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的 1784 年印度法案2025 年 2 月 21 日 | 阅读 3 分钟 1784 年的《皮特印度法案》也被称为 1784 年的《东印度公司法案》,颁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1773 年《管制法案》的缺点,并加强东印度公司对英国议会的责任。《皮特印度法案》在印度建立了英国政府和英国东印度公司之间的双重控制安排。这些变化一直持续到 1858 年。本文简要概述了 1784 年《皮特印度法案》的条款、特点、意义和缺点。  什么是《皮特印度法案》?《皮特印度法案》于 1784 年 8 月通过,旨在解决先前《管制法案》提出的难题。它成立了一个由六名成员组成的控制委员会,其中包括两名内阁成员,以监督英国控制的印度领土的民事和军事治理。 《皮特印度法案》的条款- 成立了一个控制委员会来处理政治问题,同时成立了一个董事会来处理商业问题。
- 民事和军事问题由控制委员会处理,该委员会由六个事项组成。该委员会由以下人员组成
- 国务卿
- 财政大臣
- 枢密院的四名成员
- 董事会代表公司参与此控制安排,而控制委员会代表英国政府。
- 该法案的要求要求所有民事和军事官员在加入后两个月内,公开他们在英国或印度可能拥有的任何财产。
- 总督委员会减少到三名成员,其中一名可以是英国王室军队在印度的总司令。
- 总督也被授予否决权。
- 加尔各答被指定为英国控制的印度的首都,孟买和马德拉斯的主席团隶属于孟加拉主席团。
《皮特印度法案》的特点以下是 1784 年《皮特印度法案》的主要特点 - 该法案最重要的特点是英国议会对东印度公司的至高无上地位。为此,颁布了以下规定
- 区分公司的政治和商业权力。
- 赋予董事会公司的贸易权力。
- 成立了一个名为控制委员会的完全专职机构来管理政治事务。
- 它通过首次引入权力分立,为印度的双重政府奠定了基础。
- 控制委员会被赋予了对英属印度民事事务、收入问题和军事行动的完全权力。
- 印度总督仍然可以被议会任命的委员会推翻。但是,由于委员会成员人数从四人减少到三人,因此总督只需获得一名委员会成员的支持即可轻松主持其决策。
- 在任何法案中,东印度公司占领的领土首次被认为是英国领土。
《皮特印度法案》的缺点《皮特印度法案》的缺点是 - 不确定的界限:该法案在区分东印度公司的权力和英国政府的权力方面缺乏明确性,导致混乱和利益冲突。
- 双重忠诚:总督处于一个困难的境地,因为他必须同时为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王室服务,这经常导致竞争优先事项。
- 责任不明确:由于控制委员会和董事会没有明确的责任,总督被迫临时做出关键决定,依靠自己的判断。
- 行政困难:由于缺乏明确的指导方针和责任,英国在印度的财产管理面临行政困难和不确定性。
- 效率低下:缺乏明确的治理框架导致英国在印度的事务管理效率降低。
- 行政困难:由于缺乏明确的指导方针和责任,英国在印度的财产管理面临行政困难和不确定性。
- 效率低下:缺乏明确的治理框架导致英国在印度的事务管理效率降低。
结论1773 年《管制法案》的不足之处已由 1784 年的《皮特印度法案》解决,该法案也被称为 1784 年的《东印度公司法案》。但由于许多问题,该法案总体上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