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订立

27 2025年6月 | 阅读12分钟

在法律领域,无论是律师还是交易相关人员,都需要了解合同是如何形成的。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而合同的成立是这些协议的基石。 通过了解合同成立的关键要素,如要约与承诺、对价以及意图,您可以更好地管理法律协议的复杂性。本文提供了合同成立的真实案例,并解释了要约和承诺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性。此外,它还概述了合同成立的各个阶段,强调了它们的重要性以及合同成立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并强调了它们在日常交易中的重要性。

Formation of Contract

理解合同的成立

合同的成立是任何法律协议中的一个关键方面。它使各方能够依法强制执行其权利和义务。

合同成立的要素

在合同成立时,必须考虑某些关键要素,以确定其有效性和可执行性。本节通常涵盖了基本组成部分:要约与承诺、对价以及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

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其中包含建立可执行义务的所有必要要素。

要约与承诺:合同成立的基础

要约与承诺是合同成立中的首要要素。要约是一方当事人(要约人)向另一方当事人(受要约人)提出的、概述潜在协议条款的建议。承诺是指受要约人明确传达其同意这些条款。

要约要具有法律约束力,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要约必须传达给受要约人。
  2. 要约必须具有清晰明确的条款。
  3. 要约必须表明建立法律关系的明确意图。

同样,承诺也必须满足特定标准

  1. 承诺必须传达给要约人。
  2. 承诺必须是无条件的和明确的。
  3. 承诺必须与要约的条款相符。

例如,如果爱丽丝提出以10,000英镑的价格出售她的汽车给鲍勃,而鲍勃同意按这些条款购买,则存在有效的要约和承诺,从而形成合同。

对价和意图

除了要约和承诺之外,对价以及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是成立有效合同的关键要素。

对价:交换的价值

对价是指一方当事人为了换取另一方当事人的承诺、货物或服务而给予另一方当事人的有价值的东西。要使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必须提供对价。对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

  • 金钱 (Money)
  • 商品
  • 服务
  • 承诺做或不做某事

对价是合同法的基本方面,它确保每一方都能获得回报。没有对价,就没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约束性承诺

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是指当事人之间愿意受到合同约束并希望其协议可由法律强制执行的意图。在商业协议中,通常会假定这种意图。相反,在社交或家庭安排中,通常假定当事人无意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关系。为了克服社交或家庭背景下缺乏意图的推定,当事人必须明确证明其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这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沟通、正式协议或进行商业交易来完成。

合同成立的要素——要约与承诺、对价以及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都必须存在,合同才能具有法律约束力。通过理解这些要素,您将能更好地应对合同法的复杂性,并确保您的协议可被强制执行。

合同成立的例子

研究真实案例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合同成立的阶段以及法律原则的应用。在本节中,我们将探讨与货物买卖协议和“服务提供”协议相关的例子。

货物买卖协议

设想爱丽丝想以10,000英镑的价格将她的汽车卖给鲍勃。这个过程涉及几个关键阶段

  1. 要约: 爱丽丝提出以10,000英镑的价格将她的汽车卖给鲍勃。
  2. 承诺: 鲍勃同意以该价格购买汽车。
  3. 对价: 鲍勃支付了钱,爱丽丝提供了汽车。
  4. 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 双方都理解并有意使此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在此示例中,合同成立的所有要素均已存在:要约、承诺、对价以及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服务提供协议

考虑一种情况,房屋所有者约翰聘请画家简为他的房子刷漆,报酬为2,000英镑。阶段如下

  1. 要约: 约翰出价2,000英镑请简为他的房子刷漆。
  2. 承诺: 简同意以该金额为他刷漆。
  3. 对价: 约翰支付了报酬,简提供了刷漆服务。
  4. 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 双方都打算使该协议具有法律强制力。

此示例也说明了合同成立的必要要素,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刷漆服务合同。

要约与承诺在合同成立中的作用

合同的创建始于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要约,并在另一方当事人无异议或修改地接受要约时完成。要约和承诺都必须存在才能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理解要约的类型以及承诺如何完成合同的成立对于理解这一过程至关重要。

合同成立中的要约类型

要约可以根据各种因素进行分类,例如具体性、沟通方式以及条款的灵活性。合同成立中最常见的要约类型包括

  1. 单方要约: 一方当事人提出要约,期望受要约人采取特定行动以换取承诺。例如,为寻找丢失物品提供奖励。
  2. 双方要约: 这些要约涉及双方的承诺,每一方都承诺做或不做某事。例如,买方同意从卖方购买商品以换取及时付款。
  3. 明示要约: 这些要约通过口头语言或书面文件明确传达,例如书面合同或口头协议。
  4. 默示要约: 这些要约通过当事人的行为或情况提出,而无需明确沟通。
  5. 固定要约: 这些要约在特定期限内不得撤销,为受要约人提供了决定是否接受或拒绝该提议的时间。

理解不同类型的要约有助于各方正确传达其意图并达成更有效的协议。

承诺完成合同的成立

在提出要约后,当受要约人接受要约时,合同的成立即告完成。承诺表示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条款,而没有任何修改。承诺过程包括几个关键方面

  1. 承诺的传达: 承诺必须通过言语、书面或表明同意的行为明确传达给要约人。
  2. 时间和撤销: 承诺必须在要约中规定的时限内做出,或者,如果未规定时限,则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内做出。要约人可以在受要约人传达承诺之前随时撤销要约。
  3. 镜像原则: 受要约人的承诺必须完全符合要约的条款,不得进行任何修改。这被称为“镜像”原则。
  4. 沉默视为承诺: 通常,受要约人的沉默不表示承诺。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双方之间存在先前的交易或既定的关系,沉默可能会被解释为承诺。

合同成立分步指南

合同的成立涉及几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为建立当事人之间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做出了贡献。理解这些步骤有助于应对合同成立的复杂性并达成有效的协议。

  1. 合同前谈判: 当事人进行讨论,以确定潜在协议的主要条款和条件。此阶段涉及探索各方的利益和期望。
  2. 要约: 一方当事人(要约人)向另一方当事人(受要约人)提出具体条款,表达其订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的意图。要约必须清晰、明确并传达给受要约人。
  3. 承诺: 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条款,不作任何修改。承诺必须清晰地传达给要约人,并且必须与要约的条款完全一致(“镜像”原则)。这就形成了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4. 对价: 双方在协议中交换有价值的东西。对价可以采取金钱、货物、服务或做或不做的承诺的形式。这种相互交换对于合同的可执行性至关重要。
  5. 合同的相对性: 该法律原则规定,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强制执行或承担由此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第三方通常在合同下没有权利或义务。
  6. 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 双方都必须表达其愿意受到其协议的法律约束。这种意图通常在商业协议中被推定,但在社交或家庭安排中可能需要明确说明。
  7. 书面、签名及其他形式要求: 根据合同的性质和适用法律,合同可能需要特定的要求,例如书面、由当事人签名或附带其他形式(如见证)。例如,房地产买卖合同通常需要书面文件和签名。
  8. 合同的确定性和完整性: 合同必须包含清晰明确的条款。所有基本要素都必须由当事人达成一致,合同才能具有法律约束力。含糊不清或不完整的条款可能导致合同无法执行。

合同成立各阶段的重要性

合同成立的每个阶段对于确保当事人之间达成有效且可执行的协议都至关重要。以下是每个阶段的重要性

  1. 合同前谈判: 此阶段使当事人能够澄清他们的期望,协商条款并建立信任。通过确保双方都清楚地了解所达成的协议,这对于减轻潜在的纠纷和误解至关重要。有效的谈判为建立牢固且双方满意的协议奠定了基础。
  2. 要约与承诺: 清晰地沟通和同意合同条款对其可执行性至关重要。此阶段可确保每一方都了解其义务和权利。要约规定了协议条款,承诺确认双方都同意,从而创建了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3. 对价: 有价值的东西的交换(对价)确保了每一方都对合同有既得利益,使其具有法律约束力且公平。对价是合同的基本要素,表明每一方都在提供有价值的东西以换取他们收到的好处。
  4. 合同相对性与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 确保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强制执行其权利和责任,可以防止第三方干预。双方愿意受到法律约束的共同意图增强了双方履行协议的承诺。这种意图在区分可执行合同与随意或社交协议方面尤为重要。
  5. 形式、确定性和完整性: 遵守法律要求并确保合同的所有基本要素都已解决,可以降低含糊不清和纠纷的可能性。清晰完整的条款通过不留误解的空间来增强合同的可执行性。对于某些类型的合同,可能需要书面文件和签名等形式要求,以提供额外的法律保护和清晰度。

挑战合同成立的阶段:重新谈判和纠纷

尽管合同是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但当事人有时在履行其义务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或者可能寻求重新谈判条款。在以下情况下,可能需要挑战合同成立的阶段

重新谈判

  • 情况: 不可预见的情况、变化或错误的假设可能需要重新谈判或修改合同的条款。
  • 过程: 重新谈判涉及重新审视要约和承诺阶段,当事人在此阶段共同同意修改现有条款。新的协议也必须包含对价,并表明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
  • 示例: 如果由于自然灾害扰乱了供应链,供应商和买方同意更改交货时间表,他们将需要重新谈判合同条款以反映新的现实。

终止

  • 情况: 如果一方能够证明存在违约、根本性情况变化(如合同落空)或另一方无法履行其义务,则该方可以寻求终止合同。
  • 过程: 终止可能涉及通知另一方并说明终止理由。必须确立法律依据,如合同违约或履行不可能。
  • 示例: 如果一方未按合同条款交货,另一方可能因违约而有权终止合同。

纠纷

  • 情况: 由于对合同条款的解释或履行产生分歧,可能导致纠纷。
  • 过程: 解决纠纷可能需要挑战合同的有效性或可执行性,并可能需要各种解决办法,如谈判、调解、仲裁或诉讼。
  • 示例: 如果双方就合同中规定的质量标准产生分歧,他们可能需要通过调解来解决争端,或者,如有必要,通过法院诉讼来解决。

合同成立的法律后果

当事人成立合同时,他们就进入了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该协议确立了他们的权利、义务和潜在的责任。理解合同成立的法律后果对于确保双方都遵守合同条款并了解如果不遵守合同的后果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法律后果

Formation of Contract

性能

  • 含义: 每一方在法律上有义务履行协议中规定的职责。这意味着履行合同条款,例如交付货物、提供服务或付款。
  • 后果: 未能按约定履行可能导致法律后果,包括被起诉合同违约。

可执行性

  • 含义: 满足所有必要要素——要约、承诺、对价、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以及确定性——的合同可以在法律上强制执行。
  • 后果: 如果一方未能履行其义务,另一方有权寻求法律补救措施,例如损害赔偿或强制履行,以强制执行合同。

合同违约

  • 含义: 如果一方未能履行其合同义务或违反合同条款,则可能要对合同违约负责。
  • 后果: 非违约方可寻求法律补救措施,包括
    • 损害赔偿: 因违约造成的损失的经济赔偿。
    • 强制履行: 法院命令违约方履行其合同义务。
    • 终止: 终止合同并寻求退款或赔偿的权利。

合同相对性

  • 含义: 合同相对性的法律原则规定,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享有合同下的权利和义务。第三方通常被排除在强制执行合同或受合同约束之外。
  • 后果: 该原则存在例外,例如第三方受益合同,法律允许某些第三方强制执行合同权利。

修改和终止

  • 含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需要修改或终止合同的情况。修改涉及对合同条款的更改,而终止则完全终止合同。
  • 后果: 修改必须由双方同意,并且可能需要新的对价。终止可以通过双方同意、违约或合同落空等其他法律依据发生。

合同成立在日常交易中的意义

合同成立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个人和企业都会常规性地进入各种协议,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理解合同成立在日常互动中的意义和重要性对于保护法律利益并确保协议正确执行至关重要。以下是合同成立在日常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领域

消费者交易

  • 意义: 当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合同成立为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供应商的权利和义务提供了法律基础。这包括保修、退货政策和质量保证。
  • 示例: 当您购买智能手机时,您与卖家之间的合同确保产品符合某些标准,并概述了手机有缺陷或不符合约定条款时的您的权利。

雇佣合同

  • 意义: 雇佣合同的成立对于明确雇佣关系的条款至关重要。它规定了员工的薪资、工作时间、福利和其他条件,以及雇主的政策和期望。
  • 示例: 雇佣合同确保雇主和雇员都清楚工作职责、薪酬、休假权利以及终止合同的理由,从而降低发生纠纷的风险。

租赁协议

  • 意义: 租赁协议的成立规定了租赁财产的条款,包括租金金额、租赁期限、维修责任以及续租或终止的条件。
  • 示例: 住宅租赁协议通过规定租金金额、到期日期、物业维护责任以及处理纠纷或提前终止的流程来保护房东和租户。

商业交易

  • 意义: 在商业领域,合同的成立对于在各种交易(如合伙、供应协议和服务合同)中建立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和绩效期望至关重要。
  • 示例: 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合同规定了供应条款,包括货物的数量和质量、交货时间表和付款条件。这种清晰度有助于避免误解,并确保业务顺利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