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宪法第四附表

2025年2月21日 | 阅读 8 分钟

印度宪法第四附表规定了联邦院(有时称为“人民院”)的席位分配。它是宪法十二个附表之一,非常重要,因为它为不同邦和联邦属地分配席位奠定了基础,进而塑造了印度的联邦制政府。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第四附表,包括其历史发展和在当今印度政治中的意义。

Fourth Schedule Of Indian Constitution

印度宪法附表:全面概述

印度宪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全面的法律文件之一,其中包含的各种附表补充了其各项规定。这些附表在界定国家结构、运作和治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划分邦的地域管辖权到明确地方治理机构的权力和责任,每个附表都服务于不同的目的。理解这些附表对于准备参加 UPSC 等竞争性考试的考生至关重要。让我们深入了解每个附表的详细信息。

  • 第一附表:印度宪法第一附表载有各邦和联邦属地的名称及其地域管辖权。它构成了国家行政区划的基本框架。
  • 第二附表:此附表概述了与总统、各邦邦长、人民院议长、联邦院议长、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法官以及印度审计总长(CAG)等宪法公职人员的津贴、特权和薪酬相关的规定。
  • 第三附表:第三附表载有中央政府部长、议会议员、法官和邦部长等不同公职人员的宣誓和确认誓言形式,确保其遵守宪法职责和义务。
  • 第四附表:该附表涉及印度议会上院——联邦院——各邦和联邦属地的席位分配,从而确保比例代表制。
  • 第五附表:此附表列出了与表列地区和表列部落的行政和治理相关的规定,旨在保护他们的利益并促进其社会经济发展。
  • 第六附表:该附表侧重于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特里普拉邦和米佐拉姆邦等特定邦的部落地区行政管理,并赋予这些地区的基层自治机构权力。
  • 第七附表:这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附表之一,它划分了中央和各邦之间的立法权力,将它们分为三个列表:中央列表、邦列表和共同列表。
  • 第八附表:认识到印度的语言多样性,此附表列出了该国 22 种官方语言,强调了语言平等和文化多元主义的重要性。
  • 第九附表:该附表最初旨在保护土地改革和其他社会经济立法免受司法审查,但在 Kesavananda Bharati 案及后续判决后,其司法审查的局限性受到了影响。
  • 第十附表:俗称“反跳槽法”,该附表规定了因跳槽而取消议员和邦立法机构议员资格的规定。
  • 第十一附表:由第 73 修正案增加,它划分了村务委员会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在基层赋予了自治权力。
  • 第十二附表:同样,由第 74 修正案增加,该附表规定了市政当局的职能、权力和责任,确保城市治理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印度宪法附表是补充其规定的组成部分,确保国家民主框架的顺利运作。每个附表都反映了包容、平等和权力下放的精神,这对于维持印度多元而充满活力的民主至关重要。准备参加竞争性考试的考生必须掌握这些附表的细微之处,才能有效地驾驭印度政治和治理的复杂性。

Fourth Schedule Of Indian Constitution

委托人

  1. 根据宪法第 80 条,联邦院最多可设 250 名成员,其中 12 名可由总统提名,238 名代表各邦和三个联邦属地。
  2. 联邦院目前有 245 名成员,其中 233 名由总统提名,代表德里(3)、本地治理(1)和查谟和克什米尔(4)的邦和联邦属地。

宪法规定和选举机制

根据印度宪法第 80(2) 条,在向联邦院分配各邦和联邦属地的席位时,必须遵守第四附表的要求。有趣的是,每个邦的立法议会议员使用单一可转移投票和比例代表制来选举其邦的代表。另一方面,议会通过的法律决定了联邦属地的代表。

1950 年《人民代表法》第 IVA 部分解释了联邦院的联邦属地分配席位。根据该法案第 27A 条,每个联邦属地都被指定了一个选举团,以协助其联邦院议员的选举过程。

席位分配:按邦细分

各邦和联邦属地联邦院席位的分配不均,反映了国家多样的社会政治格局。北方邦作为人口最多的邦,拥有最多的代表权,拥有 31 个联邦院席位。另一方面,阿鲁纳恰尔邦、果阿邦、曼尼普尔邦、梅加拉亚邦、米佐拉姆邦、那加兰邦、锡金邦和特里普拉邦的联邦院各有一名代表。

印度联邦制的流动性体现在席位分配的定期调整,以适应邦的重组和新邦的成立。例如,随着安得拉邦、比哈尔邦和西孟加拉邦等许多邦的重组法案的生效,第四附表已根据席位数量的变动进行修订。

联邦院席位分配代表:第四附表

邦/联邦属地席位数
安得拉邦11
阿鲁纳恰尔邦1
阿萨姆邦7
比哈尔邦16
恰蒂斯加尔邦5
果阿1
古吉拉特邦11
哈里亚纳邦5
喜马偕尔邦3
贾坎德邦6
卡纳塔克邦12
喀拉拉邦9
中央邦11
马哈拉施特拉邦19
曼尼普尔邦1
梅加拉亚邦1
米佐拉姆邦1
那加兰邦1
奥里萨邦10
旁遮普邦7
拉贾斯坦邦10
锡金邦1
泰米尔纳德邦18
特伦甘纳邦7
特里普拉邦1
北方邦31
北阿坎德邦3
西孟加拉邦16
德里国家首都区3
本地治里1
查谟和克什米尔4
提名成员12
总计245

代表的选举方式

在选举政府代表时,会遵循某些规则。让我们分解一下。

  • 关于各邦

每个邦都有称为立法议会的人,他们为该邦做出决策。他们可以选举他们的代表。但这不是简单的投票。他们使用一种称为“比例代表制(单一可转移投票)”的方法。听起来可能不那么容易,但这只是一种公平的方式,可以确保每个人的声音都被听到。

  • 关于联邦属地

联邦属地有点不同。他们的代表由议会选举。议会制定了如何进行的规则。他们有权决定。

  • 法律条文

1950 年《人民代表法》规定了如何为联邦属地填补政府一部分的联邦院席位。该法案第 27A 条规定,每个联邦属地都有一个特殊的团体,称为选举团,用于协助选择该领土的代表。

因此,这就是代表的选举方式。这可能看起来不那么容易,但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每个人在自己的治理中有发言权。

历史演变

自 1949 年宪法批准以来,联邦院的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联邦院最初打算有 217 名成员,其中 12 名由总统提名,205 名由各邦选举的代表。然而,由于人口变化和政治压力,原计划被修改了。

由于对 1956 年《邦重组法》和 1953 年《安得拉邦法》等法律修正了第四附表,总席位数量从 204 个增加到 220 个。因此,联邦院现在有 245 名成员,包括 233 名邦和联邦属地议员以及 12 名总统任命的成员。

探索第四附表

在印度复杂的宪法体系中,要了解如何为联邦院(也称为“联邦院”)分配席位,就需要深入研究第四附表的细节。

什么是第四附表?

根据印度宪法第 80(2) 条,第四附表在决定联邦院席位分配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它涉及如何将席位分配给各邦和联邦属地的代表。

各邦代表

各邦的代表由其各自邦立法议会议员选举产生。这一过程采用比例代表制(单一可转移投票),以确保每个邦的多元声音得到充分代表。

联邦属地代表

与各邦不同,议会通过特定法律监管联邦属地代表的选举。这些法律规定了代表的选举方式,确保了联邦属地的公平代表。

立法框架

1950 年《人民代表法》第 IVA 部分为填补分配给联邦属地的联邦院席位提供了路线图。该法案第 27A 条为每个联邦属地设立了一个选举团,以协助选举过程。

不断变化的格局

自 1952 年成立以来,分配给各邦和联邦属地的联邦院席位数量一直在演变。邦的重组和新邦的成立导致席位分配进行了多次修订。

代表性差异

虽然北方邦等一些邦在联邦院拥有 31 名议员,代表权很大,但其他邦如阿鲁纳恰尔邦、果阿邦、曼尼普尔邦、梅加拉亚邦、米佐拉姆邦、那加兰邦、锡金邦和特里普拉邦却只有一名议员。这种差异反映了印度各地不同的人口规模和政治格局。

未被代表的地区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联邦属地,如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拉克沙德维普、达德拉和纳加尔哈维利、达曼和第乌以及昌迪加尔,在联邦院中没有代表,这突显了立法代表性的差距。

当代重要性

第四附表对于印度两院制立法机构的运作至关重要。它确保各邦和联邦属地在联邦院得到公平代表。席位分配为讨论、辩论和立法审查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纳入各种观点和地方声音来加强民主进程。

此外,第四附表通过体现印度宪法中阐述的联邦主义理想,维护了中央和各邦之间的合作框架。第四附表通过在联邦院给予各邦比例代表制,鼓励了“多元一体”,并权力下放,维护了印度政治体制的联邦性质。

结论

印度宪法第四附表是印度议会制度的主要支柱之一,它维护了公正和公平治理的理想。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特别是对于准备参加 UPSC 考试的考生。

对第四附表的全面理解远远超出了仅仅了解席位如何分配的范畴;它涉及深入研究立法格局的历史发展、宪法对政治格局的塑造作用以及影响治理动态的现代应用。

那些花时间分析该计划细节的考生将对印度政治有更深入的了解。他们能够理清支撑国家民主基础的地区差异、社会经济不平等和政治压力错综复杂的网络。此外,拥有这些知识可以使考生具备成功应对公共行政复杂性的分析能力。


下一个主题基本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