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年级数学第 1 章:整数 的 NCERT 解决方案2024年12月16日 | 阅读32分钟 练习1.11. 以下数轴显示了某一天不同地点的摄氏温度(°C)。 (a) 观察这个数轴并写出上面标示地点的温度。 答案 拉胡尔斯皮提: -8摄氏度 斯利那加: -2摄氏度 西姆拉: 5摄氏度 乌蒂: 14摄氏度 班加罗尔: 22摄氏度 说明 拉胡尔斯皮提: -8摄氏度 ![]() 数轴上的负数从右向左递增。 斯利那加: -2摄氏度 ![]() 数轴上的负数从右向左递增。 西姆拉: 5摄氏度 ![]() 数轴上的正数从左向右递增。表示正数的过程与表示负数的过程相反。 乌蒂: 14摄氏度 ![]() 数轴上的正数从左向右递增。 班加罗尔: 22摄氏度 ![]() 数轴上的正数从左向右递增。 (b) 上述最热和最冷地点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答案: 30 °C 说明 最热地点:班加罗尔,温度为22 °C 最冷地点:拉胡尔斯皮提,温度为-8 °C 差值 = 最热 - 最冷 = 22 - (- 8) = 22 + 8 = 30 °C 因此,最热和最冷地点之间的温差是30 °C。 (c) 拉胡尔斯皮提和斯利那加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答案: 6 °C 说明 斯利那加的温度为-2 °C 拉胡尔斯皮提的温度为-8 °C 差值 = -2 - (- 8) = -2 + 8 = 8 - 2 = 6 °C 因此,拉胡尔斯皮提和斯利那加之间的温差是6 °C。 (d) 斯利那加和西姆拉的温度之和小于西姆拉的温度吗?也小于斯利那加的温度吗? 答案: 是;否 解释: 斯利那加的温度:-2 °C 西姆拉的温度:5 °C 总和 = 斯利那加的温度 + 西姆拉的温度 = -2 °C + 5 °C = 3 °C 所以, 是的,斯利那加和西姆拉的温度之和(3 °C)小于西姆拉的温度(5 °C)。 斯利那加的温度(-2 °C)小于斯利那加和西姆拉的温度之和(3 °C)。 所以, 第二个条件不成立。 2. 在一次测验中,正确答案得正分,错误答案得负分。如果Jack在连续五轮中的得分是25,-5,-10,15和10,那么他最终的总分是多少? 答案 35 解释: 总分 = 所有五轮得分的总和 总分 = 25 + (-5) + (-10) + 15 + 10 总分 = 25 - 5 - 10 + 15 + 10 总分 = 35 因此,Jack在连续五轮中的总分是35。 3. 周一斯利那加的温度是-5°C,周二下降了2°C。周二斯利那加的温度是多少?周三,温度上升了4°C。这一天的温度是多少? 答案: -7°C,-3°C 解释: 周一斯利那加的温度 = -5°C 温度下降意味着温度降低了2°C。 周二斯利那加的温度 = -5°C - (2°C) = -7°C 温度上升意味着温度升高了4°C。 周三斯利那加的温度 = 周二的温度 + 4°C = -7°C + (4°C) = -3°C 4. 一架飞机在海平面上方5000米的高度飞行。在某个特定点,它正好位于一艘潜艇上方,潜艇在海平面下方1200米处漂浮。它们之间的垂直距离是多少? ![]() 答案: 6200米 解释: 飞机在海平面上方的高度 = 5000米 潜艇在海平面下方的高度 = 1200米 飞机和潜艇之间的垂直距离 = 飞机在海平面上方的高度 + 潜艇在海平面下方的高度 = 5000 + 1200 = 6200米 因此,飞机和潜艇之间的垂直距离是6200米。 5. Mohan在他的银行账户中存入₹2,000,第二天从中取出₹1,642。如果从账户中取出的金额用负整数表示,那么您将如何表示存入的金额?取款后Mohan账户中的余额是多少? 答案: 正整数;₹358 解释: 如果取出的钱用负整数表示,那么存入的钱将用正整数表示。 Mohan存入银行账户的钱 = ₹2,000 Mohan从银行账户中取出的钱 = ₹1,642 余额 = 存入的钱 - 取出的钱 余额 = ₹2,000 - ₹1,642 余额 = ₹358 6. Rita从A点向东走20公里到B点。从B点,她沿着同一条路向西走30公里。如果向东的距离用正整数表示,那么您将如何表示向西走的距离?您将用哪个整数表示她从A点开始的最终位置? 答案: 用负整数;-10公里 解释: 西方向与东方向相反。如果东用正整数表示,那么西将用负整数表示。 图中表示了四个方向。 ![]() 从A点向东走20公里到B点可以表示为 ![]() 从B点沿着同一条路向西走30公里可以表示为 ![]() Rita从A点的最终位置是 ![]() 30公里 - 20公里 = 10公里 西方向用负整数表示。 所以,我们将它表示为-10公里。 7. 在幻方中,每行、每列和每条对角线的和都相同。检查以下哪个是幻方。 i. ![]() 答案: 否,它不是幻方。 解释: 让我们计算行、列和两条对角线的和。 第1行 和 = 5 + (-1) + (-4) = 5 - 1 - 4 = 0 第2行 和 = -5 + (-2) + 7 = -5 - 2 + 7 = 0 第3行 和 = 0 + 3 + (-3) = 0 + 3 - 3 = 0 所有三行的和相等。 第1列 和 = 5 + (-5) + 0 = 5 - 5 + 0 = 0 第2列 和 = -1 + (-2) + (3) = -1 - 2 + 3 = -3 + 3 = 0 第3列 和 = -4 + 7 + (-3) = - 4 + 7 - 3 = 0 所有三列的和也等于0。 对角线1 和 = 5 + (-2) + (-3) = 5 - 2 - 3 = 0 对角线2 和 = -4 + (-2) + 0 = -4 - 2 + 0 = -6 两条对角线的和不等于0。因此,它不是幻方。 ii ![]() 答案: 是的,它是幻方。 解释: 让我们计算行、列和两条对角线的和。 第1行 和 = 1 + (-10) + (0) = 1 - 10 + 0 = -9 第2行 和 = -4 + (-3) + (-2) = -4 - 3 - 2 = -9 第3行 和 = (-6) + (4) + (-7) = - 6 + 4 - 7 = -9 所有三行的和等于-9。 第1列 和 = 1 + (-4) + (-6) = 1 - 4 - 6 = -9 第2列 和 = -10 + (-3) + 4 = -10 - 3 + 4 = -9 第3列 和 = 0 + (-2) + (-7) = 0 - 2 - 7 = -9 所有三列的和也等于-9。 对角线1 和 = 1 + (-3) + (-7) = 1 - 3 - 7 = -9 对角线2 和 = 0 + (-6) + (-3) = 0 - 6 - 3 = -9 两条对角线的和也等于-9。因此,它是幻方。 因此,只有选项(ii)是幻方。 8. 验证 a - (- b) = a + b 对于以下a和b的值。 (i) a = 21, b = 18 答案 左边 a - (- b) = 21 - (- 18) 两个负整数相加得到一个正整数。 = 21 + 18 = 39 右边 a + b = 21 + 18 = 39 因此,已验证。 (ii) a = 118, b = 125 答案 左边 a - (- b) = 118 - (- 125) 两个负整数相加得到一个正整数。 = 118 + 125 = 243 右边 a + b = 118 + 125 = 243 因此,已验证。 (iii) a = 75, b = 84 答案 左边 a - (- b) = 75 - (- 84) 两个负整数相加得到一个正整数。 = 75 + 84 = 159 右边 a + b = 75 + 84 = 159 因此,已验证。 (iv) a = 28, b = 11 答案 左边 a - (- b) = 28 - (- 11) 两个负整数相加得到一个正整数。 = 28 + 11 = 39 右边 a + b = 28 + 11 = 39 因此,已验证。 9. 在方框中使用 >、< 或 = 符号使语句成立。 (a) (- 8) + (- 4) ___ (-8) - (- 4) 答案: (- 8) + (- 4) < (-8) - (- 4) 说明 左边 (- 8) + (- 4) = -8 - 4 = - 12 右边 (-8) - (- 4) = -8 + 4 = - 4 左侧 < 右侧 故, (- 8) + (- 4) < (-8) - (- 4) (b) (- 3) + 7 - (19) ___15 - 8 + (- 9) 答案: (- 3) + 7 - (19) < 15 - 8 + (- 9) 说明 左边 (- 3) + 7 - (19) = -3 + 7 - 19 = -15 右边 15 - 8 + (- 9) = 15 - 8 - 9 = -2 左侧 < 右侧 因此, (- 3) + 7 - (19) < 15 - 8 + (- 9) (c) 23 - 41 + 11 ___ 23 - 41 - 11 答案: 23 - 41 + 11 > 23 - 41 - 11 说明 左边 23 - 41 + 11 = -7 右边 23 - 41 - 11 = -29 左侧 > 右侧 因此, 23 - 41 + 11 > 23 - 41 - 11 (d) 39 + (- 24) - (15) ___ 36 + (- 52) - (- 36) 答案: 39 + (- 24) - (15) < 36 + (- 52) - (- 36) 说明 左边 39 + (- 24) - (15) = 39 - 24 - 15 当一个负整数和一个正整数相加时,结果是负数。 = 39 - 39 = 0 当两个负整数相加时,我们得到一个带有和的负整数。 右边 36 + (- 52) - (- 36) = 36 - 52 + 36 当一个负整数和一个正整数相加时,结果是负数。 = 72 - 52 = 20 左侧 < 右侧 因此, 39 + (- 24) - (15) < 36 + (- 52) - (- 36) 当两个负整数相加时, (e) - 231 + 79 + 51 ___ -399 + 159 + 81 答案: - 231 + 79 + 51 > -399 + 159 + 81 说明 左边 - 231 + 79 + 51 = -231 + 130 = -101 右边 -399 + 159 + 81 = -399 + 240 = -159 左侧 > 右侧 因此, - 231 + 79 + 51 > -399 + 159 + 81 10. 一个水箱里面有台阶。一只猴子坐在最上面的台阶上(即第一级台阶)。水位在第九级台阶。 ![]() (i) 它跳下3级台阶,然后跳回2级台阶。它需要跳多少次才能到达水位? 答案 11 解释: 水位 = 9级台阶 第一次跳跃,猴子跳下3级台阶。 第二次跳跃,猴子跳上2级台阶。接下来的跳跃过程相同。 猴子目前在第一级台阶。 在这里,我们将向下跳的台阶用正整数表示,向上跳的台阶用负整数表示。 在第一次跳跃中, 台阶 = 1 + 3 = 4 在第二次跳跃中, 台阶 = 4 + (-2) (跳下2级台阶) = 4 - 2 = 2 在第三次跳跃中, 台阶 = 2 + 3 = 5 在第四次跳跃中, 台阶 = 5 + (-2) (跳下2级台阶) = 5 - 2 = 3 在第五次跳跃中, 台阶 = 3 + 3 = 6 在第六次跳跃中, 台阶 = 6 + (-2) (跳下2级台阶) = 6 - 2 = 4 在第七次跳跃中, 台阶 = 4 + 3 = 7 在第八次跳跃中, 台阶 = 7 + (-2) (跳下2级台阶) = 7 - 2 = 5 在第九次跳跃中, 台阶 = 5 + 3 = 8 在第十次跳跃中, 台阶 = 8 + (-2) (跳下2级台阶) = 8 - 2 = 6 在第十一次跳跃中, 台阶 = 6 + 3 = 9 因此,猴子跳了11次才到达第9级台阶。 (ii) 喝完水后,它想回去。为此,它每次跳4级台阶向上,然后跳回2级台阶向下。它需要跳多少次才能回到顶层台阶? 答案 5 解释: 水位 = 9级台阶 第一次跳跃,猴子跳上4级台阶。 第二次跳跃,猴子跳下2级台阶。接下来的跳跃过程相同。 猴子目前在第九级台阶。 在这里,我们将向下跳的台阶用正整数表示,向上跳的台阶用负整数表示。 在第一次跳跃中, 台阶 = 9 + (-4) (跳上4级台阶) = 5 猴子在第一次跳跃后在第5级台阶。 在第二次跳跃中, 台阶 = 5 + (2) (跳下2级台阶) = 7 猴子在第二次跳跃后在第7级台阶。 在第三次跳跃中, 台阶 = 7 + (-4) (跳上4级台阶) = 3 猴子在第三次跳跃后在第3级台阶。 在第四次跳跃中, 台阶 = 3 + (2) (跳下2级台阶) = 5 猴子在第四次跳跃后在第5级台阶。 在第五次跳跃中, 台阶 = 5 + (-4) (跳上4级台阶) = 1 现在,猴子已经到达第1级台阶。 因此,猴子跳了5步才回到顶层台阶。 (iii) 如果向下移动的步数用负整数表示,向上移动的步数用正整数表示,请通过完成以下各项来表示它在第(i)和(ii)部分中的移动; (a) - 3 + 2 - … = - 8 答案 - 3 + 2 - 3 + 2 - 3 + 2 - 3 + 2 - 3 + 2 - 3 = - 8 (b) 4 - 2 + …= 8。 答案 4 - 2 + 4 - 2 + 4 = 8. 在(a)中,和(-8)表示向下移动8步。那么在(b)中,和8将代表什么? 答案: 在(b)中,和8表示向上移动8步。 练习1.21. 写出满足以下条件的整数对 (a) 和为-7 答案 -10, 3 解释: 有很多对整数的和为-7。下面写出其中的一些对
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一对。 (b) 差为-10 答案 -6, - 4 解释: 差指减法。有很多对整数的差为-10。下面写出其中的一些对
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一对。 (c) 和为0 答案 -3, 3 解释: 和指加法。有很多对整数的和为0。相同值的相反整数相加总是得到0。下面写出其中的一些对
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一对。 2. (a) 写出一对负整数,它们的差为8。 答案 -2, -10 解释: 差指减法。有很多负整数的差为8。下面写出其中的一些整数
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一对。 (b) 写出一个负整数和一个正整数,它们的和为-5。 答案 -6, 1 解释: 和指加法。有很多对整数的和为-5。下面写出其中的一些包含一个负整数和一个正整数的对
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一对。 (c) 写出一个负整数和一个正整数,它们的差为-3。 答案 -1, 2 解释: 差指减法。下面写出其中一个负整数和一个正整数的对
3. 在一次测验中,A队在连续三轮中得分分别为-40、10、0,B队得分分别为10、0、-40。哪个队得分更高?我们能说整数可以按任何顺序相加吗? 答案: 两队得分相同,即-30;是 解释: A队得分 = 第一轮得分 + 第二轮得分 + 第三轮得分 = -40 + 10 + 0 = -30 B队得分 = 第一轮得分 + 第二轮得分 + 第三轮得分 = 10 + 0 + (-40) = -30 因此,两队得分相同。 是的,我们可以按任何顺序相加整数。在任何情况下结果都会相同。 4. 填空使下列陈述成立 (i) (-5) + (- 8) = (- 8) + (............) 答案 -5 解释: 等式两边的值应该相等,因为它们之间有一个等号。 因此,另一边的值应该是(-5)才能使陈述成立。 (-5) + (- 8) = (- 8) + (-5) (ii) -53 + ............ = -53 答案 0 解释: 等式两边的值应该相等,因为它们之间有一个等号。 两边的数字已经相等。所以,我们将加上0,这样它就不会影响方程。 -53 + 0 = -53 (iii) 17 + ............ = 0 答案 -17 解释: 等式两边的值应该相等,因为它们之间有一个等号。 为了使结果为0,我们将与该数字值相同但符号相反的整数相加。所以,我们将在方程的左侧加上(-17)使结果为0。 17 + (-17) = 0 (iv) [13 + (- 12)] + (............) = 13 + [(-12) + (-7)] 答案 -7 解释: 等式两边的值应该相等,因为它们之间有一个等号。 因此,另一边的值应该是(-7)才能使陈述成立。 [13 + (- 12)] + (-7) = 13 + [(-12) + (-7)] (v) (- 4) + [15 + (-3)] = [- 4 + 15] +........... 答案 -3 解释: 等式两边的值应该相等,因为它们之间有一个等号。 因此,另一边的值应该是(-3)才能使陈述成立。 (- 4) + [15 + (-3)] = [- 4 + 15] + (-3) 练习1.31. 求出下列各式的值 说明 让我们理解整数的乘法。 负整数 × 负整数 = 正整数 负整数 × 正整数 = 负整数 正整数 × 正整数 = 正整数 正整数 × 负整数 = 负整数 (a) 3 × (-1) 答案 -3 解释: 3 × (-1) = -3 正整数 × 负整数 = 负整数 (b) (-1) × 225 答案 -255 解释: (-1) × 225 = -255 负整数 × 正整数 = 负整数 (c) (-21) × (-30) 答案 630 解释: (-21) × (-30) = 630 负整数 × 负整数 = 正整数 (d) (-316) × (-1) 答案 316 解释: (-316) × (-1) = -316 任何数乘以1都得到相同的数。 负整数 × 负整数 = 正整数 (e) (-15) × 0 × (-18) 答案 0 解释: (-15) × 0 × (-18) 任何一系列数乘以0都等于0。 0没有负值。 (f) (-12) × (-11) × (10) 答案 1320 解释: (-12) × (-11) × (10) = 132 × (10) = 1320 负整数 × 负整数 = 正整数 正整数 × 正整数 = 正整数 或 负整数 × 负整数 × 正整数 = 正整数 (g) 9 × (-3) × (- 6) 答案 162 解释: 9 × (-3) × (- 6) = 9 × 18 = 162 负整数 × 负整数 = 正整数 正整数 × 正整数 = 正整数 或 正整数 × 负整数 × 负整数 = 正整数 (h) (-18) × (-5) × (- 4) 答案 -360 解释: (-18) × (-5) × (- 4) = 90 × (- 4) = -360 负整数 × 负整数 = 正整数 正整数 × 负整数 = 负整数 或 负整数 × 负整数 × 负整数 = 负整数 (i) (-1) × (-2) × (-3) × 4 答案 -24 解释: (-1) × (-2) × (-3) × 4 = 2 × (-3) × 4 = (-6) × 4 = -24 (j) (-3) × (-6) × (-2) × (-1) 答案 36 解释: (-3) × (-6) × (-2) × (-1) = 18 × (-2) × (-1) = (-36) × (-1) 负整数 × 负整数 = 正整数 = 36 注意:我们可以按任何顺序相乘整数。在任何乘法情况下结果都会相同。2. 验证以下等式 (a) 18 × [7 + (-3)] = [18 × 7] + [18 × (-3)] 答案 左边 18 × [7 + (-3)] 括号内的值总是首先计算。 = 18 × [7 - 3] = 18 × [4] = 72 右边 [18 × 7] + [18 × (-3)] = [126] + [-54] = 126 - 54 = 72 LHS = RHS 因此,已验证。 (b) (-21) × [(- 4) + (- 6)] = [(-21) × (- 4)] + [(-21) × (- 6)] 答案 左边 (-21) × [(- 4) + (- 6)] 括号内的值总是首先计算。 = (-21) × [(- 4 - 6)] = (-21) × [(- 10] 负整数 × 负整数 = 正整数 = 210 右边 [(-21) × (- 4)] + [(-21) × (- 6)] 负整数 × 负整数 = 正整数 = [84] + [126] = 210 LHS = RHS 因此,已验证。 3. (i) 对于任何整数a,(-1) × a 等于多少? 答案: -a 解释: (-1)乘以任何正整数a,使其变为负整数。 负整数 × 正整数 = 负整数 负整数 × 负整数 (ii) 确定与(-1)相乘的积是以下整数的整数。 (a) -22 答案 22 解释: 设整数为A。 A × (-1) = -22 A = 22 (-1)乘以任何正整数A,使其变为负整数。 (b) 37 答案 -37 解释: 设整数为A。 A × (-1) = 37 A = -37 (-1)乘以任何负整数A,使其变为正整数。 负整数 × 负整数 = 正整数 (c) 0 答案 0 解释: 0没有负值。它总是被认为是正整数。因此,任何数(正或负)乘以0,结果都是0。 4. 从(-1) × 5开始,写出各种积,显示出一些模式,以证明(-1) × (-1) = 1。 答案
两个负整数的乘积总是正数。 一个负整数和一个正整数的乘积是负数。 所以, (-1) × (-1) = 1 负整数 × 负整数 = 正整数 5. 使用合适的性质求积 (a) 26 × (- 48) + (- 48) × (-36) 答案 480 解释: 使用分配律,我们将计算上述表达式的值。 a × (b + c) = a × b + a × c 26 × (- 48) + (- 48) × (-36) 此处, a = -48 b = 26 c = -36 = -48 × (26 + (-36)) = -48 × (26 -36)) = -48 × (-10) 负整数 × 负整数 = 正整数 = 480 (b) 8 × 53 × (-125) 答案 -53000 解释: 在这里,我们将首先解决可以更轻松地计算的整数。 8 × 53 × (-125) (整数可以按任何顺序相乘) = 8 × (-125) × 53 = -1000 × 53 = -53000 (c) 15 × (-25) × (- 4) × (-10) 答案 -15000 解释: 在这里,我们将首先解决可以更轻松地计算的整数。 15 × (-25) × (- 4) × (-10) = (-25) × (- 4) × (-10) × 15 (整数可以按任何顺序相乘) = 100 × (-10) × 15 = (-1000) × 15 = -15000 (d) (- 41) × 102 答案 -4182 解释: 在这里,我们将使用分配律。 (- 41) × 102 = (- 41) × (100 + 2) = (- 41) × 100 + (- 41) × 2 = - 4100 + (- 82) 两个负整数总是相加。 = - 4100 - 82 = -4182 (e) 625 × (-35) + (- 625) × 65 答案 -62500 解释: 使用分配律,我们将计算上述表达式的值。 a × (b + c) = a × b + a × c 625 × (-35) + (- 625) × 65 第二个625是负整数。所以,我们先把它变成正数。 625 × (-35) + (625) × (-1) × 65 = 625 × (-35) + (625) × (-65) = 625 (-35 + (-65)) = 625 (-35 - 65) = 625 (-100) = -62500 (f) 7 × (50 - 2) 答案 336 解释: 使用分配律,我们将计算上述表达式的值。 a × (b + c) = a × b + a × c 7 × (50 - 2) = 7 × 50 - 7 × 2 = 350 - 14 = 336 (g) (-17) × (-29) 答案 493 解释: 使用分配律,我们将计算上述表达式的值。 a × (b + c) = a × b + a × c (-17) × (-29) = (-17) × (-30 + 1) = (-17) × (-30) + (-17) × 1 = 510 - 17 = 493 (h) (-57) × (-19) + 57 答案 1140 解释: 使用分配律,我们将计算上述表达式的值。 a × (b + c) = a × b + a × c (-57) × (-19) + 57 = (-57) × (-19) + 57 × 1 我们用1与数字相乘,因为1乘以任何数字都不会影响该数字。 = (-57) × (-19) + 57 × 1 第一个57是负整数。所以,我们先把它变成正数。 = (57) × (-1) × (-19) + 57 × 1 = (57) × (19) + 57 × 1 ((-1) × (-19) = 19) = (57) × [(19) + 1] = 57 × 20 = 1140 6. 某冷冻过程要求室温以每小时5°C的速度从40°C降低。过程开始10小时后室温将是多少? 答案: -10°C 解释: 当前室温 = 40°C 温度以每小时5°C的速度降低。 1小时内的温度下降 = 5°C 10小时内的温度下降 = 5°C × 10 = -50°C 这是温度的下降。所以,我们用负整数表示。 10小时内的温度下降 = -50°C 过程开始10小时后的室温 = 当前温度 + 10小时内的温度下降 过程开始10小时后的室温 = 40°C + (-50°C) = -10°C 7. 在一次包含10道题的课堂测验中,每答对一题得5分,每答错一题扣2分,未答题得0分。 (i) Mohan得了20分。如果他答对了4道题,答错了6道题,他的得分是多少? 答案 8 解释: 每答对一题得5分 每答错一题扣2分 Mohan答对的题数 = 4 4道正确答案的得分 = 4 × 5 = 20 Mohan答错的题数 = 6 6道错误答案的得分 = 6 × (-2) = -12 总分 = 正确答案的得分 + 错误答案的得分 总分 = 20 + (-12) = 20 - 12 = 8 因此,Mohan总共得了8分。 ii. Reshma答对了5道题,答错了5道题,她的得分是多少? 答案 15 解释: 每答对一题得5分 每答错一题扣2分 Reshma答对的题数 = 5 5道正确答案的得分 = 5 × 5 = 25 Reshma答错的题数 = 5 5道错误答案的得分 = 5 × (-2) = -10 总分 = 正确答案的得分 + 错误答案的得分 总分 = 25 + (-10) = 25 - 10 = 15 因此,Reshma总共得了15分。 iii. Heena在七道她尝试回答的题中答对了2道,答错了5道。她的得分是多少? 答案 0 解释: 每答对一题得5分 每答错一题扣2分 Heena答对的题数 = 2 2道正确答案的得分 = 2 × 5 = 10 Heena答错的题数 = 5 5道错误答案的得分 = 5 × (-2) = -10 总分 = 正确答案的得分 + 错误答案的得分 总分 = 10 + (-10) = 10 - 10 = 0 因此,Heena总共得了0分。 8. 一家水泥公司每售出一袋白水泥赚取₹8的利润,每售出一袋灰水泥损失₹5。 (a) 该公司在一个月内销售3,000袋白水泥和5,000袋灰水泥。它的盈亏是多少? 答案: 亏损₹1000 解释: 一个月内每售出一袋白水泥赚取的利润 = ₹8 一个月内每售出一袋灰水泥的损失 = ₹5 售出的白水泥总袋数 = 3000 售出的3000袋白水泥的价格 = 3000 × 每袋价格 = 3000 × 8 = 24000 赚取的利润 = ₹24000 售出的灰水泥总袋数 = 5000 售出的5000袋灰水泥的价格 = 5000 × 每袋价格 = 5000 × 5 = 25000 损失 = 25000 灰水泥的价格高于一个月内售出的白水泥的价格。这意味着损失大于利润。 差额 = 25000 - 24000 = 1000 因此, 公司亏损了1000卢比。 (b) 如果售出的灰水泥袋数为6,400袋,那么它必须销售多少袋白水泥才能既不盈利也不亏损? 答案 4000 解释: 售出的灰水泥袋数 = 6400 一个月内每售出一袋灰水泥的损失 = ₹5 售出的6400袋灰水泥的价格 = 6400 × 每袋价格 = 6400 × 5 = 32000 损失 = 32000 一个月内每售出一袋白水泥赚取的利润 = ₹8 为了既不盈利也不亏损,损失金额应该等于利润金额。 设白水泥的总袋数为A。 售出的A袋白水泥的价格 = A × 每袋价格 = A × 8 A × 8 = 损失金额 A × 8 = 32000 A = 32000/8 A = (8 × 4000)/8 A = 4000 因此,它必须销售4000袋白水泥才能既不盈利也不亏损。 9. 用整数替换空白处,使之成为一个真实的陈述。 (a) (-3) × _____ = 27 答案 -9 解释: 设空白处为A。 (-3) × A = 27 A = 27/ (-3) A = (9 × 3)/ (-3) 两个负整数的乘积得到一个正整数。 所以,我们可以把上面的表达式写成 A = (-9 × -3)/ (-3) (-9 × -3) = 27 约去公项,得到 A = (-9) (b) 5 × _____ = -35 答案 -7 解释: 设空白处为A。 5 × A = -35 A = (-35) /5 A = (-7 × 5)/ (5) 一个负整数和一个正整数的乘积得到一个负整数。 所以,我们可以把上面的表达式写成 A = (-7 × 5)/ (5) 约去公项,得到 A = (-7) (c) _____ × (- 8) = -56 答案 7 解释: 设空白处为A。 A × (- 8) = -56 A = (-56) / (- 8) 一个负整数和一个正整数的乘积得到一个负整数。 所以,我们可以把上面的表达式写成 A = (-8 × 7)/ (- 8) 约去公项,得到 A = (7) (d) _____ × (-12) = 132 答案 -11 解释: 设空白处为A。 A × (- 12) = 132 A = (132) / (- 12) 两个负整数的乘积得到一个正整数。 所以,我们可以把上面的表达式写成 A = (-11 × -12)/ (- 12) 约去公项,得到 A = (-11) 练习1.41. 计算下列各式 (a) (-30) ÷ 10 答案 -3 解释: (-30) ÷ 10 = (-30) / 10 分解分子, = (-3 × 10) / 10 一个负整数和一个正整数的乘积得到一个负整数。 约去公项,得到 = -3 (b) 50 ÷ (-5) 答案 -10 说明 = (50) / -5 分解分子, = (-5 × -10) / -5 两个负整数的乘积得到一个正整数。 约去公项,得到 = -10 (c) (-36) ÷ (-9) 答案 4 说明 = (-36) / (-9) 分解分子, = (-9 × 4) / (-9) 一个负整数和一个正整数的乘积得到一个负整数。 约去公项,得到 = 4 (d) (- 49) ÷ (49) 答案 -1 说明 (-49 / (49) 分解分子, = (-1 × 49) / (49) 一个负整数和一个正整数的乘积得到一个负整数。 约去公项,得到 = -1 (e) 13 ÷ [(-2) + 1] 答案 -13 说明 13 / [(-2) + 1] 括号内的值总是首先计算。 = 13 / [(-1] 任何数除以1得到相同的数。 分解分子, = (-1 × -13) / -1 两个负整数的乘积得到一个正整数。 约去公项,得到 = -13 (f) 0 ÷ (-12) 答案 0 解释: 0除以任何数都得到0。 (g) (-31) ÷ [(-30) + (-1)] 答案 1 说明 (-31) / [(-30) + (-1)] 括号内的值总是首先计算。 = (-31) / [-30 - 1] = (-31) / [-31] = 1 (h) [(-36) ÷ 12] ÷ 3 答案 - 1 解释: [(-36) ÷ 12] ÷ 3 括号内的值总是首先计算。 = [(-36) / 12] ÷ 3 分解分子, = [(12 × - 3) / 12] ÷ 3 约去公项,得到 [- 3] ÷ 3 = [- 3] / 3 再次分解分子, = [3 × - 1] / 3 = - 1 (i) [(- 6) + 5)] ÷ [(-2) + 1] 答案 1 解释: [(- 6) + 5)] ÷ [(-2) + 1] 括号内的值总是首先计算。 = [- 6 + 5)] ÷ [(-2) + 1] = [- 1)] / [(-2) + 1] 现在解决另一个括号, = [- 1)] / [-2 + 1] = [- 1)] / [- 1)] = 1 2. 验证对于a、b和c的以下每个值,a ÷ (b + c) ≠ (a ÷ b) + (a ÷ c)。 (a) a = 12, b = - 4, c = 2 答案 解释: 只有乘法具有分配律。除法不具有分配律。因此,此性质仅适用于乘法。 左边 a ÷ (b + c) 12 ÷ (-4 + 2) 12 ÷ (-2) 12/-2 = -6 右边 (a ÷ b) + (a ÷ c) (12 ÷ - 4) + (12 ÷ 2) = (-3) + (6) = 6 - 3 = 3 左边不等于右边 因此,已验证。 (b) a = (-10), b = 1, c = 1 答案 说明 只有乘法具有分配律。除法不具有分配律。因此,此性质仅适用于乘法。 左边 a ÷ (b + c) (-10) ÷ (1 + 1) (-10) ÷ (2) (-10) /2 = -5 右边 (a ÷ b) + (a ÷ c) ((-10) ÷ 1) + ((-10) ÷ 1) = (-10) + (-10) 任何数除以1都得到相同的数。 = -20 左边不等于右边 因此,已验证。 3. 填空 (a) 369 ÷ _____ = 369 答案 1 解释: 设空白处为A。 369 ÷ A = 369 369/A = 369 A = 1 两边的数字相同。任何数除以1都得到相同的数。因此, 空白处是1。 (b) (-75) ÷ _____ = -1 答案 75 解释: 任何数除以自身都得到1。 (-75) ÷ _____ = -1 设空白处为A。 (-75)/A = -1 A = 75 (c) (-206) ÷ _____ = 1 答案 -206 解释: 任何数除以自身都得到1。 (-206) ÷ _____ = 1 设空白处为A。 (-206)/A = 1 A =-206 (d) - 87 ÷ _____ = 87 答案 -1 解释: 设空白处为A。 -87 ÷ A = 87 -87 /A = 87 A = -1 两边的数字相同。任何数除以1都得到相同的数。因此, 空白处是-1。 (e) _____ ÷ 1 = - 87 答案 - 87 解释: 任何数除以自身都得到1。 _____ ÷ 1 = - 87 设空白处为A。 A ÷ 1 = - 87 A/1 = - 87 A = - 87 (f) _____ ÷ 48 = -1 答案 - 48 解释: 任何数除以自身都得到1。 _____ ÷ 48 = - 1 设空白处为A。 A ÷ 48 = - 1 A/48 = - 1 A = - 48 (g) 20 ÷ _____ = -2 答案 -10 解释: 设空白处为A。 20 ÷ A = -2 20/ A = -2 A = 20/-2 A = -10 (h) _____ ÷ (4) = -3 答案 -12 解释: 设空白处为A。 A ÷ (4) = -3 A/4 = -3 A = 4 × (-3) A = -12 4. 写出五对整数(a, b),使得 a ÷ b = -3。其中一对是(6, -2),因为 6 ÷ (-2) = (-3)。 答案 这五对整数如下
5. 中午12点的温度是零上10°C。如果它以每小时2°C的速度下降直到午夜,那么温度何时会达到零下8°C?午夜时的温度是多少? 答案: 晚上9点;-14°C 解释: 中午12点的温度 = 10°C 每小时温度下降的速率 = 2°C 零下的温度变为负数。 因此,零下8°C的温度 = -8°C 差值 = 10°C - (-8°C) = 10°C + 8°C = 18°C 每摄氏度下降的速率 = 18°C 每两摄氏度下降的速率 = 18°C/2°C = 9 因此,温度达到零下8°C的时间 = 中午12点 + 9小时 = 晚上9点 (pm指下午12点以后开始的时间,而am指午夜12点以后开始的时间)。 午夜 = 12:00 晚上9点的温度 = -8°C 每小时温度下降的速率 = 2°C 3小时内温度下降的速率 = 2°C × 3 = -6°C (它用负整数表示,因为它表示温度下降) 午夜时的温度 = -8°C + (-6°C) = -14°C 6. 在一次课堂测验中,每答对一题得(+3)分,每答错一题扣(-2)分,不答任何问题得0分。 (i) Radhika得了20分。如果她答对了12道题,那么她答错了多少道题? 答案 8 解释: 每答对一题得的分数 = +3 每答错一题扣的分数 = -2 不答任何问题得的分数 = 0 Radhika的总得分 = 20 Radhika答对的题数 = 12 12道正确答案的得分 = 12 × 3 = 36 差额 = 总得分 - 正确答案的总得分 差额 = 20 - 36 = - 16 每答错一题扣的分数 = -2 错误题数 = 差额 / 每道错误题的分数 = -16/ - 2 = 8 因此,Radhika答错了8道题,答对了12道题。 (ii) Mohini在这次测验中得了-5分,尽管她答对了7道题。她答错了多少道题? 答案 13 解释: 每答对一题得的分数 = +3 每答错一题扣的分数 = -2 不答任何问题得的分数 = 0 Mohini的总得分 = -5 Mohini答对的题数 = 7 7道正确答案的得分 = 7 × 3 = 21 差额 = 总得分 - 正确答案的总得分 差额 = -5 - 21 = -26 每答错一题扣的分数 = -2 错误题数 = 差额 / 每道错误题的分数 = -26/ - 2 = 13 因此,Mohini答错了13道题,答对了7道题。 7. 一部电梯以6米/分钟的速度下降到矿井中。如果下降从地面以上10米处开始,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350米处? 答案: 60分钟或1小时 解释: 电梯下降到矿井中的速度 = 6米/分钟 地面被认为是0。 地面以上的高度为正,地面以下的高度为负。 起始高度 = 10米 结束高度 = -350米 (地面以下350米) 总耗时 = (起始高度 - 结束高度) / 每分钟速度 总耗时 = (10 - (-350)) / 6 总耗时 = (10 + 350) / 6 总耗时 = (360) / 6 总耗时 = 60分钟 或 总耗时 = 1小时 (1小时 = 60分钟)。 因此,电梯从地面以上10米处下降到-350米处耗时60分钟或1小时。 下一个主题7年级数学第2章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