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基本结构

2025年2月21日 | 10分钟阅读

在印度宪法错综复杂的历史中,1973年4月24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基本结构理论首次由印度司法机构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凯萨瓦南达·巴拉蒂案中提出,这极大地改变了宪法修改的格局。这一思想通过作为防止无限制修改的保障,确保了印度宪法的基本原则得以保留。

Basic Structure Of The Constitution

基本结构理论的起源

基本结构理论源于一种理解,即尽管印度议会根据第368条有权修改宪法,但存在内在的限制。由司法机构发展起来的这一概念划清了界限,以保护构成宪法基础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尽管宪法中没有明确提及“基本结构”,但凯萨瓦南达·巴拉蒂案标志着该词概念化的一个转折点。这一概念作为守护者,禁止修改宪法中表征和维护其价值的一些基本要素。

基本结构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印度司法机构细致地确定了构成基本结构的组成部分。这些要素被视为宪法的灵魂,被认为超出议会的修改权限。详尽的清单包括:

  • 宪法的最高地位:该原则强调宪法的最高地位,将其置于任何立法或行政行为之上。
  • 主权、民主和共和性质:印度作为主权、民主和共和国家的基本原则是基本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世俗性质:对世俗主义的承诺是一个神圣的方面,它确保宗教与国家事务分离。
  • 权力分立: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之间的权力划分对于维持宪法平衡至关重要。
  • 联邦性质:宪法的联邦结构,平衡中央和各邦之间的权力,是关键组成部分。
  • 统一和完整: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完整是基本结构中嵌入的首要关注点。
  • 福利国家(社会经济正义):对福利国家的承诺,确保社会经济正义,是不可或缺的特征。
  • 司法审查:司法机构审查立法和行政行为的权力确保了对潜在过度行为的制约。
  • 个人自由和尊严:保护个人自由和尊严是基本结构不可协商的方面。
  • 议会制度:议会制度的结构和运作构成宪法本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法治:没有人,包括政府,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一原则是基本结构固有的。
  • 和谐与平衡:在基本权利和指导原则之间取得平衡对于宪法的和谐运作至关重要。
  • 平等原则: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的平等保护是基本结构的基石。
  • 自由公正的选举:以自由公正的选举为代表的民主进程对于宪法结构不可或缺。
  • 司法独立:司法独立至关重要,确保其能够对潜在的宪法侵犯行为进行制约。
  • 议会修改宪法的有限权力:该原则主张议会修改宪法的权力受到无限限制。
  • 基本权利的潜在原则:构成基本权利的潜在原则被认为是神圣的。
  • 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的权力:根据各项条款赋予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的特定权力作为基本结构的一部分受到保护。
Basic Structure Of The Constitution

这份详尽的清单展示了基本结构理论的全面性,它实质上保护了宪法的灵魂免受任何意外或故意的损害。

印度宪法中基本结构原则的演变

印度宪法于1950年通过,为基本权利的保护和政府奠定了基础。多年来,最高法院在建立和解释宪法修改参数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法院对议会修改宪法权力态度的转变是基本结构原则首次出现的地方。

  • 印度联邦诉尚卡里·普拉萨德案(1951年):-

1951年的尚卡里·普拉萨德诉印度联邦案标志着这一旅程的开始。在这项历史性裁决中,最高法院裁定议会可以根据第368条修改宪法的任何条款,包括基本权利。这项裁决为议会在宪法修改中的主权奠定了基础。

  • 萨詹·辛格诉拉贾斯坦邦案(1965年):-

在1965年的萨詹·辛格诉拉贾斯坦邦案中,最高法院重申了议会根据第368条广泛修改宪法的权力,从而加强了尚卡里·普拉萨德案的裁决。然而,一项附议意见对议会修改宪法的不受限制的权力表示怀疑,特别是在限制基本权利方面。

  • 戈拉克·纳特诉旁遮普邦案(1967年):-

1967年,戈拉克·纳特案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最高法院推翻了尚卡里·普拉萨德案的裁决,改变了其先前的立场。它得出结论,第368条并未赋予议会全部权力;相反,它只是描述了修改宪法的程序。这项裁决优先保护基本权利免受未经授权的议会修改。

  • 第24次宪法修正案(1971年)

戈拉克·纳特案是印度宪法史上一个开创性的司法案件,它对议会修改宪法的权力产生了重大影响。1971年,印度政府针对最高法院在戈拉克·纳特案中 imposed 的限制,推出了第24次宪法修正案。这项修正案旨在扩展议会的权力,使其超越法院裁决设定的限制,并恢复其修改宪法的自由。

第24次宪法修正案引入了几项关键修改:

  • 在第13条中添加第(4)款:第13条被修订,加入了一个新条款((4)),规定根据第368条作出的任何宪法修正案,不受第13条(涉及与基本权利不符或减损基本权利的法律)规定的约束。这有效地阻止了以侵犯基本权利为由对宪法修正案的挑战。
  • 修改第368条的边注:“议会修改宪法的权力和程序”取代了原先关于宪法修改程序的标题。这项修改强调了议会修改宪法的扩大权力。
  • 在第368条中添加第(1)款:第368条被修订,添加了一个新的第(1)款,赋予议会在不考虑文件中已有规定的情况下,增加、修改或废除宪法的权力。该条款重申了议会在修改程序中的首要地位。
  • 总统角色修改:总统在宪法修改程序中现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总统现在被要求同意任何修改宪法的法律,而不仅仅是签署立法。这项修改强调了行政部门在修改法律过程中的作用。
  • 第368条被修订,增加了重申性第(3)款,再次声明根据本条作出的任何修改不受第13条规定的约束。这确认了宪法修改在基本权利侵犯方面不受司法审查。

第24次宪法修正案是对戈拉克·纳特案的回应。它旨在维护议会在制定宪法修正案方面的最高地位,并解决法院对议会权力限制裁决所提出的问题。

  • 喀拉拉邦诉凯萨瓦南达·巴拉蒂案(1973年)

凯萨瓦南达·巴拉蒂诉喀拉拉邦案在印度宪法史册上被视为一个转折点,它极大地改变了司法审查和宪法解释的领域。该案最初旨在挑战1963年喀拉拉邦土地改革法的合宪性,最终超越其直接的法律影响,确立了议会在维护印度宪法完整性方面的权力界限。

宪法第29次修正案是这场法律大戏的推动力,该修正案将喀拉拉邦土地改革法置于第九附表之下,并保护其免受司法审查。但请愿人凯萨瓦南达·巴拉蒂利用这个机会,不仅质疑第29次修正案,还质疑第24次和第25次修正案的合宪性。没有人能预料到这场法庭纠纷会产生广泛的后果。

最高法院在一个由13名法官组成的大法庭上,以7比6的微弱多数,推翻了之前在戈拉克·纳特诉旁遮普邦案中的裁决,作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这项判决实质上作出了以下深刻主张。尽管议会有权修改宪法,但这种权力受到一项不成文的原则——基本结构原则——的限制,该原则保护了文件的基本思想和特征免受任意修改。

首席大法官西克里代表多数人发言,概述了该体系的基本要素,包括宪法的重要性、共和制和民主制政府、国家的世俗性质、权力分立以及文件的联邦性质。谢拉特法官和格罗弗法官为这一框架补充了其他组成部分,包括国家主权、国家统一和完整以及国家政策的指导原则。

另一方面,以贾甘莫汉·雷迪法官为首的持不同意见的法官则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序言本身就抓住了宪法的基本思想,强调了自由、社会正义、民主和主权等概念。

凯萨瓦南达·巴拉蒂判决之后,法律界和政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支持者称赞该判决是防止未来专制过度行为的保障,而反对者则指责司法机构进行司法能动主义,侵犯议会权力。

然而,该判决坚定地确认了宪法的最高地位,并维护了司法机构作为其基本价值观保护者的地位。它通过为法院提供一个框架来评估立法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尊重宪法中规定的基本原则,为进一步的宪法裁决建立了基准。

事实上,凯萨瓦南达·巴拉蒂的遗产至今仍在延续,它证明了印度宪政和法律体系的力量。它强调了拥有一个强大、独立的司法机构的重要性,以防止潜在的权力滥用,并确保正义、平等和自由的原则继续成为印度民主制度不可动摇的基石。

  • 第42次修正案(1976年)

1976年,政府针对凯萨瓦南达·巴拉蒂案的裁决,提出了有争议的第42次修正案。该修正案被称为“小宪法”,旨在取消第368条下议会制宪权的所有限制。该修正案甚至禁止在法庭上对宪法修改提出异议。

  • 密涅瓦磨坊诉印度联邦案(1980年)

在密涅瓦磨坊案(1980年)中,最高法院宣布第42次修正案的某些条款无效,质疑该修正案赋予的广泛权力。法院认为,“司法审查”是基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议会不能废除它。

  • 瓦曼·拉奥诉印度联邦案(1981年)

在1981年的瓦曼·拉奥诉印度联邦案中,确立了“预期推翻原则”。法院裁定,在凯萨瓦南达·巴拉蒂案裁决之前受第九附表保护的立法,不能以侵犯基本权利为由提出异议。然而,裁决之后通过的法律可以在法庭上受到质疑。

  • 英迪拉·萨瓦尼及其他人诉印度联邦案(1992年)

在曼达尔案(1992年)中,最高法院进一步发展了基本结构概念,指出法治是宪法基本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 基霍托·霍洛汉案(1993年)

在叛逃案(1993年)中,法院将宪法的基本结构扩展到包括自由公正的选举、主权、民主和共和结构。

  • S.R.博马伊诉印度联邦案(1994年)

在S.R.博马伊案(1994年)中,最高法院维护了联邦制、世俗主义和民主作为宪法基本结构的基本要素。

基本结构原则实质上随着宪法修订而动态演变,确保了作为印度宪法基石的基本思想得以保留。司法机构致力于维护基本结构,保护宪法的基本要素,同时允许进行必要的修改以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

意义和未来影响

基本结构原则是一个动态的思想,随着法院面临新的挑战而不断演变。它的重要性在于它保护了印度的宪法认同,并防止任意修改破坏该国的核心民主和公平价值观。

基本结构原则作为一种保障,确保了宪法创始人所设想的原则得以延续,即使我们应对快速变化的世界的复杂性。它提醒我们,尽管进步需要改变,但构成印度宪法基础的基本思想是不可更改的。

Basic Structure Of The Constitution

结论

总而言之,虽然基本结构原则的存在毋庸置疑,但持续的挑战在于确定其确切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原则的某些方面一直得到法院的维护,而另一些方面仍是持续审议的主题。

尽管如此,基本结构原则在提供一个框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框架在任何宪法的修改权中实现了灵活性和刚性之间的微妙平衡。正是这种平衡确保了宪法原则的完整性和持久相关性,同时允许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下一主题内阁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