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 年印度合同法下的对价2025年6月26日 | 阅读 8 分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商业和公司世界取得了巨大的增长和发展。这导致了当事方之间合同关系的显著增加。在印度,管理合同成立的法律是1872年的《印度合同法》。它将合同定义为可以通过法律执行的协议。这已在1872年《印度合同法》第2(h)条中规定。为了形成一个有效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必须满足一些标准。这些是报价、接受、对价等。其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就是对价。简单来说,对价意味着回报的东西。  对于一份有效的合同,双方都必须存在对价。例如,假设X先生以50,000卢比的价格提出购买Y的房屋。在这种情况下,房屋将是X先生的对价,而钱将是Y先生的对价。 什么是对价?" quid pro quo"(物物交换)这句格言通常被认为是对价的来源。它的意思是“某物换某物”。基本上,在合同方面,它的意思是合同双方都必须提供一些对价;也就是说,他们必须互相提供一些东西。与英国法相比,1872年的《印度合同法》对“对价”一词的定义更加灵活。 根据1872年《印度合同法》第2(d)条,“当承诺人希望,受诺人或任何其他人已经做了或避免做,或者正在做或正在避免做,或者承诺去做或不去做某事时,这种行为或不作为或承诺就被称为对承诺的对价”。在该定义中,承诺人是履行承诺的一方,而受诺人是收到承诺的一方。 许多法律学者和法学家也试图定义“对价”一词。其中一些连同它们的定义列在下面 - 根据布莱克斯通的说法,“对价是缔约方给予另一方的报酬”。
- 根据波洛克,“对价是换取对方承诺的代价,因此,有价的承诺是可执行的。”
- 根据帕特森,“对价意味着在法律上具有某些价值的东西。它可能是对原告的某些利益,也可能是对被告的某些损失。”
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Currie V. Misa (1875)案中,制定了合同的现代定义。争议的问题是,支付到期债务的承诺是否应被视为新合同的有效对价。法庭认为,在此情况下,债权人已经在到期日依法有权收到债务的偿还;因此,对于一份新合同,偿还此债务不能被视为新合同的对价。在该案中,法庭认为,合同双方的对价都必须具有某些价值。 对价的必要要素对于一份有效的合同,对价本身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但为了使对价成为有效的对价,必须满足某些要素。这些要素如下 - 对价必须根据承诺人的意愿而产生。
如果我们审视1872年《印度合同法》中规定的对价定义,我们会发现它以“当承诺人希望……”开头。这意味着对价必须是承诺人所期望的东西。这可能是受诺人履行任何行为或不作为。换句话说,可以说,如果受诺人根据承诺人的意愿做了某事或不作为,那么它就不能被视为有效合同成立的对价。 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这一点。假设一个人在另一个人没有要求他这样做的情况下,帮助他搬运行李。那么,在帮助了那个人之后,提供帮助的人就不能要求报酬。这是因为帮助那个人搬运行李的行为是提供帮助的人自愿的行为,因此,它将不是他们之间有效合同成立的对价。因此,行为的履行或不作为必须是且仅是根据承诺人的意愿进行的,而不是自愿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 对价可以从受诺人转移到任何其他人或第三方。
这意味着,如果不是受诺人,对价也可以通过第三方来构成。不一定非得由受诺人提供对价。 例如,假设A向B借了一笔款项,在偿还了B一部分债务后,A告诉B,剩余的债务将由他哥哥C偿还。在这种情况下,对价已经从A转移到了C。这也表明,对价的“合同当事人”原则在印度不适用,因为对价可以由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提供。 - 对价不得非法。
为了使对价有效,它也必须是合法的。如果一份合同的对价是可能对任何人或财产造成伤害的东西,或者是不道德的,那么这些对价将不被认为是有效的,并且在这种对价上不会形成任何合同。如果协议中的对价是非法的,那么它将使合同无效。 例如,假设A承诺如果B杀死C,就支付B 10,000卢比。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B杀了C并向A索要钱,B就不能起诉A违约。这是因为杀害C的对价不是合法的对价,因此,A和B之间的合同将无效,B将一无所有。 - 对价不得在物理上不可能。
如果合同中的对价是某种在物理上不可能实现的,那么这种对价将是无效的。对价始终应该是某种在物理上可以实现的,这意味着它必须是可履行的。 例如,假设A向B承诺,如果B能在1分钟内跑完100公里,他将支付B 10,000卢比。可以看出,这在物理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它将不是A和B之间合同成立的有效对价。 - 对价可能不充分。
对于一份有效的合同,对价是重要的。对价是否充分无关紧要。如果对价看起来不充分,那也不能构成使合同无效的原因。即使是法院也不会检查合同的充分性或不充分性。然而,当法院对对价的自由同意存在疑问时,如果对价不足,它只会审查对该对价的同意是否自由。如果法院发现一方当事人对所提供的对价是自由同意的,那么法院将认定合同有效,而不考虑对价是否充分。 1872年《印度合同法》中关于同一问题的规定是第25条的解释2。它规定: “承诺人的同意是自由给出的协议,不因对价不充分而无效,但法院在确定承诺人同意是否自由给出时,可以考虑对价的不充分性”。
无对价的协议无效:例外一般规则是,如果任何合同没有对价,那么它将不是一个有效的合同。然而,这有一些例外,这些例外规定在1872年《印度合同法》第25条中。它规定,如果合同没有对价,如果合同没有书面形式并注册,或者如果它不是对另一方过去可能为承诺人所做的行为的补偿承诺,或者如果它不是对某个因时效而失效的债务的偿还承诺,那么 such contract will be a void contract. 然而,它也列出了一些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即使合同没有对价,也不会被视为无效。这些例外如下 - 第25(1)条:它涉及因近亲之间的自然之爱和感情而成立的合同。
- 第25(2)条:假设承诺人承诺为受诺人做某事,因为受诺人过去为承诺人做过某事。如果承诺人承诺为此类行为提供补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不需要对价,而受诺人的最后一个行为将作为这里的对价。
- 第25(3)条:如果任何债务已到期但现在也因时效而失效,并且承诺人承诺偿还该债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对价。
其他不需要对价的一般规则的例外情况包括 - 1882年《财产转让法》第122条下的赠与
- 1882年《财产转让法》第130条下的可诉权益的转让
- 1872年《印度合同法》第185条下的代理
- 无偿保管
印度合同法下的合法对价我们已经看到了对价的合法性对于被视为有效对价以及形成有效合同的重要性。了解1872年《印度合同法》中是否有与合法或非法对价相关的规定是很重要的。 该法案第23条是关于合法和非法对价的规定。它规定,合同的对价将是合法的,除非它属于以下情况 - 如果对价被法律禁止,那么该对价将不是有效的。这意味着,如果提供的对价是法律禁止人们做或不做的,那么它将是非法的对价。
- 如果对价是这样的,如果允许履行,那么任何法律或法规的规定都将被推翻,那么它也将是非法的对价。
- 如果对价是欺诈性质的,那么它将是非法的,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将是无效的。
- 如果存在某种行为,如果允许,那么它将对任何人或其财产造成损害,那么它也将是非法的对价。
- 如果存在某种行为,该行为违反了公共政策,或者被法院视为不道德,那么它将不是合法的对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