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

2025年2月20日 | 阅读 12 分钟

引言

政治党派是任何民主框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选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候选人选择和竞选活动的开展。 印度的政治格局深受文化多样性、社会经济差异、种族、种姓、社区和宗教的多元化以及民族主义运动传统的深刻影响。

此外,多样的领导风格和对立的意识形态立场显著影响了该国的政治党派动态和更广泛的党派体系。本文将详细讨论政治党派、其重要性以及印度目前存在的不同政治党派。

什么是政治党派?

在印度语境下,政治党派是指一个动员候选人参与该国选举进程的实体。 通常,政治党派的成员拥有共同的政治观点,并且这些党派经常倡导特定的意识形态或政策目标。随着近几个世纪以来现代政党组织的结构和范围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演变和扩张,政治党派已成为几乎所有国家的政治格局中的关键要素。几乎找不到一个没有任何政治党派的国家。

政治党派的普及程度各不相同,有些国家只有一个政治党派,而有些国家则拥有众多此类实体。在独裁和民主政治体系中,党派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尽管民主体系通常比独裁体系拥有更多的政治党派。在独裁体系中,一个党派通常治理国家,一些学者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党派之间的竞争是民主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

关于印度的政治党派

印度实行多党政治体制,印度选举委员会 (ECI) 在承认国家和邦层面的政治党派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依赖于特定且透明的标准。获得承认的政治党派享有各种特权,包括分配保留的党派标志、在国家控制的电视和广播上的免费播报时间、参与选举日期选择的协商,以及在制定选举法律和法规方面发挥影响力。

Political Parties

对于其他有意愿参与市、邦或国家选举的政治实体,强制性步骤是向印度选举委员会注册。在印度人民院或邦立法议会选举结束后,如果注册党派满足必要条件,选举委员会无权将其提升为公认的国家党派或邦党派。选举委员会对公认党派的地位保持持续的审查流程,确保持续遵守既定标准。

印度的政治党派历史

1952 年至 1964 年期间,国大党是印度主要的政治力量,建立了通常被称为“国大党体系”的制度,实际上使该国在其民主框架内成为一个一党制国家。然而,在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去世和 1967 年的选举结果之后,这种以国大党为中心的政治格局的至高无上受到了挑战。

在此阶段,国大党遭遇了重大挫折,在八个邦失去了多数席位,并在印度人民院的多数席位下降至 54%。这些事件的后果导致了全国各地地区性党派的增殖,重塑了政治格局。1977 年,由人民党领导的一个新的政治联盟的出现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变,它脱离了一党制的主导地位,并最终在印度建立了多党制。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变并未涉及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意识形态联盟;相反,许多小党派联合起来共同挑战国大党。这一变革时期为自 1989 年以来多党制的持续存在以及联盟政治融入印度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

政治党派的职能

政治党派是多方面的实体,承担各种职能,本文汇总了其中一些关键角色。

  • 参与选举:政治党派通过提名候选人参加选举来参与选举过程。
  • 候选人选拔方法:在美国等国家,党派成员和支持者在选拔候选人中发挥作用。
  • 领导人在候选人选拔中的作用:相反,在印度等国家,党派的最高领导人负责选拔候选人。
  • 多元化的政策和计划:每个政治党派都制定不同的政策和计划,选民根据他们对这些政策的偏好做出决定。
  • 影响政府政策:在民主国家,一群拥有共同意见的大群体建立一个政治党派,该党派随后指导政府政策的制定。
  • 组成反对党:在选举中失败的党派构成反对党,表达不同的观点,批评政府的缺点,并动员反对执政党。
  • 塑造公众舆论:政治党派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发挥作用,与压力团体合作,发起旨在解决公众面临的问题的运动。
  • 获得政府资源:政治党派提供了获得政府资源和福利倡议的途径,地方党派领导人充当公民与政府官员之间的中介。

政治党派的重要性

通过其关键职能,政治党派在维持民主制度中的不可或缺性显而易见。没有政治党派,民主框架将大打折扣。没有政治党派

  • 独立候选人的主导地位:选举中的所有候选人都将独立运作,缺乏组织效率来向选民提出实质性的政策变革。
  • 缺乏问责制:因此,将缺乏问责制,没有任何特定实体或群体对国家的治理和方向负责。
  • 代议制民主的生存:只有代议制民主才能长久存在,因为政治党派汇集了对各种问题的不同观点,然后将其呈现给政府。
  • 本质上,政治党派的作用不仅限于参与选举;它们是至关重要的中介,能够巩固意见、制定政策并确保民主国家治理的问责制。它们的缺席将使民主结构容易出现碎片化、效率低下和缺乏连贯的代表性。

印度的政治党派地位资格

邦党派的资格标准

印度选举委员会将政治党派确认为邦政治党派的标准如下。

  • 最低得票率和席位要求(大选):政治党派如果在人民院或邦立法议会的大选中获得至少 6% 的有效选票,并获得至少一个人民院席位或两个立法议会席位,则可以获得邦政治党派的地位。
  • 更高的最低得票率(大选):或者,政治党派通过在人民院或邦立法议会的大选中获得至少 8% 的有效选票,就有资格获得邦政治党派的认可。
  • 最低邦立法议会代表席位:邦政治党派认可的另一个标准是获得邦立法议会总成员的至少 3% 或获得至少 3 个席位,以较高者为准。
  • 人民院席位要求:如果一个党派在分配给各邦的人民院 25 个席位中至少获得一个人民院席位,则可以获得邦政治党派的地位。
  • 目前公认的邦政治党派:目前,选举委员会已根据上述标准承认 64 个政治党派为邦政治党派。

国家政治党派(NPP)的资格标准

选举委员会将政治党派确认为国家政治党派的标准在以下几点中概述。

  • 在多个邦的最低得票率和席位要求:政治党派可以通过在四个或更多邦的人民院或邦立法议会的大选中获得至少 6% 的有效选票,并赢得至少四个邦的人民院席位,来获得国家政治党派的地位。
  • 在多个邦的更高最低得票率:或者,如果一个党派在四个或更多邦的人民院或邦立法议会的大选中获得至少 8% 的有效选票,则可以获得国家政治党派的认可。
  • 在多个邦的最低人民院席位要求:国家政治党派的另一个标准是从三个或三个以上邦获得至少 2% 的人民院总席位。
  • 目前公认的国家政治党派:截至目前,印度选举委员会已根据规定标准承认八个政治党派为国家政治党派。
  • 承认地区党派为国家党派:印度选举委员会最近授予了人民党(NPP)印度第八个国家党派的地位,这标志着其作为第一个获得此类认可的东北地区党派的历史性成就。

印度国家政治党派名单

以下是印度选举委员会承认的一些印度国家政治党派。

1. 印度人民党 (BJP)

成立时间:1980 年

意识形态:右翼,民族主义,印度教民族主义

2. 印度国民大会党 (INC)

成立时间:1885 年

意识形态:中左翼,世俗主义,社会民主

3. bahujan 萨马杰党 (BSP)

成立时间:1984 年

意识形态:社会平等,Bahujan 身份

4.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CPI(M)

成立时间:1964 年

意识形态:左翼,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

5. 民族主义国大党 (NCP)

成立时间:1999 年

意识形态:中间派,世俗主义,社会民主

6. 印度共产党 (CPI)

成立时间:1925 年

意识形态:左翼,共产主义

7. 全印度草根国大党 (AITC)

成立时间:1998 年

意识形态:中间派,地区主义

8. 人民党 (AAP)

成立时间:2012 年

意识形态:中间派,民粹主义,反腐败

9. 人民党 (NPP)

成立时间:2013 年

意识形态:地区性,原住民权利

印度邦政治党派名单

1. 锡克教徒大会党 (SAD)

成立年份:1920 年

邦:旁遮普邦

2. 全印度穆斯林联盟 (AIMIM)

成立年份:1927 年

邦:特伦甘纳邦

3. 印度穆斯林联盟 (IUML)

成立年份:1948 年

邦:喀拉拉邦

4. 德拉维达进步联盟 (DMK)

成立年份:1949 年

邦:本地治里,泰米尔纳德邦

5. 罗克达尔党 (RLD)

成立年份:1996 年

邦:北方邦

6. 罗什特里亚·贾塔达尔党 (RJD)

成立年份:1997 年

邦:比哈尔邦,贾坎德邦

7. 米佐人民会议 (MPC)

成立年份:1972 年

邦:米佐拉姆邦

8. 查谟和克什米尔国民大会党 (JKNC)

成立年份:1932 年

邦:查谟和克什米尔

9. 查谟和克什米尔国民大学生党 (JKNPP)

成立年份:1982 年

邦:查谟和克什米尔

10. 阿萨姆邦人民大会党 (AGP)

成立年份:1985 年

邦:阿萨姆邦

11. 提瓦特人民阵线 (BPF)

成立年份:1985 年

邦:阿萨姆邦

12. 全贾坎德邦学生联盟 (AJSU)

成立年份:1986 年

邦:贾坎德邦

13. 萨马吉瓦迪·贾纳塔党(国家)(SJP)

成立年份:1990 年

邦:北方邦

14. 全印度前进集团 (AIFB)

成立年份:1939 年

邦:西孟加拉邦

15. 全印度 N.R. 国民大会党 (AINRC)

成立年份:2011 年

邦:本地治里

16. Desiya Murpokku Dravidar Kazhagam (DMDK)

成立年份:2005 年

邦:泰米尔纳德邦

17. 印度国家 Lok Dal (INLD)

成立年份:1999 年

邦:哈里亚纳邦

18. 米佐民族阵线 (MNF)

成立年份:1959 年

邦:米佐拉姆邦

19. 全印度团结民主阵线 (AIUDF)

成立年份:2004 年

邦:阿萨姆邦

20. Janata Dal (世俗) (JD(S))

成立年份:1999 年

邦: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

21. Janata Dal (统一) (JD(U))

成立年份:1999 年

邦:比哈尔邦

22. Lok Jan Shakti Party (LJP)

成立年份:2000 年

邦:比哈尔邦

23. 贾坎德邦穆克蒂莫查 (JMM)

成立年份:1972 年

邦:贾坎德邦

24. 山区人民党 (HSPDP)

成立年份:1968 年

邦:梅加拉亚邦

25. 马哈拉施特拉邦纳瓦尼尔曼塞纳 (MNS)

成立年份:2006 年

邦:马哈拉施特拉邦

26. Jan Nayak Janta Party (JJP)

成立年份:2018 年

邦:哈里亚纳邦

27. 泰兰加纳人民党 (TRS)

成立年份:2001 年

邦:特伦甘纳邦

28. 印度国家 Lok Dal (INLD)

成立年份:1999 年

邦:哈里亚纳邦

29. Rashtriya Loktantrik Party (RLP)

成立年份:2020 年

邦:拉贾斯坦邦

30. 民族民主进步党 (NDPP)

成立年份:2017 年

邦:那加兰邦

31. 阿鲁纳恰尔人民党 (PDA)

成立年份:1977 年

邦:阿鲁纳恰尔邦

32. 社会主义革命党 (RSP)

成立年份:1940 年

邦:喀拉拉邦,西孟加拉邦

33. 果阿前进党 (GFP)

成立年份:2016 年

邦:果阿邦

34. 联合人民党自由党 (UPPL)

成立年份:2015 年

邦:阿萨姆邦

印度政治党派面临哪些问题?

  • 印度宪法的篇幅:以其内容丰富而闻名,印度宪法是全球最长的宪法之一。
  • 宪法对政治党派的控制缺失: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宪法一丝不苟,但印度宪法却未能纳入对作为政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的政治党派进行宪法控制的规定。
  • 政治党派的关键法定规定:解决印度政治党派的主要法律规定是《1951 年人民代表法》第 29A(5) 条。
  • 党派的种姓或宗教性质:印度有相当数量的党派明确认同种姓或宗教联系。
  • 财务状况不明:这些党派的财务状况需要澄清和明确。

印度的地区性政治党派

  • 地区党派是指将其活动限制在一个邦或少数几个邦的政治实体。在印度多党制中,地区党派的大量代表是其显著特征。
  • 地区党派的主要重点是解决地方不满,并保护与语言、种姓、社区或地理位置相关的基本需求。
  • 为了在邦一级发挥政治影响力,地区党派将其努力方向集中在地方或地区性问题上。
  • 与渴望扩展到联邦政府层面不同,地区党派通常没有意愿将其影响力扩展到邦边界之外。
  • 地区党派的关键政治目标是倡导印度联邦各邦的更大地区自治。

印度的地区党派示例

  • 地区党派植根于民族和文化差异。其中值得注意的例子包括锡克教徒大会党、国民大会党、DMK、AIADMK、泰卢固德萨姆党、湿婆神军党、阿萨姆邦人民大会党、米佐民族阵线、贾坎德邦穆克蒂莫查等。
  • 那些渴望超越单一邦但缺乏全国性选举基础的地区党派包括印度国家 Lok Dal、全印度前进集团、社会主义革命党、萨马吉瓦迪党和国民大会党。
  • 国家党派内部的分裂可能导致地区党派的出现。例如,孟加拉国大党、特伦甘纳邦普拉贾委员会、全印度草根国大党、YSR 国大党等。

印度政治党派面临的挑战

1. 金钱和权力

  • 在选举竞争中,意识形态派别面临审查,因为它们的有效性会受到评估。
  • 党派,以其赢得胜利的主要目标为驱动,通常在选举期间采用各种策略。
  • 一种方法涉及选择具有大量现有财富或能够筹集大量财政支持的候选人。
  • 来自富裕个人和组织对党派会议的贡献可能会影响战略决策。
  • 有时,党派可能会支持有法律问题的候选人,并将他们获得有利判决的可能性视为一种策略。

2. 世袭血统

  • 几个意识形态组织由一个家族的个人主导,占据了大部分最高职位。
  • 最高层领导人在任用亲属和亲信方面存在明显的倾向。

3. 选民拥有有意义的选择

  • 它认为政治党派常常未能向选民提供实质性的选择,因为有意义的选择需要党派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区别。
  • 例如,在我们国家,主要政治党派之间的财政方法差异已经缩小。

4. 缺乏内部党派民主

  • 大多数意识形态团体的领导层是集中的,通常由一到两位最高领导人掌握。
  • 这些党派的普通成员通常缺乏有关内部程序和发展的充分信息。

5. 其他挑战

  • 普遍的贫困、医疗保健不足、教育程度低下、人口过剩和失业阻碍了印度许多地区的社会进步。
  • 持续的种姓和取向隔离在印度社会中依然存在,阻碍了进步和发展。
  • 腐败、官僚主义障碍和公共司法系统的延误正在侵蚀民主的基础。
  • 少数民族在各种角色和信仰中被利用以谋取狭隘的政治利益,这颠覆了民主治理的本质。
  • 选举期间的金钱影响和胁迫手段的使用凸显了民主制度中的不完善之处。

结论

政治党派在印度多元且复杂的民主格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多党制下,印度选举委员会根据特定标准区分国家党派和邦党派。印度的政治历史经历了从一党独大到 1977 年多党制的转变。

党派履行着参与选举、选拔候选人、影响政策、组成反对派和塑造公众舆论等职能。政治党派的缺席将危及民主。印度根据得票率和席位要求承认邦和国家党派。

值得注意的国家党派包括 BJP、INC、BSP 和 CPI(M),而 DMK、AIADMK 和 Shiv Sena 等地区党派则侧重于邦级事务。政治党派面临着诸如财政依赖、世袭政治、选民选择有限以及内部民主问题等挑战。此外,贫困、医疗保健、教育以及基于种姓的歧视等社会挑战影响着印度的民主进步。腐败、官僚主义障碍和对少数民族的剥削进一步加剧了民主制度中的不完善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