑙杰(Kanauj)为基地。
在塔兰战役后,穆罕默德·戈里返回加兹尼,并以奴隶将军库特布丁·艾巴克(Qutbuddin Aibak)离开了印度。
钱达瓦尔战役:在钱达瓦尔战役中,穆罕默德·戈里与杰·钱德拉对峙,后者最终在战斗中被击败。
另一位奴隶将军巴赫蒂亚尔·卡尔吉(Bakhtiyar Khalji)被任命负责管理瓦拉纳西以东的地区。由于比哈尔地区缺乏权威,他经常在那里发动袭击。
塔兰第二次战役![]() 公元1192年,普里特维拉杰·乔汉领导的拉杰普特联军与穆罕默德·戈里的古尔王朝军队在塔兰第二次战役中交战。战役发生在塔兰(今塔拉奥里),距离德里以北110公里。 古尔入侵部队在此次战役中获胜,有效控制了北印度平原。这场战役被认为是印度中世纪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它暂时摧毁了拉杰普特王国,并为穆斯林在北印度的统治奠定了基础,最终导致了德里苏丹国的建立。
战役![]() 现代历史学家认为,16世纪和17世纪的编年史家菲里斯塔(Firishta)夸大了战役中“乔汉军队由3000头大象、30万骑兵和步兵组成”的说法。根据萨蒂什·钱德拉(Satish Chandra)的说法,这些数字被夸大是为了“强调穆伊兹丁面临的挑战和他胜利的规模。”考什克·罗伊(Kaushik Roy)也表示,穆斯林编年史家常常夸大印度教徒的军事实力,以抬高穆斯林国王的名声。30万很可能是当时所有拉杰普特王国能够集结的最大兵力。 根据印度作家哈米尔·马哈卡维亚(Hammir Mahakavya)和普里特维拉杰·拉索(Prithviraj Raso)的说法,查哈马纳(Chahamana)军队同时在多个战线上作战,普里特维拉杰·拉索(Prithviraj Raso)只有部分部队参战。即使穆伊兹丁的命运已经注定,他的另一支军队也在前往普里特维拉杰的路上。根据米纳哈吉·伊·西拉吉(Minhaj-i-Siraj)的说法,穆伊兹·阿德丁率领一支由4万名士兵组成的精锐骑兵部队,并携带了12万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历史学家考什克·罗伊(Kaushik Roy)认为,尽管军队的真实实力未知,但可以假定普里特维拉杰的部队数量更多。 战场与上次相同。古尔人知道查哈马纳士兵的纪律,因此不愿与他们进行近身肉搏。为了击败拉杰普特人,古尔人采用了欺骗和外交手段,而不是像在塔兰第一次战役中那样进行正面交锋。根据哈桑·尼扎米(Hasan Nizami)的《塔伊·乌尔·马阿希尔》(Taj-ul ma asir)记载,普里特维拉杰一到战场就向戈里发了一份正式的通知,声明:“我们无意追击你们;你们最好还是回到你们的祖国。”戈里在回复他的信息时说:“遵照我兄弟、统治当局的指示,我来到这里是为了面对困境。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派一名信使去告诉我兄弟,你们有多强大。我请求他允许我们开始和平谈判,提议我们控制塔林德(Tarhind)、旁遮普和木尔坦,而你们则处理其他地区。”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