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A 冒泡排序17 Mar 2025 | 4 分钟阅读 冒泡排序,也称为交换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列表,一次比较两个项目,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则交换它们。对列表的遍历会重复进行,直到不需要交换为止,这意味着列表已排序。 这是所有排序算法中最简单的方法。 算法步骤 1 ➤ 初始化 步骤 2 ➤ 循环, 步骤 3 ➤ 比较,循环。 步骤 4 ➤ 完成,或减小大小。 冒泡排序的工作原理
对于每次迭代,冒泡排序将最多比较到最后一个未排序的元素。 一旦所有元素都按升序排序,算法将终止。 考虑以下我们将在冒泡排序算法的帮助下排序的未排序数组的示例。 最初, ![]() 第 1 轮
![]() 由于 a0 < a1,因此数组将保持不变。
![]() 现在 a1 > a2,因此我们将交换它们。 ![]()
![]() 由于 a2 < a3,因此数组将保持不变。
![]() 这里 a3 > a4,因此我们将再次交换它们。 ![]() 第 2 轮
![]() 由于 a0 < a1,因此数组将保持不变。
![]() 这里 a1 < a2,因此数组将保持不变。
![]() 在这种情况下,a2 > a3,因此它们将交换。 ![]() 第 3 轮
![]() 由于 a0 < a1,因此数组将保持不变。
![]() 现在 a1 > a2,因此它们将交换。 ![]() 第 4 轮
![]() 这里 a0 > a1,因此我们将交换它们。 ![]() 因此,数组已排序,因为不需要再进行交换。 冒泡排序的复杂度分析输入: 给定 n 个输入元素。 输出: 对列表进行排序所需的步骤数。 逻辑: 如果给定 n 个元素,则在第一轮中,它将进行 n-1 次比较;在第二轮中,它将进行 n-2 次比较;在第三轮中,它将进行 n-3 次比较,依此类推。因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总的比较次数; ![]() 因此,冒泡排序算法包含 O(n2) 的时间复杂度和 O(1) 的空间复杂度,因为它需要一些用于交换的 temp 变量的额外内存空间。 时间复杂度
冒泡排序的优点
冒泡排序的缺点
下一主题选择排序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