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宪法第一修正案21 Feb 2025 | 21 分钟阅读 引言可以说,1950年的印度宪法具有骨干作用,因为它不仅是框架,还为国家立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此外,它支持那些遭受不公正和犯罪侵害的人,是印度法律界的基石和命脉。它已将计划种姓和计划部落的保留权延长了十年。 ![]() 让我们来看看1951年《宪法(第一修正案)法案》的亮点,该法案为印度人民确立了若干自由和补救措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七十年前。 在其生效的第一年,印度宪法仍在起草中,我们就感到有必要对其进行修改。本文将带您回到1950年代。议会希望解决哪些问题?这个庞大、独立的文献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一修正案对我们的宪法有什么意义?本文将在不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情况下,讨论与印度宪法有关的第一修正案的独特特征和困难。 印度的宪法起草制宪会议在起草印度宪法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审议。1946年12月9日,制宪会议举行了首次会议,由萨钦南丹·辛哈博士主持。之后,制宪会议成立了一个额外的委员会,该委员会就宪法的若干条款提交了报告。 委员会成员起草的草案公之于众,供公众提供修改或补充文本的意见。随后,进行了修订,并召集了会议,以审议最终文本。 在制宪会议的讨论中,可以找到对印度宪法最终文本的详尽讨论。这些是这个庞大文献的许多重要来源之一,法院经常查阅它们来理解有争议的宪法条款的含义。1949年11月26日,草案的审议结束,印度宪法最终获得批准。 印度宪法的修正程序宪法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之一进行修正: 1. 宪法修正的非正式方法 采用非正式的修改方法时,无需遵循任何特定规程。通过对宪法条文进行不同的解释,以这种方式修改宪法。法官适用法律,并有权通过对某些法律应用另一种解释来推翻自己的判决。然而,采用这种非正式的修正方法会引发争议,因为司法机构被指控接管了立法机构的管辖权。 2. 宪法修正的正式方法 根据印度宪法第368条的规定,允许这样做。议会可对所有宪法条文进行增补、修改或废除。在 I.R. Coelho (Dead) By LRs v. State of Tamil Nadu & Ors. (2007) 的里程碑式判决中,发现了基本权力和修改权之间存在差异。 最高法院在维护宪法的过程中强调,在制宪者制定宪法时,制宪会议拥有原始权力。然而,修改印度宪法的权力来自印度宪法第368条,因此受到宪法中规定的特定限制。 宪法的不同修改类型根据宪法的条款,有三种方法可以引入修改。下面将详细介绍:
议会两院出席并投票的议员的简单多数表决可以修改宪法的某些条款。为此,法案被引入议会两院。它们可以自行启动,或在咨询各邦后启动。除其他条款外,第五附表和第六附表、第11条、第73条和第169条也允许进行简单多数修正。
根据印度宪法第368条,那些不能通过简单多数修改的条款需要通过特殊多数进行修改。为此,法案被引入议会两院。法案在获得议会全体议员的简单多数以及每院出席和投票的议员至少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后,提交给总统。在修正程序完成之前,法案需要总统的同意。
对于宪法的若干条款,除了议会成员的投票外,至少有一半的邦必须同意。在法案提交给总统时,这一过程,称为批准,必须完成。 印度宪法第一修正案概述第一修正案及其义务印度宪法于1950年生效的第一年就提出了修正案。即使在印度独立之前,该法案就对印度宪法进行了修改。这项修正案以三种主要方式修改了宪法。以下各点反映了相同的目标:
第一修正案的基本原则1951年的《宪法(第一修正案)法案》修改了印度宪法,或添加了特定条款。以下是新实施修改的主要特点。
第15条第4款规定,当局可以为任何属于社会或教育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公民,以及计划种姓和计划部落的公民制定特别支持措施。国家可以为这些群体制定福利,而不违反宪法第15条或第29(2)条。
修改了第19条第2款。第19(1)(a)条保证了言论和表达的自由。这项权利可以使用,直到它涉及国家安全、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稳定、礼节或道德,或者如果它涉及对法院的蔑视、诽谤或煽动犯罪。第二次修改发生在第19(6)条,该条款赋予联邦政府与外部组织进行贸易和商业的权力,无论是否有外部组织的参与。
修改了宪法第4条和第5条,分别加入了第31A条和第31B条。这些规定旨在减少农业行业的经济和社会不平等。
1951年《宪法(第一修正案)法案》的第6条取代了关于议会会议、延期和解散的第85条。该条规定,总统可以召集议会两院的会议,并且两院会议之间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总统还有权解散人民院并休会。 同样,关于邦立法机构会议、休会和解散的条款被1951年修正案的第8条取代。修改后的第174条与第85条非常相似,只是它将权力分配给了各邦的州长。
对第87条进行了两次修改。首先,总统不再在紧急会议期间向人民院发表讲话;相反,他通常在每年首次会议和每次全国大选后的第一次会议开始时发表讲话。其次,从第二款中删除了“以及此类考虑对议会任何其他事务的至高无上性”的表述。 1951年第一修正案法案的第9条引入了与邦立法机构会议相同的修改。根据修改后的第176条,州长可以发表特别讲话。
在第341条和第342条中加入了“可涉及任何邦,但前提是它是第一附表中A部分或B部分定义的邦”的表述。这些条款还进行了其他修改,将在本页稍后部分介绍。
第372条第3款规定了总统修改或调整现有法律的权力。2000年第一修正案法案的第12条将通过这些修正案的机会期限从印度宪法通过后的两年延长至三年。 通过对第376条的修正,各邦高等法院的法官有资格被选为其他高等法院的首席大法官。 第九附表1951年《第一修正案法案》的最后一部分将第九附表纳入了印度宪法。第31B条用于理解此附表,该附表包含13项与土地改革有关的法律。由于进一步的修订,目前第九附表中共有284项法案。 修改第15条宪法中的一个重要条款是第15条,它禁止基于性别、宗教、种族、种姓或出生地的任何形式的歧视。它保证了人们免受任何形式歧视的自由。此外,它规定任何人不得因歧视特定群体而被拒绝进入公共场所。此外,它赋予政府制定可能惠及妇女和儿童的任何立法的权力。 修改第15条的必要性为了使政府能够为经济和社会弱势公民群体以及计划种姓和计划部落制定法律,1951年《第一修正案法案》在第15条中增加了一个第4款。第29条规定,国家可以为社会和教育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公民群体以及计划种姓和计划部落的进步制定特别规定。 本条款或第29条第2款的任何内容均不妨碍国家这样做。新增的措辞澄清,如果实施了此类特别规定,它们不会被视为违反宪法第15条和第29条第2款。 在最高法院在 State of Madras v. Srimathi Champakam (1951) 案的裁决之后,有必要加入这一措辞。根据法庭文件,马德拉斯政府通过了一项基于种姓、种族和宗教的保留规定。有人认为,该命令侵犯了印度宪法第15(1)条。 此外,法院对宪法条款进行了字面解释,认为公共机构为弱势群体保留座位违反了第15(1)条和第29(2)条。因此,修改了第15条以推翻类似法院裁决的影响。 第15(4)条的范围根据第15(4)条,政府可以制定特殊的措施,这是一项赋权条款。只要采取了特别措施来支持弱势群体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以及计划种姓和部落的赋权,其范围就很广泛。 根据1963年 M.R. Balaji and Others v. State of Mysore 案的裁决,“落后”一词在第15(4)条中同时表示社会和教育上的不利。除了种姓之外,还有其他相关因素可能导致一个人的社会落后,例如他的工作和社区。此外,在1964年 R. Chitralekha & Anr. v. State of Mysore & Ors. 案中,最高法院裁定,经济条件和职业是确定社会和教育落后阶层地位的基础。 1996年 Mrs. Valsamma Paul v. Cochin University and Others 案的里程碑式裁决,突出了第15条第4款的范围。最高法院在此案中评估了第15(4)条与自愿融入计划种姓和计划部落或较低社会阶层相关的重要性。 法院明确表示,增加第15(4)条和第16(4)条等条款的目的是消除这些群体与生俱来的挑战或障碍。因此,如果通过婚姻或皈依自愿融入这些群体,这些特别规定将不适用。 修改第19条印度公民根据第19(1)(a)条享有言论和表达的自由。这项权利被认为是民主的必要组成部分。然而,第19(2)条明确了可能施加于此自由的限制。印度宪法的第一修正案修改了这些限制,扩大了它们的范围。1951年修正案法案对第19条第6款进行了第二次修改。 修改第19(2)条的必要性宪法批准时,对言论自由的限制包括“国家保护”、“礼节或道德”、“藐视法院”和“诽谤”。第一修正案修改了第19条第2款,增加了以下三项限制:
修改第19(6)条的必要性为避免对国家建立垄断的权力提出批评,对第19(6)条进行了修改。 第19(6)条对参与任何职业、贸易或商业的权利进行了合理限制。在第一修正案之前,国家可以通过声称是为了全体人民的最佳利益而建立合理的限制。这赋予了国家执行任何国有化计划的权力,只要它是合理的。 然而,1951年,宪法中增加了一项规定,即国家可以经营任何贸易、商业、行业或服务,无论是全部还是部分排斥公民,还是其他方式。这消除了关于政府建立垄断的能力的任何疑虑。这一修改还消除了在建立此垄断程序中的合理性因素。 最高法院在1954年 Saghir Ahmad v. the State of U.P. and Others 案中审查了这一修正案的含义。法院指出,虽然政府现在可以在其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建立垄断,但这一条款禁止其为其他各方的利益建立任何垄断。 对第19条修改的论点一些人批评了对第19(2)条的修改,认为这是试图不合理地收紧言论和表达自由的限制。通过增加三项额外限制,削弱了制宪会议赋予公民的自由。有人认为,通过根据1860年《印度刑法》第124A条“煽动叛乱”和第153A条“集团间的敌意”判处公民,此举可能会使政府的任意统治复苏。 引入第31A条1951年《第一修正案法案》的第4条将第31A条引入了印度宪法,该条规定了对不动产等的法律的保护。目前,本条与第31B条和第31C条一起被归类在“某些法律的保存”的子标题下。1976年的《宪法(第四十二次修正案)法案》是引入此主题的手段。 纳入第31A条的必要性这次修订旨在合法化土地所有权的出售或永久定居制度的废除,而无需法律系统的干预。国家政府在宪法通过后实施了各种农业改革措施。其中一项是1950年的《比哈尔土地改革法》,该法已生效。该法赋予邦政府购买某些土地所有者财产的权力。 然而,在1951年的 Sir Kameshwar Singh v. Province of Bihar 案中,巴特那高等法院裁定该法非法,因为它违反了宪法第14条。通过了第31A条是为了推翻此类担忧。该条款赋予政府购买任何不动产的权力。它禁止任何人以侵犯其在印度宪法第三部分中所保障权利为由对其进行挑战。 第31(A)条的范围根据本条款,政府可以收购不动产。剑桥词典将“不动产”定义为“国内农业土地的大片区域,由个人或组织控制,并经常用于农业目的或饲养牲畜”。引入第31A条的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业改革。 在 State of Kerala and Anr. v. The Gwalior Rayon Silk Mfg. (Wvg.) Co.Ltd. (1973) 案中,对1971年《喀拉拉邦私人森林(收归和分配)法》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最高法院指出,土地所有者不能声称该法违反了他们的基本权利,因为它旨在为农村居民提供私人森林的获取途径。因此,在第31A(1)(a)条的范围内,它得到了充分保护。 现状三项修正案进一步修改了第31A条:1955年的《宪法(第十四次修正案)法案》、1964年的《宪法(第十七次修正案)法案》和1978年的《宪法(第四十四次修正案)法案》。根据第31A(1)条,它有五款;此外,第(2)款也被修改了。对第31A(1)条进行的额外修改的几个显著特点如下:
修改第174条和第85条第85条处理议会会议,第174条处理邦立法机构会议。通过1951年第一修正案,这些条款的主要内容发生了变化。这些条款具有以下值得注意的特点:
修改第87条和第176条第一修正案修改了这些条款,取代了几个词语。根据修改后的第87条和第176条,总统/州长必须在两次会议上向两院发表讲话。第一次是在选举产生人民院或立法议会(视情况而定)之后,第二次是在年度会议开始后。总统/州长发表特别讲话,既是对政府的信任投票,也是表示感谢。 此外,第一修正案还被用来删除了第86(2)条和第176(2)条中的一个句子。修改后的句子现在规定,“议会的程序规则应规定审议上述讲话中提及事项的时间分配。” 修改第341条和第342条第341条和第342条分别规定了将某些群体列为计划种姓和计划部落的规则和法规。根据第一修正案法案对这些条款的修正,总统可以确定任何邦的种姓、种族或部落。如果该邦属于第一附表A部分或B部分,总统还必须与州长或邦长协商。 然而,这些条款后来又经过了多次修改。1956年的《宪法(第七次修正案)法案》也删除了第一修正案法案所加入的“在第一附表A部分或B部分中定义”的表述。 1950年的《宪法(计划种姓)命令》和1951年的《宪法(计划种姓C部分邦)命令》是总统根据第341(1)条的权力发布的两项命令。关于每个邦,它们规定了哪些群体属于计划种姓的管辖范围。同样,总统根据第342(1)条颁布了1950年的《宪法(计划部落)命令》。 修改第372条第372条规定了过渡。根据本条第(2)款,宪法颁布后,总统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修改现有法规。1949年印度宪法将此期限定为两年;然而,1951年的第一修正案将其延长至三年。 修改第376条第376条保证了各邦高等法院的法官可以在其各自的高等法院担任法官。此外,正如第一修正案所述,这些法官也有资格被任命为任何其他高等法院的首席大法官或首席大法官的接任法官。 引入第九附表和第31B条
对第一修正案的反对意见第一修正案法案通过中的障碍印度宪法在运行中被发现存在多种弱点,这导致了第一修正案法案的提出。主要抱怨是,这项修正案法案是在宪法生效仅十五个月后提出的,而且未经任何公众讨论。 包括1931年《印度新闻(紧急权力)法》以及《印度刑法》第124至153条在内的多项法案,也曾根据宪法基础受到挑战。1931年《印度新闻(紧急权力)法》旨在禁止发布任何煽动或鼓励暴力或谋杀的内容。这些是强烈反对第一修正案法案的一些论据。它削弱了第19(1)(a)条所保障的基本权利的范围。 对第一修正案的反应1951年的第一修正案法案在很少的考虑或分析下被通过。以下几点澄清了一些针对1951年第一修正案法案提出的担忧:
最后的几句话第一修正案通过修改宪法的多个部分来遵循法院的裁决。立法机关认为,实际上采取第15条并处理言论自由问题存在风险。因此,在宪法生效后不到15个月就起草了第一修正案。这项修正案因其促进所有社会阶层平等的全面方法而受到赞扬,但也因扩大第19(2)条的范围而限制言论自由而受到批评。 议会和行政部门有权提出修改。这项权力被多次使用来确立其主导地位。因此,最高法院必须履行正确解释和评估它们的职责。法院的职责是限制这项权力,或裁定不合逻辑和有缺陷的修正案违反宪法。 常见问题解答
1951年的《第一修正案法案》带来了三项重大修改。第一项修改是在第15条中增加了第4款,赋予国家为被认为是落后的种姓和群体制定特别措施的权力。第二,对言论和表达自由施加了更多限制。第三,为了进行土地改革并加强农业,引入了第31A条、第31B条和第九附表。
根据未来溯及力原则,法院的判决将从未来起生效,而不会影响任何先前的交易。1967年 I.C. Golaknath & Ors. v. State of Punjab & Anr. 案首次运用了这一原则。在本案中,最高法院表示,其判决不能使宪法的第一、第四和第十七修正案无效。
延会仅导致议会会议暂停;休会则结束议会。与休会不同,议会或邦立法议会可以在结束后不必再召开。延会动议可以在议长或主席的同意下启动,但总统或州长有权召集会议。 下一主题外交政策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