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选择题

2024年8月28日 | 14 分钟阅读

1) 限制性内切酶在细菌系统中具有防御机制,可以抵抗病毒等外源DNA。但它如何保护自身DNA?

  1. 恰好在链的中间
  2. 链上的任何位置
  3. 链的末端
  4. 仅在多核苷酸链内,不在末端

答案: D [仅在多核苷酸链内,不在末端]

描述: 切割发生在多核苷酸链内部,而不是末端。切割序列末端的酶称为外切酶。


2) 限制性内切酶在细菌系统中具有防御机制,可以抵抗病毒等外源DNA。但它如何保护自身DNA?

  1. 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对细菌DNA进行甲基化
  2. 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对外源DNA进行甲基化
  3. 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对细菌DNA进行磷酸化
  4. 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对外源DNA进行磷酸化

答案: A [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对细菌DNA进行甲基化]

描述: 细菌DNA被限制性内切酶甲基化,因此,限制性内切酶不再识别它。从而,甲基化阻止了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其DNA。


3) 即使在复制后,改性DNA如何保持受保护?

  1. 由于保守复制模式,它保持受保护
  2. 由于半保守复制模式,它保持受保护
  3. 复制模式在保护方面不起作用
  4. 复制后会再次进行修饰

答案: B [由于半保守复制模式,它保持受保护]

描述: 由于半保守复制模型,即使在复制后,一条DNA链仍然被甲基化。一条甲基化的链足以防止被限制性内切酶切割。


4) 切割序列后,II型内切酶产生的末端性质是__________

  1. 产生的末端始终是单链
  2. 产生的末端始终是双链
  3. 末端可以是单链,也可以是双链
  4. 一个末端是单链,一个末端是双链

答案: C [末端可以是单链,也可以是双链]

描述: 末端可以是双链,也可以是单链。双链末端是钝端,而单链末端是粘性末端。


5) 如果所有核苷酸都以相等的频率随机存在,那么出现特定四核苷酸长基序的几率是多少?

  1. 1/256
  2. 1/64
  3. 1/16
  4. 1/8

答案: A [ 1/256 ]

描述: DNA序列中有四种核苷酸碱基 A、T、C 和 G。如果碱基以相等的频率随机存在,那么出现特定四核苷酸长基序的几率是 1 / (4*4) = 1/256。


6) 酶的特异性受所用缓冲液浓度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1. 星号活性
  2. 特异性增强
  3. 浓度梯度效应
  4. 钻石活性

答案: A [星号活性]

描述: 随着缓冲液浓度的变化,酶的特异性会丧失,这种现象称为星号活性。我们指的是,特定的一组序列可以通过失去特异性而不是特定序列来识别。


7) 从大肠杆菌 R 菌株的首次活性中获得的限制性内切酶的正确术语是哪个?

  1. EcoR1
  2. EscRI
  3. EcorI
  4. EcoRI

答案: D [EcoRI]

描述: 第一个字母是属的第一个字母,接下来的两个字母是种的两个首字母。然后是菌株和从中分离出的活性。活性用罗马数字表示。


8) 如果糖-磷酸骨架中只断裂了一个键,则称为___________

  1. 缺口
  2. 缺口
  3. break
  4. 泄露

答案: B [缺口]

描述: 如果糖-磷酸骨架中只断裂了一个键,则称为缺口。如果缺失了几个核苷酸,则称为缺口。连接反应可以封闭缺口,但连接反应不能封闭缺口。


9) 在哪种情况下连接反应效率更高?

  1. 钝端连接
  2. 粘性末端连接
  3. 两者效率相同
  4. 取决于反应条件

答案: B [粘性末端连接]

描述: 粘性末端连接通常比钝端连接更有效。这是因为粘性末端连接是通过互补碱基配对进行的。


10) 粘性末端由哪种类型的键连接在一起?

  1. 氢键
  2. 共价键
  3. 离子键
  4. 范德华力

答案: A [氢键]

描述: 粘性末端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氢键很弱,很容易断裂。


11) 如果正在进行连接反应并观察到重环化,正在进行哪种类型的反应?

  1. 分子内
  2. 分子间
  3. 两种情况下的重环化均相同
  4.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重环化

答案: A [分子内]

描述: 重环化是连接同一分子末端的现象。这发生在分子内连接反应中。


12) 拓扑异构酶也是一种用于进行连接的酶。关于拓扑异构酶的正确陈述是?

  1. 它们仅作用于双链分子
  2. 它们改变 DNA 分子的超螺旋程度
  3. 它们比传统的 DNA 连接酶效率低
  4. 有三种类型的拓扑异构酶

答案: B [它们改变 DNA 分子的超螺旋程度]

描述: 拓扑异构酶可以改变单链和双链 DNA 分子的超螺旋程度。拓扑异构酶有两种类型:I 型和 II 型。I 型负责改变单链分子,II 型负责改变双链分子。它们比传统的 DNA 连接酶更有效。


13) 拓扑异构酶也是一种用于进行连接的酶。关于拓扑异构酶的正确陈述是?

  1. 它们仅作用于双链分子
  2. 它们改变 DNA 分子的超螺旋程度
  3. 它们比传统的 DNA 连接酶效率低
  4. 有三种类型的拓扑异构酶

答案: B [它们改变 DNA 分子的超螺旋程度]

描述: 拓扑异构酶可以改变单链和双链 DNA 分子的超螺旋程度。拓扑异构酶有两种类型:I 型和 II 型。I 型负责改变单链分子,II 型负责改变双链分子。它们比传统的 DNA 连接酶更有效。


14) 使用粒子枪进行的转化称为生物弹击转化。它属于哪种转化类别?

  1. 物理
  2. Chemical
  3. 电穿孔
  4. 自然

答案: A [物理]

描述: 使用粒子枪进行的转化属于物理转化类别。物理转化使用某些物理方法进行转化。


15) 基因组 DNA 的分离遵循与从大肠杆菌获得质粒相同的原理。以下哪项不包括在内?

  1. 细胞裂解
  2. 去除蛋白质
  3. 去除染色体 DNA
  4. 将质粒溶解在水中

答案: D [将质粒溶解在水中]

描述: 从大肠杆菌获得质粒 DNA 包含一些基本步骤。首先,细胞裂解,然后去除蛋白质和染色体 DNA。获得并收集质粒,但不是在水中。此外,如有必要,还会进行进一步纯化。


16) 吸附到固体相载体上然后洗脱,用作分离哪种组分的替代方法?

  1. 染色体 DNA
  2. 质粒 DNA
  3. 单独的 RNA
  4. 其他杂质

答案: B [ 质粒 DNA ]

描述: 此方法用于分离质粒 DNA。它的优点是避免了苯酚,有时可以与质粒 DNA 一起去除 RNA。


17) 在高盐浓度下,以下哪种组分会吸附到由二氧化硅制成的固体柱上?

  1. 蛋白质
  2. 多糖
  3. 蛋白质和多糖
  4. 质粒 DNA

答案: D [质粒 DNA]

描述: 质粒 DNA 在高盐浓度下吸附到由二氧化硅制成的固体载体上。高盐浓度不允许极性较小的分子(如多糖和蛋白质)吸附。然后通过使用低盐浓度洗脱结合的 DNA 分子。


18) 以下哪种组分会沉降到底部?

  1. RNA
  2. 蛋白质
  3. 缺口 DNA
  4. 超螺旋 DNA

答案: A [RNA]

描述: 沉降到底部的组分是 RNA。蛋白质漂浮在自由表面上。缺口 DNA 在超螺旋形式的上方形成一个条带。


19) 如果所有 DNA 的量相同,哪一种在凝胶中迁移最快?

  1. 环状
  2. 超螺旋
  3. 缺口
  4. 超螺旋和环状 DNA 以相同的速度移动,并且比缺口 DNA 快

答案: B [超螺旋]

描述: DNA 的超螺旋形式迁移速度最快。这是因为,在凝胶中的迁移是基于大小的。分子越小,在迁移时受到的阻力就越小。因此,尺寸最小的超螺旋 DNA 迁移速度最快。


20) 在单链 DNA 或 RNA 的电泳中,使用哪种类型的凝胶?

  1. 变性
  2. 变性
  3. 常规琼脂糖凝胶
  4. 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

答案: B [变性]

描述: 对于单链分子,使用变性凝胶。如果没有变性凝胶,可能会形成二级结构,阻碍核酸的迁移。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会添加尿素等变性剂。


21) 物种 A 的质量浓度与混合物的总质量密度的比值称为

  1. 浓度
  2. 质量密度
  3. 摩尔分数
  4. 质量分数

答案: D [ 质量分数 ]

描述: 定义为质量分数。


22) 物种 A 的摩尔数与混合物的总摩尔数之比称为

  1. 摩尔分数
  2. 质量分数
  3. 分压
  4. 质量密度

答案: A [ 摩尔分数 ]

描述: 定义为 na/n


23) 在 300 K 时,一个含有氧气和氮气的二元混合物,其分压比为 0.21 和 0.79,并装在容器中。如果混合物的总压力为 1 * 10 5 N/m2,求氮气的摩尔分数

  1. 0.79
  2. 0.21
  3. 0.23
  4. 0.13

答案: A [ 0.79 ]

描述: 摩尔分数等于分压。


24) 在 300 K 时,一个含有氧气和氮气的二元混合物,其分压比为 0.21 和 0.79,并装在容器中。如果混合物的总压力为 1 * 10 5 N/m2,求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1. 28.84
  2. 29.84
  3. 30.84
  4. 31.84

答案: A [ 28.84 ]

描述 (0.21) (32) + (0.79) (28) = 28.84.


25) 抛光铝的发射率值是多少?

  1. 0.01
  2. 0.02
  3. 0.03
  4. 0.04

答案: C [ 0.03 ]

描述: 材料表面的发射率是其作为热辐射发射能量的效率。


26) 限制性内切酶在细菌系统中具有防御机制,可以抵抗病毒等外源DNA。但它是如何保护自身DNA的?

  1. 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对细菌DNA进行甲基化
  2. 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对外源DNA进行甲基化
  3. 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对细菌DNA进行磷酸化
  4. 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对外源DNA进行磷酸化

答案: A [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对细菌DNA进行甲基化]

描述: 细菌DNA被限制性内切酶甲基化,因此限制性内切酶不再识别它。从而,甲基化阻止了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其DNA。


27) 即使在复制后,改性DNA如何保持受保护?

  1. 由于保守复制模式,它保持受保护
  2. 由于半保守复制模式,它保持受保护
  3. 复制模式在保护方面不起作用
  4. 复制后会再次进行修饰

答案: B [ 由于半保守复制模式,它保持受保护 ]

描述: 由于半保守复制模型,即使在复制后,一条DNA链仍然被甲基化。一条甲基化的链足以防止被限制性内切酶切割。


28) 切割序列后,II型内切酶产生的末端性质是__________

  1. 产生的末端始终是单链
  2. 产生的末端始终是双链
  3. 末端可以是单链,也可以是双链
  4. 一个末端是单链,一个末端是双链

答案: C [ 末端可以是单链,也可以是双链 ]

描述: 末端可以是双链,也可以是单链。双链末端是钝端,而单链末端是粘性末端。


29) 如果所有核苷酸都以相等的频率随机存在,那么出现特定四核苷酸长基序的几率是多少?

  1. 1/256
  2. 1/64
  3. 1/16
  4. 1/8

答案: A [ 1/256 ]

描述: DNA序列中有四种核苷酸碱基 A、T、C 和 G。如果碱基以相等的频率随机存在,那么出现特定四核苷酸长基序的几率是 1 / (4*4) = 1/256


30) 哪个扩散率最低?

  1. 乙酸
  2. 氧气
  3. 甲苯

答案: D [ 甲苯 ]

描述: 甲苯的热扩散率为 0.084,而乙酸、氧气和苯的热扩散率分别为 0.133、0.206 和 0.081。其单位为 cm 2/s。


31) 哪个扩散率最低?

  1. 葡萄糖
  2. 尿素
  3. 乙醇
  4. 氧气

答案: A [ 葡萄糖 ]

描述: 葡萄糖的热扩散率为 0.60,而尿素、氧气和乙醇的热扩散率分别为 8.06、1.80 和 1.00。其单位为 cm2 /s。


32) 哪个密度最高?

  1. 特氟龙
  2. 土壤
  3. 沙子

答案: B [特氟龙]

描述: 特氟龙,也称为聚四氟乙烯,密度为 2200 kg/m3。它是一种热塑性聚合物,在室温下为白色固体。雪、土壤和沙子的密度分别为 110 kg/m3、2050 kg/m3 和 1515 kg/m3。


33) 哪个密度最小?

  1. 耐热玻璃
  2. 石蜡
  3. 大理石

答案: A [ 冰 ]

描述: 冰是水。根据是否有土壤颗粒或空气气泡等杂质的存在,它可以呈现透明或或多或少不透明的蓝白色。


34) 雪的密度是多少 kg/m3?

  1. 100
  2. 110
  3. 120
  4. 130

答案: B [110]

描述: 雪是以结晶水冰晶的形式降落的降水。它是一种颗粒状材料,具有柔软、白色和蓬松的结构。


35) 石灰石的密度是多少 kg/m3?

  1. 2320
  2. 2430
  3. 2530
  4. 2630

答案: A [2320]

描述: 也称为氢氧化钙。它是一种无色晶体,由氧化钙制得。


36) 铬的熔点是多少?

  1. 2118 K
  2. 2218 K
  3. 2318 K
  4. 2418 K

答案: A [ 2118 K ]

描述: 它是一种原子序数为 24 的化学元素。它是一种钢灰色、有光泽、坚硬且易碎的金属,熔点很高。


37) 哪个熔点最高?

  1. 纯铜

答案: B [ 铍 ]

描述: 铍的熔点为 1550 K,而铋、镉和纯铜的熔点分别为 545 K、594 K 和 1358 K。


38) 哪个熔点最高?

  1. 纯铂
  2. Lead

答案: C [ 纯铂 ]

描述: 纯铂的熔点为 2045 K,而钯、镁和铅的熔点分别为 1827 K、923 K 和 601 K。


39) 哪个熔点最低?

答案: B [ 锌 ]

描述: 锌的熔点为 693 K,而钛、铀和铑的熔点分别为 3269 K、1406 K 和 2236 K。


40) 在平衡状态下,一个闭合系统中两个相之间的浓度是

  1. 连续变化
  2. 永不改变
  3. 变为零
  4. 增加直至驱动力变为零

答案: B [ 永不改变 ]

描述: 浓度只有在添加或移除两个相的组分时才会改变。通常,界面发生在平衡状态。一旦在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中添加了额外的组分,浓度就会改变,直到变得均匀,但它会与之前的有所不同。


41) 气相和液相中的平衡浓度(以摩尔分数为单位)产生一条曲线,称为

  1. 平衡分布曲线
  2. 平衡浓度曲线
  3. 微分分布曲线
  4. 微分浓度曲线

答案: A [ 平衡分布曲线 ]

描述: 平衡分布曲线表示相-相平衡曲线,其坐标是两个相中的摩尔分数。


42) 在某个过程中,相之间的驱动力存在变化。这种过程是

  1. 间歇过程
  2. 半间歇过程
  3. 连续过程
  4. 等温过程

答案: A [ 间歇过程 ]

描述: 在间歇过程中,浓度随时间变化会导致驱动力变化。


43) 假设纯组分 A 的理想溶液,其蒸气压为 300 mmHg,总压力为 1 atm。摩尔比的浓度是

  1. 0.65
  2. 0.28
  3. 0.39
  4. 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 0.65 ]

描述: 根据拉乌尔定律,对于理想溶液

总压力=浓度 x 蒸气压

摩尔分数浓度=300/760 =0.39

摩尔比浓度 = 0.39/(1-0.39)=0.65。


44) 操作线和平衡线之间的驱动力线取决于

  1. 相对扩散阻力
  2. 相对质量阻力
  3. 累积阻力
  4. 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相对扩散阻力]

描述: 由于逆流过程中每一点的驱动力都在连续变化,因此考虑相对扩散阻力。


45) 将两种不溶相接触的装置称为

  1. 托盘
  2. 阶段
  3. 级联
  4. 筛子

答案: B [级]

描述: 级是使相接触的单个设备。


46) 在气体分散过程中,如果需要气液相之间的化学反应,则首选设备是

  1. 搅拌容器
  2. 喷雾器
  3. 盘式塔
  4. 湿壁塔

答案: A [搅拌容器]

描述: 要发生反应,我们需要搅动以实现两相之间的完美混合。


47) 在鼓泡塔中,如果气速很低,则气泡直径等于______

  1. 容器
  2. 喷嘴孔
  3. 容器体积/界面面积
  4. 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喷嘴孔]

描述: 在喷雾器或鼓泡塔中,气体通过喷嘴分散到液体中。因此,对于低气速,气泡的直径将与喷嘴的直径相似。


48) 托盘塔内部压力差增大导致

  1. 泛洪
  2. 加载
  3. 渗漏
  4. 倾倒

答案: A [泛滥]

描述: 如果压降过大,液体将无法流到底部托盘。液体会积聚在同一个托盘中。


49) 在一项操作中,初始和最终条件下的焓相同。这种操作是

  1. 绝热
  2. 非绝热
  3. 等温
  4. 非等温

答案: A [绝热]

描述: 在绝热条件下,不会发生热量的加入或移除。因此焓保持不变。


50) 气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平衡特性有助于确定

  1. 利率
  2. 浓度
  3. 时间
  4. 不存在平衡特性

答案: A [速率]

描述: 平衡图有助于确定通量与传质系数和浓度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