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论文

2025年03月17日 | 阅读 9 分钟

孔雀是印度的国鸟。它于1963年1月26日被选为该国国鸟。孔雀是所有鸟类中最大的飞禽,也是体重最重的鸟类。它的嘴很小,但身体庞大,脖子像罐子一样狭窄而长。孔雀遍布印度,是引人注目的景象。孔雀也在印度文化和生活方式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美丽令人印象深刻。孔雀主要生活在森林和原野,经常在靠近水源的地方被发现,在印度的农业社区中更为常见。孔雀曾利用其中空的羽毛,浸入墨水中用于书写。它的羽毛像丝绒织物一样光滑。

Essay on Peacock

孔雀在印度教中很重要,因为克里希那神在额头上戴着孔雀羽毛,孔雀也是湿婆神之子卡尔蒂克的坐骑。它是一种群居鸟类,经常栖息在高大树木的树枝上,如菩提树、榕树和印楝。它的皮肤色彩鲜艳,呈蓝色。孔雀也因其脖子上的蓝色色调而被称为“Neelkanth”,它们的眼睛很小,呈黑色。孔雀是雄鸟,而孔雀则指雌鸟。雌孔雀并不特别漂亮,也缺乏大而华丽的羽毛。

孔雀有近200根羽毛,呈月牙形。它聪明、谨慎、安静,而且很华丽。它喜欢独处,并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印度进入雨季时,孔雀会发出叫声,展开羽毛,开始缓慢地跳舞,这既令人赏心悦目,也吸引雌孔雀。

文化意义

孔雀王朝的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孔雀据说是出生在孤儿院,并由一个养孔雀的家庭抚养长大。根据佛教传说,孔雀王朝的君主的前辈来到一个孔雀众多的地方。根据另一则佛教故事,这些前辈建造了一座名为莫里亚-纳加尔的城市,因为其石头的颜色像孔雀的脖子一样。

直到阿育王将其改为狮子(如阿育王狮子柱头和他的法令所示)之前,孔雀一直是其官方象征。

缅甸和僧伽罗生肖都包含孔雀。根据僧伽罗人的说法,孔雀是斯里兰卡生肖中的第三种动物。

栖息地

Essay on Peacock

印度孔雀在印度次大陆繁殖,在斯里兰卡的干旱草原地区也有分布。它栖息在潮湿和干燥的落叶林中,但也能适应在耕地和各种栖息地附近生活,并且经常能在降雨多的地方发现。它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陆1800米以下的高度,在极少数情况下,也分布在2000米以上。

孔雀是杂交品种,它们的筑巢季节不规律,但似乎取决于天气。几只雄孔雀可能会聚集在一个求偶场地,这些雄孔雀通常彼此有联系。

在交配时,雄孔雀会将上层覆羽展开成扇形。翅膀保持半开状态并向下垂,长羽毛颤动,发出沙沙声。

食性

孔雀以谷物、昆虫、浆果、小型动物和蛇为食。它们会捕食小型蛇,并避开大型蛇。在印度吉尔森林,它们饮食中的很大一部分主要由掉落的枣子浆果组成。它们非常喜欢农村地区的农作物和家庭植物。

孔雀的地位

印度孔雀广泛分布于南亚各地,在许多地区受到文化和法律的双重保护。保守估计,它们的数量超过10万只。

为获取肉和羽毛而猎杀孔雀,以及因农药处理过的种子而意外中毒,都是野生鸟类的已知威胁。

在印度某些地区,孔雀可能对农业造成问题,因为它们会破坏庄稼。然而,它们在吞食蚱蜢等大量害虫方面发挥了有益的作用,这似乎抵消了它们对农作物造成的负面影响。

孔雀在我们的文化中

孔雀在许多社会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已被用于多种标志性代表,包括在1963年被命名为印度的国鸟。

Mayura 是一个梵语词,最初源自词根 mi,意为“杀蛇者”。

孔雀宝座

孔雀宝座是莫卧儿帝国君主在印度使用的华丽的珠宝御座。沙贾汗在莫卧儿王朝的黄金时期统治,几乎覆盖了整个印度次大陆。他从新建都城沙贾汉纳巴德统治。皇帝是众人的焦点,在此举行朝见和听取奏请。

大量真金、宝石和珍珠被用于打造这件无与伦比的莫卧儿工艺杰作。这座新宝座与贾汗吉尔的旧宝座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是一块巨大的雕刻黑玄武岩的长方形石块,于17世纪早期制成,由沙贾汗的父亲使用。

1635年3月22日,沙贾汗登基七周年的庆典上,孔雀宝座在盛大的仪式上亮相。

外形特征

Essay on Peacock

孔雀是该物种的雄性。它们外形华丽。因此,这种鸟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从头部到尾部,长度可达195 - 225 厘米。

平均体重约 5 公斤。孔雀额头、喉咙或胸部耀眼的蓝色是最显著的特征。孔雀的眼睛周围也有白点。

鸟背部约有200多根展示羽毛。这些羽毛通常位于极长的上尾部。尾羽没有棘刺来固定羽毛。因此,羽毛之间的连接是不牢固的。在阴影下,孔雀背部的羽毛呈灰褐色。另一个关键点是,背部的羽毛小而窄。

关于孔雀的事实

  • “孔雀”(peacock)一词仅指该物种的雄性,而雌性被称为“孔雀”(peahen)。
  • 作为杂食性鸟类,孔雀以各种营养食物为食,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
  • 孔雀是唯一拥有装饰性羽毛的雄性孔雀。
  • 孔雀的尾巴占据了其全身长度的60%以上。
  • 孔雀巨大的尾巴用于求偶展示和交配仪式。
  • 孔雀翅膀上的小羽毛看起来像水晶。
  • 孔雀的声音音调很低,人类听不到。
  • 孔雀不喜欢独自生活。
  • 孔雀的寿命为10-20年。
  • 据信,雄性在栖息地中拥有不止一个配偶。最少可以有两个配偶,但它们可以与多达五个雌性配偶交配。
  • 灰孔雀是缅甸的国徽。
  • 据说它们的羽毛可以保护人类免受危险和灾难。翅膀上奇特的“眼睛”象征着类似的概念。
  • 孔雀是区分的地面觅食者,偏爱农田和温和的气候。
  • 白孔雀与白化病孔雀不同。

结构颜色

许多物种鲜艳的闪亮羽毛颜色并非主要由色素引起,而是结构颜色。这些相似的2D光子晶体结构位于这些相似的独特群体的层或表面区域,通常负责其翅膀的颜色。

设计上的变化

“斯帕尔丁”是印度孔雀和绿孔雀的杂交品种,以第一个成功杂交的男性名字命名。斯帕尔丁,与其他许多杂交品种不同,是可育的,并受益于杂交优势。具有高绿色表型的斯帕尔丁在寒冷天气下比不耐寒的绿孔雀表现更好,同时外观与它们的绿色父母相似。

颜色变种包括白色、紫色、布福德棕色、水晶色、黑色、灰色、玉色和灰褐色,而与紫色、奶油色、桃色和 Sonja's Violeta 等颜色密切相关。

或者,有色孔雀的孵化颜色与野鸡不同,虽然每种颜色在孵化时都可以区分,但它们的雏鸟外观并不总是与成年外观相符。

白孔雀

Essay on Peacock

白孔雀出生时毛色呈黄色,眼睛呈蓝色。几天之内,白色雏鸟的羽毛就会长出白色尖端。随着年龄的增长,纯白色的翅膀取代了黄色的绒毛。在一岁以内,白孔雀雏鸟很难辨认。此时,白孔雀会长得更加光滑和成熟,雄性可能腿部较大。

白色分开的雏鸟会与印度蓝孔雀相似,但翅膀末端为白色。

黑肩孔雀

黑肩孔雀于19世纪被引入欧洲。黑肩孔雀源自印度蓝孔雀的花纹变异。黑肩孔雀外形华丽。它们与印度蓝孔雀不同。

黑肩孔雀呈奶油色,喉部呈锈红色,身体呈深绿色。庭院、田野或农场都可以是黑肩孔雀的乐园。

黑肩孔雀雏鸟出生时呈黄色,前翅末端在一日内变为青铜色。在它们生命的最初三年里,孔雀逐渐褪去身体上的白色。雄性黑肩孔雀的羽毛随着成熟而变暗。

真正的黑肩孔雀会与真正的黑肩孔雀配对。当印度蓝孔雀与黑肩孔雀杂交时,结果要么是印度蓝孔雀,要么是黑肩孔雀。

爪哇孔雀

爪哇绿孔雀在孔雀家族中很独特,因为雄性和雌性外观相似。两性都拥有长长的上尾覆羽,遮盖着真正的尾巴,并有闪亮的绿色脖子,看起来像鳞片。雄性可长至两米长,爪哇孔雀通常在雨季末期迁徙。

爪哇孔雀是叫声最安静的孔雀品种。雄鸟是最大的孔雀品种之一,体长约1.8至3米,包括尾巴尖。由于它是一种强壮的鸟,它可以长距离飞行。

爪哇孔雀栖息地

爪哇绿孔雀是迁徙性鸟类,在英国境内不允许自由放养。它们很害羞,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人员照顾。

英国圈养爪哇孔雀,并为其提供充足的遮风挡雨的住所。

斯帕尔丁孔雀

斯帕尔丁孔雀是通过组合不同孔雀品种而培育出来的。黑肩孔雀和爪哇绿孔雀之间的杂交形成了斯帕尔丁孔雀。斯帕尔丁孔雀以加州已故的 Spalding 女士命名。

斯帕尔丁孔雀雏鸟比印度蓝孔雀或其他孔雀品种产下更大的蛋。

斯帕尔丁白色、斯帕尔丁布福德青铜色、斯帕尔丁薰衣草色、斯帕尔丁月光色、斯帕尔丁黑肩色和斯帕尔丁花斑色只是使用斯帕尔丁基因培育出的孔雀变种中的一部分。

印度蓝孔雀

Essay on Peacock

印度蓝孔雀分布在印度次大陆、斯里兰卡和南亚的森林中。印度蓝孔雀已经适应了在农业生产区域生活,通常靠近水源。印度蓝孔雀呈棕色,喉部有闪亮的绿色带。孔雀在社会中寿命可达23年,但在森林中通常只能存活约15年。

奶油孔雀

奶油色鸟类是一种色调变异,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在美国出现。雄性奶油孔雀呈奶油棕色,背部毛发呈较深的巧克力棕色。奶油孔雀雏鸟比印度蓝孔雀雏鸟的颜色浅得多。奶油孔雀的翅膀在整个季节中会显著褪色并失去其颜色图案。

雄性与雌性

“孔雀”(peacock)这个名字通常指雄性和雌性鸟类。然而,“孔雀”(peacock)仅用于雄性。雌性被称为“孔雀”(peahen),而整个群体则称为“孔雀”(peafowl)。

合适的雄性可以拥有多位雌性配偶,每位雌性会产下3到5枚蛋。事实上,野生孔雀经常栖息在森林植被中,并聚集在一起,通常被称为“群体”。

雌性偏好

孔雀的尾屏和虹彩羽毛可能是通过性选择进化而来的特征中最著名的例子。然而,这一点仍有争议。为了吸引雌性,雄孔雀会竖起尾巴,形成一个耀眼的扇形。

Marion Petrie 在英格兰南部的惠普斯纳德野生动物园研究孔雀的野生习性,以确定这些行为是否表明雄性的基因质量。

雌性对经过修剪的雄性兴趣减少,而对未修剪的雄性兴趣增加。

孔雀种群

由于过度开发和其自然栖息地的大部分丧失,绿孔雀的数量在20世纪下半叶急剧下降。该物种目前估计数量在10,000至20,000只之间。

蓝孔雀在印度和斯里兰卡有记载,而绿孔雀则在爪哇和缅甸有记载。刚果孔雀是分布在非洲湿地中一种更为不同且数量非常稀少的物种。


下一主题运动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