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2024年10月21日 | 阅读13分钟 在学习了各种英语词类和12种不同的时态后,您必须关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本文将教您关于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所需了解的一切,包括其含义、用法和定义。除了文章中提供的两种语态之间的区别和示例,您还将能够精确有效地掌握和运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什么是“语态”?“语态”一词是指动词的形式,它指示句子中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还是接受者。一个表达中的动词语态描述了动作和参与者(主语或宾语)之间的关系。 英语中的语态类型有两种语态,它们如下:
让我们先来理解语态的概念; 考虑句子“I like a smoothie.”(我喜欢一杯冰沙。)它简单明了,对吧?你可以立刻看出主语“I”想要宾语“a smoothie”。将这个句子改写成宾语放在主语的位置:“Smoothie is liked by me.”(冰沙被我喜欢。)它不仅更长,而且更不连贯、更曲折、更难理解。 ![]() 这两个陈述展示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某些类型的写作更适合主动语态,而另一些则更适合被动语态。知道何时、如何以及为何使用它们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作者和演说家至关重要。 在句子中,主语执行动作,使其成为主动语态(简单易懂)。但如果主语出现在动作之后,或者完全不在句子中呢?那么你就得到了一个被动语态的句子,你可能需要根据你写的内容来修改它。 使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时要记住的要点使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时,有几点需要牢记。
被动语态 vs. 主动语态主动语态描述的是主语执行动作的句子。 例如,在句子“Sarah congratulated Davies.”(莎拉祝贺了戴维斯。)中,莎拉(主语)执行了动词(祝贺),而戴维斯(宾语)接受了动作。 它遵循简单的“主语 + 动词 + 宾语”结构。 在被动语态中,主语跟在动词后面。 例如,在“Davies was congratulated by Sarah.”(戴维斯受到了莎拉的祝贺。)中,莎拉并没有执行动词,即使她是那个给予祝贺的人。被动语态会给读者带来结构上的复杂性;主动语态让你更直接。 ![]()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不同的功能?在主动语态中,主语在执行动作 小猫追逐老鼠。 请注意,主语“小猫”执行动作“追逐”,作用于动作的宾语“老鼠”。这是一个主动语态的简单例子。 在被动语态的情况下,动作的宾语“老鼠”被放在句子开头作为焦点。句子被倒置,动词作用于主语。换句话说,主语是“被动的”。 老鼠被小猫追逐。 英语语法包含两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性;两者相比,没有哪个更好。两者是平等的,并且各自特别适合特定的写作风格。 记者或通讯员,有时似乎与他们报道的地点/情况脱节,原因很常见:他们经常使用被动语态。而观点文章和作者则显得过于具体,因为他们在写作中使用了主动语态。 然而,教授们敦促学生避免使用被动语态的观点已经变得如此普遍,以至于听起来像一句陈词滥调。事实是被动语态也有其用途。目前,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在你的写作或其他写作中识别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主动语态正如我们所见,在主动语态中,句子的主语执行动作。这里有两个用主动语态写成的句子:
用主动语态写作意味着构建你的句子,使主语执行动词,而不论你使用什么动词。 主动语态的语气是直接和清晰的。当你希望读者强调句子的主语及其正在执行的动作,而不是动作的宾语时,请使用它。 被动语态动作或行动的宾语是主动语态的焦点,动词作用于主语。 被动语态的每个句子都有两个动词:
请看下面用被动语态写成的例子:
请注意上面例子中,动作的宾语——以及句子的直接宾语——已经转移到焦点位置。它们现在包含“to be”的某种形式(is)和主要动词的过去分词(enjoyed 和 loved)。被动语态的句子通常比主动语态的句子更长,因为它们必须包含像介词这样的额外词语。 请看下面这个被动语态的句子: Summertime is [动词“to be”的某种形式] liked [主要动词的过去分词] by [介词] my kids.(夏日时光被我的孩子们喜欢。) 另一方面,用被动语态表达的句子并不总是需要介词。 请看以下示例句子:
被动语态的语气比主动语态更微妙。这种语气适用于你希望你的听众强调正在叙述的动作或动作的宾语,而不是执行动作的人或事。这就是为什么在实验室报告中使用被动语态:它通过减少对执行动作的人的强调来展现科学的客观性。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使用我们总是听到说被动语态写作是“糟糕的写作”,但事实更为复杂。 主动语态是解释你在所有形式的写作中传达的思想、概念和信息的一种更实用的方法。这包括电子邮件、博客和各种类型的论文。 然而,在某些类型的写作中,被动语态是必不可少的。考虑一下典型的刑事和事件报告是如何准备和发布的:
在这些报告中,被动语态被用来强调发生的事件,而不是犯罪的个人或团队,这在罪犯未知或尚未被证明有罪的情况下很常见。 其他类型的写作强调动作而不是执行动作的人。科学报告,有时还有历史报告,都属于这一类。它们使用被动语态来让读者专注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 这里有几个这样的例子:
请注意,在这两个句子中都没有提到动作的执行者。这是因为执行者要么是推断出来的,要么是不重要的。在第一种情况中,进行实验的科学家是将老鼠放在隧道里的。在第二种情况中,负责总统职位事件的人对句子中传达的内容没有影响。 如何将句子从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当你完成初稿后,一定要通读一遍。你也应该大声朗读,听听它的发音。通过大声朗读或让别人朗读而你听到,你可以发现有问题的句子和不精确的语言。之后,在你的下一份草稿中将它们标记为需要编辑的部分。 你还将能够理解你在哪里使用了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以及它如何影响你写作的整体语气。
注意这些句子是如何围绕主语展开的,而不是直接关注它们?作者并没有提出特别有说服力的论点,但他们可以通过转换为主动语态来提高写作的有效性。 逐句确定谁或什么在执行动作,并尝试将其作为主语来重述。将“教育工作者”作为第一句话的主语,因为他们是执行动作或行为的人。在这句话中,主要动词是“receive”(获得),宾语是“more versatile booking options”(更多灵活的预订选项),它将作为你新句子中的直接宾语。找到这些后,重写句子,使主语直接执行动词。 这句话将以主动语态写成如下: Educators receive more versatile booking options.(教育工作者获得更多灵活的预订选项。) 注意这个版本是如何简洁明了的?它有助于作者显得更加自信,这在议论性写作中很重要。将第二句话改为主动语态,这使我们能够简化它: Trainees pay a signification amount of fees every year, and many believe they are not gett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 they are compensating for.(学员们每年支付大量的费用,许多人认为他们没有得到他们所支付的服务的质量。) 正如上面提到的复合句所示,只要它包含及物动词,就可以用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来写任何类型的陈述。你只需通过重写其结构,无论是简单句还是复杂句(甚至是复合-复杂句),就可以彻底改变一个陈述的语气。 如果你不确定一个句子是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取决于它的听起来如何,请运用上面提到的原则来区分你写作中的这两种语态。被动语态句子的最明显标志是“to be”的某种形式后跟过去分词(例如,was discussed 或 was remembered)。 并非每个被动语态句子都指明了谁在执行动作,但如果它确实指明了,它后面会跟一个介词(例如,by educators 或 by my sister)。 在改写较长的文本时,你可以使用任何语态。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需要在改写后的版本中使用被动语态,例如在改写科学论文时。在某些情况下,用主动语态改写实际上可以帮助澄清原文。 ![]() 从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的规则从主动语态切换到被动语态非常简单;只需遵循以下规则:
何时应使用被动语态?信不信由你,有时使用被动语态是合适的——甚至是首选。当以下情况出现时,读者和编辑可以接受被动语态:
何时应使用主动语态?主动语态非常适合向你的听众传达简短、直接的信息。主动语态有助于读者或听众更容易理解动作以及谁或什么在执行它。 在大多数非科学写作中使用主动语态。创意作家在以叙述形式描述情况时,可能更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而非被动语态。以下是使用主动语态的更多优点:
被动语态的用途是什么?1. 当动作或任务需要被了解时,使用被动语态。在这种情况下,在被动语态中使用“by”。 例如,“Earth Song”是迈克尔·杰克逊演唱的。 2. 此外,当不需要知道执行者的工作时,也使用这种语态。 例如,花园每天晚上都打扫干净。 3. 如果我们想更多地了解动作而不是执行动作的主语,则使用被动语态。 例如,建造了一个新的购物中心。 4. 如果我们忘记了执行者是谁,则使用这种语态。 例如 - 罪犯被谋杀了。 5. 使用被动语态还可以避免尴尬的句子或错误的语法。 例如,当他到家时,警察逮捕了他。然而,最好说,“当他到家时,他被警察逮捕了。” 从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的规则要将陈述从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请遵循以下规则: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示例以下是一些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样本,以帮助你理解以上信息: 主动语态:人们在 Diwali(排灯节)玩牌。 被动语态:牌在 Diwali(排灯节)被玩。 主动语态:他们在 2020 年翻新了这座豪宅。 被动语态:这座豪宅在 2020 年被翻新。 主动语态:Sanya 昨天装饰了阳台。 被动语态:阳台昨天被装饰了。 ![]() 时态和语态一般现在时 - 使用一般现在时来泛指、描述一种状态或暗示习惯性或重复性动作。 主动语态:I make paintings.(我画画。) 被动语态:Paintings are made by me.(画是我画的。) 结构 - 主语 + 助动词 + 主要动词的过去分词 + by + 宾语。 现在进行时 - 使用现在进行时来表达一个正在进行的动作或一次性动作。 主动语态:I am devouring a meal.(我正在大吃一顿。) 被动语态:A mean is being devoured by me.(一顿饭正在被我吃掉。) 结构是:主语 + 助动词 + being + by + 宾语。 现在完成时 - 使用这个时态来表达过去发生的动作。然而,它对现在很重要或延伸到现在的。 主动语态:I have completed the puzzle.(我已经完成了拼图。) 被动语态:The puzzle has been completed by me.(拼图已被我完成。) 结构 - 主语 + has/have been + 过去分词 + by + 宾语。 使用一般过去时来表示过去发生的或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发生的普遍或习惯性行为。 主动语态:I welcomed you to the group.(我欢迎你加入小组。) 被动语态:You were welcomed by me to the group.(你被我欢迎加入小组。) 结构:主语 + be + 过去分词 + by + 宾语。 问题主动语态:Did you provide me the costume?(你给我提供服装了吗?) 被动语态:Was I provided the costume by you?(我被你提供服装了吗?) 过去进行时 - 使用过去进行时来表示过去正在进行的动作,或持续到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点的动作。 主动语态:I was learning computer games.(我当时正在学习电脑游戏。) 被动语态:Computer games were being learned by me.(电脑游戏正在被我学习。) 结构:主语 + 助动词 + being + 过去分词 + by + 宾语。 过去完成时 - 使用过去完成时来描述在某个特定时间点或在过去另一个动作之前完成的动作。 主动语态:You had completed the task.(你已经完成了任务。) 被动语态:The task had been completed by you.(任务已被你完成。) 主语 + had + been + 过去分词 + by + 宾语。 将来时 - 使用将来时来表示将来会发生的动作。 主动语态:He will win the final.(他将赢得决赛。) 被动语态:The final will be won.(决赛将被赢得。) 结构是:主语 + will + be + 过去分词 + by + 宾语。 将来完成时 主动语态:you will have initiated the assignment.(你将已经启动了任务。) 被动语态:The assignment will have been initiated by you.(任务将已被你启动。) 主语 shall/will have been + 过去分词 + by + 主语。 需要注意的是,将来进行时和将来完成进行时不会产生被动语态。 你练习得越多,就越能掌握从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以及从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的概念。 不要混淆被动语态和过去时。记住这个简单的规则:任何动词时态都可以用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来表达。
选择正确的语态: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是使用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取决于具体情况。在某些情况下,被动语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以更好地传达你所说的内容。更正式和学术的环境就是这些情况的例子。当你想要直接与你的听众交谈时,你可以使用主动语态。如果你在一个创意工作室担任内容撰稿人,并创作博客文章或其他类型的内容,你可能会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 总之,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都可以在科学/学术写作中适用。评估你想在特定句子或文章段落中强调什么至关重要。 在学术写作中使用被动语态很容易,而且有时是最佳选择。如果你不确定,试着用主动语态改写句子,看看它是否会影响句子的意思,或者仅仅是让你的写作更简单或更精确。 下一主题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示例及答案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