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计算机时间线?17 Mar 2025 | 6 分钟阅读 时间线 是在社交网络上查看内容的主要页面。根据用户关注的账户,时间线会为每个用户定制,并显示这些账户的内容。虽然时间线通常按时间顺序显示,但算法经常被用来根据内容吸引力对其进行排序。关注者看到用户在他们的时间线上发布内容后,可以通过点赞或发表评论来回应。 这个短语既可以指代个人资料,也可以指代首页上可见的群组时间线。当你在Facebook 或其他社交媒体网站上滚动浏览用户的个人资料时,可以看到他们个人时间线,其中包含他们之前分享过的帖子。大多数社交网站和应用程序上的时间线只显示帖子,而不显示包含在其个人部分中的动态或私信。 Facebook 等社交网络使用算法来确定你时间线的显示方式。它可能不会总是按时间顺序显示帖子,但它确实有助于让你的时间线更加有组织,并决定你看到的内容。可悲的是,Facebook 不允许你关闭此功能或按时间顺序显示所有帖子。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Twitter 会实时显示推文。如果你有一段时间没访问 Twitter,置顶推文可能会先出现。点击Twitter 应用右上角的星号即可更新此设置。你应该知道,如果你不经常访问Twitter,此设置会恢复为首先显示最受欢迎的推文,并且无法关闭该功能。 在编辑视频时,时间线是软件界面中视频剪辑和音效顺序可视化的区域。在效果可以应用于导入的剪辑之前,必须首先在软件的时间线上放置剪辑。时间线有助于将剪辑组织成一个序列,通过在片段之间移动指针来导航影片,以及应用剪切和速度调整等快速编辑。然而,对于更精确的修改,必须使用诸如效果面板之类的其他面板。 时间线或历史时间线是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事件列表。例如,在我们关于计算机历史的部分,可以看到导致当今计算机发展的事件时间线,该时间线从公元前一直延伸到现在。时间线,有时也称为日程表,是一系列计划发生的事件的集合。时间线是一幅图,显示了沿着绘制的线的时间事件顺序。它有助于理解时间的流逝。这个短语可以应用于已经发生或将在未来发生的事件和概念。时间线正被用作结合文本和图像的信息图。 通过清晰地展示事件的历史,时间线帮助观众理解过去和现在的模式。它们对于记录任何类型的发展都非常有效。这些技术也可以帮助管理任务。时间线是项目过程中里程碑、截止日期和其他重要日期和事件的可视化表示,将目标明确地与特定日期联系起来。要监控进度,请在时间线上添加注释。  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时间线,包括甘特图、路线图和时间顺序时间线。 - 时间顺序时间线按它们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事件。它们通常处理过去的时间性事物。根据比例,可以按年、日甚至秒进行。
- 路线图是预期发布或退役的时间表。为了让客户了解即将发布的版本或修订,这些通常会公开发布。
- 甘特图时间线是一种项目管理类型,其中项目的各个阶段由条形图表示。这些条形图可能会重叠,并且可能长度不同,以表明一个阶段将花费多长时间。
示例时间线与互联网相关的知名事件 -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初
这是最早的大型主机计算机的开发。很明显需要一种机制来连接它们,以便它们可以交换数据。已开始进行交换网络理论研究。 - 1965 年至 1969 年
国家物理实验室正在英国开发早期网络通信协议,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也在开发。 - 1969 年 10 月 29 日
在通过ARPANET(高级研究计划局网络)传输的第一个仅包含单词LOGIN 的字母L 和O 的消息时,计算机崩溃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建立了一个小型四节点网络。 - 1971:
当第一个网络电子邮件消息通过ARPANET 发送时,@ 符号成为分隔用户和网络的标准。在ARPANET 上,首次发现了Creeper 计算机病毒。 - 1975:
添加了其他大学,并且ARPANET 被正式宣布投入运行。 - 1977:
在ARPANET 上,路由分组流量是TCP/IP 协议首次使用的。 - 1983 年 1 月 1 日
ARPANET 完全过渡到TCP/IP 协议,使其能够与世界各地各种不同的网络进行通信。 - 1983:
ARPANET 的民用和军事用户被分开。这两个网络的集成或连接产生了“互联网”一词。 - 1986 年: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开始运行。为NSFNET 建立了多个网络连接,NSFNET 后来成为早期互联网主干网的一部分。
- 1990:
ARPANET 已关闭。它被视为早期研究网络演变为我们今天所知的互联网的转折点。 - 1991:
HTML 的首次公开发布为万维网奠定了基础。 - 1991 年 5 月
ISP 向NFSNET 开放,以允许商业流量。 - 1992:
首次为消费者提供拨号互联网连接。 - 1993:
第一个广泛使用的网络浏览器Mosaic 已发布。 - 1994:
在互联网上,BGP 协议首次用于自动控制跨网络的路由。 - 1995:
在AuctionWeb(后来称为eBay)上,首次买卖商品。Amazon 于 7 月 16 日推出,最初仅销售书籍。 - 1997:
SixDegrees.com 作为第一个社交网络被推出。 - 1998:
Google 于1998 年成立。它迅速超越Google 成为使用最广泛的网络搜索引擎。 - 2000 年 5 月 5 日
它通过向受感染用户的联系人列表发送电子邮件来传播自身。据估计,它将在某个时候感染全球高达10% 的计算机。 - 2001:
在集体网络内容创作方面,维基百科首次亮相并名列前茅。 - 2002 年 7 月
作为云计算平台,Amazon Web Services 已开发并广泛可用。 - 2004:
“Web 2.0”一词首次被用来描述利用用户生成内容的新一代网站和软件程序。 - 2004:
Facebook(后来称为Facebook)启动,旨在连接和共享大学生的信息,作为姓名数字目录。后来它成为全球领先的社交网站。它由哈佛大学学生创立。 - 2005 年 4 月 23 日
在YouTube 上,发布了第一个视频。 - 2006 年 7 月
Just putting up my twttr 是在新推出的 Twitter 微博客网站(也称为twittr)上发布的第一个消息。 - 2007:
主要的电视网络启动了Hulu 视频流服务,在线发布他们的节目。 - 2008 年 6 月 9 日
推出了iPhone 3G。它开启了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的革命,并为高速移动互联网接入铺平了道路。 - 2009 年 1 月 3 日
开采了第一个比特币区块。 - 2013 年 5 月和 6 月
爱德华·斯诺登公布了美国政府秘密文件,内容涉及政府为安全情报目的对互联网流量进行的秘密监控。 - 2014:
Gavin Wood 被认为是“Web 3.0”一词的起源者。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且缺乏明确的、公认的定义,但真正去中心化、更民主化的互联网的出现是Web 3.0 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