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类型

28 Aug 2024 | 5 分钟阅读

根据构成粒子的排列方式,固体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 晶体固体
  • 无定形固体

1) 晶体固体

晶体固体或处于晶态的固体在其三维结构中,其构成粒子(原子、离子、分子)的排列是规则的或确定的。例如,氯化钠、石英、金刚石等。它们是真正的固体。

晶体固体的性质

  • 它们具有确定的熔点,并在温度达到熔点时开始熔化。
  • 它们的构成粒子遵循特定的排列方式。
  • 它们表现出解理性质,这意味着当它们被锋利的工具切割时,会分裂成两部分,每一部分都具有平整光滑的表面。
  • 它们的熔化热或在熔点下熔化给定质量所需的能量是确定的。
  • 它们是各向异性的,这意味着它们在晶体固体的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晶体固体的类型

基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结合方式,晶体固体可进一步分为以下类型。

1. 分子固体

顾名思义,其构成粒子是分子,这些分子通过弱的范德华力相互吸引。因此,它们性质柔软。它们是差的导电体,因为它们没有自由电子来导电。它们还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易于汽化,如冰、固体CO2(干冰)等。

分子固体进一步分为以下类型;

i) 极性分子固体

顾名思义,这些固体的构成分子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这种极性是由于相互结合的原子之间电负性的差异造成的。因此,由于电负性差异,原子上会产生部分电荷,从而产生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力,将构成分子结合在一起。例如,二氧化硫(SO2)。

ii) 非极性分子固体

在这些分子固体中,构成粒子(分子)通过非极性键连接或结合在一起。这些固体很软,因为它们的分子通过弱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分子之间的键是非极性的,因为它们是由同一种原子或分子形成的,例如Cl2(一种氯气分子,其中一个氯原子通过单键非极性共价键与另一个氯原子结合)。

iii) 氢键分子固体

在这种分子固体中,存在氢键,其中氢与氟、氧或氮结合。例如,氟化氢(HF)、水(H2O)等是氢键分子。它们的构成粒子由于氢与其他元素(氟、氧或氮)的电负性差异而具有极性共价键。因此,它们相对较强。

2. 离子固体

顾名思义,这些固体由离子组成,或其构成粒子是离子,它们通过强静电力相互吸引。它们分为两种类型:带正电的离子(阳离子)和带负电的离子(阴离子)。

离子固体坚硬且易碎,因此其沸点很高。在固态时,它们不导电;然而,在熔融或水溶液状态下,它们是良好的导电体。一些常见的离子固体例子是NaCl、MgO、ZnS、CaF2、LiF等。

3. 共价固体或网状固体

这些固体在其构成原子或元素之间具有共价键网络。这些原子或分子是中性的,可以是金刚石(由共价键连接的碳原子)中的同一种类型,也可以是碳化硅中的不同类型的原子。此外,共价固体是差的导电体,因为它缺乏自由电子。金刚石是最硬的共价固体,用于切割玻璃和其他硬质物质。

4. 金属固体

它们由固定的正离子组成,这些正离子被自由电子包围。自由电子的存在使它们成为良好的导电体和导热体。它们的熔点和沸点从中等到高不等。一些金属固体的例子包括铜、镍、锰、钠和钾等。

2) 无定形固体

这类固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或三维排列,这意味着它们的构成粒子不遵循规则的模式。这些固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坚硬或不可压缩的。

它们被表示为过冷液体,因为它们的粒子像液体粒子一样随机排列。它们没有尖锐的熔点,所以它们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熔化或从固态转变为液态。

无定形固体的性质

缺乏长程有序:它们的构成粒子没有长程的活动秩序,我们可以说它们没有确定的排列几何形状。它们在某些区域可能有一个有序的平面。它们半透明的碎片称为微晶。

熔点可变:它们没有确定的熔点。它们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熔化。例如,当玻璃被加热时,它开始变软,然后逐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熔化。这样,玻璃就可以被赋予不同的形状。

转化为晶体形态:无定形固体通过退火冷却时,在某个温度下会变成晶体。这就是为什么古代的玻璃制品看起来有些浑浊,因为发生了一些结晶。

像液体一样流动:它们是假固体或过冷液体。因此,它们趋于缓慢流动。例如,老房子的窗户玻璃底部比顶部稍厚。

不规则表面:当用锋利的刀刃切割时,它们会分裂成表面不规则的碎片。

晶体固体与无定形固体的区别

基于晶体固体无定形固体
构成粒子的排列规则或确定的三维图案。不规则的三维图案。
切割切割时,其碎片表面干净光滑。用锋利的刀切割时,其碎片表面不规则。
可压缩性它们是坚硬且不可压缩的。它们可能是坚硬的,但会逐渐流动。
熔点它们的熔点尖锐且确定。不确定;它们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熔化。
熔化热明确的不确定
物理性质它们是各向异性的,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它们是各向同性的,这意味着它们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相同的物理性质。
性质它们是真正的固体。它们被称为过冷液体或假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