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 1872 下的协议与合同之间的差异

2025 年 6 月 26 日 | 阅读 11 分钟

普通大众常常误将协议(Agreement)和合同(Contract)视为同一事物;然而,从法律角度来看,它们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互换使用“协议”和“合同”,但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印度的合同法,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非常重要。

Difference Between Agreement and Contract under ICA, 1872

什么是合同?

合同是至少两个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产生做或不做某项特定行为的义务的协议。在印度签订的合同受 1872 年《印度合同法》管辖,该法案由立法机关制定。要使合同有效且合法,必须符合法案中提到的各种规定。

例如,1872 年《印度合同法》第 10 条规定了使合同有效合法的若干要素。这些要素如下:

  • 要约与承诺:任何合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要约及其承诺。值得注意的是,要约和承诺仅仅是形成有效合同的第一步。在初步阶段之前,合同尚未形成。发出要约的人称为要约人承诺人,接受要约/承诺的人称为承诺人受诺人。没有这两者,合同就无法形成。
  • 对价与标的:有效合同的另一个重要要求是对价。双方都必须存在对价。当一方应另一方之愿而同意做或不做什么时,就构成对价。对价已在 1872 年《印度合同法》第 2(d) 条中进行了定义。应注意,对价必须合法;否则,合同将无效。
  • 缔约能力:缔约双方必须有能力订立合同。例如,他们必须是成年人且心智健全。
  • 自由同意:合法合同必须具备的另一个要素是,缔约双方必须是出于自愿/同意而缔约。如果未经自由同意,合同将可撤销。

合同解释

正如我们所讨论的,印度的合同受 1872 年《印度合同法》管辖。该法案还涵盖了合同的定义,在第 2(h) 条中。它将合同定义为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的协议。简单来说,这意味着当双方同意做某件不被法律禁止的事情,并且如果发生任何争议,该协议可以提交法院,这被称为合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签订合同。

该法案本身在 1872 年《印度合同法》第 18 条中对此进行了说明。该条规定,未成年人、精神不健全者或被法律剥夺资格者不能订立合同。

此外,合同的对价和标的必须合法。1872 年《印度合同法》第 23 条规定,合同的对价不合法或被法律禁止的合同为非法合同。

例如,假设 A 与 B 签订合同,以 10000 卢比杀害 C。在这种情况下,如果 B 杀害了 C,而 A 拒绝支付,那么 B 不能因违约起诉 A,因为合同的对价,即杀害 C,是不合法的。因此,A 和 B 之间不存在合法合同。

什么是协议?

正如我们之前所讨论的,合同是可以在法院强制执行的协议。由此可以看出,每个合同都是协议,但并非每个协议都是合同。协议要成为合同,必须依法可执行。

这里的问题是,如果合同和协议不是同一回事,那么协议是什么?答案在于 1872 年《印度合同法》的定义部分。该法案第 2(e) 条将协议定义为当事人之间存在承诺的交换,最终构成彼此的对价。现在,为了更详细地理解“协议”一词,了解“承诺”的含义很重要。合同的形成涉及要约和承诺。因此,当要约人发出要约,而受要约人接受时,它就成为一项承诺。简单来说,承诺在对方接受要约/提议时产生。这已在 1872 年《印度合同法》第 2(b) 条中进行了定义。

从上述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要约人提出提议,受要约人接受时,就认为他们之间达成了协议。然而,不被宪法认可的协议被视为无效,在法律上没有任何价值,就像非法合同一样。这可以从 1872 年《印度合同法》第 2(g) 条中推断出来。该法案还提到了一些协议将无效的条件。这些条件如下:

  • 限制婚姻的协议:该法案第 26 条讨论了对婚姻施加某些限制的协议。它规定,任何禁止婚姻的条件都是无效协议。简单来说,如果某人施加任何影响其婚姻意愿或选择的限制,此类限制或协议将无效。但是,如果婚姻的任何一方是未成年人,本条不适用。
    在 Venkatakrishnaiah v. Lakshminarayana (1908) 一案中可以看出。在本案中,父亲打算在未征得女儿同意的情况下将女儿嫁给另一个人,因此此类协议被视为限制婚姻,因此,举行的婚姻在法律上无效,因此是无效的。
  • 限制贸易的协议:根据《印度合同法》第 27 条,任何限制任何人从事合法职业、业务或贸易的协议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简单来说,任何人都不能同意他人不从事任何合法的职业、贸易或业务,如果他们达成此类协议,该协议将自始无效。
  • 限制法律诉讼的协议:第 28 条讨论了阻止任何人在合同违约时强制执行其权利的协议。如果存在任何此类协议,那么该协议将无效,因为它阻止了另一方在合同违约时强制执行其诉诸法院的权利。
  • 打赌协议:在印度,根据 1872 年《印度合同法》第 30 条规定的一些条件,打赌协议也被视为无效。这意味着如果某人在打赌中赢得了某物,如果对方拒绝支付奖励,他将无法在法院强制执行该协议。

有效协议应遵循的法律规定

协议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如谅解备忘录 (MoU)、合伙协议或任何保密协议等。但要使其成为有效协议,必须遵循印度法律的某些规定。法律规定如下:

  • 盖章:要使协议在法院有效且可执行,必须根据 1899 年《印度印花税法》进行盖章。如果任何协议未盖章且发生违约,则各方将无法在法院强制执行其在该违约方面的权利。
  • 注册:协议可执行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协议各方必须根据 1908 年《印度注册法》进行注册。该法案规定了需要根据该法案强制注册以获得可执行性的协议清单。此类协议的一些例子是销售契约、赠与契约、销售协议等。这是根据 1908 年《印度注册法》第 17 条规定的。

为什么所有合同都是协议,但并非所有协议都是合同?

正如我们所讨论的,可以看出合同和协议之间存在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含义仍然不同。两者都需要要约和承诺,但对价对于有效合同的形成是强制性的,而对于协议则不是。在协议中,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同时,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它们并非相同。

双方之间形成的合同总是正式的,但这与协议不同。例如,当双方就业务签订合同时,合同必须是书面形式,并且必须有合法的对价才能使合同在法院可执行并保护合同各方的权利。应仔细检查合同的条款和条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例如,假设朋友 A 请求 B 某天借用他的笔记本电脑。B 同意并借出了笔记本电脑。在这种情况下,这被称为他们之间的协议。不存在对价,因此还不是合同。但在同样的情况下,如果 B 向 A 索要一些钱来使用他的笔记本电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金钱将是对价,并且他们之间将形成合同,它将从非正式协议转变为正式协议,然后转变为有效合同。

从以上讨论可以得出结论,要构成合同,必须有要约、承诺、对价、相互同意,最重要的是,双方之间存在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以及协议的可执行性。但在协议的情况下,不存在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对价也可能不存在。因此,可以说,那些可以在法院强制执行的协议就是有效合同。陈述“所有合同都是协议,但并非所有协议都是合同”表明,如果将协议视为一个集合,那么合同就是它的子集。

协议比合同更好吗?

在不同情况下,协议和合同都具有不同的价值。假设,在上面提到的商业例子中,一方只向另一方做出了一系列承诺,而没有写在纸上,也没有任何对价。另一方会同意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就商业交易而言,这对于各方来说都非常重要,在这些情况下,各方的可执行性和权利保护变得非常重要。因此,在这些情况下需要的是一份包含协议所有承诺和对价的书面文件。此外,应注意,根据 1872 年《印度合同法》,口头合同也是有效的。但是,这些口头合同也必须具备有效合同所需的所有要素。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合同是不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仅协议就足够了,并且不需要对价。这是因为起草合同并将其转换为硬拷贝有时会很繁琐且耗时。但是,如果想要其在合同方面的权利得到保护,那么书面合同比协议更好。

协议即合同的示例

如前所述,具备合同所有要素的协议即为合同,以下是一些此类协议的例子:

合同协议

这个名字可能会让人对这种协议的性质感到困惑,因为它包含了“合同”一词。但它只是指可以在法院强制执行的协议。此类协议的例子包括商业合同、雇佣合同、销售合同等。

保密协议

这些是为保护公司或企业的商业秘密而签订的协议。此类协议通常在雇主和雇员之间签订,阻止雇员在公司工作期间向任何竞争对手泄露商业秘密。这些只是协议,但如果存在任何违规行为,可以在法院强制执行,因此被视为合同。

录用通知书

雇主给雇员的录用通知书也是双方之间的一种协议,但其中包含了公司为换取员工的服务而支付的薪水。这使其成为合同。

主服务协议

主服务协议也被视为合同,因为它包含了有效合同的所有基本要素,如要约、承诺、对价等。这些合同也可以在法院强制执行。它也称为框架协议。

协议与合同之间的主要区别

差异点协议合同
含义当一方提出的要约被另一方无条件接受时,就形成了协议。任何依法可执行的协议称为合同。
注意事项协议可能包含对价,也可能不包含对价。没有对价的有效合同是不存在的。
提及1872 年《印度合同法》第 2(e) 条定义了协议一词。根据 1872 年《印度合同法》,合同在第 2(h) 条中定义。
首选形式协议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都被视为有效合同,但更倾向于书面合同,因为它们更安全,并且可以作为文件的证据。
合法性协议可能带有法律义务,但并非强制。每份合同都带有法律义务。

结论

合同和协议都同样重要。然而,在商业领域,合同比协议更受重视,因为它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合同和协议之间存在区别,尽管它们看起来相似。只有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协议本身才会变成合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签订了许多不打算建立任何法律关系的协议,因此,如果发生任何违约,对方无法将此类协议诉诸法院并寻求赔偿。但是,如果我们签订合同,那么在发生违约的情况下,就可以依法强制执行。

在签订任何合同或协议时,都应考虑两者之间的区别。这对于避免将来不必要的法律责任和麻烦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