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货币政策

2025年7月10日 | 阅读7分钟

货币政策是一种控制特定经济体货币供应量和增长率的经济工具。货币政策是管理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变量的有效策略。 一个国家的货币管理机构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该政策管理货币供应量、利率和短期借款。

通过关注通货膨胀和/或利率,货币政策旨在实现两个主要目标:价格稳定和公众对经济货币的信任。

负责该国货币政策的组织是印度储备银行(RBI)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保持汇率、减少失业和管理通货膨胀等。

印度货币政策的目标如下:

  1. 管理失业
    货币政策是控制经济失业率的重要因素。例如,扩张性货币政策将通过促进企业活动和扩大就业机会来降低失业率。
  2. 调节货币汇率
    印度储备银行利用其财政管辖权来调节外国货币与本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例如,印度储备银行可以通过多印货币来增加货币供应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本国货币与全球货币相比就会贬值。
  3. 降低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是货币政策关注的另一个领域。低至零的通货膨胀率被认为是经济运行良好的标志。 收缩性货币政策有助于降低过高的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类型

货币政策的两种主要类型是收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

  • 它的另一个名称是宽松货币政策
  •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以下措施扩大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
  • 降低利率鼓励人们以更低的成本借款,从而增加了市场上可用的货币量。
  • 降低银行准备金要求,使商业银行拥有更多资金贷给公众,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 中央银行购买政府证券:印度储备银行购买政府证券进行现金购买。这表明有更多的钱可供购买。
  • 其目标是通过促进消费者和企业支出来实现经济增长,并帮助降低失业率。
  • 然而,偶尔可能出现的恶性通货膨胀是一个缺点。

收缩性货币政策

  • 它用于通过实施以下策略来减少经济流通中的货币量:
  • 提高利率通过增加消费者的借贷成本来降低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 提高银行准备金要求,限制商业银行贷给公众的货币量,从而限制了经济中的总货币量。
  • 出售政府债券:印度储备银行收到政府证券购买者的现金付款。这表明市场上的货币量有所下降。
  • 其目标是降低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使用什么工具?

印度储备银行在其货币政策过程中使用了一些以下工具。

  1.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一种用于向银行和公众买卖证券(如政府债券)的工具。印度储备银行购买政府证券以增加信贷流动,并出售它们以调节信贷流动。
    现金准备金率,简称 CRR,是银行必须在其准备金中或与印度储备银行持有的银行存款的最低数量。系统的流动性将与印度储备银行的 CRR 成正比下降,反之亦然。 1990 年 CRR 为 15%;2002 年为 5%。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CRR 为 4%。
  2. 法定流动性比率(SLR):所有金融机构必须随时持有一定数量的流动资产,占其总定期存款和活期负债的一定比例。这就是所谓的法定流动性比率。 这些资产以非现金工具(如债券和贵金属)的形式持有。2019 年 12 月的数据显示,SLR 为 18.25%。
  3. 银行利率政策:银行利率,也称为贴现率,是印度储备银行对提供给银行业的贷款和资金收取的利率。银行利率的上升使得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更高,从而导致它们向其他银行提供的贷款减少,并因此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银行利率的上升表明印度储备银行的货币政策正在变得更加严格。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银行利率为 5.40%。
  4. 信贷限额:印度储备银行使用此工具提前通知或建议商业银行,贷款将发放至特定金额。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将不愿向公众提供贷款。 它们只会向特定行业提供贷款。信贷限额的两个例子是农业部门贷款和优先部门贷款。

印度货币政策委员会的组成

中央政府可以设立一个六人组成的货币政策委员会(MPC),以监督印度的通胀目标,从而促进强劲的经济。 此权力源自 1934 年经修订的印度储备银行法案第 45 ZB 条。

其六名成员包括印度储备银行(RBI)选出的三名内部成员和由外部选拔委员会提名的三名外部成员。 成员包括负责货币政策的副行长、银行中央委员会推荐的一名官员、作为当然主席的印度储备银行行长,以及由工会政府通过搜索委员会任命的其余三名成员。

搜索委员会由印度储备银行行长、内阁秘书、经济事务部秘书以及三名中央选拔的银行或经济学专家组成,负责为期四年且不可连任的任期选择 MPC 成员。MPC 每年至少必须开会四次,每次会议至少需要四名成员出席才能构成法定人数。在投票结果出现平局时,印度储备银行行长除了每位 MPC 成员的一票外,还拥有决定性的一票。 每次 MPC 会议结束时,委员会通过的决议都会向公众公布。

货币政策的应用

  •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通过该程序调节经济中货币量的过程。为了保持价格稳定和与外国货币的稳定汇率,货币政策通常会调整利率或通货膨胀率。
  • 印度储备银行是该国的中央银行机构,负责与国民政府的发展目标协同管理货币政策。
  • 印度储备银行法案 1934 赋予了印度储备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
  • 收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通常与财政政策区分开来,财政政策涉及税收、政府支出和借款。
  • 收缩性政策涉及较慢的货币供应增长,甚至可能下降;扩张性政策涉及比通常更快的货币供应增长。

印度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 不利的银行习惯:在印度,相比银行交易,现金交易更为普遍。因此,银行的信贷创造能力受到限制。
  2. 不发达的货币市场:不发达的货币市场限制了印度储备银行政策运作的覆盖范围和有效性。
  3. 黑钱的存在:由于贷方和借方对交易保密,黑钱没有官方记录。因此,货币的供求不再像过去那样。
  4. 目标冲突:虽然降低通货膨胀需要收缩性政策措施,但确保经济进步需要扩张性政策措施。在这两个目标之间取得正确的平衡变得困难。
  5. 货币工具的限制:在印度,利率有多种形式。由于印度大多数可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都存在某种形式的限制,因此要充分影响所有这些利率变得极其困难。

货币政策委员会的结构

  • 印度储备银行法案 1934 第 45ZB 条在中央政府内设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MPC)。
  • MPC 于 2016 年 10 月 3 日在孟买举行了首次会议。
  • 委员会决定了实现通胀目标所需的政策利率。
  • MPC 每年至少需要开会四次。
  • MPC 会议需要四名与会者才能构成法定人数。
  • 印度储备银行必须每六个月发布一份货币政策报告,其中详细说明通胀的原因,并提供未来六到十八个月的预测。
  • MPC 的每位成员有权投一票;如果投票结果出现平局,行长可以投第二票或决定性的一票。

结论

印度储备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以管理货币供应量和商业银行的信贷创造,并防止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一个由六人组成的称为货币政策委员会(MPC)的组织,通过使用各种直接和间接工具来设定贷款和存款账户的利率,负责制定国家的货币政策框架。


下一主题