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土地改革

2025年7月4日 | 阅读11分钟

引言

印度的土地改革旨在改变土地所有权和分配,将土地从地主手中转移给无地者,用于农业或特定目的。

Land Reforms in India

农业对印度至关重要,61.5%的人口依靠农业为生,农业贡献了GDP的18.8%。土地历来是政府政策的重点。

土地改革

Land Reforms in India

土地改革是旨在提高土地分配公平性、减少依赖土地人口的贫困并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政策措施。目标是减少富人的财产所有权,并增加财产以造福穷人。

土地改革在印度的意义

  • 以实现公平的土地分配。
  • 实施土地所有权上限,将剩余土地转让给边际、小农和无地农民。
  • 实现公平的农村发展,消除贫困。
  • 废除扎明达尔制度。
  • 修改租赁法律。
  • 提高农业部门的生产力。
  • 整合土地以减少土地碎片化。
  • 实现社会阶级和经济阶级之间的平等。
  • 确保外人不会夺走部落土地。
  • 允许购买土地用于农业以外的用途,包括工业用途。

英国统治前的土地改革

Land Reforms in India

在英国统治前,印度的土地所有权主要以社区为中心。由于大部分财产属于当地社区,私人土地所有权几乎不存在。

系统化的土地税收制度最早由莫卧儿国王阿克巴在其大臣拉贾·托德·马尔的统治下于公元1580年建立。 印度各地许多统治者使用多种方法来评估土地以征收税款。我们将这种技术称为“达萨拉制度”。

达萨拉制度

该制度使用标准测量单位对土地进行丈量,并根据生产力水平进行分类。 然后,相应地调整税收。扎明达尔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利的、相互理解和普遍友善的关系。

在干旱等自然灾害期间会给予减免,税收也相应设定得相对较低。

英国统治时期的土地改革

Land Reforms in India

在英国统治下,农民不是他们耕种的土地的所有者,而是扎明达尔、贾吉尔达尔等地主。 英国时期有三种土地分配制度:

1. 孟加拉永久定居制度或扎明达尔制度

Land Reforms in India

1793年,康沃利斯勋爵在孟加拉引入了永久制度,其中扎明达尔向政府支付固定金额,以换取他们拥有的土地。 这导致农民变成了佃户。土地所有权被确立为世袭的。

尽管土地的潜力如何,扎明达尔被迫向农民收取最高租金,因为英国官员只关心最大化他们的利润。建立了多级中间人来避免向扎明达尔支付土地费用,这些土地经常被从农民那里窃取,然后卖给出价最高者。中间人增加了佃户的负担。

扎明达尔变得自私,曾经互利的扎明达尔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消失了。此外,还出现了一个繁荣且忠于政府的扎明达尔阶层。当英国人到来时,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人改变了土地税收制度,改变了土地所有权。他们实施了一项土地销售策略,如果未全额收到税款。

因此,扎明达尔变得富有,许多农民变得无地。这使得曾经是生计来源的土地变成了一种可交易的商品。税率的不合理设定导致了巨大的苦难、无数的驱逐和贫困。这是土地分配不均和土地传统价值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

2. 莱特瓦尔制度

Land Reforms in India

在这种制度下,没有中间人;农民直接向政府纳税。这在孟买和马德拉斯完成。

3. 马哈尔瓦里制度

Land Reforms in India

威廉·本廷克引入了马哈尔瓦里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村庄负责向政府缴纳税款。有时村庄也会被分组。该制度在印度中部、旁遮普、北方邦和西北省实施。

印度独立后的土地改革

Land Reforms in India

独立后,印度政府面临着几项重大挑战。 一小部分地主控制了大量的土地,而许多农民由于中间人的普遍存在而无法耕种他们的土地。剥削性的租赁惯例和土地所有权纠纷导致了劳动力、资本和土壤使用效率低下。

土地记录的维护可以更好,导致了广泛的法律纠纷。 农业用地的划分成小块以及压迫性的英国土地税法的遗留影响进一步加剧了问题,导致了所有权结构的碎片化以及土地集中在少数富裕地主手中。

广泛的土地改革

为了实现财富再分配、经济平等和公平增长的社会主义目标,颁布了多项法律来改革土地使用。这些改革在当时是必要的,因为印度主要是一个农业和农村国家。

成立了一个由J. C. Kumarappan领导的委员会来调查土地问题。 库马尔帕委员会的报告建议了全面的农业改革措施。

独立后印度的土地改革包括四个主要部分:

  1. 消除中间人
  2. 租赁改革
  3. 实施土地所有权限制
  4. 整合土地

他们必须建立政治意愿,才能更广泛地接受这些改革,这就是为什么它们是逐步实施的。

1. 消除中间人

消除扎明达尔制度

Land Reforms in India

第一个重要的立法是消除政府和农民之间的中间人。

到1949年,一些邦已经批准了各自的法律。然而,针对这些行为违反了印度宪法第31条的诉讼被提起。1951年通过了最初的宪法修正案,以阻止这些法律诉讼。

这项改革相比其他改革相对最为成功,因为它能够削弱扎明达尔的经济和政治权力,并消除了他们在大部分受影响地区对土地的垄断性所有权。目标是赋权农民,他们是真正的土地所有者。

好处

在中介人被消除后,近两千万农民现在拥有他们耕种的土地。由于消除了中介人,扎明达尔阶层已经结束。更多的土地被政府征收、没收并分发给无地农民。

政府征收了中介人拥有的很大一部分私人森林和可耕地。农民和政府都受到法律废除的直接影响。

缺点

在扎明达尔制度被废除后,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租种、租赁和地主制。它只消除了多层农业体系中最高层和最显眼的地主。这导致了大规模的驱逐,并引发了许多法律、行政、社会和经济问题。

问题

在没有限制的其他邦,中介人可以保留他们耕种土地的所有权。然而,查谟、克什米尔和西孟加拉邦的法律废除了这一点。

此外,在一些邦,农业财产被从立法中豁免,而该立法仅适用于Sairati Mahals等地主的权益。因此,即使在扎明达尔制度正式废除后,许多中间人仍然存在。

这导致了大规模的驱逐,反过来又造成了许多行政和社会经济问题。

2. 租赁改革

Land Reforms in India

扎明达尔废除法案通过后,租赁控制是下一个重大问题。在独立前时代,佃户支付的租金过高,占印度总产量的35-75%。

1950年代初实施控制农民应付租金的法律后,除旁遮普、哈里亚纳邦、查谟和克什米尔、泰米尔纳德邦以及安得拉邦的部分地区外,所有邦的公平租金都设定为总产量的20-25%。

在这些法律之后,耕种土地达到规定最低年限的佃户获得了租赁的保障。他们的目标是使佃户的租金负担达到合理的水平。此外,他们还旨在为佃户提供在某些条件下成为地主的可能性。

通过对西孟加拉邦和喀拉拉邦的农业系统进行根本性重构,向佃户授予了土地权。

问题

这些规定在大多数邦从未得到很好的应用。即使计划被反复强调,一些政府也未能制定赋予佃户所有权的法律。

一些印度邦已完全禁止租赁,而另一些邦则赋予了合法佃户和分成佃户明确的法律权利。尽管这些改革减少了租赁土地的面积,但极少数佃户因此获得了所有权。

3. 实施土地所有权限制

Land Reforms in India

土地上限法案构成了第三类主要的土地改革立法。换句话说,土地持有上限规定了任何农民或农户可以拥有的土地最大数量。实施此类改革的目标是阻止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1942年,库马尔潘委员会建议了地主可以保留的最大土地。这是当时拥有的三倍的钱,或者足够养家糊口的钱。

到1961-1962年,所有邦政府都通过了土地上限法案。然而,邦与邦之间的上限限制存在差异。1971年,制定了新的土地上限法规,以确保各邦之间的一致性。1972年发布了国家标准,并根据土地的生产力和其他考虑因素,在各地区设定了不同的上限。

最好的土地是10到18英亩,第二类土地是18到27英亩,其余土地是27到54英亩,在山区和沙漠地区上限最高。

这些改革旨在帮助国家定位和征收每个家庭拥有的超额土地(超出上限),以便将财产重新分配给无地家庭和属于其他指定类别(如 एससी和ST)的家庭。

问题

这些法案在大多数邦被证明无效。大多数地主通过各种变通方法和其他策略,得以避免国家没收他们的超额土地。尽管一些大型庄园被解散,但地主通常能够通过所谓的“本纳米转让”来维持对土地的控制,他们将土地分配给家人和其他方,包括仆人。

为了规避土地上限法案的规定,该法案允许单身女性拥有单独的份额但妻子没有,一些富裕农民在某些地区与妻子离婚(但仍与她们同居)。

4. 整合土地

Land Reforms in India

将分散的土地重新分配和重组成一块土地称为整合。人口增长和非农业就业机会的减少给土地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加速了土地所有权碎片化的趋势。

由于土地的碎片化,管理灌溉系统和监督每块田地变得困难。土地整合因此而产生。在这一法案之后,一个拥有村庄内多块土地的农民可以通过购买或交易土地,将这些土地合并成一块更大的土地。

除泰米尔纳德邦、喀拉拉邦、曼尼普尔邦、那加兰邦、特里普拉邦以及安得拉邦部分地区外,几乎所有邦都通过了土地整合法。虽然其他邦的法律允许在大多数地主同意的情况下自愿进行土地整合,但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强制进行了土地整合。

好处

它阻止了土地持有量被无限细分和碎片化。它为农民节省了耕种和灌溉其财产不同区域的时间和劳动力。除了降低耕作成本,这一变化还减少了农民的诉讼。

结果

除了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和北方邦西部(土地整合过程已完成)之外,由于政治和行政支持不足,土地整合的进展并不令人满意。然而,后来由于人口压力造成的地域碎片化,这些邦需要重新整合。

需要重新整合,因为平均持有规模从1970-1971年的2.28公顷(Ha)下降到2015-16年的1.08公顷。虽然那加兰邦的平均农场规模最大,但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

在喀拉拉邦、西孟加拉邦和比哈尔邦等人口稠密邦,土地面积相当小。由于经过几代人的多次细分,即使是子分割也缩小到了非常小的规模。

布胡丹和格拉姆丹运动

1) 布胡丹运动

Land Reforms in India

圣雄甘地的追随者维诺巴·巴维意识到特伦甘纳州波昌帕里无地印度教徒的问题。他通过“非暴力革命”领导了实施印度土地改革议程的运动。

布胡丹运动得名于说服土地所有者自愿放弃部分土地给无地者的努力。它始于1951年。在维诺巴·巴维的呼吁下,一部分土地所有者同意自愿捐赠他们的土地。维诺巴·巴维获得了中央和邦政府的支持。

2) 格拉姆丹运动

Land Reforms in India

1952年成立的格拉姆丹运动后来取代了布胡丹。格拉姆丹运动的目标是说服每个村庄的地主和租佃者放弃他们的土地权利,并将所有土地交给村庄协会,以实现公平的土地再分配和合作耕作。

根据这项运动,一个村庄被认为是格拉姆丹,如果其至少75%的公民(拥有51%的土地)书面表示支持格拉姆丹。位于北方邦哈里普尔村的马格罗特是第一个被列入格拉姆丹的村庄。

好处

该运动是独立后第一个旨在通过运动建设实现社会变革的运动,而不是通过立法。它在大型地主身上产生了道德压力。

此外,它增加了无地者和农民的政治参与,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有利于政治宣传来组织农民。

缺点

尽管收集了大量土地,但大部分未分发给无地者;捐赠的土地大部分是贫瘠的,或处于法律纠纷中。

格拉姆丹运动始于村庄,主要在部落地区,那里的土地所有权差异很小,没有阶级不平等的迹象。然而,如果土地所有权存在不匹配,它就无效。此外,运动的革命性承诺并未实现。

结果

这些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政治支持。1969年是运动的顶峰。一些邦政府颁布了针对格拉姆丹和布胡丹的法律。然而,1969年之后,格拉姆丹和布胡丹的意义逐渐减弱,因为它们不再是完全自愿的运动,而是成为政府支持的倡议。在维诺巴·巴维于1967年退出运动后,它失去了群众支持。

前路

Land Reforms in India

NITI Aayog和其他行业团体现在认为,土地租赁必须得到广泛实施,以便拥有无利可图土地的持有者能够将其土地出租以进行投资,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的收入和就业增长。土地整合将有助于这一事业。当代的土地改革举措,如土地记录数字化,必须尽快完成。

印度土地改革的影响和好处

Land Reforms in India

尽管印度土地改革政策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产生了以下影响:

  • 在许多地方,强大的地主阶层被根除。这些地主对人民的残酷对待得到了极大的遏制。
  • 农民被告知他们可以获得的法律优势和保障。
  • 土地上限导致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土地得到重新分配。
  • 大量曾经未开垦的土地得到利用,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 这些变化有助于贫困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

结论

土地改革政策尚未快速实施。然而,社会正义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实现了其目标。土地改革在农村农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地和耕作是主要的经济因素。为了消除农村贫困,应以新的活力实施新的、有创意的土地改革方法。

土地改革一直是印度减少贫困最重要和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实施土地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农民的农业产出。确定谁将从土地改革中受益以及哪类农业劳动者将从中受益,是实施土地改革的关键第一步。土地改革主要旨在将土地所有权转移给那些在土地上劳动的人。减少贫困和饥饿、提高农业产量、改善自然资源的总休管理以及许多其他目标也包含在内。


下一主题Mudra-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