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瓦王朝

2025年2月21日 | 11 分钟阅读

帕拉瓦王朝,又称通代曼达拉姆(Tondaimandalam),在公元 275-897 年间统治着德干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在他们的统治期间,帕拉瓦王朝对南印度历史和遗产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们曾为其封臣的萨塔瓦哈纳王朝衰落后,该王朝逐渐崛起。在摩 hendravarman I(公元 600-630 年)和 Narasimhavarman I(公元 630-668 年)的统治下,帕拉瓦王朝在南印度声名鹊起。他们统治着南部泰米尔地区和北部泰卢固地区,历时近 600 年,直至 9 世纪末。在他们统治期间,他们与北方的巴达米迦尔乔基王朝以及南方的朱罗和潘地亚泰米尔王国为敌。在公元 9 世纪,朱罗皇帝阿迪提亚一世最终推翻了帕拉瓦王朝。

Pallavas

帕拉瓦王朝主要以支持兴都教的毗湿奴派神庙建筑而闻名;位于马穆拉普兰的海岸神庙(Shore Temple),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是最佳典范。帕拉瓦王朝王国的首都是康契普兰(Kancheepuram)。该王朝被认为奠定了中世纪南印度建筑的基础,一些专家认为其受到了古代兴都教书籍《马纳萨拉》(Manasara)的影响。他们还留下了精美的雕塑和寺庙。他们创造了帕拉瓦文字(Pallava script),后来演变成了格兰塔体(Grantha)。此后,这种文字又演变成了东南亚使用的各种其他文字,包括高棉语(Khmer)。在中国历史学家玄奘访问康契普兰期间,他赞扬了帕拉瓦王朝仁慈的统治。

帕拉瓦王朝的起源

位于泰米尔纳德邦康契普兰的最古老寺庙维昆塔·佩鲁马尔寺(Vaikuntha Perumal Temple)被尊奉在《纳拉依拉·迪瓦·普拉班丹》(Nalayira Divya Prabandham)中,这是一部涵盖公元 500-800 年的早期中世纪泰米尔文献,由阿尔瓦尔圣人创作。它是 108 座供奉毗湿奴大神的神圣居所(Divya Desams)之一。学者们对于帕拉瓦王朝的起源意见不一。目前可用的历史资料包括,半个世纪前在西部贡土尔地区帕尔纳杜(Palnadu,即 Pallava Nadu)发现的西哈瓦曼一世(Simhavarman I)的进一步铭文,以及西瓦斯坎达瓦曼(Sivaskandavarman)在公元 4 世纪第一季度从康契普兰发出的三份铜牌授地文书,这些文书都在安得拉邦的不同地区发现。最早的文本都用普拉克里特语(Prakrit)书写,古文字学家在萨塔瓦哈纳语和孔雀王朝语言之间发现了语言学和古文字学上的相似之处。据报道,他们早期的钱币与萨塔瓦哈纳王朝相似。现有可用的历史证据导致了关于帕拉瓦王朝起源的两种主要理论。根据第一种理论,帕拉瓦王朝曾由统治安得拉地区(即今天的安得拉邦,位于佩纳河以北)的萨塔瓦哈纳王朝统治。根据这一观点,帕拉瓦王朝随后将其统治范围扩展到南部,最终定居在康契(Kanchi,即今天的康契普兰)。根据第二种理论,帕拉瓦王朝最初在康契扬名,并在那里起源。然后他们将其统治扩展到北部,一直延伸到克里希纳河。根据另一理论,帕拉瓦王朝起源于通代曼达拉姆(Tondaimandalam),即康契周围的地区,并被认为是朱罗王子伊兰迪拉扬(Ilandiraiyan)的后裔。尽管帕拉瓦王朝的精确起源仍然是历史学家讨论的话题,但这些观点提供了关于帕拉瓦王朝早期历史和领土扩张的不同视角。

支持安得拉起源说的学者包括 K. A. Nilakanta Sastri 和 S. Krishnaswami Aiyangar。他们认为,帕拉瓦王朝最初是萨塔瓦哈纳帝国东南部的封臣,随着萨塔瓦哈纳王朝的衰落,他们获得了独立。由于与古老的切拉、潘地亚和朱罗王朝无关,他们被视为“泰米尔国家的陌生人”。他们推测,西哈瓦曼可能是当时统治安得拉地区的安得拉伊克苏瓦库王朝(Andhra Ikshvakus)的臣属,因为他的授地文书中没有王室头衔。在接下来的五十年里,帕拉瓦王朝获得了独立,并将其势力扩展到康契。

根据 S. Krishnaswami Aiyengar 的说法,帕拉瓦王朝有可能起源于通代曼达拉姆,因为他们的名字与通代亚尔(Tondaiyar)相同。帕拉瓦王朝通常被认为是朱罗王子伊兰迪拉扬(Ilandiraiyan)的创始人。桑伽姆文献,包括《帕图帕图》(Pathupattu),都提到了伊兰迪拉扬。根据桑伽姆史诗《马尼梅卡莱》(Manimekalai),他被认为是朱罗国王 Killi 和那迦公主 Pilivalai 的儿子,而 Pilivalai 是 Manipallavam 国王 Valaivanan 的女儿。

Burton Stein、Hermann Kulke、Dietmar Rothermund 以及历史学家 R. Sathianathaier 和 D. C. Sircar 支持另一理论。Sircar 指出,帕拉瓦王朝的家族故事描述了一个祖先是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中的战士阿湿华他摩(Ashwatthama),并与那加兰(Nagaland)的一位公主结婚。根据托勒密(Ptolemy)的说法,大约在公元 140 年,一位名叫 Basaronaga 的国王统治着佩纳河(Penner)之间的 Aruvanadu 地区。帕拉瓦王朝可能通过与这个那迦家族联姻而占领了康契周围的地区。

他认为,在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治时期,他们很可能采用了北印度的习俗。他将“Pallava”这个名字与 Pulindas 联系起来,该地区的名字如“Pulinadu”和“Puliyurkottam”代表了他们的祖先。根据 H. A. Stuart 爵士的说法,帕拉瓦王朝是库鲁巴斯(Kurumbas)和库鲁巴斯(Kurubas)的当代代表。根据支持这一观点的马拉地历史学家 R. C. Dhere 的说法,帕拉瓦王朝最初是由属于库鲁巴(Kuruba)血统的牧民组成的。帕拉瓦王朝的领土边界是科罗曼德海岸,沿着现在的泰米尔纳德邦和南部安得拉邦。帕拉瓦王朝在行政管理中使用卡纳达语、普拉克里特语、梵语和泰米尔语。在发现的钱币中,公元 2 世纪至 7 世纪的金银币类上刻有帕拉瓦王朝的象征——带鬃毛的狮子,以及卡纳达语或梵语的铭文。

根据 C. V. Vaidya 的说法,在周围的达罗毗荼语言中,帕拉瓦王朝是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雅利安人,他们几代人讲马哈拉施特拉普拉克里特语(Maharashtri Prakrit)。他们可能被视为“马拉塔人”(Marathas),因为他们的名字据说仍然存在于“Pālave”马拉塔家族姓氏中(这只是普拉克里特语中的 Pallava)。另一个证据是,帕拉瓦王朝在他们的档案中声称的氏族(gotra)是婆罗堕氏(Bharadwaja),这与 Pālave 马拉塔家族的氏族相同。除了这些论点,Sathianathaier 还提出了“Pallava”是“Pahlava”的变体,“Pahlava”是梵语中对帕提亚人(Parthians)的称呼。他说,一些雕塑展示了一个像大象头皮一样的王冠,这可能指的是德米特里一世(Demetrius I)的王冠。这表明该理论有一定的价值。

帕拉瓦王朝的竞争

公元 350 年左右的南亚政治格局。

根据 Velurpalaiyam Plates 的记载,帕拉瓦王朝在第五位帕拉瓦国王库马拉维希努一世(Kumaravishnu I)统治期间从朱罗王朝手中夺取了康契。此后,铭文称康契为帕拉瓦王朝的首都。在第四世纪中叶,第十位帕拉瓦国王维什努戈帕(Vishnugopa)统治期间,朱罗王朝将帕拉瓦王朝赶出了康契。在六世纪中叶,帕拉瓦王朝在第十四位帕拉瓦君主、在 Kasakudi plates 中被描述为“大地之狮”的西哈维希努(Simhavishnu)统治期间,从卡拉布拉王朝(Kalabhras)手中夺回了康契。此后,帕拉瓦王朝一直控制着康契直到九世纪,在此期间,他们的最后一位国王维杰亚-尼帕通加瓦尔曼(Vijaya-Nripatungavarman)统治。

Pallavas

与卡达姆巴王朝之间

帕拉瓦王朝在不同时期与强大的国家发生战争。早期帕拉瓦王朝和卡达姆巴王朝(Kadambas)之间在统治权上存在竞争。帕拉瓦-卡达姆巴战争在许多卡达姆巴王朝的铭文中都有详细描述。

在卡拉布拉王朝时期

在维什努戈帕瓦尔曼二世(Vishnugopavarman II,约公元 500-525 年)统治期间,由于卡拉布拉王朝入侵泰米尔国家,帕拉瓦王朝陷入政治动荡。帕拉瓦王朝的西哈维希努(Simhavishnu)在 6 世纪末袭击了卡拉布拉王朝。潘地亚王朝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因此,泰米尔国家分裂为以北部康契普兰为首都的帕拉瓦王朝和以南部马杜赖为首都的潘地亚王朝。

头衔

在帕拉瓦王朝中,王室尤其流行使用各种具有描述性含义的荣誉称号,称为 Birudas。摩 hendravarman I 的 Birudas 以泰卢固语、泰米尔语和梵语都有记载。泰卢固语的 Birudas 表明,即使摩 hendravarman 在泰米尔地区建造他的岩石寺庙,他仍然与安得拉地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帕拉瓦王朝的统治者使用了“Malla”这个后缀。摩 hendravarman I 使用的 Biruda 是 Shatrumalla,意为“击败敌人的战士”,而他的孙子 Paramesvara I 则获得了 Ekamalla 这个名字,意为“唯一的战士或摔跤手”。也许是地位提升的帕拉瓦国王被称为 Mahamalla(“伟大的摔跤手”)。

帕拉瓦王朝使用的语言

尽管一些帕拉瓦王朝的记录仍然用梵语书写,但泰米尔语是其铭文中使用的主要语言。在 Paramesvaravarman I 统治时期,将记录的一部分用梵语,其余部分用泰米尔语转录成为常见的做法。几乎所有的铜牌授地文书,包括来自 Kasakudi、Tandantottam、Pattattalmangalm、Udayendiram 和 Velurpalaiyam 的文书,都同时用泰米尔语和梵语书写。印度的官方语言梵语和普拉克里特语被用于许多帕拉瓦王朝皇家铭文。在安得拉邦和卡纳塔克邦发现的铭文中也使用了梵语和普拉克里特语。 Narasimhavarman II 和 Simhavishnu 都广泛使用梵语。直到 6 世纪,普拉克里特语一直被国王作为官方语言使用,他们用普拉克里特语留下碑文和铭文。(Mahadevan 1995a: 173-188)。在他们讲泰米尔语的本土国家,帕拉瓦王朝同时使用泰米尔语和梵语书写。

帕拉瓦王朝的社会

从西哈维希努(Simhavishnu,公元 575-900 年)开始,帕拉瓦王朝时期标志着南印度社会历史的转折点。它见证了纪念碑的建造,阿尔瓦尔(Alvars)和纳亚纳尔(Nayanars)的虔诚(bhakti)教派的出现,梵语学习的婆罗门机构的兴盛,以及在多元民族地区建立了“轮宝王”(chakravartin)的统治模式。这结束了前帕拉瓦王朝时期,当时人们生活在由部落酋长统治的文化分裂群体中。尽管在古典时期存在各群体之间的等级关系体系,但帕拉瓦王朝时期提倡基于沙斯特拉(shastras)规定的仪式纯洁性的等级关系。Burton 指出,刹帝利(kshatriya)模式并未在南印度出现,并将其与“轮宝王”模式区分开来。他将刹帝利与在当地具有高地位、可以与婆罗门共享的战士相比较。根据 Burton 的说法,南印度了解雅利安人(Indo-Aryan)的瓦尔那(varna)组织社会,其中刹帝利拥有决定性的世俗权力。然而,除了声称拥有“轮宝王”地位的帕拉瓦、朱罗和毗奢耶那伽王朝的战士家族外,只有少数地方战士家族达到了北方战士群体那样受宗族联系驱动的组织。

帕拉瓦王朝的政治背景

  • 帕拉瓦王朝的起源故事扑朔迷离。历史学家提出了多种理论。
  •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帕提亚人(Parthian)的一个分支,一个伊朗部落,随着时间的推移迁移到了南印度。
  • 一些人声称他们是一个混杂的部落群体,在南部地区形成了一个本土王朝。
  •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他们最初居住在马德拉斯附近的通代曼达拉姆地区,并且是那迦(Naga)的后裔。
  • 根据另一种说法,他们源自一位朱罗王子和来自锡兰贾夫纳海岸附近岛屿 Manipallavam 的那迦公主。
  • 另一些人认为,萨塔瓦哈纳人(Satavahanas)是帕拉瓦王朝的封臣。
  • 最早的帕拉瓦国王于公元 4 世纪初上台。到公元 7 世纪,南印度有三个王国在争夺控制权:康契普兰的帕拉瓦王朝,马杜赖的潘地亚王朝,以及巴达米的迦尔乔基王朝。

历史时间表

Sastri 时间表

帕拉瓦王朝的第一个记录可以在三份铜牌授地文书中找到,目前被称为 Mayidavolu(来自安得拉邦贡土尔地区的 Maidavolu 村)、Hirehadagali(来自卡纳塔克邦的 Hire Hadagali)和英国博物馆 plates(Durga Prasad, 1988),这些文书与 Skandavarman I 相关,并用普拉克里特语撰写。尽管有提及其他早期帕拉瓦君主,他们很可能是 Skandavarman 的前任,但 Skandavarman 似乎是早期帕拉瓦王朝的第一位伟大统治者。他将统治范围从南部的 Pennar 河扩展到西部的 Bellary 地区,并将克里希纳河纳入北部。他被称为“奉行宗教的国王之王”,并献上了阿什瓦梅达(Aswamedha)祭祀和其他吠陀祭祀。

他的父亲,只被称为“Bappa-deva”(尊敬的父亲)或 Boppa,给了他名为 Hirahadagali 的铜牌。普拉克里特语的 Bellary District 记录可追溯到公元 283 年,是 Sivaskanda Varman 的第八年。因此,可以看出,南印度的帕拉瓦王朝是由普拉克里特语授地文书创立的,始于“Bappa-deva”。卡纳塔克邦最古老的铜牌之一,Hirahadagalli Plates,在 Hirehadagali、Bellary 区发现,可追溯到早期帕拉瓦君主 Shivaskanda Varma 时期。在他的统治时期(公元 275-300 年),Sivaskandavarman,康契的第七位帕拉瓦国王,于公元 283 年颁布了该授地文书。

根据公元 283 年的 Hirahadagalli Plates,帕拉瓦国王 Sivaskandavarman 将 Chillarekakodumka 的自由持有者(Brahmins)和居住在 Apitti 的人民免除了关于花园的义务。以前,Bappa 勋爵已将此豁免权授予这些人。有些人已将卡纳塔克邦 Bellary 的古村庄 Chillarige 确认为 Chillarekakodumka。在 436 年继位的 Simhavarman II 统治期间,收复了向北直到克里希纳河源头被 Vishnukundins 失去的土地。从那时起,大约十几份用梵语书写的铜牌授地文书提供了早期帕拉瓦王朝的历史。其中每一份都根据国王的在位年份进行日期标注。

朱罗王朝与帕拉瓦王朝的关系

Pallavas

历史学家 S. Krishnaswami Aiyengar 声称,帕拉瓦王朝是通代曼达拉姆的原住民,而“Pallava”这个词与“Tondaiyar”相同。帕拉瓦王朝通常被认为是朱罗王子伊兰迪拉扬(Ilandiraiyan)的创始人。桑伽姆文献,包括《帕图帕图》(Pathupattu),都提到了伊兰迪拉扬。根据桑伽姆史诗《马尼梅卡莱》(Manimekalai),他被认为是朱罗国王 Killi 和那迦公主 Pilivalai 的儿子,而 Pilivalai 是 Manipallavam 国王 Valaivanan 的女儿。公主希望在她儿子长大后将他送往朱罗帝国。当王子的船停靠在 Manipallavam 岛时,她将他托付给一位名叫 Kambala Chetty 的商人,这位商人出售羊毛毯子。在前往朱罗王国的途中,由于恶劣天气导致船只倾覆,这名年轻的王子失踪了。当他在海滩上被冲上来时,人们发现他的腿上缠着一根通代树枝。因此,他被称为 Tondaiman Ilam Tiraiyan,意为“大海的少年”或“波浪”。他所管辖的地区后来以他命名为 Tondaimandalam。随着他长大,他被赋予了管理朱罗王国北部地区的责任。作为一位诗人,他创作了四首现存的歌曲。被称为“Tondaman”的他,在 Tondaimandalam 统治。


下一主题潘地亚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