笈多王朝的政治史2025年2月21日 | 阅读 15 分钟 关于笈特帝国公元4世纪初至6世纪初,印度古代笈特帝国兴起并衰落。在其巅峰时期,大约在公元319年至467年之间,它统治了印度次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历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印度的黄金时代。笈特建立了帝国的统治王朝,其中包括最杰出的皇帝——旃陀罗笈多一世、萨穆陀罗笈特、旃陀罗笈多二世和室利笈多。公元5世纪的梵语诗人迦梨陀娑称赞笈特人征服了印度内外约二十一个王国,包括帕西卡人、匈人、坎波查人、西北印度山谷部落,以及金纳拉人、基拉塔人等。 ![]() 这一时期的高峰是主要发生在萨穆陀罗笈特、旃陀罗笈多二世和室利笈多统治时期的重大文化成就。在此期间,《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等几部印度教史诗和文学作品被宣布为神圣。笈特时期的学者包括伐蹉耶那、阿耶波多、婆罗诃密希罗和迦梨陀娑,他们在不同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笈特时代在科学和政治管理方面都有所发展。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笈特和平时期”,创造了著名的绘画、雕塑和建筑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印度,而且在她国界之外,都决定了艺术的整个后续发展方向”,确立了形式和品味的标准。该地区不仅是重要的文化中心,其强大的经济联系也为它影响印度和东南亚的邻近王国和地区奠定了基础。据信,在此期间,被称为《往事书》的关于各种主题的古老长篇史诗也被创作和以书面形式保存下来。虽然婆罗门在笈特帝国时期蓬勃发展,国王们也信奉印度教,但笈特人也允许其他宗教的信徒存在。 帝国最终崩溃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中亚匈人(基达拉人和阿尔孔人)的征服,以及自身前封臣造成的领土和帝国权威的重大损失。在6世纪笈特帝国崩溃之后,多个地区性王国再次统治了印度。 笈特王朝统治着古代印度,时间大约从公元3世纪中后期到公元543年。室利笈特建立了这个王朝,在旃陀罗笈多一世和萨穆陀罗笈特等国王的领导下,它变得家喻户晓。 笈特帝国的起源孔雀王朝灭亡后,兴起了两个重要的政治势力——北方的贵霜人和南方的萨塔瓦哈纳人。这两个帝国在其各自的领域内促进了经济扩张和政治和谐。公元230年左右,北印度贵霜王朝灭亡,穆伦达人(可能是贵霜人的近亲)控制了中部印度的大部分地区。 穆伦达人只统治了25-30年。大约在公元3世纪末期,即公元275年左右,笈特王朝崛起。笈特王国基本上征服了贵霜王朝和萨塔瓦哈纳人的旧领土。笈特人(可能是吠舍种姓)在北印度维持了大约一个世纪(335-455年)的政治统一。
旃陀罗笈多一世,笈特帝国(公元320-335年)
萨穆陀罗笈特,笈特帝国统治者(约公元335/336-375年)![]()
旃陀罗笈多二世,笈特皇帝(约公元376 - 413/415年)
室利笈多一世(公元415年至455年之间)
![]() 约公元455-467年,室利笈多(Skandagupta)
笈特帝国的衰落下面将讨论导致笈特帝国崩溃的各种因素。 笈特王子室利笈多成功而勇敢地击退了匈人的第一次入侵。但他的继任者被证明是软弱的,无法阻止匈人的入侵。匈人凭借其作为弓箭手和精湛的骑术,不仅在印度,而且在伊朗也取得了成功。匈人首领托拉玛(Toramana)在5世纪下半叶统治了印度西部大部分地区,一直到埃兰(Eran),该地位于博帕尔附近的中印度。 室利笈多死后,帝国明显衰落,从467-469年起,后来的笈特钱币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失去了对印度西部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室利笈多之后是普拉古普特(467-473年)、室利笈多二世(473-476年)、布达笈特(476-495年)、纳拉辛哈笈特(495-530年)、室利笈多三世(530-540年)、毗湿奴笈特(540-550年),以及两位不太为人知的君主,维奈亚笈特和巴努笈特。 公元490年代末,阿尔孔匈人(Alchon Huns)在托拉玛和米希拉库拉(Mihirakula)的率领下突破了西北部的笈特防线,到公元500年,匈人已控制了帝国的大部分地区。一些学者认为,托拉玛及其继承人米希拉库拉的入侵导致了帝国的崩溃。铭文表明,尽管实力大减,笈特人仍抵抗了匈人。公元510年,巴努笈特击败了匈人入侵者托拉玛。公元528年,马尔瓦国王耶速达罗曼(Yashodharman)和可能是笈特君主纳拉辛哈笈特将匈人赶出了印度。 尽管这些入侵只持续了几十年,但它们对印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古典印度文明的终结。笈特帝国在这些入侵之后不久就崩溃了,并且已经因这些入侵和耶速达罗曼等地区性国王的崛起而受到削弱。入侵之后,笈特人崩溃了,出现了许多印度小邦,使北印度陷入混乱。据报道,印度与欧洲和中亚之间的贸易因匈人的入侵而遭受重创,尤其是印度与罗马之间的贸易联系,笈特帝国从中获益匪浅。笈特人出口了包括丝绸、皮革制品、毛皮、铁制品、象牙、珍珠和胡椒在内的各种高端商品。匈人的入侵很可能阻碍了这些贸易关系和相关的税收。 此外,佛教开始崩溃,在对佛教非常敌视的湿婆派教徒米希拉库拉的残酷镇压下,寺庙被摧毁,僧侣被杀,印度城市文化因此衰落。像塔克西拉(Taxila)这样伟大知识中心的毁灭导致了文化退化。在阿尔孔人(Alchons)统治的60年间,印度种姓制度和统治家族的秩序据说发生了变化。例如,普遍认为匈人演变成了拉杰普特人的祖先。公元600年左右,笈特帝国灭亡,阿尔孔匈人撤退到西北部后,南亚政治分裂。6世纪笈特王朝确切的继承线不清楚,但统治于540年至550年的毗湿奴笈特国王被认为是主系最后一位公认的统治者。除了匈人入侵,导致帝国灭亡的其他因素还有婆卡塔卡人的竞争和马尔瓦地区耶速达罗曼的崛起。 来自毗湿奴笈特统治时期(542-543年)的 Damodarpur 铜板铭文是笈特君主最后已知的铭文。它包含 Kotivarsha 地区(西孟加拉邦的 Bangarh)的一块土地赠予。在此之前,奥利卡拉(Aulikara)国王耶速达罗曼于公元532年统治了印度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根据考古学家 Shankar Sharma 于2019年进行的一项研究,6世纪中叶发生在北方邦和比哈尔邦的一场巨大洪水被认为是笈特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后笈特王朝时期在旧笈特帝国的中心——恒河地区,笈特王朝被摩诃罗(Maukhari)和补史波提(Pushyabhuti)王朝取代。摩诃罗和补史波提王朝采用了笈特人的银币样式,保留了婆罗米铭文,但替换了统治者的名字。钱币背面是孔雀和统治者侧面肖像,但统治者的面部朝向与笈特人相反,可能象征着敌意。在西部省份,笈特人又被古吉拉特人(Gurjaras)、普拉提哈拉人(Pratiharas),最终被迦楼罗(Chaulukya-Paramara)王朝取代。他们生产了所谓的印度-萨珊钱币,该钱币模仿了阿尔孔匈人带到印度的萨珊帝国钱币。 军事编制笈特人将各种军事创新带入印度战争,这使他们区别于孔雀王朝。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使用强大的骑射手、重型刀骑兵和攻城器械。战象和轻步兵是印度军队的支柱,它们为构成笈特军队核心的重骑兵提供支援。旃陀罗笈多二世、室利笈多一世和普拉卡萨迪蒂亚(Prakasaditya,据说是普拉古普特)的钱币上描绘了皇帝作为骑射手,表明在笈特王朝时期使用了骑射手。 不幸的是,现代文献中很少有描述帝国笈特军队战术机动的记载。古典梵语作家和剧作家迦梨陀娑创作的史诗《罗怙世系》(Raghuvaṃśa)包含了目前最丰富的信息。许多当代学者认为迦梨陀娑生活在旃陀罗笈多二世和室利笈多统治时期,而《罗怙世系》的主人公罗怙的征战反映了旃陀罗笈多二世的战役。 《罗怙世系》第四章描述了国王的军队如何与波斯人强大、以骑兵为主的军队作战,然后在西北部与雅瓦那人(可能是匈人)作战。这里特别提到了国王军队中骑射手的使用,以及在激烈的战斗后马匹需要大量休息的必要性。笈特军队由五个兵种组成:步兵、骑兵、战车、战象和战船。维奈亚笈特(Vainya Gupta)在 Gunaighar 铜板铭文中提到了战船,但没有提到战车。到公元6世纪,战船已成为印度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传统上,笈特人是印度教王朝。他们是虔诚的印度教徒,但允许佛教徒和耆那教徒遵循各自的信仰。桑奇(Sanchi)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大学(Nalanda University)被认为是室利笈多一世(公元455年)建立的。根据现代遗传学研究,印度种姓群体在笈特时期停止了通婚(开始实行/强制实行内婚制)。然而,似乎一些后来的君主特别支持佛教。根据当代作家世亲(Paramartha)的说法,纳拉辛哈笈特·巴拉迪蒂亚(Narasimhagupta Baladitya)在菩萨(Mahayanist)哲学家世亲(Vasubandhu)的影响下长大。他建造了一个带有佛像的佛殿,玄奘(Xuanzang)称其“如同在菩提伽耶大佛寺建造的”。他还那烂陀建造了一个僧院。 (公元800年)的《曼珠师利根本法》(Manjushrimulakalpa)记载,国王纳拉辛哈笈特皈依佛教,辞世而出家,通过禅定离世。他的儿子,那拉辛哈笈特·巴拉迪蒂亚的儿子瓦吉拉(Vajra),也被中国学者玄奘看到“信仰坚定”。 笈特领导下的政府对笈特帝国碑文记录的研究揭示了一个自上而下的行政划分系统。帝国曾有多种名称,包括 Mandala、Rajya、Rashtra、Desha、Prithvi 和 Avani。它被划分为26个省,称为 Pradesha、Bhoga 和 Bhukti。此外,省还被划分为 Vishayas,并在 Vishayapatis 的权力下。 Adhikarana,或代表委员会,由四位代表 Nagarasreshesthi、Sarthavaha、Prathama Kulika 和 Prathama Kayastha 组成,协助 Vishayapati 管理 Vishaya。 Vithi 是 Vishaya 的一个部分。拜占庭帝国和萨珊王朝是笈特人的贸易伙伴。在笈特时期,存在四种姓制度,但种姓结构是灵活的。婆罗门也从事非婆罗门职业。刹帝利从事商业和贸易。总的来说,社会彼此相处融洽。 历史在此期间,像婆罗诃密希罗和阿耶波多这样的研究者研究了日食和月食,提出了地球自转的理论,并被认为是第一个将零视为一个独立数字的人。据说这个时代还产生了伟大的剧作家迦梨陀娑,他的《沙恭达罗》(Shakuntala)等戏剧是梵语文学的巅峰。在笈特时期,出现了《苏什ruta本集》(Sushruta Samhita),这是一部梵语著作,涵盖了阿育吠陀医学的所有关键概念,并包含一些具有开创性的外科手术章节。据称,国际象棋起源于此时期。在6世纪,它被称为 caturaṅga,意为“四个师”,包括步兵、骑兵、象兵和战车。这些师由后来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知的兵卒、骑士、主教和车子的棋子象征。此外,医务人员进行了手术,并创造了许多新的医疗设备。笈特印度诞生了印度数字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位置十进制数字系统。在笈特时期初期,一周七天的名称首次出现。这些名称来源于印度教神祇和与罗马名称相对应的行星。大多数人认为,最重要的人类性行为梵语著作是古老的笈特时期著作《爱经》(Kama Sutra),由印度学者伐蹉耶那(Vatsyayana)所著。著名的笈特天文学家和数学家阿耶波多(Aryabhata)提出地球是球形的,并围绕自身轴心旋转。此外,他还发现行星和月亮都反射太阳光。他将日食描述为落在地球上的阴影,而不是普遍存在的宇宙观,即日食是由伪行星节点罗睺(Rahu)和计都(Ketu)产生的。 下一主题社会组织与种姓制度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