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liament

2025年2月20日 | 阅读 13 分钟

引言

印度民主结构和治理的支柱在于印度议会,这是一个由人民院(Lok Sabha)和联邦院(Rajya Sabha)组成的至关重要的机构。 作为立法活动的中心,印度议会在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体现了国家的多样化声音,并维护着民主的根本原则。在这个备受尊敬的机构的殿堂里,民选代表们齐聚一堂,就国家重大事务进行激烈的辩论、深入的讨论和集体决策过程,从而象征着印度民主图景中固有的活力和多元化。

Parliament

认识到印度议会的重要性对于备考 UPSC IAS 考试的考生至关重要,因为它构成了政治学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 UPSC 初试大纲的普通研究论文 II 和普通研究论文 1。深入了解印度议会、其结构组成、人民院和联邦院的作用以及该机构的整体职能,对于旨在通过 UPSC 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至关重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印度议会的复杂性,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信息,这些对于 UPSC 考生准备印度政治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印度议会

议会是政府的立法分支,受《印度宪法》第 79-122 条所述的指导方针和运作的管辖。 这些宪法规定,特别是《印度宪法》第五部分中所述的规定,详细说明了议会的结构、组成、任期、程序、特权、权力和官员的各个方面。议会制度包含基本组成部分。

  1. 人民院(Lok Sabha)非正式地称为下院或人民院。
  2. 联邦院(Rajya Sabha)通常被认为是上院或各邦院。
  3. 印度总统是议会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中,多数党领袖,同时担任总理,承担议会主席的职责。这一宪法安排详细说明了印度议会的复杂组织结构,强调了其在国家立法程序中的关键作用。

议会职能

印度议会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承担一系列基本职能,可概述如下:

  • 立法职能
  • 行政职能
  • 财政职能
  • 选举职能
  • 司法职能
  • 修宪权

1. 立法职能

  • 议会主要通过其对中央清单和联合清单所列主题的权力来行使立法职能。这些事项的立法行动属于议会的管辖范围。
  • 在联合清单中,中央立法优先于邦立法,尽管邦立法机关和议会共享管辖权。议会有权修改、调整或废除邦立法机关就联合清单主题制定的法律。
  • 在紧急情况或实施总统统治(第 356 条)期间,议会可就邦清单中的事项进行立法。联邦院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决议,可授权议会就邦清单中的事项制定法律,以维护国家利益。

2. 行政职能

  • 在议会制度下运作的行政部门对立法部门负责,议会拥有施加影响的工具。不信任投票可以推翻内阁,议会有权否决法律,包括预算提案。
  • 议会议员(MPs)可以质询部长,政府的失误可以在议会中暴露。休会动议是人民院可用的一项工具,用于强调公众关注的紧急事项。部长承诺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部长对议会的承诺。

3. 财政职能

  • 议会在财政事务上拥有最终权力。行政部门只能在获得议会授权后才能支出,内阁提出的中央预算需要议会批准。税收法令的提议也必须获得议会的批准。
  • 常设议会委员会,即公共账目委员会和估算委员会,负责审查行政部门对立法机关拨款的使用情况。

4. 选举职能

  • 议会在总统和副总统的选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两院的当选议员组成负责选举总统的选举团。联邦院通过的决议,经人民院批准,可导致总统被罢免。

5. 司法职能

  • 议会拥有惩罚违反特权议员的权力。当给予议会议员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就会发生侵权行为,议员可以就部长或同事提起特权动议。
  • 立法特权不受司法监督,议会还有权罢免各级法院的法官。

6. 修宪权

  • 议会有权修改《印度宪法》。修宪权由人民院和联邦院共同拥有,并且修正案需要两院的批准才能生效。

议会两院

人民大会堂(Sansad Bhavan),通常被称为印度议会两院,是国家立法实力的建筑体现,内设人民院(Lok Sabha)和联邦院(Rajya Sabha)。这座宏伟的建筑坐落于印度首都新德里市中心,是民选代表们聚集、审议、制定法律和参与议会程序的官方场所。

人民大会堂不仅是国家民主治理的象征,也是一个标志性地标,象征着支撑印度政治格局的制度力量和民主原则。它在首都的战略位置进一步突显了其作为政策制定和立法活动中心的重要性,在塑造国家立法轨迹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Rajya Sabha

关于

印度议会的第二院,通常被称为上院或长老院,正式名称是联邦院(Rajya Sabha)。 该院由构成印度联邦的各邦和联邦领土的代表组成。联邦院被誉为议会的常设院,保持着持续的存在,从未被完全解散。

《印度宪法》第四附表规定了联邦院对各邦和联邦领土的席位分配,详细说明了席位的比例代表制和分配,从而确保了这个立法机构的结构化和持久存在。

联邦院组成

联邦院是印度议会上院,最多有 250 名成员,其中包括印度总统提名的 12 名成员和从各邦及联邦领土间接选出的 238 名代表(UT)。截至目前,联邦院共有 245 名成员,其中 229 名来自各邦,4 名代表联邦领土,12 名由总统提名。这种结构化的分配确保了民选和被提名成员的结合,形成了细致的代表,反映了联邦院立法框架内各邦和联邦领土的多样性。

联邦院代表选举

联邦院代表的选举过程涉及邦立法议会成员选择代表各自邦的人选。对于联邦领土(UT),联邦院议员是通过专门为此目的设立的选举团间接选出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只有三个联邦领土——德里、本地治里和查谟和克什米尔——在联邦院中有代表,因为它们拥有足够的人口来获得代表权。

由于人口相对较少,其他联邦领土在联邦院中没有直接代表。这种成员选择的结构化方法确保了各邦和联邦领土在印度议会上院中得到充分和适当的代表。

联邦院权力和职能

总统对联邦院候选人的选择包括在人文、科学、文学或社会服务领域具有卓越专业知识或实践经验的个人。这一独特规定旨在让杰出人士获得议会席位,而无需经过选举过程。联邦院在立法格局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为它作为审查和修正人民院提出的法律的重要论坛。

法律在成为法律之前要经历一个重要的障碍——它必须获得联邦院的批准。此外,联邦院有权启动立法提案。鉴于其代表各邦,影响各邦的决定需要在联邦院进行仔细考虑。对于任何旨在将邦清单中的项目移出或转移的提案,该院的批准是必不可少的,这突显了其在维护印度议会整体框架内各邦利益方面的重要性。

Lok Sabha

关于

印度议会的下院,通常被称为第一院或人民院,更广为人知的名称是人民院(Lok Sabha)。 该院是主要的立法机构,体现了整个印度人民的代表性。

人民院组成

人民院是印度议会的下院,最多可容纳 550 名成员,其中 530 名为各邦立法议会的代表,20 名为联邦领土(UT)的代表。目前,人民院由 543 名成员组成,其中 530 名代表各邦,13 名来自联邦领土。

历史上,总统曾提名两名成员代表英裔印度人社区;然而,根据 2009 年第 95 次修正案,这一规定仅适用于 2020 年之前。人民院的组成反映了结构化的代表,确保了来自各邦、联邦领土以及(直到届满)英裔印度人社区的参与。

人民院代表选举

代表各邦参加人民院的个人由各邦选区居民直接选举产生。这一民主进程确保了居民本身在选举其下院代表方面拥有直接发言权。

此外,联邦领土(UT)的选举机制受 1965 年《联邦领土(人民院直接选举)法》管辖,该法为联邦领土居民直接选举人民院代表规定了条款。这一立法框架强调了民主原则在选举过程中的重要性,确保了公民在选择其代表(无论他们来自哪个邦或联邦领土)方面能够直接参与。

人民院权力和职能

人民院拥有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职责是选举行政部门,这是一个负责执行议会制定的法律的集体机构。通常被称为“政府”的行政部门在治理结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每一项普通法律的批准都需要两院的同意;然而,如果发生分歧,将召开联席会议进行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人民院由于其人数优势,在决定会议结果方面拥有更具影响力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院在财政事务上拥有更大的影响力。一旦人民院批准了政府的预算或任何其他财政措施,联邦院就无权直接否决。联邦院只能提出修正案或推迟决定 14 天,是否采纳或拒绝这些建议由联邦院自行决定。

人民院的影响力延伸到其对部长会议的控制。如果大多数人民院议员对部长会议表示“不信任”投票,则要求总理和所有其他部长辞职。这项特殊权力并未授予联邦院,这突显了人民院在议会框架内塑造行政部门组成和运作方面的关键作用。

总统

关于

尽管印度总统不属于议会任何一院的成员,也不积极参与会议,但其在议会制度中的作用仍然至关重要。作为国家元首,总统在该国拥有最高权力地位。 总统的选举涉及当选议员(MPs)和立法议会议员(MLAs)的参与,强调了一个民主进程,即来自不同选区的代表为选举该国最高行政当局做出贡献。

总统权力

经人民院和联邦院批准的法案转化为法律,取决于总统的同意。总统在议会过程中拥有几项重要权力,包括在两院休会期间召集和休会的权力。 此外,总统有权解散人民院,从而触发新一届组成的选举过程。总统拥有的另一项值得注意的权力是颁布法令的能力,这为行政部门在议会休会期间处理紧急事务和制定法律提供了途径。这些权力共同强调了总统在印度议会的立法和程序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议会特点

议会制政府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特点:

  1. 名义行政官和实际行政官: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名义行政官和实际行政官之间的区别。总理担任实际行政官,拥有实质性的决策权,而总统则担任名义行政官,通常履行仪式性职责。
  2. 集体责任: 集体责任原则是议会民主运作的基础。与单一个人负责所有任务的制度不同,在议会制度下,所有部长共同承担制定政策、通过进步立法和为国家整体发展做出贡献的责任。
  3. 多数党执政: 政府的组成取决于在选举中赢得人民院多数席位的政党。拥有最多席位的政党将掌权并组成新政府。
  4. 总理领导: 在议会制度下,总理是议会的领导者。此人将在领导政府、制定政策和代表国家参加国际事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5. 下院解散: 总统根据总理的建议,有权解散人民院或议会下院。这种特权通常在特定情况下行使,导致重新举行选举。
  6. 保密: 议会制度遵循保密原则,即对政策、程序和决定进行保密。这确保了政府运作的谨慎性。
  7. 政治同质性: 通常,组成部长会议的成员属于同一政党。这种同质性确保了共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凝聚力的决策。在联合政府的情况下,部长们受共识约束,促进了不同政治实体之间的合作。

议会的优点

议会制政府具有几个优点和特点,有助于其有效运作。

  1. 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协调: 议会制度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政府的立法部门和行政部门之间建立了微妙的平衡。这种协调确保了这些机构的和谐运作,促进了有效的治理。
  2. 负责任的政府: 该制度固有地促进了负责任的政府,部长们对其行为向议会负责。问询时间、休会动议和不信任投票等机制使议会能够对其部长活动进行控制。
  3. 防止专制: 行政权力在部长会议这一群体中的分配,减轻了任意决策的风险,并防止了专制。集体决策减少了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中。
  4. 现成的替代政府: 如果执政党失去多数席位,议会制度可以通过邀请反对党组建政府来实现平稳过渡。这确保了现成的替代政府,维持了政治格局的稳定。
  5. 多元化代表: 由代表人民的部长组成的行政部门提供了多元化代表的途径。这种包容性允许纳入来自不同阶层和地区的人,反映了国家丰富的多样性。
  6. 宪法适用性: 宪法起草者在考虑到国家多样化的人口结构后,发现议会制政府是最合适的选择。这一选择根植于宪法框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并一直保持其神圣性,预计未来将继续有效地为国家服务。

议会的局限性

议会制度虽然提供了一些优势,但并非没有缺点,如下所述:

  1. 不稳定的政府: 议会设置的政府完成其任期的确定性不足,因为其稳定性取决于多数立法者的意愿。政府频繁变动的可能性引发了对稳定性和有效性的担忧。
  2. 政策缺乏连续性: 政府任期固有的不确定性阻碍了持续、长期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这可能阻碍国家进步和发展。
  3. 内阁的独裁倾向: 在某个单一政党享有绝对多数的情况下,内阁有可能转变为专制机构,可能采取与国家最佳利益不符的任意行动。这种权力集中可能导致专制倾向。
  4. 违背权力分立原则, 第 74 条和第 75 条所述的集体责任原则模糊了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之间的界限。虽然促进了民主两大支柱之间的密切关系,但可能会损害其各自的运作领域,与权力分立原则相冲突。
  5. 业余人士执政: 议会制度主要由通才组成,而非专家,在行政效率方面可能需要改进。缺乏专业知识可能会影响治理质量和决策过程。

结论

总之,印度议会,由人民院和联邦院组成,是国家民主框架的基础。它在标志性的人民大会堂中行使立法、行政、财政、选举和司法等关键职能。联邦院作为上院,对与邦相关的立法有影响,而人民院作为下院,在行政事务和财务决策方面拥有重要影响力。总统虽然不直接参与议会,但在立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势包括协调、负责任的政府、防止专制、现成的替代政府、多元化代表和宪法适用性。尽管如此,挑战包括潜在的不稳定、政策连续性问题、内阁独裁倾向以及对权力分立的担忧。议会是民主原则的体现,需要细致的理解,特别是对于正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的 UPSC 考生而言。


下一主题议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