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模型与关系模型区别17 Mar 2025 | 4 分钟阅读 E-R模型和关系模型是DBMS中用于在物理、逻辑和视图级别构建数据库的两种数据模型。本文将全面概述E-R模型和关系模型。这些模型之间的区别是面试中最常见的问题。关键区别在于ER模型是特定于实体的,而关系模型是特定于表的。在进行比较之前,我们将先了解这些数据模型。 ![]() 什么是ER模型?ER模型代表实体-关系模型,由Peter Chen于1976年开发。该模型由一组实体(现实世界对象)及其关系组成。它描述了数据库的概念视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确保没有两个实体是相同的。 ER模型从数据角度描述了系统,由实体集、关系集和属性组成。在该模型中,所有实体都属于实体集,实体之间的所有关系都属于关系集,属性描述实体的属性。 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理解ER模型。假设我们有两个**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分别命名为**Student**(学生)和**Branch**(专业),它们将进一步构成一个实体集。现在,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它们之间建立关系,即**Student属于Branch**。这表明我们如何从ER模型获得关系集。请注意,ER模型的内容必须符合映射基数等约束。最后,这些实体的属性将是 对于Student:stud_id、stud_name、address、mobile、mail-id。 对于Branch:branch_id、branch_name、num_of_stud。 什么是关系模型?1970年,E.F. Codd开发了关系模型。他提出了这种模型以及一种以关系或表形式对数据进行建模的非过程化方法。在关系模型中,表通常被解释为关系。如果使用ER图对数据库进行建模,我们必须将其转换为关系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RDBMS语言(如SQL和MySQL)来实现。 在关系模型中,每个表包含行和列,其中可以有任意数量的行,但列的数量必须是确定的。表行称为元组,包含特定实体的完整信息。记录是一组元组,因此关系模型也称为基于记录的模型。表列称为属性,因为它们表征了表的属性。为了存储值,每个属性都必须有一个类型。 ER模型与关系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以下几点解释了ER模型和关系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
ER模型与关系模型比较表以下比较图快速解释了它们的主要区别
结论在本文中,我们对ER模型和关系模型进行了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我们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我们必须确保每个强实体都有自己的表。 下一主题数据库安全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