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数2024 年 8 月 28 日 | 阅读 6 分钟 当发生氧化或还原时,原子的氧化数会发生变化。因此,要识别电子的得失(氧化和还原),我们必须了解氧化数或氧化态。 什么是氧化数?氧化数:它是出现在化学结合物或分子中元素的数字。它表示一个原子在与其他原子反应形成分子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失去、获得或共享的电子数量。因此,氧化态的数值等于原子失去或获得的电子数。它也称为氧化态。 我们可以说,这是原子在与其他原子形成离子键后获得的电荷。如果电子失去,该电荷为正;如果电子获得,该电荷为负,并且等于与中性原子相比,原子失去或获得的电子数量。 让我们通过以下示例来理解它; 让我们找出氧化镁(MgO)分子中镁(Mg)的氧化数,该分子含有一个镁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氧化镁的形成如下所示; 2Mg + O2 → 2MgO 氧的原子序数是 8。其电子构型是 2, 6,所以它需要 2 个电子来完成其最外层电子层,因此它倾向于获得两个电子,所以它的化合价是 2。获得两个电子后,它变成 O2-,因为一个电子带有 -1 电荷。它从镁中获取两个电子,镁在失去两个电子后获得 2+ 电荷。 因此,每当氧与元素形成氧化物时,该氧化物中的氧将带有 -2 电荷。所以,-2 的氧化数表明氧获得了电子,而镁失去了两个电子,因此发生了氧的还原和镁的氧化。 氧化镁是电中性的。所以,由于氧的电荷是 -2,镁的电荷必须是 + 2。因此,镁的氧化数是 + 2,因为它失去了两个电子。所以,氧化数在化学反应中会发生变化。如果氧化数增加,则发生氧化(电子损失);如果氧化数减少,则表明发生还原(电子获得)。 因此,在一个中性分子中,如果你知道一个原子的电荷,那么该分子中的另一个原子将具有相等且相反的电荷,如下所示; Mg + O2 → Mg+2O-2 在此反应中,Mg 变为 Mg2+。带正电的离子表明它已失去电子。因此,Mg 在此反应中被氧化,其Mg 的氧化数为 +2。在此反应中,中性的 O2 变为 O -2。带负电的离子表明它已获得电子。因此,此处发生氧的还原。 此外,氧化数可以是正数或负数,如下所述;
具有恒定氧化态的原子或离子i) 某些原子和离子具有恒定的氧化态。例如,中性原子或分子的净电荷为零。因此,它们的氧化态或氧化数为零 (0)。例如,钠、铁和镁等中性原子的氧化态为零。同样,水、氨、氯、氧等中性分子的氧化数为零。 ii) 同极分子(由相同原子组成)中的原子也具有零氧化态。例如,氧分子(O2)中氧原子的氧化数为零。 iii) 带电离子的氧化态等于这些离子的净电荷。例如;
计算分子或离子中原子的氧化数计算高锰酸根离子 (MnO4) 在高锰酸钾 (KMnO4) 中的氧化数; 高锰酸钾 (KMnO4) 的氧化数 = 其所含不同原子(K+Mn+4O)的氧化数之和 = 0,因为它是一个中性分子。 设高锰酸根离子的氧化数为 X 在此分子中,钾离子 (K+) 的氧化态为 +1,所以我们有; K 的氧化数 + MnO4 的氧化数 = 0 1 + X = 0 X = -1 让我们看看如何计算分子中只出现一次的原子氧化数; i) 计算 KCl 中氯的氧化数? KCl 是一个中性分子,所以该分子的净电荷为 0,因为钾的氧化态 + 氯的氧化态 = 0 设 Cl 的氧化态 = x K 的氧化态 = +1 所以,我们有 +1 + x = 0 X = -1 因此,KCl 中氯的氧化态为 -1。 ii) 计算高锰酸根离子 MnO4- 中锰的氧化数 此离子的电荷为 -1。 氧的氧化数 = -2 设 Mn 的氧化态 = x 现在,我们有 x + (4x-2) = -1 X - 8 = -1 X = -1 + 8 = + 7 iii) 让我们找出 Ni (CO) 4 中镍 (Ni) 的氧化数 i) Ni (CO) 4 该分子的净电荷为零。 CO 也是一个中性分子,所以它也带有 0 电荷。 设镍的电荷为 x。 所以,我们有; X + (4x0) = 0 X = 0 因此,该分子中镍的氧化态为 0。 iv) K2Cr2O7 公式中 Cr2 的氧化态? 设 Cr2 的氧化态为 Y。 现在,让我们写出该分子中不同原子的氧化态。 K2=+2; Cr2=2xY; O7= (-2x7) 由于它是中性分子,因此其净电荷为 0。 所以,我们有以下方程; 2 + 2Y - 14 = 0 2Y = 14 - 2 2Y =12 Y = +6 因此,在该分子中,铬的氧化态或氧化数为 6 氧化数的特征
下一主题化学方程式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