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算法多选题

2024年8月28日 | 阅读 15 分钟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与遗传算法最常问的多项选择题。

撰写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竞争性考试和面试。在这里,我们将尝试涵盖所有频繁出现的遗传算法问题以及各种选项中正确的答案。

1) 在 S 基因中发现链终止突变时会发生什么?

  1. 细胞裂解被阻断。
  2. 不允许含有低水平包装蛋白的细胞生长。
  3. 细胞裂解无法人工进行
  4. 包装无法有效进行

答案: a) 细胞裂解被阻断

描述: 当 S 基因中发现链终止突变时,细胞裂解会被阻断。主要地,S 基因中含有高水平的包装蛋白,然后通过人工进行。


2) 内切酶从 __________ 切割 DNA。

  1. 链的末端
  2. 在多核苷酸链内部,而不是在末端
  3. 链内
  4. 链中的任何位置

答案: b) 在多核苷酸链内部,而不是在末端

描述: 内切酶在多核苷酸链内部切割 DNA,而不是在末端切割,而外切酶在末端切割序列。


3) 复制后,什么可以保护修饰的 DNA?

  1. 保守复制模式
  2. 半保守复制模式
  3. 复制与复制无关
  4. DNA 复制后会被修饰

答案: b) 半保守复制模式

描述: 由于半保守复制模式,DNA 的其中一条链在复制后保持甲基化。一条甲基化的 DNA 链足以保护 DNA 免受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


4) 在其中酶的特异性受所用缓冲液浓度影响的现象称为?

  1. 特异性增强
  2. 钻石活性
  3. 星形活性
  4. 浓度梯度效应

答案: c) 星形活性

描述: 星形活性是指一种现象,其中酶的特异性在浓度缓冲液变化时会丢失。


5) BamHI 的识别序列是 5'G|GATCC 3',其中 '|' 表示切割位点。可以从末端得出什么结论?

  1. 末端指双链。
  2. 发现单链末端是 5' 性质的
  3. 发现单链末端是 3' 性质的
  4. 需要更多信息才能得出末端的性质

答案: b) 发现单链末端是 5' 性质的

描述

另一条链只是它的互补链,可以这样写

5' G|GATCC 3'

3' CCTAG|G 5'

切割后,序列表示为

5' G 3' 5' GATCC 3'

3' CCTAG 5' 3' G 5'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生成的末端在 5' 端是单链的。


6) 在部分消化方面,以下哪个陈述是正确的?

  1. 部分消化可定义为一种不识别 DNA 序列中任何位点的状况。
  2. 部分消化产生的片段数量与完全消化相同。
  3. 部分消化无助于表示基因组文库
  4. 它可以识别 DNA 中正好一半的位点

答案: a) 部分消化可定义为一种不识别 DNA 序列中任何位点的状况。

描述: 由于部分消化无法识别所有位点,因此它永远无法产生与完全消化相同的片段数量。它在基因组文库表示方面很有用,因为它可以表示几乎所有的片段。


7) 基本分类中有多少种聚合酶?

  1. 1
  2. 3
  3. 6
  4. 5

答案: d) 5

描述

基本分类中有 5 种聚合酶,如下所示

  1. DNA 依赖性 DNA 聚合酶
  2. DNA 依赖性 RNA 聚合酶
  3. RNA 依赖性 DNA 聚合酶
  4. RNA 依赖性 RNA 聚合酶
  5. 模板依赖性聚合酶

8) 聚合酶是什么意思?

  1. 一种用于合成新 DNA 或 RNA 链的酶,但仅在存在链时。
  2. 一种只能合成 DNA 链而不能合成 RNA 链的酶
  3. 一种可用于去除 DNA 或 RNA 链核苷酸的酶
  4. 一种可用于根据预先存在的链或有时无需预先存在的链合成新的 DNA 或 RNA 链的酶

答案: d) 一种可用于根据预先存在的链或没有预先存在的链合成新的 DNA 或 RNA 链的酶

描述: 新的 DNA 或 RNA 链的合成可以根据预先存在的链进行,也可以不根据预先存在的链进行。不需要预先存在链的链被称为模板无关或模板独立。


9) 在 DNA 聚合酶的情况下,不能看到以下哪种活性?

  1. 3'-5' 外切酶
  2. 5'-3' 外切酶
  3. 5'-3' DNA 合成
  4. 3'-5' DNA 合成

答案: d) 3'-5' DNA 合成

描述: DNA 聚合酶具有仅在 5'-3' 方向合成 DNA 链的能力,而在 3'-5' 方向不能。然而,它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具有外切酶活性,这意味着它可以去除两个方向上的碱基,但只能在 5'-3' 方向上合成。


10) 以下哪项能正确表示外切酶 III 的作用模式?

  1. 外切酶 III 以 3'-5' 方向作用于 DNA 的单链
  2. 外切酶 III 以 3'-5' 方向作用于 DNA 的双链
  3. 外切酶 III 以 5'-3' 方向作用于 DNA 的双链
  4. 外切酶 III 以 5'-3' 方向作用于 DNA 的单链

答案: b) 外切酶 III 以 3'-5' 方向作用于 DNA 的双链

描述: 一种对外切酶 III 的 DNA 双链具有 3'-5' 方向外切酶活性的酶,对单链 DNA 分子无效。


11) 如何保护一端免受外切酶 III 的作用,以防止分子从两端缩短?

  1. 通过使用亚磷酸硫代核苷酸类似物
  2. 通过使两端都成为双链
  3. 通过用放射性化合物标记一端
  4. 通过增加 DNA 分子与酶的暴露时间

答案: a) 通过使用亚磷酸硫代核苷酸类似物

描述: 亚磷酸硫代核苷酸类似物取代末端的核苷酸。通过限制酶的任何作用,可以确保分子不会在进行替换的末端缩短。


12) 甲基化酶的主要功能是 __________。

  1. 向 DNA 添加甲基
  2. 用于生产甲烷气
  3. 从 DNA 中去除甲基
  4. 既从 DNA 中去除甲基又添加甲基

答案: a) 向 DNA 添加甲基

描述: 甲基化酶用于向 DNA 添加甲基。这可以通过放置从 S-腺苷甲硫氨酸获得的甲基来完成。


13) 连接(litigation)是什么意思?

  1. 仅双链 DNA 分子在末端的对齐和两条链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2. 单链 DNA 分子的对齐以及这些链之间形成糖苷键
  3. 双链或单链 DNA 分子的对齐和磷酸二酯键的形成。该键可以是一个链或两个链之间。
  4. 双链或单链 DNA 分子的对齐以及两条链之间形成糖苷键

答案: c) 双链或单链 DNA 分子的对齐和磷酸二酯键的形成。该键可以是一个链或两个链之间

描述: 连接(Ligation)是指两条 DNA 链末端之间形成键。链可以是单链或双链。由于键的性质是磷酸二酯,因此键主要在糖和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可以形成在一个链或两个链之间。


14) 在以下哪种情况下,连接反应效率更高?

  1. 粘性末端连接
  2. 平末端连接
  3. 取决于反应条件
  4. 两者效率相似

答案: a) 粘性末端连接

描述: 与平末端连接相比,粘性末端连接效率更高,因为它是由互补碱基配对实现的。


15) 如果在进行连接反应时观察到环化,这表明什么?

  1. 分子间
  2. 分子内
  3. 分子间和分子内观察到相同的环化。
  4.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

答案: b) 分子内

描述: 环化是指同一种分子的末端连接在一起的现象。它发生在分子内连接反应中。


16) 反应组分浓度的增加导致 __________。

  1. 分子间和分子内反应中的连接
  2. 仅分子内连接,不影响分子间
  3. 分子间连接的可能性很高,分子内连接的可能性很小或没有
  4. 两种类型的反应中连接的可能性都很低

答案: b) 仅分子间连接,不影响分子内

描述: 随着反应组分浓度的增加,分子间反应中连接的可能性增加,因为两个不同分子碰撞的频率增加。分子内反应不受影响,因为分子末端相遇的概率保持不变。


17) 用于进行连接反应的酶的名称是什么?

  1. 连接酶
  2. DNase
  3. 逆转录酶
  4. 转移酶

答案: a) 连接酶

描述: 连接酶有助于进行连接反应,该连接酶可从大肠杆菌或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获得。


18) 以下哪种酶可用于进行平末端连接?

  1. T4 DNA 连接酶
  2. 大肠杆菌 DNA 连接酶
  3. 两种酶在进行平末端连接方面作用相同
  4. 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T4 DNA 连接酶

描述: T4 DNA 连接酶有助于进行平末端连接,因为大肠杆菌 DNA 连接酶无法进行平末端连接。


19) __________ 酶有助于将可移动遗传元件从 DNA 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

  1. 转座酶
  2. 内切酶
  3. 连接酶
  4. 转录酶

答案: a) 转座酶

描述: 转座酶将可移动遗传元件从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这有助于插入复制起点或抗生素抗性基因。


20) 许多细菌种类具有吸收外源 DNA 材料的天然能力。以下哪个陈述在此方面不正确?

  1. 它不限于特定的生长阶段。
  2. 细菌在特殊条件下(如营养缺乏)可能会发展出新的生化能力。
  3. 这种能力被称为感受态。
  4. 可能会诱导一组特定的细菌蛋白

答案: a) 它不限于特定的生长阶段

描述: 这种能力称为感受态,它仅限于特定的生长阶段。它会导致在特殊条件下(如营养缺乏)发展出新的生化能力。如果细菌细胞天然具有感受态,它们可以通过简单地与外源 DNA 一起孵育来吸收外源 DNA。


21) 病毒感染可用于细胞吸收 DNA。

  1. true
  2. False

答案: a) True

描述: 病毒感染可用于细胞吸收 DNA,因为病毒外壳以及其中的核酸没有作用。


22) 由于基因组 DNA 的分离与从大肠杆菌中获取质粒的工作方式相似,因此以下哪个不被考虑在内?

  1. 去除蛋白质
  2. 细胞裂解
  3. 将质粒溶解在水中
  4. 去除染色体 DNA

答案: c) 将质粒溶解在水中

描述

从大肠杆菌中获得质粒 DNA 需要一些基本步骤。

  • 首先,细胞被裂解。
  • 然后进行蛋白质和染色体 DNA 的去除。
  • 收集质粒。
  • 最后,进行纯化。

23) 我们可以通过多少种方式从细菌中获得质粒 DNA?

  1. 1
  2. 2
  3. 3
  4. 4

答案: b) 2

描述: 主要有两种方法,即碱裂解法和煮沸裂解法,可以从中获得细菌中的质粒 DNA。这两种方法都遵循不同的方法。


24) 细胞裂解由 __________ 进行。

  1. 硫酸
  2. 溶菌酶和去污剂
  3. 糖溶液

答案: c) 溶菌酶和去污剂

描述: 可以通过添加溶菌酶和去污剂进行细胞裂解。细胞壁由 N-乙酰葡糖胺和 N-乙酰胞壁酸的交联形成。用于破坏细胞壁分子之间交联的试剂存在。


25) __________ 工艺用于分离染色体或基因组 DNA。

  1. 溶解在水中
  2. 蒸馏
  3. 沉积
  4. 离心

答案: d) 离心

描述: 通常,染色体或基因组 DNA 比质粒 DNA 更重且尺寸更大。因此,高速离心用于沉降基因组 DNA,以便于分离。


26) 以下哪种处理可用于去除蛋白质?

  1. 离心
  2. 苯酚和氯仿处理
  3. 氢氧化钠处理
  4. 仅氯仿处理

答案: b) 苯酚和氯仿处理

描述: 苯酚和氯仿的组合有助于去除蛋白质,因为单独使用氯仿无法获得足够的结果。添加苯酚有助于破坏蛋白质,然后在酸性条件下帮助氯仿溶解。


27) 通过添加乙酸钠或乙酸铵和乙醇,溶液中剩余的核酸可以被沉淀。

  1. true
  2. False

答案: a) True

描述: 核酸存在于溶液中,通过添加乙酸钠或乙酸铵和乙醇可以沉淀。这是因为核酸是极性的,因此容易溶于水。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会添加乙酸钠和乙醇。乙酸钠会屏蔽磷酸糖骨架上的电荷,并且乙醇和磷酸之间会形成额外的键。这会导致核酸分离出来。


28) 凝胶电泳根据 __________ 分离核酸分子。

  1. 分子的电荷
  2. 分子的大小
  3. 分子的性质,即 DNA 还是 RNA
  4. 核酸的化学性质

答案: b) 分子的大小

描述: 根据分子的大小,凝胶电泳分离核酸分子。由于电场施加的力,核酸分子必须通过凝胶。


29) 如果 DNA 分布均匀,以下哪个将通过凝胶?

  1. 带缺口
  2. 环状
  3. 超螺旋
  4. 超螺旋和环状都

答案: c) 超螺旋

描述: 超螺旋形式的 DNA 迁移最快,因为通过凝胶的运动基于分子的大小。分子越小,移动过程中经历的阻碍力就越小。因此,尺寸最小的超螺旋会移动得最快。


30) 在电泳中,以下哪种方法用于从凝胶中回收 DNA?

  1. 二次电泳
  2. 回收电泳
  3. 复性电泳
  4. 电洗脱

答案: d) 电洗脱

描述: 电洗脱用于从凝胶中去除 DNA。使用不同的电洗脱方法,例如透析袋或膜。


31) 关于 DNA 回收方法(也称为冷冻挤压法),以下哪个陈述是正确的?

  1. 冷冻对 DNA 的结构没有影响。
  2. 含 DNA 的切片被分解,以便在液氧中冷冻。
  3. 一旦冷冻,就会在玻璃棉塞的帮助下进行离心。
  4. 用于离心物质可以使凝胶通过,但会限制液体。

答案: c) 一旦冷冻,就会在玻璃棉塞的帮助下进行离心。

描述: DNA 回收方法可用于从凝胶中提取 DNA。含 DNA 的切片被分解,以便在液氮中冷冻。液氮冷冻有助于破坏结构。一旦冷冻,就会在玻璃棉塞的帮助下进行离心,并保留凝胶。含有溶解 DNA 的液体然后通过它。


32) 哪个凝胶部分产生最大的分离?

  1. 阴极所在的下部
  2. 阳极所在的下部
  3. 均匀分离
  4. 基于要分离的分子的数量大小

答案: b) 阳极所在的下部

描述: 在凝胶的下部,阳极所在处获得最大的分离。因此,较小的分子由于可以比凝胶更远地移动而具有最大的分离。


33) 如果要分离的分子尺寸大于常规电泳的尺寸,则首选哪种凝胶?

  1. 脉冲场凝胶
  2. 缓冲液梯度凝胶
  3. 楔形凝胶
  4. 不同量的琼脂糖将进行分离

答案: a) 脉冲场凝胶

描述: 通常,当分离较大分子或染色体时,会使用脉冲场凝胶,称为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


34) 关于引物,以下哪个是正确的?

  1. 引物的长度与模板一样长
  2. 引物长度为 20-30 个核苷酸
  3. 引物根据可用性进行考虑
  4. 引物长度为 40-50 个核苷酸

答案: b) 引物长度为 20-30 个核苷酸

描述: 一般来说,引物的长度为 20-30 个核苷酸。与长引物相比,短引物更容易与模板匹配。然而,当模板是真核 DNA 时,则优选长引物。


35) _________ 是熔解温度的数学方程。

  1. 4(G+C) + 2(A+T)
  2. 2(G+C) + 4(A+T)
  3. 2(A+G) + 4(C+T)
  4. 4(A+G) + 2(C+T)

答案: a) 4(G+C) + 2(A+T)

描述: 熔解温度是指引物与模板结合的温度。存在的不同核苷酸数量决定了熔解温度。


36) 关于遗传性疾病镰状细胞贫血,以下哪个是不正确的?

  1. PCR 可以轻松分析它。
  2. 它可以破坏限制位点。
  3. 突变发生在 α-珠蛋白基因中。
  4. 为了分析整个过程,传统方法可能需要几周时间。

答案: c) 突变发生在 α-珠蛋白基因中。

描述: 镰状细胞贫血是指发生在 β-珠蛋白基因中的突变过程。它首先破坏限制位点,然后 PCR 进行分析。与传统方法相比,PCR 非常快,因为它只需要一天即可完成整个过程。


37) 以下哪种组织可以用于渗透性组织?

  1. 原位 PCR
  2. 定量 PCR
  3. 热启动 PCR
  4. 反向 PCR

答案: a) 原位 PCR

描述: 原位 PCR 允许使用渗透性组织,例如载玻片上的薄切片。PCR 产物通过杂交检测,并允许在目标组织中定位核酸。


38) 一般来说,质粒不具备以下哪些特征?

  1. 复制起点 (ORI)
  2. 抗生素抗性基因
  3. 多克隆位点 (MCS)
  4. β-半乳糖苷酶基因

答案: d) β-半乳糖苷酶基因

描述: 质粒由多克隆位点、复制起点、抗生素抗性基因和 β-半乳糖苷酶基因等特征组成。为了进行复制,使用复制起点。


39) 碱性磷酸酶有时用于处理载体。以下哪个陈述是不正确的?

  1. 可以从核酸中去除 5' 端磷酸基团。
  2. 需要 5' 磷酸基团才能进行连接。
  3. 为了进行连接,需要形成两个磷酸键。
  4. 载体和插入片段之间的连接不会发生。

答案

描述: 碱性磷酸酶在去除 5' 端磷酸基团时用于处理载体。该基团对于连接反应的发生是必需的,以便在每个末端需要两个磷酸。但一旦从载体中去除磷酸基团,其自身连接就变得不可能。并且由于插入片段仍带有磷酸基团,其一条链将形成键,从而能够进行连接反应。


40) 如果我们用两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插入 DNA 的两端,会发生什么?

  1. 插入片段变得困难
  2. 插入片段可以以任何对齐方式进行连接
  3. 插入片段只能以一种对齐方式连接
  4. 产品数量增加

答案: c) 插入片段只能以一种对齐方式连接

描述: 如果 DNA 用两种不同的酶在末端切割,则片段可能只能以一种方向连接,因为每个末端都有一个独特的序列可以连接。


下一个主题综合科学 M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