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育系统问题2025年6月28日 | 阅读 7 分钟 教育具有改变个体生活方方面面的力量。它扩展了他们的知识、技能、方法和全球视野,同时也培养了道德和伦理原则。此外,它还开启了机遇之门,带来了更高的收入潜力。然而,印度的教育系统目前正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 ![]() 印度教育系统印度教育体系拥有悠久而多元的历史,早在英国殖民时期之前就经历了重大的变革。传统的 Gurukuls 是最初的学习中心,最终为当前的教育体系铺平了道路。印度宪法及其六项基本权利,包括受教育权,在塑造我们今天看到的体系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构成了印度教育体系的大部分。高等教育紧随其后。然而,印度现有的教育体系存在一些缺陷和局限性。 根据 2011 年《全球教育新兴方向》(EDGE) 报告,印度拥有全球最多的高等教育机构,数量超过 26,478 所。相比之下,中国有 4,000 所高等教育机构,美国有 6,706 所。 英国殖民政府引入了印度的现行教育体系。在殖民主义时代,马考莱备忘录、伍德文件、寇松教育政策、萨德勒委员会等文件为当今印度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印度宪法关于教育的规定印度宪法中有几项与教育相关的规定。例如,通过 2002 年第 86 次宪法修正案引入的第 21A 条后,初等教育成为一项基本权利,而非指导性原则。这意味着印度每个孩子都有权获得免费和义务教育。理解这些规定对于理解印度教育体系的现状至关重要。 第 45 条:该条被修改,为六岁以下儿童提供早期儿童教育和保育。2009 年《免费和义务教育法》:本法的目的是实施第 21A 条。它还为《 सर्व शिक्षा अभियान》的执行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持。自 2000-2001 年以来,《 सर्व शिक्षा अभियान》一直在运行。 印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虽然印度的教育体系赢得了全球认可,但由于未能为学生提供行业所需的必要技能,该体系也受到了审视。这需要立即采取行动,解决困扰该体系的各种问题,确保国家的未来更加光明。 1. 学生师生比例根据教科文组织 2021 年的《教育状况报告》,印度学校有 11.16 万个未填补的教师空缺。这充分说明了教育机构的师资短缺。此外,教师承担着大量的非教学任务,这导致他们无法专心教学。国家教育规划与行政研究所 (NIEPA) 的研究发现,教师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与教学无关的管理任务上,仅将约 19% 的时间用于教学。 此外,公立部门的政府教师不承担责任,因为他们保证终身就业,而无论其表现如何。 2. 资金分配中央政府向邦政府提供学校资金。自 1968 年以来,印度的历次国家教育政策都规定,国家必须将 GDP 的 6% 分配给教育。在这一提议提出 52 年后,2019-20 年的经济调查显示,印度当年仅将 GDP 的 3.1% 用于教育。这些信息是从一个网站收集的。此外,还有许多不诚实的中间人将钱据为己有,只将总金额的一小部分交给学校。这严重阻碍了学校的运作能力。由于资金短缺,学校无法充分满足其需求,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其他基础设施。 3. 高昂的大学学费Assocham 的分析表明,在 2005 年至 2011 年间,小学和中学教育的通货膨胀率增加了 169%。在印度,专业学校和大学的费用很高。高等教育的特定课程普通人难以负担。例如,印度管理学院 (IIM) 的 MBA 课程每学期学费为 20 万卢比。由于高等教育的私有化和转交给贪婪的企业家,昂贵的高等教育领域存在很高的辍学率。 4. 设施不足学校系统的一个主要缺陷是缺乏基础设施,例如干净的洗手间、自来水、电力、操场和良好的卫生设施。根据 2010 年的一项调查,约 95.2% 的学校目前不符合所有 RTE 基础设施参数的要求。根据 2016 年的《年度教育报告》,印度只有 68.7% 的学校有可用的洗手间,而 3.5% 的学校缺乏厕所。 ![]() 5. 高辍学率小学和中学教育的辍学率都非常高。6 至 14 岁的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前就离开了学校。根据 2012 年的 ASER 报告,印度农村地区 6-14 岁学生入学率超过 96%,但辍学率却相当高。导致辍学率的因素包括:贫困、缺乏洗手间、上学路途遥远、童婚、父权制观念和文化影响。这些高辍学率不仅限制了这些人的潜力,也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6. 忽视地方语言2017-18 年,印度农村地区 14% 的注册私立学校学生和城市地区 19.3% 的学生选择就读英语授课的私立学校。在学校教育中,英语是主要使用的语言。此外,印度语言没有标准的出版物。这使得来自农村背景的学生、就读公立学校的学生以及不精通英语的学生难以学习新知识和理解概念。 7. 过时的课程和不足的实践经验旧的印度教育体系主要侧重于教科书学习,但在互联网和体验式学习方法出现后,现代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随着算盘和吠陀数学的引入,数学研究已经取得了新的发展。然而,许多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课程,阻碍了这些新教育途径和引人入胜的学习方法的采用。 同样,之前的教育课程侧重于记忆理论和概念。学生没有获得任何实践经验。家长和老师更关注帮助孩子在他们教授的科目中取得优异成绩,而不是实际理解或原则的应用。因此,教育变成了一场为分数而进行的“老鼠赛跑”。然而,随着《2020 年国家教育政策》的出台,情况有所改变。印度目前有三项教育政策。第一项是 1968 年,第二项是 1986 年,第三项是计划在 2020 年实施。1986 年的国家教育政策主要是为了在教育领域为弱势群体提供公平的机会。然而,《2020 年国家教育政策》采取了更全面的方法。其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就业和技能型学习。新的《2020 年教育政策》弥补了以往教育计划的不足。 8. 人才流失问题在国内得不到机会和有价值的职位,有些学生选择出国寻找工作机会。我们称之为人才流失。因此,我们失去了可能在教育领域做出贡献或为国家利益做出贡献的优秀公民。据报道,1996 年至 2015 年间,10 年级和 12 年级考试中排名前列的学生有一半以上已移居国外,主要在美国工作或学习。国家技能发展使命是印度政府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一步,它旨在到 2022 年培训 400 万印度人,但这并不能完全阻止人才外流。 印度教育体系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应更加重视儿童的小学和中学教育。
结论总而言之,印度教育体系历史悠久,在塑造个人和社会方面至关重要,但也存在许多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高昂的教育费用、过时的课程、糟糕的基础设施以及不平衡的师生比例都使该体系难以适应现代需求。人才流失和忽视地方语言的问题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更广泛的改革、更多的资金,并注重包容性、实践性和技能型教育。《2020 年国家教育政策》是一个积极的举措,但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赋权,并使教育体系能够成功地支持国家的发展。 下一主题UPSC 现代史笔记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