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达哥拉斯

17 Mar 2025 | 5 分钟阅读

毕达哥拉斯是一位古希腊哲学家。他出生于公元前570年,在萨摩斯(希腊),并于公元前495年逝世于梅塔蓬托姆(意大利)。他的全名是萨摩斯的毕达哥拉斯

他在科学、数学、音乐、天文学和医学领域取得了许多发现。他进行的发现包括毕达哥拉斯定理、毕达哥拉斯音律、比例理论、地球的球体说、金星的身份以及五个正多面体。他还将地球划分为五个气候区。他将发现和证明毕达哥拉斯定理的主要功劳归于自己。

毕达哥拉斯或毕达哥拉斯定理

毕达哥拉斯定理仅基于直角三角形。该定理指出,在直角三角形中,底边和高线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换句话说,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直角边(底边和高线)是构成直角的三角形的边。

直角三角形的组成部分

下图表示一个直角三角形 ∆ABC。

Pythagoras
  • 底边:它是直角三角形中与高线和斜边相邻的一条边。在 ∆ABC 中,AB 是底边。
  • 高线:它是直角三角形中与底边和斜边相邻的一条边。它被称为三角形的高度。在 ∆ABC 中,AC 是高线。
  • 斜边:与直角相对的边称为斜边。换句话说,直角三角形中最长的边称为斜边。在 ∆ABC 中,BC 是斜边。
  • 直角:在几何学中,直角是指角度为90°的角。在 ∆ABC 中,∠A 是一个直角。

毕达哥拉斯三元组

毕达哥拉斯三元组是一组三个正整数,它们满足毕达哥拉斯定理。最小的毕达哥拉斯三元组是(3, 4, 5)

在 ∆ABC 中,(a, b, c) 是代表正整数值并满足定理的毕达哥拉斯三元组。

a2+b2=c2
Pythagoras

下表列出了一些毕达哥拉斯三元组。

(3, 4, 5)(5, 12, 13)(7, 24, 25)(8, 15, 17)
(9, 40, 41)(11, 60, 61)(12, 35, 37)(13, 84, 85)
(16, 63, 65)(20, 21, 29)(28, 45, 53)(33, 56, 65)
(36, 77, 85)(39, 80, 89)(48, 55, 73)(65, 72, 97)

关于毕达哥拉斯三元组的事实

  • 一组三元数中总会有一个偶数。
  • c 的值将始终是奇数。
  • 它可能有两个质数。

毕达哥拉斯定理公式

请看下图。

Pythagoras

在 ∆ABC 中,AC 是高线或高度,AB 是底边,BC 是斜边。高线、底边和斜边的长度分别为 a、b 和 c。根据毕达哥拉斯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公式可以写成

高线2 + 底边2 = 斜边2

AC2+ AB2 = BC2

a2+ b2 = c2

毕达哥拉斯定理证明

证明: AC2 = AB2+ BC2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 ∆ABC。

证明 1

在下图,我们从点 B 画了一条垂线 (BD),该垂线在斜边上的点 D 处相交。

Pythagoras

垂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即 ∆ADB 和 ∆BDC。

请记住:如果我们从直角顶点画一条垂线,两侧的三角形彼此相等,也等于整个三角形。

根据上述陈述,∆ABC=∆ADB

Pythagoras

将方程 (i) 和 (ii) 相加,我们得到

AB2+BC2=AD×AC+DC×AC
AB2+BC2=AC(AD+DC)
AB2+BC2=AC×AC

AB2+BC2=AC2

因此,毕达哥拉斯定理得证。

让我们看看证明该定理的第二种方法。

证明 2

在下图,我们画了一个正方形 ABCD。在正方形 ABCD 内部,我们画了另一个正方形 EFGH,它形成了四个三角形 ∆AEF, ∆FDG, ∆GCH∆HBE

Pythagoras

现在,我们将分别计算这两个正方形和四个三角形的面积。

我们知道,正方形面积 = a2 (其中 a 是正方形的边长)

正方形 ABCD 的面积=(a+b)2

我们知道,三角形面积 = 毕达哥拉斯bh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毕达哥拉斯ab

总共有四个三角形,所以四个三角形的面积将是

四个三角形的面积= 4×毕达哥拉斯ab=2ab

正方形 EFGH 的面积=c2 (其中 c 是正方形 EFGH 的边长)

正方形 ABCD 的总面积将是

ABCD 的面积 = EFGH 正方形的面积 + 四个三角形的面积

代入数值,我们得到

(a+b)2=c2+2ab
(a+b)(a+b)=c2+2ab
a2+2ab+b2=c2+2ab

在两边约去 2ab,我们得到

a2+b2=c2

因此,该定理得证。

毕达哥拉斯定理应用题

示例 1: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 5、12 和 13 厘米。使用毕达哥拉斯定理检查该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解决方案

已知 AB = 12 厘米,BC = 5 厘米,AC = 13 厘米

Pythagoras

根据毕达哥拉斯定理,AC2=BC2+AB2

132=52+122
169=25+144
169=169

因此,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示例 2:已知底边长为 3 厘米,三角形高为 4 厘米,求 AC 的值。

Pythagoras

解决方案

在 ∆ABC 中,已知 BC = 3 厘米,AB = 4 厘米。

根据毕达哥拉斯定理,BC2+AB2=AC2

将 AB 和 BC 的值代入上述公式,我们得到

32+42=AC2
9+16=AC2
25=AC2
AC=√25
AC=5

因此,斜边的长度是 5 厘米。

示例 3:已知斜边长为 10 厘米,三角形高为 8 厘米,求底边长。

Pythagoras

解决方案

在 ∆ABC 中,已知 AC = 10 厘米,BC = 8 厘米。

根据毕达哥拉斯定理,BC2+AB2=AC2

将 AC 和 BC 的值代入上述公式,我们得到

102=82+AB2
100=64+AB2
100-64=AB2
36=AB2
AB=√36
AB=6

因此,底边的长度是 6 厘米。

示例 4:底边长和斜边长分别为 30 厘米和 50 厘米。求三角形的高度。

Pythagoras

解决方案

在 ∆ABC 中,已知 AC = 50 米,AB = 30 米。

根据毕达哥拉斯定理,AC2=BC2+AB2

将 AC 和 AB 的值代入上述公式,我们得到

502=BC2+302
2500=BC2+900
2500-900=BC2
1600=BC2
BC=√1600
BC=40

因此,三角形的高度是 40 米。

示例 5:如果一个方形石头的边长为 9 米。求其对角线的长度。

解决方案

Pythagoras

在上图中,我们看到有两个三角形 ∆ABC 和 ∆ADC。让我们以三角形 ∆ABC 为例来求对角线。

根据毕达哥拉斯定理,AC2=BC2+AB2

AC2=92+92
AC2=81+81
AC2=162
AC=√162
AC=9√2

因此,对角线的长度是 9√2 米。


下一主题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