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人、塞迦人、帕提亚人和贵霜人的到来

2025年2月21日 | 阅读12分钟

在强大的孔雀王朝衰落后,印度迎来了一系列外国入侵者——希腊人、塞迦人、帕提亚人和贵霜人。他们未经邀请进入次大陆,但他们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阿育王统一的富饶土地现在已经分裂和脆弱。然而,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流血,还有文化传播。来自希腊人的新艺术形式和哲学思想,塞迦人引入了骑兵战,而帕提亚人则带来了他们传奇的射箭技能。在贵霜人的统治下,这种融合达到了顶峰,贸易和商业蓬勃发展。在本文中,我们将追溯这些不同群体的起源、征服的性质、文化贡献和治理模式,这些将为新兴的、国际化的印度奠定基础。后孔雀时期确实是变革性的,深刻地塑造了她的民族认同。

  • 旁注: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印度-希腊人、贵霜人、塞迦人和帕提亚人到来的确切时间顺序。历史时间线随着印度-希腊人铺平道路,随后是塞迦人和帕提亚人,然后是贵霜人,为读者提供对塑造古代印度的多元文化互动的全面理解。

不要轻视中亚征服这个话题;它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历史的篇章。它是准备参加 UPSC 考试的人们的基石,提供了对塑造我们过去并继续影响现在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影响的深刻理解。这不仅仅是一个需要记忆的章节——它是一个需要理解的叙事,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在塑造我们今天所知的印度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印度-希腊人的到来

印度-希腊人在印度的传奇故事,是一段跨越文化边界和古代国际关系的叙事。随着孔雀王朝在印度的统治逐渐松懈,新的参与者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其中第一批是印度-希腊人,他们于公元前 2 世纪来到印度。随着他们的到来,印度文化中的希腊化影响开启了一个持续几个世纪的新篇章。

这些在印度文献中被称为“雅瓦那人”的印度-希腊人,最初是塞琉古帝国(疆域横跨西亚)的省长。大约在公元前 3 世纪中叶,一位名叫狄奥多特一世的总督抓住时机,宣布巴克特里亚(即今天的阿富汗北部)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些新的国王,他们的统治中心位于雄伟的奥克苏斯河以南,开始扩张疆域,最终延伸到印度次大陆。

Arrival of Indo Greeks, Shakas, Parthians and Kushana

德米特里一世是这次扩张的关键人物。他像他之前的著名亚历山大大帝一样,率领军队穿越兴都库什山脉。他的征服包括今天的旁遮普邦和信德邦地区,并将他的根据地设在了萨卡拉城,即今天的旁遮普邦的锡亚尔科特。

尽管有他们存在的清晰证据,但印度-希腊统治者的确切时间线和统治范围仍然有些模糊。这个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希腊统治者,如德米特里一世和二世、阿波罗多特斯和梅南德,他们各自扩张和巩固了西北部的领土。

梅南德一世,也被称为米林达,在这一系列统治者中脱颖而出。他的统治尤其因其皈依佛教以及与圣人那先陀(Nagasena)的哲学对话而闻名,这些都被记载在《米林达盘陀》(Milindapanho)中。他的统治范围广泛,可能触及了马图拉城。

梅南德之后,希腊人在印度的影响力减弱。他的继承者未能维持他征服的广阔领土。阿波罗多特斯甚至败给了另一位希腊国王欧克拉提德斯,后者后来被自己的儿子刺杀。但希腊人的影响并未立即消失——在梅南德去世后的一百多年里,他们继续统治着印度的一部分地区。

欧克拉提德斯本人将塔克西拉作为他的首都,希腊人在印度的存在非常稳固,以至于印度铭文提到了像安提阿尔西达斯(Antialcidas)这样的希腊国王。赫利奥多罗斯(Heliodorus),一位希腊统治者派往印度宫廷的大使,曾为崇拜毗湿奴神(Vasudeva)而竖立了一根柱子,这突显了希腊人融入印度社会以及吠檀多(Vaishnavism)等宗教思想的传播。

印度-希腊人的故事随着帕提亚人的崛起而告终,帕提亚人最终结束了希腊人的统治。然而,他们对印度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他们将希腊和印度文化融合在一起,并为与更多中亚文化的进一步互动奠定了基础。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继续追踪这些互动的进程,深入探讨贵霜人、塞迦人和帕提亚人的故事,绘制他们在印度文化和政治版图上的足迹。

塞迦人的到来

Arrival of Indo Greeks, Shakas, Parthians and Kushana

随着公元前 2 世纪的结束,变革的浪潮继续席卷印度西北部。当来自中亚草原的新一批移民——凶猛的塞迦人骑兵——到来时,印度-希腊人留下的印记已经逐渐褪色。

这些游牧部落在公元前 165 年左右被崛起的月氏人赶出了家园,发现自己正漂流到更肥沃的土地。一些部落在赫尔曼德河谷站稳脚跟,但更多的人越过兴都库什山脉,他们的马蹄声在他们进入印度次大陆时敲打出稳定的节奏。

在印度崛起的第一个塞迦统治者是毛埃斯(Maues)或莫加(Moga),他在犍陀罗建立了王国。他发行了钱币,控制着从东边的塔克西拉到西部边境的土地。他的钱币深受希腊影响,上面刻有希腊众神以及印度神,如湿婆和佛陀,反映了当时正在发生的文化融合。

毛埃斯的继任者阿齐斯一世(Azes I)继续扩张塞迦人的领域,吞并了印度-希腊人最后的残余领土。有段时间,阿齐斯与阿齐利塞斯(Azilises)共同统治,后者很可能是其下属盟友或家族成员。这段合作时期标志着塞迦人在印度西北部权力的顶峰。

然而,来自贵霜人和帕提亚人的压力,加剧了塞迦人内部的紧张关系。他们的领土分裂成碎片,由被称为刹帝罗(Kshatrapas)或大刹帝罗(Mahakshatrapas)的部落酋长统治。

塞迦人给印度留下了持久的遗产——他们的骑兵技能和马背弓箭手激发了印度的军事传统。

帕提亚人的到来

Arrival of Indo Greeks, Shakas, Parthians and Kushana

随着塞迦人入侵的尘埃落定,一股新的征服者——帕提亚人——于公元 1 世纪从西北部崛起。他们起源于伊朗,以其出色的骑射手而闻名,他们甚至在撤退时也能准确地射击,这种战术被称为“帕提亚射击”。他们精湛的骑术与高超的射箭技艺相结合,使他们成为令人畏惧的对手和统治者。

帕提亚人在古代印度梵文文本中也被称为帕拉瓦人(Pahlavas),他们与塞迦人关系密切,经常一起被称为“塞迦-帕拉瓦人”。尽管他们统治着印度西北部的一部分地区,但与他们的前任和同时代人相比,他们的统治范围相对较小。他们的统治是平行进行的,与其他权力(包括塞迦人)共享印度舞台。

帕提亚人在印度的统治始于沃诺内斯(Vonones),他在阿拉霍西亚和锡斯坦建立了统治。但真正为历史留下深刻印记的是冈多法勒斯(Gondophernes),他大约在公元 19 至 45 年间在位。他通过其钱币而为人所知,钱币上的他是一位留着胡子、中年男子形象,并且他在一个与基督教信仰交织在一起的叙事中扮演了角色。

根据基督教传统,圣多马(St. Thomas),耶稣基督的十二使徒之一,正是在冈多法勒斯统治时期来到印度的。这一事件首次记录在叙利亚文本《使徒犹大·多马行传》中,该书描述了冈多法勒斯皈依基督教以及圣多马随后殉道的故事。尽管这些事件的历史证据稀少,但这个故事却流传至今,为印度丰富的宗教传统增添了色彩。

然而,帕提亚人在印度的篇章是短暂的。冈多法勒斯死后,帝国分裂成更小的公国。这些分裂的政权难以维持其主权,最终被崛起的贵霜帝国所取代。

贵霜人,另一个中亚血统的部落,最终成为了帕提亚人在印度次大陆西北地区的继承者。帕提亚人的衰落是渐进的,他们的领土被不断扩张的贵霜帝国逐渐吞并,贵霜帝国随后建立了一个广阔而文化多元的领域。

尽管帕提亚人在印度统治时间相对短暂,但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们的军事实力,尤其是在射箭和骑术方面,影响了后来的印度战争策略。帕提亚人也为古代印度的文化和宗教大熔炉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当地传统互动,正如圣多马的故事所暗示的那样,甚至与新兴的基督教社群互动。

在印度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帕提亚人证明了该地区充满活力和国际化的过去——一个帝国兴衰,文化汇聚和分离,每个征服者、定居者和商人的遗产都被编织到后来成为丰富多元文明的结构中的过去。当我们深入研究这个时期时,我们会解开权力斗争、文化交流以及这些群体(包括帕提亚人)为印度次大陆带来的持久遗产的复杂性。

贵霜人的到来

Arrival of Indo Greeks, Shakas, Parthians and Kushana

紧随帕提亚人之后,贵霜人于公元 1 世纪左右成为该地区下一个主导力量。贵霜人起源于中亚的草原,是月氏部落的一部分,月氏部落由五个氏族组成。这个游牧民族穿越了如今包括阿富汗在内的地区,最终在肥沃的喀布尔河谷和古老的犍陀罗地区建立了他们的权力中心。

贵霜帝国的疆域辽阔,从印度北方邦的瓦拉纳西市,穿过中亚的大片地区,一直延伸到呼罗珊,从奥克苏斯河岸到神圣的恒河。在他们的统治下,印度次大陆的贸易网络蓬勃发展,连接了印度与遥远的罗马帝国和中国。

贵霜人的第一个王朝是由库久拉·卡德菲塞斯(Kujula Kadphises)于公元 50 年左右建立的。他开始铸造铜币,模仿罗马人的钱币,这标志着贵霜人的经济雄心以及他们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他的继任者卡德菲塞斯二世(Kadphises II)留下了更重要的钱币遗产,发行了大量金币,反映了帝国的繁荣。

然而,贵霜君主中最杰出的是迦腻色迦(Kanishka),他的名字至今仍是该王朝鼎盛时期的代名词。在他的统治下,帝国进一步扩张,从印度上游延伸到印度河下游盆地。他巩固了贵霜人在亚穆纳河和多阿布地区的势力,甚至冒险进入恒河中游平原。

迦腻色迦不仅是一位征服者,也是一位文化和宗教的赞助人。他的统治因他对佛教的支持而最为著名;第四次佛教会议被认为是在他的主持下举行的,这次会议在大小乘佛教的发展和传播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迦腻色迦时代还见证了艺术的复兴,以融合了希腊化和印度风格的犍陀罗艺术和具有本土根源的马图拉艺术为代表。

贵霜人的统治对印度次大陆产生了持久的文化和经济影响。他们倡导丝绸之路贸易,促进了思想、信仰和艺术表现形式的蓬勃发展,丰富了印度的文明画卷。因此,贵霜人的遗产不仅体现在他们控制的领土上,也体现在他们留下的持久文化印记上,这表明了文化融合和经济扩张在塑造历史中的力量。当我们深入研究贵霜时代时,我们揭示了一个变革时期,在这个时期,印度不仅是消极的接受者,更是跨文化古代世界塑造中的积极参与者。

他们到来后对印度产生的影响

现在我们已经追溯了这些不同的中亚群体——印度-希腊人、塞迦人、帕提亚人和贵霜人——的到来和崛起,现在是时候审视他们对印度次大陆产生的深远影响了。他们的存在不仅仅是征服,它还催化了重塑该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的广泛变革。

最明显的成果是将中亚和印度紧密地联系起来。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陆地上建立的贸易网络,现在被整合成了繁忙的动脉,将印度与西部的希腊-罗马世界和东部的中国连接起来。特别是贵霜人,他们横跨这些相互连接的绿洲,并控制着与印度和中国接壤的战略边界。因此,印度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文明,而是积极参与一个亚洲跨文化交流新时代的参与者。

塞迦人和贵霜人尤其提升了印度次大陆内国王神圣起源的概念。采用“王中之王”(Rajadhiraja)、“天之子”(Daivaputra)、“救世主”(Soter)和“凯撒”(Kaisara)等宏伟称号,不仅凸显了他们的政治权威,也凸显了他们统治被认为的神圣认可。这些中亚征服者引入了源自他们故乡的萨特拉普(satrap)治理体系——一种从他们的家乡继承来的体系——而印度-希腊人则保留了军事总督的希腊化传统,这表明了行政实践的融合。

这些外国统治者的文化印记非常深刻。他们被融入了印度的社会结构,主要被同化为战士阶层或刹帝利。这种同化证明了印度融合社会的强大能力,它能够吸收和适应各种文化元素的涌入。他们影响的地域范围,使得皇家庇护扩展到佛教、耆那教、婆伽瓦特教和湿婆派等多种宗教,同时也容纳了琐罗亚斯德教和希腊化宗教。这种庇护不仅仅是一种政治策略,也反映了真正的融合和对当地传统的尊重。

在这些外国统治者的庇护下,梵文文学蓬勃发展,这表明了对印度学术传统的学术和语言声望的认可。特别是印度-希腊人的统治,由于其钱币上的大量标记,为他们的统治提供了清晰的归属,而贵霜人则以推广金币而闻名,这在印度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这一时期还见证了印度艺术和建筑的蓬勃发展,这得益于外国王子们的热情赞助。希腊统治因在印度西北部引入希腊化艺术特征而令人难忘,这些特征与本土的表达方式融合,诞生了犍陀罗艺术流派。这种希腊-罗马艺术和印度艺术的独特融合,创作了精美的佛陀雕像,捕捉了当时的精神宁静和艺术风格。

犍陀罗艺术流派的影响也波及到了印度艺术的腹地——北方邦的马图拉,由此诞生了独特的马图拉艺术流派。尽管保持了本土根源,马图拉艺术流派创作了令人惊叹的佛陀形象,传递了一种强烈的精神热情,这是犍陀罗风格所缺乏的。不仅限于佛教造像,马图拉的工匠还雕刻了瓦尔德哈玛那·摩诃吠罗(Vardhamana Mahavira)以及印度教神祇如湿婆、毗湿奴以及他们的配偶帕尔瓦蒂(Parvati)和拉克什米(Lakshmi)的形象。

如今的马图拉博物馆是这个时代的见证,保存着最多量的贵霜时期雕塑,是文化融合的不朽体现。该地区转变为艺术卓越的动态中心,技艺精湛的工匠雕刻出神圣的形象,将影响印度艺术数百年。

犍陀罗和马图拉艺术流派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凸显了那个时代的跨文化交流。雕刻神圣形象本身以及公元 1 至 4 世纪的寺庙和佛塔的建筑进步,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艺术的追求;它们象征着哲学、美学和神学的交织。

随着我们继续揭示这些中亚部落的遗产,我们看到他们在印度土地上的足迹导致了思想和习俗的蓬勃融合。从他们实施的治理体系,到他们所接受的宗教多样性,从他们培育的语言遗产,到他们塑造的艺术遗产,他们的影响融入了印度社会的肌理,创造了一个至今仍然在共鸣的复杂遗产。他们的到来所引起的涟漪并非短暂的,而是帮助塑造了一个至今仍被学者们解读的文化和历史叙事。

结论

印度-希腊人、塞迦人、帕提亚人以及最终贵霜人穿越印度的历史进程,编织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经济变革的图景。每个群体都以其独特的习俗和创新,为发展多元而充满活力的印度文明做出了贡献。这个小王国时代的艺术、钱币、治理和宗教的持久遗产,突显了一个深刻变革和互动的时期。对于 UPSC 考生来说,理解这一章至关重要,因为它体现了印度在古代世界作为文化马赛克以及作为东西方之间的关键桥梁的历史地位,反映了塑造其现在的印度过去的复杂性和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