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 年之前的起义

2025年2月21日 | 10分钟阅读

印度在 1947 年争取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其间充满了无数的斗争和起义。虽然 1857 年的印度起义,也被称为西帕伊兵变或第一次印度独立战争,在史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这并非印度独立前故事的唯一篇章。

在 1857 年的灾难性事件发生之前,印度次大陆就发生了一系列对国家自由斗争具有重大影响的民众起义。这些起义通常由被边缘化和被剥夺的群体领导,为了解殖民前和殖民时期印度社会政治格局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Uprisings Before 1857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显著扩张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 18 世纪和 19 世纪在印度令人难以置信的扩张历程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殖民史。虽然该公司最初于 17 世纪初踏足印度,但转折点出现在 1757 年普拉西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这场胜利为公司在东印度地区的稳步崛起打开了大门,导致了最终确立其对广阔印度领土统治权的重要发展。

  • 普拉西战役与权力之路
    1757 年的普拉西战役对东印度公司而言是一场变革。在罗伯特·克莱武的领导下,公司军队击败了孟加拉的纳瓦布——西拉杰·乌德·达乌拉。这次胜利使公司能够控制孟加拉省,该省包括今天的孟加拉、比哈尔和奥里萨。
    在这场关键胜利之后,莫卧儿皇帝沙·阿拉姆二世于 1764 年在布克萨尔战役中被击败。战役结束后,皇帝授予公司在上述省份征收税收的权利,这是朝着在印度建立其权威迈出的重要一步。
  • 影响遍及印度
    公司的野心并未止步于孟加拉。它迅速将其影响力扩展到其在孟买和马德拉斯的基地周围。英缅战争(1766-1799 年)和英马拉塔战争(1772-1818 年)在扩大公司对印度各地区的控制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冲突导致了对其他领土的吞并以及与当地统治者建立附属联盟。这些联盟催生了由印度教马拉塔王公和穆斯林纳瓦布统治的土邦。
    1806 年,由于新的统一规定引起了印度教和穆斯林士兵的不满,维洛尔兵变爆发,这加剧了当时的紧张局势。
  • 总督韦尔斯利与加速扩张时代
    19 世纪初,总督韦尔斯利开启了公司领土快速扩张的长达二十年的时期。这种扩张是通过附属联盟和直接军事吞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的。在 1849 年第二次英锡战争之后,旁遮普、西北边境省和克什米尔等地区被吞并。值得注意的是,根据 1846 年的《阿姆利则条约》,克什米尔随后被出售给查谟的杜格拉王朝,成为一个土邦。

尼泊尔与英属印度之间自 1801 年以来长期存在的边界争端,随着 1814-16 年的英尼战争达到顶峰,导致廓尔喀人落入英国势力范围。1854 年,贝拉尔被吞并,两年后,奥德邦被纳入公司统治。

到 19 世纪中叶,东印度公司实际上已成为印度大部分地区事实上的统治者。随着其扩张,伴随着外交协议和军事行动,次大陆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公司统治对该地区的历史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因为它为印度最终转变为英国殖民地做好了准备。这种持久的影响将对印度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

起义的社会基础

在深入研究这些起义的具体细节之前,了解它们背后的社会动态至关重要。这些起义的社会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人物和社区组成。其中包括被废黜的统治者及其后代、贫困的扎明达尔(地主)、波利加尔(南印度的土地军事领主)、被征服印度国家的退役随从和官员、被高额地租压榨的农民、破产的工匠和退伍士兵。这支形形色色的起义者队伍构成了起义的中坚力量,提供了群众支持和打击力量。

民众起义的特点

虽然这些民众起义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但它们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最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反映了对殖民政府的共同不满,以及恢复早期治理和社会关系形式的愿望。这些起义的领导者往往具有植根于半封建意识形态的传统世界观。他们的反抗源于地方原因,并具有地方性的影响,这使它们不同于统一的民族运动。

主要原因

这些起义背后的原因深深植根于殖民统治带来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英国东印度公司统治期间经济、行政和土地税制的快速变化对印度人民产生了不利影响。许多因殖民统治而失去土地和生计的扎明达尔和波利加尔对新统治者怀有个人不满。

新商人阶层和高利贷者的出现进一步伤害了传统地主的自尊。数百万工匠发现自己身无分文,因为殖民政策摧毁了印度手工业,再加上其传统赞助人的离开,情况更加恶化。传统权力机构的侵蚀,加上更大的经济压力,将社会各阶层推向了反抗。

Uprisings Before 1857

重要的民众起义

印度这些重要的民众起义并非孤立事件,它们在印度反抗殖民统治的宏大叙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代表了不同社区、地区和社会群体对英国殖民当局压迫性政策和行动的抵抗。每一次起义都有其独特的原因、领导者和结果,为印度争取独立的整体势头做出了贡献。让我们详细介绍其中一些值得注意的起义。

  • 桑尼亚西起义 (1763-1800):-
    桑尼亚西起义由潘迪特·巴瓦尼·查兰·帕塔克领导,是 18 世纪末发生在孟加拉的一场起义。其特点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参与其中,反映了对英国统治的广泛不满。桑尼亚西人,即苦行僧,在组织和领导这场起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米德纳普尔和达尔布姆起义 (1766-74):-
    在米德纳普尔,扎明达尔(地主)支持农民(佃农)与英国税收当局进行斗争。这场起义突显了当地人民对英国剥削性税收政策的农业不满。
  • 莫阿马里亚起义 (1769-99):-
    莫阿马里亚人,阿萨姆邦的低种姓农民,对阿霍姆王朝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这场起义表现了社会边缘群体的不满,他们反抗阿霍姆统治者的权威,以及,进而,反抗英国殖民存在。
  • 戈勒克布尔、巴斯蒂和巴赫拉伊奇的民众起义 (1781):-
    这些起义是由征收压迫性税收引发的,目的是为英国与马拉塔和迈索尔的战争提供资金。它们表明了殖民财政政策对农村社区的影响以及他们反抗不公正税收的意愿。
  • 维兹亚纳加拉姆国王起义 (1794):-
    在臣民的支持下,维兹亚纳加拉姆国王反抗英国的统治。这次起义凸显了当地统治者对英国干涉其内政的不满。
  • 奥瓦德民众起义 (1799):-
    瓦齐尔·阿里·汗的起义,被称为贝纳雷斯大屠杀,源于一名英国公民被暗杀,并升级为重大的军事对抗。它突显了导致奥瓦德反抗英国统治的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复杂网络。
  • 库奇或克奇起义 (1816-32):-
    库奇国王巴哈尔马尔二世的起义源于英国干涉内部纷争。这场起义象征着土邦抵抗英国控制其内部事务的企图。
  • 派卡起义 (1817):-
    派卡人,传统民兵部队,领导了奥里萨邦的派卡起义。他们成功地反抗了英国当局,挑战了殖民统治和压迫性政策。
  • 瓦哈比运动 (1830-61):-
    瓦哈比运动由赖·巴雷利人赛义德·艾哈迈德领导,旨在恢复其追随者所认为的真正伊斯兰社会。这场复兴运动旨在保护伊斯兰传统,抵制英国的文化和宗教影响。
  • 库卡运动 (1840):-
    在更广泛的印度民族运动兴起之前,库卡运动就提倡“斯瓦德西”(自力更生)和不合作原则。其特点是强大的地方认同感和对英国经济剥削的抵抗。

这些民众起义是印度争取独立历史进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展示了抵抗的多样性,从农业和社会宗教的不满,到对殖民税收和地方治理干涉的挑战。这些起义的遗产将继续激励印度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斗争的未来几代自由战士。

Uprisings Before 1857

起义的意义

这些起义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反抗殖民压迫这一更宏大叙事的一部分。虽然其中许多运动可能源于地方性原因,但它们逐渐演变成了对英国统治的抗议。它们展现了殖民政府的不受欢迎以及人民渴望恢复其理想化过去的决心。

局限性

这些起义虽然重要,但并非没有局限性。它们的范围通常是局部的,源于特定社区内的特定不满。起义者通常缺乏恢复旧秩序之外更广泛、长远的视野。然而,他们的努力仍然在揭示对殖民统治的不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857 年印度起义中的支持者与反对者

1857 年的印度起义,通常被称为西帕伊兵变或第一次印度独立战争,是殖民印度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这场复杂而多方面的起义,有各种群体参与,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动机和忠诚。本文将探讨这个动荡时期的支持者和反对者,揭示当时各种力量的作用。

起义的支持者

  • 西帕伊士兵与不满
    起义的最初火花来自西帕伊,即英属东印度公司军队中的印度士兵。这些西帕伊对英国统治深感不满,他们的不满包括低薪、种族歧视以及在步枪弹药筒中使用动物脂肪,这冒犯了印度教和穆斯林西帕伊的宗教感情。许多西帕伊因这些不满而哗变,他们的行动点燃了更广泛的起义。
  • 不满的平民
    不满情绪不仅限于军队。印度各地的平民也对英国统治感到不满。他们经常受到英国当局和东印度公司的剥削、过度征税和掠夺土地。
  • 地区因素
    某些地区,如奥瓦德(Oudh)和旁遮普邦的部分地区,积极支持起义。这些地区的当地统治者和被剥夺土地的业主支持起义,以重新获得他们失去的权威和土地。吞并奥瓦德及其人民随后遭受的虐待加剧了他们对英国的愤恨。
  • 宗教因素
    虽然起义并非明确的宗教冲突,但宗教因素确实发挥了作用。一些穆斯林和印度教西帕伊以及领导人认为起义是保护其宗教信仰和习俗的一种方式,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参与。

起义的反对者

  • 英国当局
    英国殖民当局是反对起义的先锋。他们试图通过部署忠诚的军队和在受影响地区实施戒严来镇压起义。
  • 锡克人和普什图人的支持
    旁遮普邦和西北边境省的锡克人和普什图人是英国的坚定支持者。他们害怕莫卧儿统治的恢复,因为他们认为这与过去的迫害有关,并积极帮助英国人重新占领德里并平息了起义。
  • 地区忠诚
    南印度许多地区,如尼扎姆统治的地区和迈索尔,在起义期间保持被动。这些地区有自己的统治者,并未直接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导致他们未能参与起义。
  • 宗教分歧
    尽管起义者中有一些穆斯林西帕伊,但穆斯林人口作为一个整体并未一致支持起义。许多穆斯林对此持模棱两可甚至支持英国的态度,他们认为在英国统治下,他们的宗教权利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1857 年的印度起义是一场复杂而多方面的事件,支持者和反对者来自各方,各自有着不同的动机。起义的多样性,包括地区、宗教和经济因素,导致了其最终的失败。虽然起义未能实现其直接目标,但它标志着印度独立斗争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并对次大陆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Uprisings Before 1857

结论

1857 年之前的印度民众起义,以及 1857 年的印度起义,共同代表了一个民族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争取自由的动荡历程。这些起义通常根植于地方性的不满和对殖民政策的抵抗,突显了印度不同地区和社区存在的各种不满。

虽然其中一些起义可能范围有限,缺乏统一、长远的愿景,但它们在揭示人民对殖民统治的不满以及他们恢复自主权的决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857 年的印度起义,以其复杂性和多方面性为特征,进一步揭示了参与者的各种动机和忠诚。从心怀不满的西帕伊和平民,到地区派别和宗教因素,这场起义体现了各种愿望和抵抗的融合。虽然起义未能实现其直接目标,但其重要性在于它作为印度独立斗争的关键时刻,为未来的运动铺平了道路,并塑造了次大陆的历史进程。

这些起义的遗产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强调了印度人民在争取自由的斗争中展现出的韧性和毅力。尽管争取独立的道路漫长而艰辛,但这些起义是印度人民坚定不移的精神和团结的有力证明,最终促成了印度于 1947 年摆脱殖民统治。它们仍然是一个争取自决的国家不屈不挠意志的证明,也是争取自由和主权持久斗争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