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种植模式

2025年7月8日 | 阅读 9 分钟

印度的种植模式包括在不同地区种植的各种作物,种植时间长短不一,具体取决于土壤类型、气候和消费者需求。 透彻理解这些趋势对于提高经济可行性、保障粮食安全和改进农业实践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印度种植模式的细微之处,解释了其重要性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变量。

Cropping Patterns in India

在印度,多种因素影响种植模式,例如土壤特性、作物价值、市场需求、劳动力可用性以及气候(温度、降雨量、风等)。 例如,在季风条件有利的季节,水稻种植兴旺。另一方面,当季风温和时,小米成为比水稻更受欢迎的作物。

此外,由于极其有利的生长条件,一些作物——例如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棉花、阿萨姆邦的茶叶和西孟加拉邦的黄麻——已在各自地区占据主导地位。

印度农业作物现状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小麦和水稻生产国。 在卡里夫季和拉比季(3月至7月)之间,水稻种植面积达4500万公顷,其产量持续增长,从2015-16年的1.044亿吨增至2019-20年的1.179亿吨。小麦是拉比季作物,种植面积约3000万公顷,其产量从前五年的9230万吨增至2019-20年的1.072亿吨。 除了有助于提高产量外,印度粮食公司(FCI)的开放式采购系统和每年最低支持价格的上涨也导致这两种优质谷物的公共库存激增。

在过去的20到30年里,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等主要产粮邦一直在实行谷物单一作物种植,即连续几个季节种植水稻和小麦。这种做法造成了严重的意外损害。由于缺乏科学的轮作,土壤质量下降。免费电力供应的鼓励导致粗心开采地下水用于灌溉,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印度主要种植的作物

在印度,农业作物年从七月到六月。根据季风,印度的种植季节主要分为两部分:拉比季卡里夫季。 卡里夫季作物种植期在西南季风期间,从七月到十月。相比之下,拉比季作物种植期在冬季,从十月开始到三月结束。夏季作物是指在三月到六月种植的作物。

Cropping Patterns in India

Rabi作物

拉比季作物在冬季(十月至十二月)播种,然后在夏季(四月至六月)收获。 小麦、大麦、豌豆、鹰嘴豆和芥菜是重要的拉比季作物。尽管这些作物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但印度北部和西北部的许多邦,包括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喜马偕尔邦、查谟和克什米尔、北阿坎德邦和北方邦, 以种植小麦和其他拉比季作物而闻名。冬季来自西部温带气旋的降水被认为是这些作物成功的原因。

此外,绿色革命对拉比季作物的生长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北方邦西部和拉贾斯坦邦的部分地区产生了显著影响。

Kharif作物

在全国许多地方,被称为卡里夫季的作物在季风季节开始时种植,并在九月和十月收获。 在此期间种植的著名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高粱、珍珠粟、木豆(阿哈尔豆)、绿豆、黑豆、棉花、黄麻、花生和大豆。

阿萨姆邦、西孟加拉邦、奥里萨邦沿海地区、安得拉邦、特伦甘纳邦、泰米尔纳德邦、喀拉拉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特别是康坎海岸,以及北方邦和比哈尔邦是一些最重要的水稻种植区。近年来,在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等邦,稻米也成为一种著名的作物。

在阿萨姆邦、西孟加拉邦和奥里萨邦等邦,一年种植三种不同水稻作物是一种独特的农业实践。这些品种被称为Boro、Aman和Aus。

印度的作物多样性和模式

印度多样化的农气候区支持着种类繁多的种植系统。以下种植系统在全国广泛使用:

最广泛种植的种植系统是水稻和小麦,尤其是在北方邦、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和中央邦。

  • 水稻-水稻: 这种双季种植系统用于喀拉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卡纳塔克邦和奥里萨邦潮湿、灌溉的沿海地区。
  • 水稻-花生: 在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卡纳塔克邦、奥里萨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交替种植花生和水稻。
  • 水稻-豆类: 种植水稻和豆类最多的三个邦是恰蒂斯加尔邦、奥里萨邦和比哈尔邦。
  • 玉米-小麦: 玉米和小麦的组合种植在北方邦、拉贾斯坦邦、中央邦和比哈尔邦。
  • 甘蔗-小麦: 印度大部分甘蔗种植地位于北方邦、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中央邦和卡纳塔克邦也种植甘蔗。
  • 棉花-小麦: 棉花-小麦的主要种植区是泰米尔纳德邦、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北方邦西部、安得拉邦和卡纳塔克邦。
  • 小麦和大豆: 小麦和大豆的主要生产国是中央邦、拉贾斯坦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
  • 豆科作物种植系统: 豆类和油料作物在中央邦、古吉拉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安得拉邦和卡纳塔克邦很受欢迎。

了解种植模式为何重要?

长期种植同一种作物会导致土壤中的某些养分耗尽。每种不同类型的作物与土壤的养分相互作用方式不同,影响着其他养分的释放和吸收。因此,轮作成为提高土壤肥力的宝贵策略。这种技术通过系统地改变作物类型,补充耗尽的养分,并吸收多余的养分,有效地消除了养分过剩或不足。

种植模式显著影响农业产量。在季节性轮作中包含多种作物类型的农民可以获得更全面的农产品,并看到作物产量全面增加。 科学证据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点,该证据表明,与单一作物种植相比,轮作可使作物产量增加10%至25%。

明智的轮作策略的应用使土壤能够恢复和振兴其自身的天然养分, 无需通过施肥来添加更多养分。通过休耕一段预定的时间,土地有机会补充前一季作物收获而流失的土壤养分。

在农业环境中,在作物旁边种植树木是减少土壤侵蚀的绝佳方法。 这些树木的根系通过固定表土并减少雨滴对土壤表面的不利影响来稳定土壤。因此,水径流造成的总体侵蚀减少了。

轮作是改善土壤物理状况的关键实践。农民可以通过仔细交替作物类型来有效防止土壤压实。当土壤过度压实时,就会发生这种现象,从而阻止空气和水渗透土壤。轮作打破了压实循环,从而改善了土壤结构。 轮作还有助于改善土壤质地。通过引入具有不同根系和养分需求的各种作物,轮作有助于为种子发芽和植物根系增殖创造一个更加平衡和有利的环境。

某些作物在种植时比其他作物需要更少的机械和人工。这种资源需求的差异有助于确保全年资源和工作量分配更加公平。因此,这些作物的生产成本部分降低。

印度常用的一些主要种植模式技术

  • 单一作物种植: 在特定土地面积上种植单一农业物种,即单一作物种植,可能对土壤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土壤肥力可能降低和土壤结构削弱,这种技术通常需要使用化肥以维持生产水平。此外,单一作物种植可能会促进疾病和害虫的传播。重要的是要记住,单一栽培和单一作物种植是同义词。
  • 混种: 另一方面,混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两种或多种作物。例如,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小麦和鹰嘴豆就体现了混种。这种方法有许多好处,其中之一是在不利天气导致作物歉收时降低风险。为了确保最佳结果,选择用于混种的作物理想情况下应具有不同的成熟时间和不同的水分需求。
  • 间作: 一种称为间作的园艺实践包括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多种作物,同时遵循预定的行距排列。这种方法通常包括在主作物的一行之后种植三行间作作物。间作的主要好处是它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 轮作: 另一种耕作策略是轮作,它涉及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特定顺序种植多种作物。这种轮作模式分为三类:一年、两年和三年轮作。这种轮作取决于作物周期的长短。由于豆科植物具有固氮能力,因此将其有意地添加到轮作计划中,以提高土壤肥力。豆科植物种植在需要高肥力水平的作物旁边,而需要较低投入水平的作物则种植在需要高投入水平的作物之后。
Cropping Patterns in India

影响种植模式的因素

物理因素

  • 土壤: 特定地区种植的作物种类取决于土壤成分和该地区的气候。
  • 气候周期: 在降雨稀少、季风不规律的干旱地区,依赖高粱和小米(珍珠粟)等作物。另一方面,潮湿地区适合种植水稻。
  • 灌溉设施: 种植计划还取决于灌溉资源的可用性。在易于获取水源的地区,不仅可以种植多种作物,还可以采用多重种植周期,如双季或三季种植。

经济因素

在影响作物选择的所有经济变量中,以下是最重要的变量:

  • 价格和收入最大化: 价格波动对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有显著影响。作物间价格的变化导致土地在更有利可图的作物之间重新分配。
  • 农场规模: 种植模式与农场规模之间存在可测量的相关性。小型农民的首要任务是生产粮食以满足其生存需求。因此,与大型农场主相比,小型农场主将其土地用于经济作物的比例相对较小。
  • 风险保险: 多样化对于降低作物歉收的风险是必要的,这解释了种植模式的一些特定特征。
  • 投入物的可用性: 必要的投入物(包括种子、肥料、蓄水设施、营销渠道和运输基础设施)的可用性也显著影响种植模式。
  • 租赁: 在作物分成安排中,地主通常对种植的作物拥有最大的发言权,这使得实施作物修改以最大化收入变得更容易。

政府因素

  • 新法案的通过: 政府政策,无论是立法还是行政,都可能影响种植模式。诸如《粮食作物法案》和《土地利用法案》等法律,以及专门针对油料作物、棉花和稻田的集约化项目以及补贴的提供,都可以显著影响种植作物的选择。
  • 最低支持价格(MSP): 最低支持价格(MSP)鼓励农民更多地关注水稻和小麦的种植。绿色革命进一步扭曲了印度北部的种植模式,该革命优先种植小麦和水稻,而不是粗粮和豆类。
  • 公众情绪: 饮食习惯也显著影响种植模式。在印度北部,小麦是最受欢迎的主食,而在印度东部和南部,水稻是首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