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分布是什么

2025年7月2日 | 阅读 9 分钟

一个国家的人民是其最重要的资源。印度拥有 12.1 亿公民,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中国(2011 年)。印度居住的人口比澳大利亚、南美洲或整个北美洲加起来还要多。澳大利亚、南美洲或整个北美洲加起来还要多。 经常有人认为,人口众多不可避免地会给国家有限的资源带来压力,并导致该国遭受的许多社会经济问题。该国各邦和联邦属地的百分比人口分布见附录,其中北方邦人口最多,其次是比哈尔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和西孟加拉邦。

What i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pulation

人口如何分布?

人口分布是指个体在特定区域内的物理布局。它包括人口在不同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分布趋势和差异。规划发展、资源分配以及其他问题都取决于对人口分布的理解。它通过帮助识别高密度和低密度区域、评估基础设施和服务需求来支持城市化和农村发展战略。

影响人口密度和分布的因素

主要的地理因素包括气候、地貌、地形、土壤、能源和矿产资源、沿海距离的可达性、天然港口、可通航的河流或运河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社会结构、技术(包括耕作方法)、经济活动类型和文化特征。人口因自然移民和增长而发生的变化。政治因素包括边界、政治稳定(或不稳定)、动荡、贸易和移民限制、法律和交通基础设施等。

影响印度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根据环境线索,人类居住地会发生变化,因为人类会根据自己的文化信仰来塑造空间。以下地理因素影响人口分布——

  • 气候:气候是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它决定了该地区的植被类型,并对农业有影响。当地的动物物种也受气候影响。在选择居住地点时,人类会寻找一个友好的环境。大部分人类活动集中在气候带周围。根据全球人口分布,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些国家都位于热带地区。
  • 地形或地貌:宜居地区的人口多于未开发地区。当农业用地不足时,山区吸引力就会降低。这些地区的建筑、耕作和运输成本也大大增加。高海拔通常会对人们的适应能力产生生理影响。
  • 水: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最繁荣的史前社区都靠近河流和海洋。尼罗河、亚马逊河和恒河水系沿岸为富裕文明奠定了基础。一个地方是否适合居住取决于气候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 土壤质量:土壤质量会影响人口密度和分布。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部门,这依赖于肥沃的土地。土壤是人类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因为它是粮食作物生长的地方。印度沿海、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地区人口密集。乔塔纳格普尔高原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印度乔塔纳格普尔高原(Jharkhand)及奥里萨邦(Orissa)的邻近地区比该国其他地区的人口密度更高。
  • 地点位置:靠近主要城镇和城市会促进人口集中。在大都市生活时,生活成本通常会更高。在周围的居民区或城市边缘可以找到负担得起的住房。可靠且价格合理的交通提供了便捷的通勤方式。
  • 自然灾害:当发生自然灾害时,人口集中地会变得不那么有吸引力。人们会迁往更安全的地方,以应对频繁的暴风雨、地震、洪水和野火,这些都会阻碍社区的增长。人类社区曾多次被自然灾害摧毁。
What i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pulation

影响人口分布的历史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经常影响居住地的选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已经能够修改并对自然过程施加一定程度的控制。因此,在决定居住地时,会考虑除土地固有的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随着需求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和经济观点的相关性增加。

  • 经济活动:经济状况影响就业前景。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大多数人从事农业。如果土地无法支持农村人口,或者大都市区提供更好的机会,他们可能会选择迁往大都市。
  • 社会组织:当地社区的社会组织促使人们迁徙并定居在新区域。由于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他们会感到有必要建立社区和舒适的家园。当人们迁徙时,他们通常会定居在说同一种语言、拥有相似文化、食物习惯和其他习俗的人群居住的地区(或部分地区)。具有社区意识的居民区在大城市很常见。

不同的人口分布模式

根据人口分布和总体人口统计趋势,可以推断出以下信息

  • 农村地区的人口少于城市地区。
  • 气候对人口分布有重要影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人口密度通常较低。
  • 自然资源的可用性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 城市地区的大多数人依赖服务业活动,而农村地区的大多数人主要依赖初级活动。
  • 性别和年龄段是影响人口趋势的另外两个因素。
  • 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国家的人口统计趋势可能有所不同。

印度人口的主要特征:数量巨大且持续增长

就人口而言,印度位居世界第二,预计 2023 年将有 14 亿人居住。预计如此庞大的人口将继续增长。到 2050 年,估计可能会增加到 17 亿。

  • 分布不均
    印度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并不均匀。绝大多数人居住在农村地区。大多数人——约 68%——居住在城市和乡村。然而,城市地区正在迅速扩张。在未来几十年里,城市人口的比例很可能会显著增加。
  • 年龄分布
    印度人口相对年轻,中位年龄为 28.2 岁。这表明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为该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 性别比例
    印度的性别比例失衡,每 1000 名男性对应约 944 名女性。这种失衡归咎于多种原因。重男轻女、女婴杀害以及女性获得医疗保健的机会有限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 识字率
    2011 年,印度总识字率为 74.04%,继续呈现多年来稳步增长的趋势。然而,农村和城市地区之间,以及男性和女性之间的识字率存在显著差异。
  • 宗教多样性
    印度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信奉佛教、锡克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的民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种多样性增强了印度丰富的文化遗产。
  • 职业领域结构
    在职业结构方面,印度正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不过,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农业仍然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 曼彻斯特城市生活
    印度正迅速成为一个更加城市化的国家,城市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许多原因推动了这种城市化。它包括经济机会、获得医疗保健和教育的机会增加,以及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
What i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pulation

印度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在此期间,印度人口增长率非常缓慢——甚至在 1911 年至 1921 年间为负增长。据说在 1901 年至 1921 年间,人口增长停滞或停止。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增长速度一直很慢。在此期间高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普遍的文盲、不足的医疗和医学治疗,以及功能失调的食品和其他必需品供应系统。

第二阶段

1921-1951 年常被认为是人口稳定增长的时期。国家卫生和环境卫生的改善导致死亡率下降。此外,改善的交通和通讯网络改善了分销系统。由于粗出生率保持高位,这一阶段的增长超过了前一阶段。考虑到大萧条、20 世纪 20 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尤其值得注意。

第三阶段

1951 年至 1981 年间,印度经历了人口爆炸,这归因于高生育率和死亡率的迅速下降。平均而言,年增长率达到 2.2%。在独立后的这一时期,经济的到来和通过中央计划进程实施的发展举措保证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因此,出现了显着的自然增长和快速扩张。此外,国际移民的增加——包括藏族、孟加拉人、尼泊尔人甚至巴基斯坦人的涌入——也影响了该国快速的发展速度。

第四阶段

从 1981 年至今,该国人口增长率一直很高,但已开始下降。据认为,人口增长是由粗出生率的下降引起的。这受到生活水平提高(尤其是在该国女性)和平均结婚年龄提高的影响。

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全球人口分布方式对未来发展和可持续性具有深远的影响。了解这些模式对于政策制定者、城市规划者和政府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至关重要。

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城市需要投资可持续基础设施来适应这种增长。这包括扩大公共交通、建造经济适用房,并确保清洁水、卫生设施和能源的供应。城市规划还将需要解决过度拥挤、交通拥堵和污染等问题,同时推广绿色空间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资源管理与环境可持续性

在人口稠密地区,有效管理自然资源至关重要。必须通过节水、可持续农业和可再生能源等创新解决方案来解决水资源短缺、粮食安全和能源需求问题。在人口稀少的地区,资源管理工作应侧重于防止环境退化,并确保当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社会公平与服务获取

确保在人口分布不均的地区获得医疗保健、教育和就业机会等服务的公平性是一项关键挑战。政府和组织需要投资于农村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以弥合城乡差距,并防止人口稀少地区人口的边缘化。

移民与人口结构变化

移民,无论是自愿移民还是被迫移民,都将继续影响人口分布。国家和地区需要制定有效管理移民的政策,确保新移民融入社会,并满足移民和接收社区的需求。解决冲突和气候变化等导致被迫移民的根本原因,对于稳定人口分布格局也至关重要。

What i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pulation

结论

无论人口分布多么广泛或人口密度如何,没有单一原因可以完全归咎于其增长。本课程中讨论的大多数因素相互作用,并经常协同工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居住在以前无法到达的地方。世界人口正在加速增长,迫使许多人迁移到自然资源稀少的不可居住地区。大多数时候,人们被迫住在某个地方。在工业革命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之前,地理因素主导着人口分布;然而,这些交通和通讯网络得到了扩大。人口的分布受到了这些变化的影响。


下一个主题妇女赋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