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宪法第十附表2025年2月21日 | 阅读 8 分钟 印度宪法第十附表实际上是反跳槽法。在许多民主国家,议员会发生跳槽现象。 有人认为,这会危及依赖民选议员支持才能维持稳定的政府。这给人一种印象,即这种不稳定可能违反人民在最近一次选举中所表达的授权。 ![]() 在反跳槽法颁布之前,曾发生过议员“跳槽”的事件,这在全国一些邦和地区关于总理和首席部长的选举中造成了明显的模糊性。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政党”一词在印度宪法中并不被接受。1967年和1971年立法选举中,联邦和中央立法机构约4000名当选议员中约有50%的人员变动,导致印度国内政治动荡。 在印度,曾尝试立法来限制此类跳槽行为。为此,印度议会在1985年批准了印度宪法第52次修正案的第十条。 这导致“政党”一词被添加到印度宪法中。因此,政党得到了宪法的承认。 2003年,印度议会在收到多个宪法组织的建议后,对印度宪法进行了修正。这次修正被称为第十九次修正案。 它包含了取消跳槽议员资格的条款,并禁止他们在一定时期内被任命为官员,从而加强了立法。 背景在一个民主制度的国家,选举为人民提供了表达意愿的机会;然而,一些人认为,在选举之间发生的政治跳槽行为会损害这种积极的行动,从而损害人民的明确意愿。在印度独立之前,跳槽现象非常普遍。随着联盟政治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越来越多的民选官员为了获得内阁职位而跳槽。例如,“Aaya Ram Gaya Ram”(“拉姆来了,拉姆走了”)这个流行短语就起源于1967年的立法运动,当时议员Gaya Lal一天之内三次“跳槽”。 从1957年到1967年,跳槽主要有利于国大党(I)。它获得了419名议员,同时将98名成员输给了其他政党。那些没有加入国大党(I)的人成立了新的、独立的政党,其目的是利用联盟政府来控制未来的政府,而不是支持现有的政府。因此,国大党(I)在政府中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1967年,约有3500人被任命代表多个邦和联邦领土的立法机构;在这些当选的议员中,约有550人后来离开了原来的政党,一些议员反复投票反对其政党的纲领。 1967年,在人民院第四次会议期间,成立了一个由Y. B. Chavan领导的委员会,以解决政党退党问题。根据该委员会提交的报告,1968年首次尝试在议会引入反跳槽措施。 尽管反对党表示支持,但由英迪拉·甘地领导的政府随后将该措施提交联合特设委员会审议;然而,该法案在所有其他议会计划因随后的选举而失效之前,未能从委员会中出来。 在印度政治的1977-1979年关键时期,有76名议员跳槽,导致了以莫拉尔吉·德赛为首的国家第一个非国大党内阁的垮台。 这导致了政治动荡,直到1979年甘地以压倒性多数当选。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印度政治环境遵循着清晰的模式。当国大党成员领导中央政府时,来自其他政党的代表的跳槽导致地方政府垮台。卡纳塔克邦首席部长Virendra Patil当时称这一发展为“淘金热”。尽管腐败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在甘地时代,跳槽政治在印度变得越来越普遍。 1984年,拉吉夫·甘地以压倒性多数当选后,迅速在议会提出了一项新的反跳槽法案,以回应公众对此类立法的日益增长的支持。经过长时间的审议,该法案于1985年1月30日和1月31日分别获得人民院和联邦院的一致通过。1985年2月15日,总统批准了该法案,并于1985年3月18日生效。 该法案规定了对因弃权投票、辞职或投票反对其政党议程的民选官员,在其任期内免职的程序。 然而,该法案允许政党合并和分裂,允许政党由三分之二的成员合并,或由三分之一的成员分裂。专业人士认为,跳槽不仅应根据人数进行评估,还应考虑其如何破坏人民的意愿。然而,为了辩护允许大规模跳槽的行为,Ashoke Kumar Sen表示,这是将议员从“蒙昧主义和保守政治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最近,Sachin Pilot及其MLA们在高等法院质疑了反跳槽法,认为该条款不应损害议员的基本言论自由权。 意图该法律的主要目标如下:
Chavan委员会建议,除了被逐出议会外,因经济利益或其他形式的贪婪(包括获得行政职位)而更换政党的议员,也应被禁止在规定期限内竞选公职。 法律![]() 随着第十附表的通过,反跳槽法包含了八项规定。以下是该法案实质内容的概述: 说明
议长的作用通过后,一些议员和政党利用了法律漏洞。数据显示,该法律旨在阻止政治跳槽的意图未能实现,并且通过豁免其禁止的一些被称为“分裂”的行为,反而鼓励了大规模跳槽。例如,1990年,当Chandra Shekhar与其他61名议员同时“跳槽”时,他们并未受到处罚。 人民院议长拒绝了人民党分裂派议员陈述其论点的机会。议员因政治跳槽而面临的裁决,也是该法律引起批评的一部分。 关于他们正式承认不同政党派系的问题,各院议长受到了关于其公正性的质疑。议长与其当选的政治团体之间的政治背景,引发了对其公正职责的疑问。1991年,当人民党(S)成员在跳槽后继续担任部长职务时,有人指控这破坏了反跳槽法。 此后,所有反对派议员都向印度总统递交了宣誓书,恳请他罢免部长。最终,总理为了维护议长的地位和议会尊严的衰落,回应了这些要求,罢免了跳槽的议员的部长职务。 当时的著名法学家提议,议员应获得法律途径来质疑议长的决定。他们认为,议长取消议员因跳槽而取消资格的决定不应是最终的。 相反,他们建议通过设立一个有权处理此类案件的法庭,让议员能够获得司法审查。 修正2003年,为提高现行法律在处理频繁跳槽方面的有效性,提出了修改第十附表的建议。由Pranab Mukherjee领导的委员会提出了《宪法(第91号修正案)法案》。 委员会指出,根据附表第三款允许的“分裂”豁免,需要更广泛地适用,导致不同政党之间出现了许多分裂。委员会还指出,私利对跳槽和政治交易起到了重要作用。16日,人民院在一天内批准了该法案,联邦院于12月18日也通过了。 随后,2004年1月1日,总统批准了《2003年宪法(第91号修正案)法》,并于2004年1月2日在《印度公报》上公布。 下一主题1978年第44次修正案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