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权

2025年2月21日 | 阅读 8 分钟

自由权是《印度宪法》规定的关键权利之一。这项权利通过宪法第19条赋予印度公民,它包含以下自由:言论自由权、不受限制地在全国旅行的权利、集会和组织社团或工会的权利,以及在全国任何地方居住的权利。

Right to Freedom

在本文中,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这些自由以及印度宪法如何保障它们。印度宪法第19至22条规定了公民享有某些基本自由,这些自由是自由权的一部分。1931年,印度国民大会通过了决议,承诺维护基本公民权利和社会经济权利,例如最低工资以及废除不可接触制和农奴制。1936年,国大党领导人承诺社会主义,借鉴了苏联宪法,以鼓励公民承担基本义务,作为对国家利益和挑战的集体爱国责任。当印度于1947年8月15日独立时,由民选立法者组成并由拉金德拉·普拉萨德主持的印度制宪会议负责制定国家宪法。虽然国大党成员占多数,但国大党领导人提名了不同政治背景的人士担任制定宪法和国家法律的负责人。值得注意的是,B. R. Ambedkar 担任起草委员会主席,而 Jawaharlal Nehru 和 Sardar Vallabhbhai Patel 分别领导了负责各领域的委员会和小组委员会。

Right to Freedom

当时不断变化的发展对印度宪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于1948年12月10日通过。当时,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并呼吁所有成员国将这些权利纳入其各自的宪法。起草委员会详细制定了第一份宪法草案(1948年2月)、第二份宪法草案(1948年10月17日)和最终的第三份宪法草案(1949年11月26日),所有这些草案都体现了基本权利。

第19条

《印度宪法》第19条保障了六种自由。它们列举如下:

  • 言论自由

国家将保障每个印度人的言论自由权。为了保护我们国家的完整、安全和主权;维持公共秩序;防止诽谤;维持与其他国家友好关系;煽动犯罪;以及藐视法庭,国家可以对言论自由权施加某些限制。

  • 集会自由

国家保障,人人有权和平地、不使用武力地集会。如上所述,为了保护公共秩序、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可以施加合法限制。

  • 结社自由

国家有权对结社、工会和合作社的自由施加限制,以保护国家完整、安全和主权,与其他国家保持友好关系,维持公共秩序,以及防止诽谤、煽动犯罪和藐视法庭命令。组建工会的权利现在是工人的基本权利。《警察(权利限制)法》1966年禁止警察组织任何形式的工会。

  • 迁徙自由

每位印度公民都有权在全国自由旅行。然而,为了维护和平、安全或计划部落的利益,也可以限制这项特权。

  • 居住自由

印度居民可以在全国任何地方居住。为保护计划部落的权利、维护和平或确保安全,也可能施加类似的限制。

  • 职业自由

每个人都被允许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何职业道路或职业,只要它是合乎道德且合法的。此外,法律并不禁止国家制定有关从事该行业或职业所需的实际或专业资格的法律。

言论自由的重要性

如第19(1)(a)条所述,我们有权通过口头、书面、印刷、视觉或其他任何我们认为合适的方式自由表达我们的意见和思想。《印度宪法》第19条规定,人人享有自由表达的权利。这包括自由表达个人思想的自由,以及以任何方式不受限制地获取、接受和传播知识和思想的能力。它为民主、守法社会奠定了基础。

与言论自由相关的问题

  • 尽管新闻自由、知情权和沉默权没有明确提及,但它们都包含在自由权第19(1)(a)条中。
  • 这些自由带有“合理限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并非自由。
  • 根据印度法律,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并非绝对权利。《印度宪法》第19(2)条赋予立法机关以下类别的限制言论自由的权力。
  • 国家安全,
  • 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友好,
  • 公共秩序,
  • 道德和体面,
  • 藐视法庭,
  • 诽谤,
  • 煽动犯罪,以及
  • 印度国家的完整和主权。

只有法律授权的法律才能合理地限制这些理由,而不是行政命令。

第20条 - 免受定罪的保护

  • 《印度宪法》第20条是一项基本权利,保护被告/罪犯的权利。它确立了三个概念:
  • 第20(1)条:溯及既往立法
  • 第20(2)条:双重危险
  • 第20(3)条:禁止自证其罪的权利
  • 在某些情况下,该条款提供了定罪保护。
  • 国家不得实施溯及既往的刑事立法,即刑事法律应具有前瞻性而非追溯性。
  • 国家法律禁止双重危险或对同一罪行进行两次惩罚。
  • 任何人不得被强迫作对自己不利的陈述,以便该陈述可作为对他不利的证据并在法庭上作为惩罚。国家不得强迫任何人提供自证其罪的证据。

第21条 - 生命权和人身自由的保护

第21条规定,除非按照法定程序,否则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权或人身自由。

  • 印度司法机关对本条进行了广泛解释,从而承认了多项隐含或推断的权利,其中包括隐私权、不受污染环境的权利、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谋生权和获得迅速审判的权利。
  • 这些隐含权利扩大了第21条的范围,并为印度人权法的演变做出了贡献。
  • 隐含权利是指宪法中未正式规定,但经司法机关的宽松解释仍被视为授予的权利的一部分。
  • 第21条隐含权利
    • 隐私权(2017年Puttaswamy案)
    • 执行生前遗嘱和被动安乐死的权利(NGO Common Cause案 2018年)。
    • 与任何人结婚的权利(Hadiya案 2018年)。
    • 名誉权(Subramaniya Swamy案,2016年)。
    • 小学教育(Unnikrishnan案,1993年)
  • 印度最高法院将这项权利称为“基本权利的核心”。
  •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剥夺其生命或自由,除非遵循法定程序,正如权利中直接陈述的那样。这意味着该特权仅适用于针对政府提起的诉讼。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不仅指政府,还包括立法机关和地方团体等任何政府经营的组织。
  • 任何侵犯他人权利的私人个人不违反第21条。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有两个补救选择:第226条或普通法。
  • 生命权不仅包括生存的能力,还包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能力。
  • 此外,最高法院已裁定,自由权下的某些权利,如谋生权、摆脱奴役劳动的权利、迅速获得司法救济的权利、享有清洁环境的权利、出国旅行的权利、睡眠权等,均是宪法第21条下的隐含权利。

第21A条 - 受教育权

  • 《印度宪法》第21A条,保障受教育权,可视为第21条自由权的延伸。受教育的权利,这对个人的个性和智力发展至关重要,包含在自由权中。
  • 2002年的第86项宪法修正案规定,所有6至14岁的儿童都享有免费和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
  • 在基本权利被修改之前,免费和义务教育是第45条的指令性原则。

第22条

  • 《印度宪法》第22条涉及保护被国家逮捕或拘留的任何人。它还包括保护这些人自由权的安全措施,并防止他们被非法拘留。
  • 具体而言,第22条保障知情逮捕原因的权利,以便被捕者可以咨询自己选择的律师,并在逮捕后24小时内出庭,除非经法院命令,否则不得在此期间继续拘留。
  • 此外,《宪法》授予国家制定允许预防性拘留的法律的权力,但需遵守第22条中规定的额外保障措施。
  • 有关预防性拘留的文章在制宪会议上受到了怀疑和不信任的辩论,并于1949年经过一些修订才勉强通过。
  • 第22条规定,国家可以在《预防性拘留法》下将某人监禁最多三个月,无需审判。任何进一步的期限都必须得到咨询委员会的批准。
  • 被拘留者有权得知拘留原因,并应尽快提出申诉。

重要性

基本权利被纳入宪法是由于它们在促进个人个性发展和保护人的尊严方面的重要性得到认可。制宪者认为,如果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等关键公民权利不得到国家的承认和保护,民主就会失效。

Right to Freedom

国家紧急状态会损害这些权利。在这样的政权下,第19条的权利(言论、集会和迁徙自由等)将被暂停。因此,在此情况下,立法机关可以通过侵犯第19条所保障权利的法律。总统可以通过命令暂停向法院申请执行其他权利的权利。

结论

总而言之,自由权是印度宪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居住在该国的人们提供了许多其他基本权利,包括言论、集会、迁徙和居住的自由。这些权利虽然不是万能药,但在维护民主公正的社会中至关重要。《印度宪法》对基本权利的承诺体现了个体自由与国家集体福利之间的平衡,促进了其多样化公民之间的平等、公正和团结。这将确保自由权仍然是印度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主题宗教自由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