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连瓦拉·巴格大屠杀2025年2月21日 | 阅读12分钟 引言在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编年史中,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是追求权力过程中对非武装平民犯下的暴行的残酷证明。这场大屠杀发生在1919年4月13日,地点在旁遮普邦阿姆利则市中心,标志着印度争取自由斗争的一个关键时刻,激起了广泛的愤慨,并揭示了英国帝国主义的残酷现实。 这一悲惨事件,特点是对和平集会中的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少进行了不分青红皂白的射击,在印度民族的集体意识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疤,成为团结、抵抗和坚定决心摆脱殖民压迫枷锁的催化剂。通过对其历史背景、大屠杀前的事件及其持久遗产的探索,本文旨在阐明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作为印度来之不易的独立斗争中所做牺牲的深刻象征意义。 在了解事件本身之前,重要的是要了解导致事件发生的各种情况。 导致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的事件导致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的事件与20世纪初英属印度的政治和社会氛围紧密相连。几个因素促成了印度人民日益增长的不满和骚动,最终导致了1919年4月13日的悲剧事件。以下是屠杀前的关键事件:
这些事件共同凸显了印度人民长期以来积累的深刻不满和沮丧,为印度独立运动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事件之一奠定了基础。 大屠杀1919年4月13日,约有15,000至20,000名男女老少聚集在旁遮普邦阿姆利则的贾利安瓦拉巴格,和平抗议两名印度领导人萨蒂亚帕尔和赛义夫丁·基奇鲁被捕以及英国当局实施的压迫性罗拉特法案。该巴格四周环绕着高墙,只有一个狭窄的入口,使得英军抵达时人们难以迅速疏散。 ![]() 在紧张的气氛中,该市的代理军事指挥官雷金纳德·戴尔上校率领一批英军抵达,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命令他的士兵向手无寸铁、毫无防备的人群开火。射击持续了大约10到15分钟,士兵们不断向人群开枪,其中许多人被困,无法逃脱。约有1650发子弹射向了手无寸铁的人群,其中包括妇女和儿童。 贾利安瓦拉巴格狭窄的入口使得人们难以逃离,导致了可怕的踩踏事件,因为人们试图寻找出路。即使人们拼命试图爬墙逃跑,军队仍继续射击。一些聚集的人试图跳入巴格的一个井中以保住性命,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跳入,他们被踩踏和溺死。 不分青红皂白的射击造成了大量伤亡,死亡人数估计在379到1000之间,另有1000多人受伤。 戴尔指挥下的英军的残忍行径,因其对非武装平民过度使用武力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谴责。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在印度人民中激起了深深的震惊、愤怒和悲痛,成为英国殖民统治不人道性质的深刻象征,并进一步增强了印度独立运动的决心。 ![]() 贾利安瓦拉巴格发生的骇人听闻的事件在印度民族的集体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它提醒人们那些为国家自由而战的人们所做的牺牲,并成为争取摆脱英国帝国主义的独立事业的号召。 英国对大屠杀的回应英国对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的最初反应是复杂的,反映了支持雷金纳德·戴尔上校行动的人和谴责对非武装平民残酷使用武力的人之间的分歧。以下是英国反应的一些关键方面:
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及其后果凸显了英国殖民当局与印度人民之间根深蒂固的紧张关系,标志着印度独立斗争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并促成了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最终瓦解。 印度方面的回应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激起了印度人民强烈而统一的回应,引发了广泛的谴责、愤慨,以及抵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决心日益增强。印度对大屠杀的回应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特征:
印度对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的反应在培养印度人民的团结感、韧性和决心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最终促进了独立运动的势头,并最终推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亨特委员会亨特委员会,正式名称为“骚乱调查委员会”,是由英国任命的委员会,旨在调查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的相关情况。该委员会是在大屠杀之后成立的,旨在评估导致这场悲剧的事件、雷金纳德·戴尔上校和英军的行动,以及该事件对英印关系的整体影响。 亨特委员会以其主席威廉·亨特勋爵的名字命名,其中包括其他几位英国官员和行政人员。它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收集了证人的证词,审查了证据,并回顾了导致大屠杀和期间发生的事件的描述。该委员会试图了解导致暴力升级的因素,并评估英军为应对贾利安瓦拉巴格集会所采取的行动。 亨特委员会的调查结果于1920年以《亨特委员会报告》的形式公布,对戴尔上校和英军的行动提出了批评,强调了对非武装平民过度和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武力。该报告谴责了戴尔的行为,并强调了改革英国在印度殖民政策的必要性。 尽管亨特委员会的调查结果代表着承认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严重性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它们也凸显了印度国内和国际上对英国殖民统治日益增长的不满。该委员会的报告促使人们重新评估英国在印度的政策,并进一步推动了印度独立运动,最终在废除英国在该国的殖民统治方面发挥了作用。 主要政治人物的反应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引起了印度主要政治领导人的强烈反响,他们在印度争取独立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对大屠杀的反应反映了集体的愤怒、悲痛和抵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强烈决心。一些杰出领导人及其反应如下:
这些主要政治领导人以及其他人物,在塑造印度独立斗争叙事和动员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国际社会对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的反应凸显了这一事件的全球意义及其对更广泛的反殖民主义和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影响。他们对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的集体谴责强调了为实现印度主权和自决而需要团结一致、坚定不移的努力。 迈克尔·奥德怀尔遇刺案迈克尔·奥德怀尔爵士的刺杀事件发生于1940年3月13日,由印度革命家乌达姆·辛格在伦敦卡克斯顿大厅实施。迈克尔·奥德怀尔爵士是1919年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发生时旁遮普的省督。虽然他没有直接下令导致大屠杀,但他被认为是导致这场悲剧的压迫性英国政策的关键策划者之一。 乌达姆·辛格深受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暴行的影响,寻求为在那场悲剧中失去的无辜生命复仇。作为报复行动,他在卡克斯顿大厅的一次会议上枪杀了迈克尔·奥德怀尔爵士。乌达姆·辛格随后被捕并接受审判。 在审判中,乌达姆·辛格表示他的行动是出于为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受害者寻求正义的愿望。他被判谋杀罪,并被判处死刑。1940年7月31日,乌达姆·辛格在伦敦彭顿维尔监狱被处决。 迈克尔·奥德怀尔爵士的遇刺被视为反抗英国帝国主义的象征性行为,也是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之后许多印度人内心深处愤慨和寻求正义情绪的体现。乌达姆·辛格的行动自此被铭记为印度独立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也证明了殖民暴行对印度民族集体记忆的持久影响。 结论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仍然是殖民压迫残酷后果的鲜明提醒,也是印度争取独立过程中所做牺牲的深刻象征。1919年4月那个决定性的一天,对手无寸铁的平民施加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暴力,在印度民族的集体意识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疤,激起了人们抵抗英国帝国主义和争取自决的强烈决心。 大屠杀的余波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广泛谴责,并在印度人民中培养了新的团结意识。它推动了印度独立运动,促成了对英国殖民统治更加协调和有组织的抵抗。这一事件还强调了迫切需要进行政策改革,并承认全世界殖民地人民的权利和愿望。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的记忆通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得以保存,强调铭记为争取自由和自决而做出的牺牲的重要性。 下一个主题蒙塔古-切姆福德改革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