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知道 -2.2 位于 -2 和 -3 之间,而点 -3.4 位于 -3 和 -4 之间。
点 -2.2: 在点 -2.2,右侧的极点和零点的总和为 2,即 1 个极点和 1 个零点。 这意味着总和是偶数。 根据规则 3,总和应该是奇数。 因此,点 -2.2 不位于根轨迹上。 我们也可以说,-2 和 -3 之间的任何点都不会位于根轨迹上。
点 -3.4: 在点 -3.4,右侧的极点和零点的总和为 3,即 1 个极点和 2 个零点。 这意味着总和是奇数。 根据规则 3,总和应该是奇数。 因此,点 -3.4 位于根轨迹上。 我们也可以说,-3 和 -4 之间的任何点都将位于根轨迹上。
点之间的根轨迹区域如下所示

在这里,橙色线表示根轨迹所在的区域。
让我们考虑一个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
示例:G(s)H(s) = K(s + 1)(s + 4)/ s(s + 3)(s + 5)。 找出根轨迹存在于实轴的哪些部分。
解决方案: 我们知道分母表示极点,分子表示零点。 因此,根据给定的传递函数,0、-3 和 -5 是极点,-1 和 -4 是零点。 这意味着有 3 个极点和 2 个零点。
这些极点和零点在实轴上将显示为

根据规则 3,
- 0 和 -1 之间 的部分(例如,点 -0.4)仅包含一个极点,右侧没有零点。 这意味着总和是奇数(即 1)。 因此,它存在于根轨迹上。
- -1 和 -3 之间 的部分(例如,点 -2.1)在右侧仅包含一个极点和一个零点。 这意味着极点和零点的总和是偶数(即 2)。 因此,它不存在于根轨迹上。
- -3 和 -4 之间 的部分(例如,点 -3.5)在右侧包含两个极点和一个零点。 这意味着总和是奇数(即 3)。 因此,它存在于根轨迹上。
- -4 和 -3 之间 的部分(例如,点 -4.3)在右侧包含两个极点和两个零点。 这意味着极点和零点的总和是偶数(即 4)。 因此,它不存在于根轨迹上。
- 大于 -5 的部分(例如,点 -8.6)在右侧包含三个极点和两个零点。 这意味着总和是奇数(即 5)。 因此,它存在于根轨迹上。
因此,标有橙色的线描绘了根轨迹存在的部分。 如下所示

规则 4
我们已经讨论过 (P - Z) 提供了给定传递函数接近无穷大的分支的数量。 关于这些接近无穷大的分支的信息在规则 4 下定义,称为 渐近线。 这种渐近线的角度由下式给出
= (2q + 1)180 / P - Z
其中,
q = 0, 1, 2, 3, 4 ... (P - Z - 1)
这些总是关于实轴对称的。
规则 5
规则 4 描述了关于接近无穷大的分支的准则或信息,称为渐近线。 但是,角度不足以绘制根轨迹,而且这些分支在 s 平面中的位置也很重要,由规则 5 定义。
质心 是渐近线在实轴上的公共点处相交的点。 它可以计算为

注意:质心的值始终是实数,可以是正数或负数。 它可以是根轨迹的一部分,有时不是。
规则 6
最后一条规则是分离点。 它也是给定方程的多个根发生于根轨迹上的一个点。 它针对系统增益 K 的特定值进行计算。
或
它可以定义为根轨迹上的一个点,在该点处会发生给定 K 值的两个或多个根。
根轨迹分支始终以 180/n 的角度离开分离点。
其中,
N = 接近分离点的分支数。
角度的值可以是正数或负数。
让我们讨论一些关于分离点存在的预测
- 如果两个极点之间的部分位于根轨迹上,则在相邻的极点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分离点。
例如:
G(s)H(s) = K/s(s + 3)
上述传递函数在 0 和 -3 处有两个极点。 根据规则 3,0 和 -3 之间的部分上的点(例如,点 -2.2)在右侧有一个极点和零个零点。 这表明零点和极点的总和为 1,即奇数。 因此,0 和 -3 之间的部分存在于根轨迹上。
因此,它们之间必须至少存在一个分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